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豆瓣
Le Marin de Gibraltar
7.1 (7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金志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直布罗陀水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不幸的男人,在意大利一个小渔村罗卡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他决定抛弃女友和工作,跟这女人走。女人有一艘游艇,她的全部生活就是走遍世界寻找她爱过的直布罗陀水手。他上了船,他要邦她找到她的心上人。然而,爱情在这个想改变生活的男人和这个追寻旧爱的女人之间产生了。从欧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他们的海上旅行在他们微妙的感情交流中度过。如果他们找到直布罗陀水手,那将是他们爱情的结束。
2018年6月13日 已读
很久没有读到这怎么好的文字了,它的感染力和画面感能够穿透翻译的磨损,完完整整地抵达半个多世纪后的异国读者。那些冗长的对话一点也不枯燥,反而是特别吸引人的。杜拉斯没有费力营造气氛,却准确地写出了人生的寂寥、广阔与虚无,如同主人公所行至的地中海、大西洋和加勒比。这亦是一部关于行走和寻找的作品,只不过所凭借的工具是游轮。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杜拉斯 法国
豆瓣
L'Amour
作者: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东亮 2011 - 11
《爱》堪称《劳儿之劫》的续篇。 沙塔拉这一座爱情之城,回忆之城。在这片荒凉之地走来了旅行者,行走的男人,还有闭着眼睛休息的女人。他们相互间仿佛很陌生,然而在走动中,问询中渐渐地认出了对方,也渐渐忆起了遥远的过去,逝去的沙塔拉。想象中,回忆中的沙塔拉引出了多少诗意和梦想、激发出多少爱的欲望。 《爱》的作者是玛格丽特·杜拉斯。
长别离 豆瓣
Une aussi longue absence
8.7 (6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陈景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长别离》的主要内容是:大家都在看着。在黛蕾丝和流浪人之间的闲人当中,有人接替黛蕾丝叫喊。但他没有听见近乎发狂的妻子的喊声。在位“顾客”与他擦肩而过,回头叫他。阿拜尔•朗格洛瓦转身,在沉沉黑夜里,他缓慢地、异常缓慢地举起双手,就像一个被判处死刑的人。人们停止叫喊。黛蕾丝沉默了。阿拜尔•朗格洛瓦仍然举着双手,他完全僵住了,像等候枪决一样,他在等候。由于他所等待的枪决并未发生,他是否又产生了希望呢?突然,他拼命地朝塞纳河边逃去。一些旁观者去追他。黛蕾丝立在原地未动。远处传来汽车刹车声,是末班车吗?
2013年7月21日 已读
语言和动作,尤其是语言,以及它所含藏的情绪,几乎完全代替了情节。杜拉斯笔下总是有背景不清晰、身份模糊的人物----哪怕他们有名姓。已发生在发生和未发生,界限常常是不明确的,即使有具体的日期。这个故事也可以脱去它的二战背景放在任何时代,连离别和归来都变得暧昧不明。生活,是一出含义不明的戏。
外国文学 当代 戏剧 文学 杜拉斯
情人 乌发碧眼 豆瓣
7.8 (27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 南山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情人》是一本野蛮的书,它带来所有它遇见的东西,毫无区分,几乎无选择地迸出。 《情人》获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之前的一年,就销售了420万册,翻成42国语言。
琴声如诉 豆瓣
Moderato cantabile
7.5 (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琴声如诉》内容简介:安娜?戴巴莱斯特是外省某滨海城市一家企业的经理的年轻妻子。一天,楼下咖啡馆中发生了一桩情杀案,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她第二天又到这家咖啡馆来,在那儿,她遇到一个蓝眼睛的青年。安娜在同他谈话当中,自己就变成了另一个女人,从她自己所属富有的资产阶级社会中逃出去了,从对她冷漠无情的丈夫那里挣脱出来了。从某种情况看,她“包法利夫人”化了……一天,她没有带孩子,又一次去看望肖万,吻了他——他们都知道,仅此一吻即可,他们的爱情告终。
2012年8月15日 已读
极简的心理描写,极端克制,但却极度抒情。我很少见到一个作家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如此冷酷;冷酷是必要的。像一部黄昏色调的优美电影。我爱杜拉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杜拉斯 法国
物质生活 豆瓣
作者: [法] 玛·杜拉 译者: 王道乾 1997 - 8
本书系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的一部随笔集。随笔集收有四十八篇文字,长短不一,短文不过三、五百字,长的有一万字,大多与写作的事相关,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
作家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和我们进行交流,而我们也在这交流中为作家的真诚所感动。的确,写作与阅读永远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