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
童年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苏联] 马克西姆·高尔基 译者: 刘辽逸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 5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寥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这是一个典型
2017年2月4日 已读
休憩31st,初次读此书尚在初中,过年时重温一遍,犹自为那赤裸裸的暴戾蛮横与自私而震惊,成人的恶劣在孩子单纯眼中是这样的,没有一句价值评判却让人深感悲凉。当年初读之时并无多少震撼时刻,今日重读感觉依旧,然而当年使我伤感之处今朝依然在,一为小茨冈之死,二为外祖母被无端暴打后默默爬起,三为生活已然无着的外祖母接过小外孙手中五十戈比后的泣不成声,那样坚强的外祖母,她泣不成声
传记 小说 高尔基
母亲 豆瓣
Мать
8.3 (13 个评分) 作者: 高尔基 译者: 夏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 8
2016年10月21日 已读
休憩161st,若聊工人运动背景的经典小说,此书和左拉的萌芽无论用什么标准排都会在三甲之位,萌芽全面完整而深刻,此书则剧情简单人物刻板,读前一半时令我不安扭动,以为高尔基不过是俄国的浩然路翎等辈,结果我发现我错了。高尔基说难听点是口号帝,公允来说是宣传煽动口的达人。此书其他人物都刻板而脸谱化,唯有主角母亲的形象充实饱满,一个长期被压迫在底层受尽苦难最终觉醒成为义无反顾战士的妇女形象极为经典。文章的感染力非同凡响,即使我这种和此书主流思想迥异的读者都会不由自主的被此书中句子打动的热血沸腾再三重复,在那些真以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为理念的人心中,这本书简直就是圣经,会让他们流着眼泪一再阅读。此书越读越好,最后母亲手握儿子演说词在便衣群中大声疾呼一幕至为动人,不光为信念,也为母亲,大师不愧是大师
小说 文学 经典 苏联 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