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
最后的遗言 豆瓣
作者: [苏]尼基塔·谢·赫鲁晓夫 译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 上海市政协编译组 1988 - 5
这部回忆录的内容包括1954年至1964年赫鲁晓夫执政年代的苏联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特别涉及国内外政策的演变。这个时期是苏联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赫鲁晓夫的回忆,在这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个别地方同《赫鲁晓夫回忆录》一书有一些雷同或重复。但整个说来,仍可作为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继续和补充。故中译本题名为《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2019年3月22日 已读
修行7th,赫鲁晓夫回忆录读的很开心,于是找来续集读,我的兴趣点在于赫鲁晓夫如何战胜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并最终保存他们的生命,对勃列日涅夫政变的观感及细节,还有关于中国的一切,此书中居然对这些内容基本上啥都没提。有关同胞的部分仅限于对几个大军头人选的处理,对科学家以及知识分子的态度而已。绝大多数篇幅给了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我对这些国家的历史与政治是毫不了解的,所以读的懵通通。有关赫鲁晓夫对他国女性的描述以及赫鲁晓夫与瑞典人的互动并很可能对肖洛霍夫拿诺奖起到绝大助力的部分读起来是很有趣的。综述下就是硬干货不足,有些失望。不过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对毛对大跃进扩散对核战争核威慑以及新时期战争特点的认识,我是完全赞同的
传记 历史 政治 苏联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回忆录 豆瓣
译者: 张岱云 / 王长荣 东方出版社 1988 - 2
本书是根据不同时期和在不同情况下从各方面得来的资料汇编而成的。出版者深信无疑,本书内容是赫鲁晓夫谈话的真实记录;为了证实这一点曾作了不少努力。作者究竟是否企图或希望他的材料在本国或在西方付印,很难臆测。在表达赫鲁晓夫原意这一方面,出版者愿承担全部责任。此外,出版者相信,这些回忆材料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将为它们自己说话。
本书中明显的历史政治印记,充分说明赫鲁晓夫对待国内外事物所持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而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内外政策和毛泽东 同志的无理态度、谩骂攻击的粗暴行为,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证明,这一切都无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阴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2019年3月9日 已读
修行5th,赫鲁晓夫这一量级的政治家,勇于留下这等篇幅的回忆录是我辈读者的幸事,无论对看热闹的票友还是专业研究者都是笔财富。回忆录势必要对经历过的事情正面描述,并暴露其想法与观点,对政治家而言这太不合适了。八十年代真是出版业黄金时期,什么都敢印,对苏联历史作品进行管束有情可原,斯大林与毛如同镜像,处处若合符节,在此书中,尤其是在附录二十大秘密报告中,能清楚的看出这种相似之处,也能分明的理解毛为何回手干了刘且不放过林,赫鲁晓夫这种有脑子会蛰伏反手改弦更张的家伙太可怕了。当然,一个政治门外汉读完这本书肯定会喜欢赫鲁晓夫这样的政治家吧,起码我是。
传记 历史 回忆录 政治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