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豆瓣
作者: 尤.谢苗诺夫 译者: 纪胜 / 郑海凌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7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系前苏联独具风格的著名作家尤·谢苗诺夫写的惊险系列小说中的非常精彩的一部。该书为谢苗诺夫的代表作,是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根据该小说拍摄的同名电影连续剧在1976年获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家奖。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了德国法西斯覆灭前夕--1945年的春天,希特勒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企图同美国讲和,进而共同抵御红军对柏林的攻击。潜伏在德国帝国保安局第6处20年之久的苏军侦察员施季里茨(化名什际尔列茨)突然接到总部指示,要他设法查清德国党卫军高级军官与美、英单独媾和的情况,并查清与西方谈判的神秘人物是谁。在联络电台遭破坏、报务员被炸身亡、无法与上级再次联系的情况下,施季里茨冒着被敌人怀疑、监视的危险,经过17天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终于得到了德国党卫队参谋长沃尔夫与美、英司令部代表在瑞士伯尔尼秘密谈和的情报,使苏联政府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
作品把悬念丛生、迭宕起伏、惊险曲折的情节与对人物细腻的心理刻画和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以及对社会历史深入的分析结合起来,使故事十分引人入胜,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本片主人公的原型,是前苏联著名情报专家,号称“千面谍王”的鲁道夫·阿贝尔,他凭借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惊人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勇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为苏联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我当年看这部电视剧时最不解的就是,纳粹盖世太保都是天生的怀疑狂,施季尔里茨是如何获得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的?后来才知道,在一次德国人阻拦一辆载有苏联情报人员的坦克的战斗中,还是一名小兵的施季尔里茨为了赢得敌人的信任进入纳粹核心机构,同时也为了防止情报落入德国人手中,装作狂热的法西斯分子要炸掉坦克的样子,竟然冒着被自己人的炮火击中的危险接近并进入了坦克,销毁了已经牺牲了的苏联情报人员身上带的情报,而自己也负了重伤奄奄一息。从此德国人对他另眼相看,把他调入了情报部门。在二战结束前,他因为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和在敌人面前的出色“表现”,居然同时获得苏联政府颁发的最高勋章和第三帝国颁发的最高奖章—铁十字勋章。此事在间谍史上空前绝后!冷战时期,他任苏联克格勃驻北美情报站站长,不幸被叛徒出卖遭中央情报局逮捕,但在美国人的诱降面前表现出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贞,最后作为被苏联击落的美国U2飞机驾驶员的交换者回到了苏联,成为苏联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2022年1月10日 已读
休憩4th,请原谅我用很拙劣的比方评价这部作品:顶配的福赛斯。主角迷人之处并不在于高明的间谍技巧,而是其智力应变以及长袖善舞纵横捭阖于多方人物之间的本领,而正文除主线剧情外附加了众多的历史八卦与人性细节,最触动我的是俄国女特工因分娩时本能用母语惨叫而暴露,以及德国狱卒对待主角的态度与事件。说白了,此书中人物的丰满与细节之动人,是要比谍战部分更加好看的,作者也不满于停留在谍战层面,其对历史对战争对民族对思想的剖析,要言不烦而有深度,这也正是俄罗斯文学的传统,单就这点,是超越了福赛斯作品的。意外发现谢苗诺夫是高产作者,我的春天来了。
俄罗斯 小说 谢苗诺夫 间谍
谍海生涯 豆瓣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黄山书社 2012 - 7
塞姆·麦克莱迪,英国秘密情报局最另类也最有价值的特工,一个时代的传奇。随着冷战的结束,这个桀骜不驯的人终难逃过被政治家清洗的结局。他最后的命运取决于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其间回顾了他曾参与的四次秘密行动:拯救为西方充当“线人”的红军将领、识破假投诚的克格勃上校、截获卡扎菲送给“爱尔兰共和军”的秘密军火、粉碎加勒比岛国的颠覆阴谋。四个独立成篇却又环环相扣的故事全景式地展现出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和谍报界的重重黑幕。
2018年7月31日 已读
休憩226th,多好的故事,多么让人不能释卷的好书,多好的福赛斯啊。【在好友短评处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学长姐,鼻子为之一酸】
小说 福赛斯 英国 间谍
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 豆瓣
6.8 (8 个评分) 作者: 何慕 紫焰传媒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讲述《三国演义》忽略的情报暗战。曹魏“进奏曹”、蜀汉“军议司”、孙吴“解烦营”3大情报机构,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188个三国人物热血登场。 听瓮(窃听术)、矾书(密写术)、阴符(密码术)、纸鸢(通讯术)、摹迹(仿造术)等等影响古今的情报秘术,全面呈现情报获 取、传递、分析、斗争、影响三国战局的历史细节。
在魏蜀吴的每一个角落,正潜伏着各色间谍,他们或听命于曹丕、司马懿主持的“进奏曹”,或效忠于刘备、诸葛亮主管的“军议司”,或正在为孙权的“解烦营”舍命奔走;他们身份隐秘,来去无踪,却左右着三国大小战役的局势,成为冷兵器时代最可怕的传奇。
建安二十四年,魏蜀在定军山交战,一位在魏国高层潜伏多年的间谍“寒蝉”泄露军情,瞬时扭转战局,致使曹魏惨败。一时间,魏国朝野震动,各国相互猜忌,一场席卷三国的间谍与反间谍行动,在不动声色间迅速展开……
2017年8月24日 已读
休憩205th,作者长于营造悬疑气氛,情节配搭也在水准之上,设定就不如人意,汉中战局太大变数太多,曹丕以此做赌易玩脱,与其隐忍冷静定位不符,围绕贾逸展开的局又太小,这无足轻重的人物不必如此对待。田川则纯然贾逸的黑化道具。杨修口中对思想一统以及曹魏执政方针讨论票友之上,深度还是不足
历史 小说 间谍
针眼 豆瓣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1
2016年7月18日 已读
休憩86th,此书使福莱特荣誉等身,但真实质量非但不能及巨人陨落万一,更是算不上一流小说,可以得到如斯赞誉还是因为大众阅读量不足导致的大惊小怪,学会打飞机就以为是资深浪子。情节不乏不合情理处,又有巧事太巧的天气设定,较之福赛斯所差许多。从作品构成上看,福莱特更像丹布朗,以巨人陨落和圣殿春秋为代表的杰作掺杂一众一般作品,丹布朗也是以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两本杰作带一众很一般的作品,两个人比起本本上佳,几乎在细分领域摸到天的福赛斯,还是不够班,诸君如果读完巨人陨落意犹未尽,请别顺藤摸瓜摸到这里来,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就和当年读完基督山伯爵又读黑郁金香一样。
小说 肯·福莱特 间谍
谈判专家 豆瓣
作者: (英)弗·福赛斯 译者: 陶颖颖 黄山书社 2012 - 7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作品集:谈判专家》讲述了美国总统的儿子被绑架了,而这只是一连串残忍行动的第一步。绑架者希望藉此从心理和情感上彻底摧毁康麦克总统,从而逼其离任,因为后者正打算与苏联签署一个史无前例的裁军协定。谈判专家奎因临危受命,他巧妙布局,一步步将绑匪诱入彀中,却终于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一枚棋子,他陷入了一个更大的危局——赎金从来就不是绑架者的目的!于是他以一己之力奋起反击,追踪元凶,为了一个无辜的孩子、一位悲痛的父亲,以及整个自由世界。作品连续17周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1989年11月。那年冬天来得早。月底的时候,冬日的第一批侦察兵就已经顶着西伯利亚东北部草原上吹来的寒风,急速行驶在屋顶上,探查着莫斯科的防御状况……
2016年2月2日 已读
休憩14th,巧合太巧处已经尽可能少了,不合常理处略有一点,除此之外,一切近乎完美。这一类书没人写的过福赛斯,即使这本书严格来说已经是杰弗里迪弗的领域。福赛斯最大的魅力甚至不是情节的张力,而是局部、细节的专业性,教科书般的可参考可复制性,一个每本作品都是所在领域首屈一指之作的家伙,能读到他的书多幸福啊!要知道,为了平复枭雄录给我带来的怒气,我读这本书直到午夜。
小说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 悬疑 间谍
阿富汗人 豆瓣
作者: [英]弗雷德里克·福赛思 译者: 刘国尧 / 舒云亮 新星出版社 2012 - 5
风闻 “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正在密谋策划一次重大恐怖行动,美英情报机关立即兴奋起来。但他们对于这次恐怖行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一无所知。他们在“基地”组织中没有内部线人,也不可能安插进去一个,除非——冒名顶替一个阿富汗人。
这个行动需要精心的准备,还需要特别的运气,因为他要进入的是一个极端危险、风云诡谲的地方……
2013年12月23日 已读
休憩304th,福赛斯算是有始有终的给了马丁上校一个高贵有尊严的死亡,但这本书的情节与可读性都是平均level以下,对书中人物负责是好的,硬写我并不推崇
小说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 悬疑 间谍
谍海余生记 豆瓣
My Silent Wa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y
作者: [英/苏] 金. 菲尔比 译者: 李惠明 / 林地 群众出版社 1984
In the annals of espionage, one name towers above all others: that of H.A.R. “Kim” Philby, the ringleader of the legendary Cambridge spies. A member of the British establishment, Philby joined the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in 1940, rose to the head of Soviet counterintelligence, and, as MI6’s liaison with the CIA and the FBI, betrayed every secret of Allied operations to the Russians, fatally compromising covert actions to roll back the Iron Curtain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old War.
Written from Moscow in 1967, My Silent War shook the world and introduced a new archetype in fiction: the unrepentant spy. It inspired John le Carré’s Smiley novels and the later espionage novels of Graham Greene. Kim Philby was history’s most successful spy. He was also an exceptional writer who gave us the great iconic story of the Cold War and revolutionized, in the process, the art of espionage writing.
2013年8月6日 已读
休憩221st,这种类型的书不是我的菜,虽然这本也是谍战类经典之一,还是卖了吧
间谍
我的反间谍生涯 豆瓣
作者: [荷] 奥莱斯特·平托 上校 译者: 姚越秀 / 陈凤吾 群众出版社 1981 - 11
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和纳粹德国之间尖锐复杂的间谍斗争。其中收入的二十七篇故事都是作者亲自处理的间谍案件。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平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反间谍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诸如审讯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如何对待嫌疑犯;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反对用刑、变相体罚和精神折磨等的看法。(原书“内容提要”)
2013年4月25日 已读
修行66th。学长姐推荐读此书,质量上乘语调客观而有实用价值,最大的优点当然是刺激感与趣味性。读完才发现其中几章曾被单独列出,在其他地方阅读过。我毫不怀疑有读此书的人会觉得平托先生举出的很多例子难度都不算大,而且那咬住就不松口的疯狗精神非常不讨人喜欢,实则平托在非常老实的列举了间谍十原则以后,在叙述的过程中没有把最难的部分,就是应用十原则发现端倪的过程写的详细,在把证据摊在台面上后,最难的部分已经完成,而发现他们,才是平托价值与魅力之所在。不过值得吐槽的是,也许是平托选择案例有倾向性,德国哥儿们玩间谍这一块有点糙啊,真的。但是,当我读到姐弟二人埋葬了飞行员后,用他的名义拉起敌后组织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很震撼,这本书其价值不限于简单的刺激感而已,间谍不是007,是德州扑克,漫长积淀后,才能灿烂
传记 历史 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