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宸
玉森画廊的客人 豆瓣
7.3 (21 个评分) 作者: 郑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3
他们看似为艺术而来,却在关于尊严的博弈里受挫……
《罗摩桥》作者郑辰最新小说
刻写中国移民的日本经验,日本社会的荒诞真实。
玉森画廊的石井先生每月都要接待好几批来自中国的游客,全因画廊代理了一位声名在外的艺术家——擅长制作日本武士塑像的野口。这次找上门来的中国人杨哲,看着邋遢,穿得像东电工人,长得也像。不会是那种花几百万日元买艺术品的人吧?
石井告诉杨哲:近期他们会在东京艺博会(Art Fair Tokyo)上出售野口的作品。预约出席的买家很多,届时遵循先到先得原则。
为收下武士塑像,杨哲和秘书小金算是卯足了劲:他们申领了艺博会的贵宾券,事先考察了玉森画廊在展厅的位置,顺利成为本届艺博会第一、第二名入场的客人。
石井先生却“出尔反尔”,一口否决了先到先得原则,让杨哲和其他买家猜拳,胜者方可拿下塑像。输掉猜拳的杨哲对此耿耿于怀,决定伸张自己的权益。在与“假想敌”石井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杨哲发现了日本人、日本社会的罕见面孔……
【编辑推荐】
小说的日本,真实的日本——小说家郑辰旅居日本,就地取材,用浸透油彩味道的文字,刻写霓虹社会的荒诞与真实。
“当我们日本人道歉的时候,不见得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那只是一种从小被培养出的警觉,一旦察觉到周围的气氛需要道歉,就立刻道歉。”
赚辛苦钱入籍、倒卖房产艺术品?那些移居日本的中国人过得怎样?——对书中人物来说,“生活在别处”不是什么浪漫的幻想:有的赚辛苦钱入籍,有的汲汲于房屋买卖、艺术品交易,和日本人明里暗里较劲……这是他们的筹码,是“成为”日本人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住多久,我也现在这样,不信就走着瞧!”
看似“为了艺术”,却在关乎尊严的博弈里受挫——全书围绕一尊“求而不得”的武士塑像,中国藏家日本画廊主小跟班秘书……皆卷入其中。这不仅是一场以艺术之名的较量,更是赌上尊严赌上一切的“肉搏”。
“两年来他从未在日本遇到如此令人难堪的时刻……事情必然会继续下去,朝不可知的方向发展……”
2019年3月16日 已读
休憩77th,就这样了么?读完最后一页的我惊奇的问自己,这是一本来自郑宸的书,那个善于描绘过往暗影在今天的投射,被因循恶习缠绕的脆弱心灵被摩擦出血痕,以及异国他乡的故事的郑宸。ok,的确就是这样了,杨哲身上可以看出那个熟谙印度一切却并不真正喜爱的大吉岭小姐的影子,也可以看出三个胡安在海边中黎成式的矫枉过正。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关于入乡随俗的驯服故事,也是文化冲突后留下的调和结果,这种徒劳,又是那永远灰色的郑宸的标志记号。这本书不算顶好,如果用郑宸的标准衡量都算不上好,不过它也许极为重要,郑宸之前几本作品文风与商业文化格格不入,没有任何被影视化的可能,而这本不一样,稍稍添加枝叶就是个可与北京人在纽约相当的本子,郑宸是华贵的忧郁的,更是聪明的。加油吧小伙子,投身商业文化中吧,结婚了总是需要更多钱的
小说 郑宸
三个胡安在海边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郑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继讲述印度之旅的《罗摩桥》之后,郑宸又推出南美之旅的《三个胡安在海边》,将他的旅行小说做了系列化拓展。在这部小说中,在以主人公吕伟、何光夫妇去复活节岛举行婚礼为线索,黎成、京昌、艾文、胡安、泰吉、女雕塑家、小平、德国船长……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故事与心结,在这支旅行结婚的队伍里来来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群像效果。而他们最终是否能从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是否从中舒缓了各自内心深处的苦恼,还需在上海嘉兴、墨西哥、古巴、智利、南极和复活节岛这一漫漫旅途、异国风貌中进行检验。
2016年7月14日 已读
休憩83rd,前半本平淡如水,不如罗摩桥,后半本同样平淡如水,却意外大入佳境,如缓慢而深刻一点点敲进心去的钉子。复活节岛之行中,主人公是次要人物,艾文泰吉都是点缀,真正主线正是屌丝黎成,这是一次与生活和解,与平衡邂逅,与梦想握手的旅行。太喜欢郑宸了,平淡冷静的笔触引出深刻而波澜壮阔的思考,读完觉得丰满,又觉得空无,有种读天人五衰最后一句的感觉。有种直觉,这本书将在我找寻或者强化自己与自己生活的宁静和谐共处历程中起很大的作用,我不去远方,我活在当下,我在自己的斗室里微笑,谢谢
小说 游记 郑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