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问题与方法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洪子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8
本书以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的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的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角度,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生成和建构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本书既有书斋专著严谨而厚实的特点,又保留了课堂即兴发挥的轻松氛围和鲜活的口语风格,不失为一种富有变革与创新意义的著述体例。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豆瓣
作者: 吴福辉 钱理群 温儒敏 王超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 3
编辑推荐:这是一本由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等四位青年研究工作者合作撰写的有特色的现代文学史著作。 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们吸收并反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打破狭窄格局,扩大研究领域,除尽可能地提示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主流外,同时也注意到展示其发展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力图真实地写出历史的全貌。
革命‧歷史‧小說 豆瓣
作者: 黃子平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6
社會與思想叢書之一
從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末,橫跨一個半世紀的中國革命是人類歷史個案中最宏大、最複雜的社會變動。本書並不是要研究這些革命,而只是研究對這些革命的「講述」。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以「小說」形式對這些歷史變動所作的敘述。
作者把中國大陸五十至七十年代生產的一大批作品「文學史」命名為 「革命歷史小說」。這些作品在既定意識形態的規限內講述既定的歷史題材,以達成既定的意識形態目的。本書不想為讀者提供又一種固化了的文本意義,卻亟願意展示作者一一作為基本上由「革命歷史小說」 滋養了因而也拘限了其閱讀想像力的一代人中的一員一一尋求新的解讀可能性的艱難過程。
2014年3月7日 已读
4.5星。相当精彩的学术书,深入讨论了现代文学中有关革命、身体、时间、疾病等话语的形成以及它们在政治和当代史的裹挟中所形成的相互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论述非常有力,有广度也有深度。关于革命叙事与宗教修辞、与古代英雄传奇的亲缘关系的分析和对鲁迅《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两者间互文关系的揭示,还有透过丁玲小说看疾病作为一个重要隐喻在延安时期文学写作和批评中的内涵和外延,都颇有见地。读这本书收获很大,可惜字数太少了意犹未尽,一些话题还希望多一些文本的支撑,另外书中错字很多,不知是编辑校对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学术 小说研究 文学史 文学批评
周作人传 豆瓣
作者: 止庵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 1
周作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却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时代,最后堕落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的一生,以悲喜剧色彩表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复杂性、曲折性与深刻性。 本书作者搜集大量史料与书籍,对周作人从一八八五年至一九六七的生平事迹作了精细的描述与精辟、独到的分析,力图通过周作人“一个人”看“一个时代”,以展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传记属于非虚构作品,所写须是事实,须有出处;援引他人记载,要经过一番核实,这一底线不可移易。写传记有如写历史,不允许“合理想象”或“合理虚构”。这本书自不例外。
本书的侧重点与一般生平传记亦有不同。作者认为,对于周作人这样一位思想者和著作者来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表述过程远比其一生经历更其重要,笔墨因此较多用在这里,而相关资料亦稍齐备。
周作人传 豆瓣
作者: 钱理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 - 2
周作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却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时代,最后堕落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的一生,以悲喜剧色彩表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复杂性、曲折性与深刻性。本书作者以十年功夫,搜寻、发掘了大量史料,对周作人的政治、文化、人生选择,独特个性及其内含的丰富的历史、心理内容,作了精细的描述与精辟、独到的分析;同时展现了周作人与章太炎、蔡元培、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同时代人的复杂关系,以周作人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的广阔背景,力图通过周作人“一个人”看“一个时代”,以展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