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
慈悲 豆瓣
7.7 (61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小说从国营工厂时代的特殊事物“补助”说起。工程师陈水生少年时父母双亡,来到工厂做学徒。师傅在厂里有威望,替他要到了一份补助,并且将自己的独生女儿玉生嫁给了他。八十年代,工厂沿革补助的福利手段,需要工人代表到工会演讲游说。水生接了师傅的衣钵,为贫困工人争取补助。然而为了这点小钱,人与人之间也相互猜疑、告密。九十年代,工厂清退工人,水生不得已又去做了操作工,国营工厂被厂长侵吞。水生为赚钱,四处下乡给私营老板设计苯酚车间,搞垮了曾经的母厂。小说纵向讲述了个人五十年的生活,从一个切面剖析探讨了这段历史。
2018年5月24日 已读
休憩142nd,路内说自己要写一本菜刀一样的小说,他做到了,与三部曲不同,虽然背景仍是路内离不开的工厂,但这本书里没有青春,缺少情感,登堂入室到活着的七八分水准,靠叙事来砍人,让故事自己像一把菜刀劈开前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后所得说实话都不如少年巴比伦,但文风已经浑然大成,毫无青涩突兀之痕迹。书里的慈悲是奢侈品,结尾少有的一点慈悲是笑柄也是真正慈悲,把这世界难以定性的大团灰色表露的很鲜明,如果把路内做洋葱,一层层剥到最后,留下的应是工厂和那黑色幽默吧。
小说 当代文学 文学 路内
天使坠落在哪里 豆瓣
8.1 (30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 - 4
路内口碑力作 “追随三部曲”完结篇
独有的路内式幽默与诗意,披着幽默外衣的黑色与伤感,在你微笑的时候,不经意地击中了你坚硬或是柔软的心。《天使坠落在哪里》既有了新的语言变化,也继续保持了路内式的幽默与诗意。
如果说美国有塞林格与《麦田里的守望者》,日本有村上春树与《挪威的森林》,中国二十世纪有王小波的王二,或者可以说,我们一个路内的路小路
我是路小路,我在这里
我不是局外人,我不是站在外面,不是站在街边
我像是一个不小心闯了红灯、站在路中央观望着这个时代的人
有时候觉得看到的东西很可笑,有时候觉得自己站在那儿很可笑
你可以说我很快乐,我也确实没什么不快乐,但我总觉得缺 少点什么
我心里有个柔软的地方,也曾生出过坚硬的力量,但我还没明白这股力量要去向何方,你已经到了美利坚的黄金海岸
我其实觉得这生活真他妈的还凑合,但我如果就此一生,我会骂娘
我想有神明降临,结果他们告诉我,我就是天使,即便已坠落此地,我还是天使
我想过离开这里,我想赶在讨厌自己之前喜欢自己
我想逆世生长,尽管我可能只是绕了一个圈
2014年11月25日 已读
休憩100th,所谓天使坠落的地方其实是孤儿院,路小路和他同样迷惘的朋友又青涩的走完了一整本书,少年巴比伦到追随旅程再到这一本,路小路大踏步的空虚无聊走着下坡路,三本书叙述着同样的故事,而水准逐渐下滑。空无意义的生命因一个孩子而得到了一点寄托,一点理由,而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改变。苦闷空虚与不愿深究的得过且过死水般永世长存。我好奇路小路是何以成为今日的路内,他却不愿讲,这本书真的是多余的。又及,今年随便看看的书终于破了100,一日忙似一日,虽然不会停止阅读但是终究一点点的在减少时间,我们和世界一样永无止息的被时间所改变,各种始料未及,我们都有了个,当初不曾料想的以后。
小说 路内
花街往事 豆瓣 谷歌图书
8.1 (45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9
一部个人的成长史,一部爱情的传奇录
一部家族的纪念馆,一部时代的风尚志
关于八十年代最生动的描述
在戴城的蔷薇街,人们的生活就蔷薇街那么远,那么窄而无趣,仿佛一眼可以望尽。
然而,在几近魔幻现实的六十年代,在激流暗自汹涌的八十年代,冥冥中自有股力量操纵着街上的居民,令他们走向命运之不可知。于是少年恣肆成长,成人东奔西突——
那些失落的、无奈的、穷困的、幸福的、平淡的、宁静的……普通生活;
那些卑微的、疯狂的、纯洁的、勇敢的、怯懦的、猥琐的……各种爱情。
随着时代的冰裂,蔷薇街上,生命纵然微如凡尘,却也奔向传奇。
在《花街往事》中,路内突破了对青春记忆的书写,其笔下人物纷繁复杂,情节参差穿插,场景开阔却又从容。在汹涌而来的意象中,他依然是那个体贴人性入微,但又把故事讲得激情澎湃的路内,那个让文字产生亮闪闪魔力的路内。
2013年10月31日 已读
休憩252nd,路内江郎才尽矣,被他无数次惊恐而绝望的压榨的八十年代故事终于流尽了最后一滴油,只余下干巴枯瘪的一堆渣滓,被路内圈在怀中不肯松手,他只拥有这些,他曾把这些利用的很好,但他只拥有这些
小说 路内
追随她的旅程 豆瓣
8.8 (60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中信出版社 2009 - 1
一群少年快乐、自然、诗意、燥闷的成长往事。路小路、杨一、于小齐、曾园,虽然出生、经历各不相同,但在1990年的夏天,在戴城这个闭塞的小城,他们都有着逃离此地的欲望,都开始了对未来和爱情的追寻,他们遭遇到的挫折如此相似,他们的迷茫和失败也近乎相同。他们相遇,继而相离,期间夹杂温柔的暴力,克制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还有最诚挚的兄弟之情。
2011年11月26日 已读
路内巅峰之作,比少年巴比伦多了思想和真诚的情感,少了点多余的幽默和痞气,属于少年巴比伦和云中人的混合状态,却是完美的比例,每个年轻过的人都可以在书里找到自己,曾经的懦弱和勇敢,愚昧和坚持。哀而不伤,悲而不淫,这是一个很干净纯粹的,关于寻找的故事
小说 路内
云中人 豆瓣
7.9 (43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2
《云中人》:本世纪初,三流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夏小凡即将毕业,却始终难以忘记大一那年与之发生一夜情的无名学姐,据说她被变态敲头狂杀死在黑暗的道路上,凶手已经伏法,迷题并未解开。
数年后,敲头案再次出现,学校人心惶惶。美丽的学妹白晓薇被变态斜眼跟踪,不久即告失踪。她的风尘生涯, 她与夏小凡之间的往事,令后者无法报警,只能独自踏上寻找失踪者的路程。精神分裂的咖啡店招待、被铁锤打破颅骨停止发育的杂货店老板、因猫而死的求职女生,一个一个或陌生或熟悉的人相继离开这里,他仍旧在追凶的路上。
这部阴郁而优美的小说,语言收放自如,情节诡异,各种事件之间坚固或脆弱的联系,扭曲出了一个“莫比乌斯环”,当人处于黑色的世界核心,你无法预知他的下一步……
2011年11月23日 已读
路内终于还是被自己玩坏了,向着塞林格的道路越走越远,少年巴比伦里还有的戏谑与青春的不管不顾,到了云中人里已经只剩下灰暗悲凉和绝望,更加让人窒息的是那种强烈的无所谓感,就好像那几株吊满了用过的安全套的云杉树和一成不变破烂奇怪的杞人杂货店,消沉绝望肮脏颓废的让人不愿接近,他们却自顾自的无所谓的存在,这样灰暗的校园文学已经太多了,路内没有做的更好,所以加进了悬疑的因素,不过没有让事情更好些,我想我希望读到的路内是那种积极的无望,而不是这种彻底的得过且过,我不喜欢这本书,但是它的文字功夫值三星,路内毕竟是路内,不是别人
小说 路内
少年巴比伦 豆瓣
8.6 (91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重庆出版社 2008 - 8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在一家化工厂上班,他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老牛逼”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机修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就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还喜欢打游戏、翻工厂的院墙,打架。当然还追女人,他与一个叫白蓝的厂医产生了爱情,最终因为白蓝考上了研究生而离开了他。
后来30岁的路小路坐在马路牙子上对这他的情人讲述了那些年发生的故事。
2011年11月22日 已读
塞林格加王小波,青春的懵懂和想当然的快乐,我喜欢这本书,虽然我认为路小路向张小尹叙述这样的结构弱爆了
小说 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