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苗诺夫
扩张(上下) 豆瓣
作者: [苏] 尤·谢苗诺夫 译者: 富杰 等 重庆出版社 1991 - 9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系列小说结局。
2022年1月14日 已读
休憩7th,世界慢慢滑落,慢慢达到恐怖均衡,主角依然努力的做着事,虽然在大时代里看不出一点意义,也努力的活着,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小说 谢苗诺夫
柏林间谍战 豆瓣
奉命活下去
作者: 尤利昂•谢苗诺夫 译者: 介云 / 陈兴仁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8 - 7
2022年1月13日 已读
休憩6th,与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在文笔与深度上不相伯仲,而小说自身可读性上就差出不少,首先主角回去柏林实际作用很不足够,大厦将倾之下,摧枯拉朽已成;其次一众纳粹最高领导人都纷纷与苏俄与美国暗通款曲,这样的大环境里主角老哥大可不必过得这样惨的,最后则是后三分之一的虐主桥段感觉刻意感太强,这类小说一经刻意便落窠臼,而且最要命的是,我一直在想这个故事把主角拿走对局势有什么损失,结果发现无论是其余人物命运还是历史事件还是最终走势,啥损失也没得,大觉无趣,得意不可再往。
二战 小说 文学 谢苗诺夫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豆瓣
作者: 尤.谢苗诺夫 译者: 纪胜 / 郑海凌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7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系前苏联独具风格的著名作家尤·谢苗诺夫写的惊险系列小说中的非常精彩的一部。该书为谢苗诺夫的代表作,是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根据该小说拍摄的同名电影连续剧在1976年获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家奖。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了德国法西斯覆灭前夕--1945年的春天,希特勒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企图同美国讲和,进而共同抵御红军对柏林的攻击。潜伏在德国帝国保安局第6处20年之久的苏军侦察员施季里茨(化名什际尔列茨)突然接到总部指示,要他设法查清德国党卫军高级军官与美、英单独媾和的情况,并查清与西方谈判的神秘人物是谁。在联络电台遭破坏、报务员被炸身亡、无法与上级再次联系的情况下,施季里茨冒着被敌人怀疑、监视的危险,经过17天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终于得到了德国党卫队参谋长沃尔夫与美、英司令部代表在瑞士伯尔尼秘密谈和的情报,使苏联政府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
作品把悬念丛生、迭宕起伏、惊险曲折的情节与对人物细腻的心理刻画和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以及对社会历史深入的分析结合起来,使故事十分引人入胜,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本片主人公的原型,是前苏联著名情报专家,号称“千面谍王”的鲁道夫·阿贝尔,他凭借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惊人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勇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为苏联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我当年看这部电视剧时最不解的就是,纳粹盖世太保都是天生的怀疑狂,施季尔里茨是如何获得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的?后来才知道,在一次德国人阻拦一辆载有苏联情报人员的坦克的战斗中,还是一名小兵的施季尔里茨为了赢得敌人的信任进入纳粹核心机构,同时也为了防止情报落入德国人手中,装作狂热的法西斯分子要炸掉坦克的样子,竟然冒着被自己人的炮火击中的危险接近并进入了坦克,销毁了已经牺牲了的苏联情报人员身上带的情报,而自己也负了重伤奄奄一息。从此德国人对他另眼相看,把他调入了情报部门。在二战结束前,他因为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和在敌人面前的出色“表现”,居然同时获得苏联政府颁发的最高勋章和第三帝国颁发的最高奖章—铁十字勋章。此事在间谍史上空前绝后!冷战时期,他任苏联克格勃驻北美情报站站长,不幸被叛徒出卖遭中央情报局逮捕,但在美国人的诱降面前表现出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贞,最后作为被苏联击落的美国U2飞机驾驶员的交换者回到了苏联,成为苏联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2022年1月10日 已读
休憩4th,请原谅我用很拙劣的比方评价这部作品:顶配的福赛斯。主角迷人之处并不在于高明的间谍技巧,而是其智力应变以及长袖善舞纵横捭阖于多方人物之间的本领,而正文除主线剧情外附加了众多的历史八卦与人性细节,最触动我的是俄国女特工因分娩时本能用母语惨叫而暴露,以及德国狱卒对待主角的态度与事件。说白了,此书中人物的丰满与细节之动人,是要比谍战部分更加好看的,作者也不满于停留在谍战层面,其对历史对战争对民族对思想的剖析,要言不烦而有深度,这也正是俄罗斯文学的传统,单就这点,是超越了福赛斯作品的。意外发现谢苗诺夫是高产作者,我的春天来了。
俄罗斯 小说 谢苗诺夫 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