诗话
唐宋词十七讲 豆瓣
8.9 (3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5
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本书为国学大家叶嘉莹教授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的唐宋词系列讲座纪录。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2020年8月26日 已读
休憩133rd,叶嘉莹先生课程录音的整理版,好处在对于涉及内容(主要是诗词作品范例)的讲解详尽细致,坏处在于过于详尽细致,缺少余味,感觉诗词这东西的评鉴赏析没必要出演讲与课程的整理,直接上学术论著就好,避免太过不厌其烦太过谆谆教诲,必须留出空间来给读者,叶先生功力不需要废话,但是此书有点啰嗦到无法容忍,也就是说,用这一本书的不高质量体现了叶先生是多好多负责的老师。
叶嘉莹 文学 诗词 诗话
高阳说诗 豆瓣
作者: 高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 3
高阳的诗学造诣,由本书可以体现。他的说诗,紧扣本文字句,博引书证,以贯通全诗脉络,抉发作者隐曲为用力所在。《“诗史”的明暗两面》言及除杜甫直笔写诗史“明”的一面外,还有如吴梅村以隐笔写史和李商隐以隐笔与个人情感秘密那样的“暗”的一面。前者固有待诗与史的互相诠证,而后者更须细心勘探,高阳说诗的兴趣自然在此,他的创获也正在此。书中分析义山诗所隐情事,和诗史互证明清之际时事的诸篇,堪称他这一观念的的实践成果的代表。
2011年11月19日 已读
俗话说文史一家,高阳先生深厚的历史造诣使他解释起生僻的典故来如鱼得水,对李义山,吴梦窗,吴梅村等人的诗作给出的诠释令人信服而有力,由于是评述,他也举出了很多其他名家的评述并加以点评对比,有比较才有甄别,我十分信服先生的论点,【在读到陈寅恪先生诗作及生平详述的时候,我悲愤填膺,对吾父说【毛润之对寅恪先生说‘汝复能作空梁落燕泥句否’】吾父曰【未闻此典】,我说【以古喻今,想当然尔】,吾父大怒【不孝子妄言,不知老大哥正视汝乎?】我大悸而退
诗话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