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
基督教之研究 谷歌图书
作者: 圣严法师 法鼓文化 1999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禅门第一课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8 - 3
《禅门第一课》介绍禅修的三个层次,修行中最重要的四个议题:苦、智慧、开悟、慈悲。禅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息,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智慧,但禅同时也是所有的现象;它无所不在,处处皆是。释迦牟尼佛曾说,世间所有的法都是佛法;我们也能这样说:世间所有的法都是禅的佛法。
禅,虽为佛教诸宗之一,所传承下来的内容与精神,却能体现佛法的全部内涵;虽以“无门”为法门,以不立文字为人所知,却有着明确的修行方法与阶段。
2016年4月2日 已读
非常好的学禅入门书,适合放在“学佛三书”之后读。师父由自己的幼时故事入手,通过阐释四圣谛中的苦谛而引入了空性的概念,又以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禅修的基本层次、介绍了慈悲、开悟等境界,强调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强烈推荐!
佛教 佛法 圣严法师
天台心钥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2006
《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讲述了:两千年来汉传佛教的智能宝库,若以教观义理的深入影响而言,天台学可说是独一无二。尤其是天台大师们所留下来的著作,不仅数量庞大,且教义与观行并重,理论与实修双运,勘作为佛教未来全人类共同需要的蓝本!《教观纲宗》是明末蕅益智旭大师针对天台学撰写的名著之一。因为智旭大师是学贯大小乘诸系佛法的大通家,阐扬天台教观并未墨守成规,所以《教观纲宗》也可以说是明末时代的新天台学。圣严法师有鉴于这样精简扼要的天台珍宝,必须有人讲解、注释与发扬。《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是他 以现代治学的方法,将《教观纲宗》原著分段标点,并加上语体翻译、注释和附图的划时代钜著。了解《教观纲宗》相当于认识整体佛法的纲骨,所以《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非但是研究天台学者所必备,也是有心深入佛法者不可或缺之钥!
Chan Comes West 豆瓣
作者: Chan Master Sheng-Yen / John Crook Dharma Drum Publications 2002
2015年9月13日 已读
收录了圣严师父讲述自己传承的文章,以及截至2002年他所承认的四位西方法子的自述。这本小书的价值不仅是让读者看到这几位欧洲人如何与禅宗结缘并走上修行之路,更在于四位作者全都描述了见证空性的感受,我们在中文资料里很难见到这么详细的描述。
佛教 回忆录 圣严法师 美国 随笔/散文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2006
《大乘止观法门》为慧思禅师晩平集其毕生思想大成之作。(上-日)在籍由教义的领导,进而进入教仪的实修。并在谆谆的善诱下,使一个凡人,深入法海,亲证法性。圣严法师一向注重学行兼顾,悲智双运,以学术研究作为修行的依准,来实践佛陀的根本教义。本论著卽在分析大乘止观法门的组织和内容,制表考证,并深入探讨大乘止观的根本思想与特色。
菩薩戒指要 豆瓣
作者: 聖嚴法师 法鼓文化 1999
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現代社會適合受菩薩戒嗎?受菩薩戒需要什麼條件?菩薩戒很難持守嗎?聖嚴法師精研大小乘戒律三十多年,為您一一破解謎題……
聖嚴法師研究大小乘律學三十多年,注重佛陀制戒的精神──清淨身口意三業。法師以通俗、簡易、實用的寫作風格,使讀者易看易懂,又不失其學術基礎的內涵。本書的特色,著眼於大乘菩薩戒的弘揚,把菩薩戒做了全體整合與條理的工作。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利益眾生戒,是菩薩戒的特色,也是菩薩戒的總綱,涵蓋了全部大乘佛法的精神;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即是以清淨三業、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為根本精神的菩薩戒法。
法鼓全集總目錄 豆瓣
作者: 聖嚴法師 東初出版社 1993 - 11
輯錄了聖嚴法師“法鼓全集”中所收所有著述的全部(章節)目錄和頁碼索引。這應是最早的版本(之一),後來“法鼓全集”又不斷有新的作品補充進來。
2014年5月15日 已读
这本目录是汇集了全集各书的各大章小节标题及页码索引的提纲挈领之书,对于了解师父的著作宝库是必读书。迄今全集已出九辑,此初版收录至第七辑。从头到尾翻看之后,短期内想读的书是《明末佛教研究》《比较宗教学》《基督教之研究》《律制生活》《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概说》。
佛教 圣严法师
归程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台湾圆神出版社 1993
真實的故事,感人至深。本書是文學博士聖嚴法師記述他坎坷的童年、少年及青年時代的回憶,以其堅強的毅力和信心,披荊斬棘突破重重的困境,有血有淚的前塵往事及高尚的宗教情操,著實值得吾人奮勵自勉。
“今生的努力向善可以改善現世的環境,乃至即身親證解脫。因此,我對於自己的處境和前途,從來不會感到悲觀和失望,迎接挫折,奮力向上,是我不變的法則。
為了這點毅力和信念的獲得,我要感恩崇高無上的佛法僧三寶,也要感恩平凡中顯出偉大襟懷的父母雙親。這是我寫作本書的目的。”
--聖嚴法師
2014年5月12日 已读
于晚年口述自传《雪中足迹》中语焉未详的离开从军离开大陆的经过(也有可能是因大陆版的删改,我还未对比过台湾版),在师父这部六十年代在闭关期间写作的传记中得到了详述。我后悔未能早些读到这本书。师父广博的文哲知识和思考在这本传记里再一次得到了展现,他对佛教教育及寺院经济的理解与意见也值得今日的我们思考。
人物传记 佛教 回忆录 圣严法师
法源血源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台湾圆神出版社 1993
法師返鄉重溫童年往事,登臨佛教古道場、四大名山,參訪龍門石窟、秦陵兵馬俑,憑弔昔日出家的道場,從恍如隔世的歷史場景中,溯尋出時代的悲情,人世的無常、佛教的滄桑。
"當我結束探親訪問的日程,回到僑居地紐約之後,不論白天或夢寢中,十九天的訪問過程,久久縈繞,揮之不去。所以不得已而執筆為文,本來只想寫幾千字,略抒胸中塊壘,想不到開始寫作之後,竟然欲罷不能,在數日之間,成稿盈篋,而完成了這本日記式的小書,究竟寫了什麼?想了什麼?請讀者諸君與我同遊吧!"
--聖嚴法師
2014年5月5日 已读
圣严师父1988年4月回大陆探亲之后写的纪行文字。所到之处有北京、洛阳、西安、上海、南通和镇江等地的佛教寺院及古迹,当然也有与亲人会面和拜祭祖坟的场景。对佛教在近代历次遭劫所感到的痛切之情贯穿全书,而师父本人的佛教史素养也于各篇章中得以展露。
佛教 回忆录 圣严法师
心在哪裡 豆瓣
作者: 聖嚴法師 法鼓文化 2011 - 10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由印度西來,將禪法傳入中土,聖嚴法師則在千載之後,將中國禪宗弘傳於美國,東西半球的時空文化雖大不同,但皆是助人解開一個謎題——心在哪裡?
想要知道答案,不需要盲修瞎練,只要尋著聖嚴法師指月之指,便能看見明確的禪修道路。本書是聖嚴法師於八○年代在美國指導禪法時,所做的關於禪法實修和禪修心態的開示,內容分為四大類:
(一)需要修行嗎?
(二)禪修之路;
(三)路上風光;
(四)本來面目。
從如何發現煩惱心、如何展開禪修道路、掌握禪修的必備條件、禪修道路上的四大障礙、觀空五層次的歷程,到明白原來萬法唯心造。將煩惱心轉為智慧心,直至無心可覓,聖嚴法師為禪者指出最安全無陷阱的修心方向。
2014年4月30日 已读
圣严师父79~85年间于纽约东初禅寺的禅修开示结集,十天前去象冈道场做义工得到的礼物。师父的开示永远都是那么清楚,既不产生歧义,也没有一字多余。除了反复阐明禅宗一向喜欢讲的“无我”和“空性”以外,对菩萨行的强调也贯穿了所有24篇文章。依幻修幻、知幻仍行的大乘道精神深深令我震动。这本书应反复阅读、时时拿出来对照自己的修行。心是何物?心有何用?心在哪里?我想我会弄明白这些问题。
佛教 佛法 圣严法师
禪門修證指要 豆瓣
作者: 聖嚴法師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1 - 4
以路標為目的地是愚癡,不依路標所指而前進,更加危險。
本書的編著,是以「述而不作」的態度,介紹禪門的重要文獻,逐篇從藏經中抄出,予以分段、分目、標點,並且抉擇取捨節略而加上我的附識。一則節省讀者的時間,能在數小時之中,一窺禪籍精華的原貌。二則便於闡揚禪籍精義的大德,輕易地得到已有新式標點的教材課本。三則使得有心於禪之修證的行者,在見地上有所依憑。四則是向已是禪師或將要成為禪師的大德,在鍛鍊法將及勘驗工夫方面,提供參考的資料。當然,最重要的,本書的編著,是給讀者看的,更是給我自己看的。我將置之於案頭,攜於行囊,溫習再溫習。
--聖嚴法師(本書自序)
圣严法师教禅坐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 11
圣严法师,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1975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佛学学报及佛学研究年刊,为辅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担任论文指导。又创办法鼓山国内外禅修、文教、慈善体系的人文社会大学、僧伽大学、僧团道场、七个基金会、中英文四种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种语文,在亚、美、欧各洲出版著作近百种。
他是国际知名的禅师,教育家、学者、作家,特别重视戒行的提倡、禅修的实践、知见的厘清,且以精湛的佛学义理,配合健康浅易的修持方法,指导禅修。
他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主张以教育完成关怀的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的目的。
完全证悟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译者: 释常华 / 叶文可 华夏出版社 2009
2014年1月28日 已读
语言的浅显并不影响这本书是一部深刻的书。圣严师父对《圆觉经》的讲解简洁、直指核心,但又适合于初接触此经的大众读者。辨音菩萨一章的略去,师父在前言中有所交代,而对修行的三大类法门及人我众生寿者四相的阐释也抓大放小,既避免向无基础的读者交待太多,又在一定层次上做了解释。师父的批注紧紧围绕“幻”字,时时提醒修行者以消融“自我”为目标。读此书,令我意识到修定已是刻不容缓之事,虽则以幻修幻,然而文字和思维毕竟是可疑的。这是佛法的玄妙之处,也是它的真实之义。
佛教 佛法 圣严法师
心的经典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2010 - 9
《心的经典+禅的生活(套装共2册)》包括了《禅的生活》、《圣严法师讲心经:心的经典》。《禅的生活》主要是阐发在现实中怎样过一个禅者的生活,如何看待时间、空间,如何认识真假、来去,如果放下尘缘,安顿心灵,如何透过琐屑的尘世过上洒脱自在的生活。
《圣严法师讲心经:心的经典》《心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虽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却是最精要的佛法概论和最佳的修行实践指南。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心经》是最容易学习最容易持颂的经典,通过它可以掌握佛法的根本义理,在生活中开显出心的智慧,跨越有限的生命时空,开创无限的人生旅程。
圣严法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声音依然亲切圆润,极富感染力。有如智慧的甘泉,滋润我们的心田,洗涤我们的灵魂,澄净我们的心灵,获得生命的享受和升华。
2014年1月19日 已读
本书包含圣严师父在不同时间、三个地点对《心经》的讲解,面对大众,深入浅出地阐释《心经》所揭示的大乘佛法的般若空慧、介绍其中的人类观、宇宙观、因果观与成佛之道。不落两边、亦不执于中间以及依靠戒定慧的修行来空掉“我”,这些道理被反复讲述,是一位已证悟的智者对广大众生的谆谆教诲。因内容比较浅显,所以对五蕴十八界的阐释无法完全透彻,这就需要自己再多看其他书来解惑。关于“色”与“空”之间“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的辨证关系的说明对我启发很大。顶礼师父!
佛教 佛法 圣严法师
宗教与人生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2010 - 4
本书收录了圣严法师谈论“宗教与人生”议题的十九篇文章,针对东西方宗教的流传、互动及观念上的异同,以理性的态度提出了分析辩证。法师深切期许,宗教与宗教之间应该彼此谅解、互相尊重,不要抱着“有我无敌”或“有敌无我”的态度,去肆意攻击或存心消灭,并也以其深厚的修行经验、敏锐的观察力点出人生的种种艰难苦痛,经由其深隽智慧的带领,我们得以超越人生的瓶颈,探寻终极圆满的真理。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时代里,如何才能身心的安顿?——心性的超脱,就在一念之间。
雪中足迹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
我今年七十七岁,我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缩影……这本书可说是我一生的回忆,乃印象及记忆所及……对我来说,个人生命中的细节是不足为道的,但对读者而言,或许会觉得有趣,可以将之作为了解佛理、感悟人生的书籍。
世间危脆,常处动乱;生死流转,犹如苦海。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宇宙的一次呼吸。遭遇一切烦恼,都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我如今的一点点成就,是因缘际会的结果,我没有闪避,而心甘情愿去承担起来,因为我希望帮助别人离苦得乐。现在,是该放下的时候了。
——圣严法师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是第一本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圣严法师自传
在平凡中遇见大师的真智慧、真性情!
学佛三书(共3册)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圣严法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4
《正信的佛教》的作者圣严法师以真修实证的智慧,扎实严谨的学术素养,透过平实流畅的语言,领你进入佛陀的世界,契悟佛教的奥秘。他在本书中为您解释佛教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其根本精神在流布的同时,掺杂的很多异质成分,和曲解。佛陀是救世主吗?宇宙和生命从哪里来?佛教徒相信上帝吗?相信灵魂吗?相信转世吗?崇拜鬼神吗?反对自杀吗?反对节育避孕吗?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能参加军政工作吗?
学佛群疑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学佛群疑》是《正信的佛教》的续篇,文字浅显流畅,解答精辟详细,是学佛入门的必读经典。佛教相信神通和异能吗?相信风水算命吗?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密宗是什么?念佛能消灾延寿吗?持咒有用吗?魔考是真的吗?如何修行?如何禅修?个人自修和群体共修有什么不同?佛教徒能赚钱吗?能有感情生活吗?佛教的生命观合乎科学吗?佛教的世界观合乎现代科学吗?佛教相信世界末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