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
安托万与柯莱特 (1962) TMDB 豆瓣
Antoine et Colette
7.8 (102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演员:
让-皮埃尔·利奥德
/
玛丽-弗朗丝·皮西尔
其它标题:
Antoine et Colette
/
Antoine and Colette
本短片是特吕弗著名的“安托万系列”的第二部,收在集锦片《20岁之恋》中。
17岁的Antoine Doinel(Jean-Pierre Léaud 让-皮埃尔•李奥)对女孩Colette(Marie-France Pisier)一见钟情,做毕一系列“热身准备”,他鼓足勇气向她搭讪,此后两人时常见面聊天、喝咖啡、听音乐会。Antoine以为Colette也钟情于他,做出近乎疯狂的举动对其展开更为热烈的追求,但Colette已有男朋友,只视他为普通朋友。
17岁的Antoine Doinel(Jean-Pierre Léaud 让-皮埃尔•李奥)对女孩Colette(Marie-France Pisier)一见钟情,做毕一系列“热身准备”,他鼓足勇气向她搭讪,此后两人时常见面聊天、喝咖啡、听音乐会。Antoine以为Colette也钟情于他,做出近乎疯狂的举动对其展开更为热烈的追求,但Colette已有男朋友,只视他为普通朋友。
La Luxure (1961) 豆瓣
导演:
雅克·德米
演员:
Jean Desailly
/
Micheline Presle
…
Deux artistes se rappellent leur enfance et ce qu’ils pensaient des sept péchés capitaux en feuilletant un livre de Jérôme Bosch. Pour l’un d’eux, la luxure, c’est le luxe: les femmes nues en fourrure, les flammes de l’enfer sur de faux diamants…
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 (1961) 豆瓣 TMDB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 Donald
8.0 (115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安娜·卡里娜
/
让-吕克·戈达尔
…
其它标题: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 Donald
/
The Fiancés of the Bridge Mac Donald
This silent burlesque short was incorporated into Varda's full-length "Cleo de 5 a 7", although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version.
北京的星期天 (1956) 豆瓣 TMDB
Dimanche à Pekin
8.1 (173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马克
演员:
Gilles Quéant
其它标题:
Dimanche à Pekin
/
Sunday in Peking
…
《北京的星期天》是1956年上映的法国纪录短片,由克里斯·马克执导。
《北京的星期天》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更多外文片名: Sunday in Peking.....(undefined)
导演: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克里斯·马克
编剧: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主演: Gilles Quéant ....Récitant/Narrator (voice)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
影片类型: 短片 / 纪录片
片长:USA:22 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上映:1956年
《北京的星期天》是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于1956年制作的纪录短片。影片在20分钟的篇幅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堤》、《美好的五月》的导演克利斯·马克于1956年到中国就拍摄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影片拍摄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街头处处可见老式的人力车,也出现了一些自行车,民众的体育健身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击剑打太极,小伙子和小姑娘玩单杠和高低杠,小孩子们认真地做着气象分析实验,偶尔还能看到街头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洋洋精通;亭榭楼台等古建筑,中国水墨山水画,京戏木偶戏,还有盛大的集体演出,出游的人们闲情逸致地泛舟湖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民众生活角度,都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老北京们看到此片会发出无限的感慨,新中国的首都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而我们年轻一代看了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导演在片中许多地方都加了中文注释,虽然有些地方用法古怪,简繁结合,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片尾标志"Fin"也被翻译成了“在”,可能是通“再见”的“再”吧。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街道上老式的人力车和马车,天桥耍着大刀的艺人,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热闹的国庆游行,这些镜头是那个年代的珍贵历史写照。影片的中文顾问是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充满浓郁中国情调的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给这两位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都反映在影片《北京的星期天》之中。
《北京的星期天》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更多外文片名: Sunday in Peking.....(undefined)
导演: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克里斯·马克
编剧: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主演: Gilles Quéant ....Récitant/Narrator (voice)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
影片类型: 短片 / 纪录片
片长:USA:22 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上映:1956年
《北京的星期天》是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于1956年制作的纪录短片。影片在20分钟的篇幅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堤》、《美好的五月》的导演克利斯·马克于1956年到中国就拍摄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影片拍摄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街头处处可见老式的人力车,也出现了一些自行车,民众的体育健身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击剑打太极,小伙子和小姑娘玩单杠和高低杠,小孩子们认真地做着气象分析实验,偶尔还能看到街头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洋洋精通;亭榭楼台等古建筑,中国水墨山水画,京戏木偶戏,还有盛大的集体演出,出游的人们闲情逸致地泛舟湖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民众生活角度,都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老北京们看到此片会发出无限的感慨,新中国的首都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而我们年轻一代看了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导演在片中许多地方都加了中文注释,虽然有些地方用法古怪,简繁结合,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片尾标志"Fin"也被翻译成了“在”,可能是通“再见”的“再”吧。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街道上老式的人力车和马车,天桥耍着大刀的艺人,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热闹的国庆游行,这些镜头是那个年代的珍贵历史写照。影片的中文顾问是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充满浓郁中国情调的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给这两位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都反映在影片《北京的星期天》之中。
走近蓝色海岸 (1958) 豆瓣 TMDB
Du côté de la côte
8.5 (67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Anne Ollivier
/
罗热·科焦
其它标题:
Du côté de la côte
/
Along the Coast
本片描绘了法国南部蓝色海岸天堂般的美景及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天堂在哪里?有人说就在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那里总是有美丽的阳光、细软的沙滩和成群的游人,甚至英国女王、大画家毕加索都忍受不住这里美景的诱惑。在裸体主义者独占的岛屿上,马儿在海边悠然踱步,游人赤身裸体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这里离天堂很近。然而影片告诉人们:这一切都是错觉,这里不属于当地人,那些不远万里赶来的游人也都是冒牌的亚当和夏娃,因为这个天堂是上着锁的。本片以一个左翼知识分子的视角详细描摹了法国土地上这块特殊的“飞地”,令人想起维果的《尼斯的景象》,这两部影片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本片比较含蓄,《尼斯的景象》比较凌厉,本片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54年,她在没有受过任何电影教育的情况下拍摄的电影处女作《短岬村》震撼了法国影坛,成为新浪潮电影的先声作品,她本人也因此被尊为“新浪潮之母”。时至今日,她的艺术创造力依然不减,不断创作出新的富有震撼力的作品(如完成于2000年的纪录片《拾荒者》,参见单万里《DV时代的新浪潮之母--纪念阿涅斯·瓦尔达从影50周年》,载《当代电影》杂志2004年第3期)。
女人的回答: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性 (1975) 豆瓣
Réponse de femmes: Notre corps, notre sexe
8.4 (47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Catherine
/
阿涅斯·瓦尔达
其它标题:
Réponse de femmes: Notre corps, notre sexe
/
女人的回答
…
法國國家電視台第二台邀請幾個社會學家、律師、歷史學者和三個女導演各自以「什麼是一個女人?」為題拍一段影片。Varda 以「電影傳單」的方式提出一種可能的回答。她以女人的身體為思考的主軸,去質疑社會的道德標準。即使電視版的影片剪掉了一個女性私處的特寫鏡頭,播出之後,電視台還是收到很多抗議的信件。
Varda 曰:
『這裡要談的並不是女人的生存條件。而是從內部,以幾乎是肉體的方式去發現一個女人。她如何去回應社會對她的身體的要求,她們是如何被販賣和侵犯。我的象徵是一張局部身體被遮掩著,另一部份裸露著的女人的照片。因為這個「電影傳單」就是從人們對我們的要求的情緒矛盾中衍生出來的:兩種西方對立且矛盾的選擇。一方面人們告訴我們:「把自己藏起來、要懂得害羞、要掩藏在道德倫理之下、不要談妳的性、不要承認妳肉體上的慾望。妳得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家庭主婦和妻子」。另一方面,人們要求同一個女人做到另外一半:「為了賣絲襪,展示妳的大腿;為了賣香水,展示妳的肩膀;為了賣車子,展示妳的身體。」』
與 Alya Bouhadiba 對談
Varda 曰:
『這裡要談的並不是女人的生存條件。而是從內部,以幾乎是肉體的方式去發現一個女人。她如何去回應社會對她的身體的要求,她們是如何被販賣和侵犯。我的象徵是一張局部身體被遮掩著,另一部份裸露著的女人的照片。因為這個「電影傳單」就是從人們對我們的要求的情緒矛盾中衍生出來的:兩種西方對立且矛盾的選擇。一方面人們告訴我們:「把自己藏起來、要懂得害羞、要掩藏在道德倫理之下、不要談妳的性、不要承認妳肉體上的慾望。妳得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家庭主婦和妻子」。另一方面,人們要求同一個女人做到另外一半:「為了賣絲襪,展示妳的大腿;為了賣香水,展示妳的肩膀;為了賣車子,展示妳的身體。」』
與 Alya Bouhadiba 對談
卢瓦河谷的木鞋匠 (1956) 豆瓣
Le Sabotier du Val de Loire
8.0 (6 个评分)
导演:
雅克·德米
演员:
雅克·德米
/
乔治·鲁基耶
其它标题:
Le Sabotier du Val de Loire
本片以搬演的手法记录了法国西部卢瓦河畔的乡村生活。在南特附近卢瓦尔河畔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木鞋匠和他的妻子及他们的养子。木鞋匠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用古老的工艺制作木鞋,有时他的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他的老朋友于贝尔去世了,他给妻子买了一辆崭新的独轮车。一个周末,木鞋匠和老伴到镇上作完弥撒之后来到卢瓦河边钓鱼,在镇上裁缝铺工作的养子由于要跟女友约会而没有陪他们去钓鱼。本片导演雅克·德米(1931-1990)生于本片描绘的法国西部卢瓦省,自幼喜爱电影。他在独立拍片之前担任过乔治·鲁吉埃的助手,本片是在鲁吉埃监制下完成的,在指导非职业演员方面深得鲁吉埃的《法尔比克》的真传,而本片的片名及拍摄手法令人想起意大利导演艾马诺·奥尔米完成于 1978的影片《木屐树》。在新浪潮电影运动时期,德米转拍故事片,他在南特拍摄的《劳拉》(1960)受到广泛好评。德米的影片颇具浪漫色彩甚至传奇风格,其他代表作还有《瑟堡的雨伞》(1964)、《驴皮公主》《1970》。此外,德米的妻子阿涅斯·瓦尔达也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人物。
棋差一招 (1956) 豆瓣 TMDB
Le coup du berger
7.2 (17 个评分)
导演:
雅克·里维特
演员:
Virginie Vitry
/
雅克·多尼奥-瓦克罗兹
…
其它标题:
Le coup du berger
/
棋高一着(港)
…
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主要作品《不羁的美女》)
《牧羊犬的攻击》LE COUP DU BERGER / 喜剧 / 1957年 / 27分钟 /黑白
《牧羊犬的攻击》正如法国作家莫伯桑的短篇小说一样曲折巧妙,妻子的情人赠她一件名贵大衣,为了瞒过丈夫,妻子假托以拾到一张寄存票,好让丈夫取回那大衣,不至疑心。本来是天衣无缝的妙计,孰料棋差一着,丈夫取回的居然只是一见廉价的兔皮大衣.....妻子郁闷兼疑惑,待到晚间家里举办晚会方才真相大白:她的妹妹居然穿着那件名贵大衣参加,原来丈夫与小姨子......既然如此,妻子只能哑巴吃黄连,自喝闷酒了
《牧羊犬的攻击》LE COUP DU BERGER / 喜剧 / 1957年 / 27分钟 /黑白
《牧羊犬的攻击》正如法国作家莫伯桑的短篇小说一样曲折巧妙,妻子的情人赠她一件名贵大衣,为了瞒过丈夫,妻子假托以拾到一张寄存票,好让丈夫取回那大衣,不至疑心。本来是天衣无缝的妙计,孰料棋差一着,丈夫取回的居然只是一见廉价的兔皮大衣.....妻子郁闷兼疑惑,待到晚间家里举办晚会方才真相大白:她的妹妹居然穿着那件名贵大衣参加,原来丈夫与小姨子......既然如此,妻子只能哑巴吃黄连,自喝闷酒了
情熱大陸900回記念放送~羽生結弦篇 (2016) 豆瓣
情熱大陸 ~900回記念放送~羽生結弦
9.4 (14 个评分)
演员:
羽生結弦
其它标题:
情熱大陸 ~900回記念放送~羽生結弦
歴史的シーズンついに決着!「歴代最高得点」「異次元」「世界王者奪還」…数々のプレッシャーと共に闘い抜いた羽生結弦。彼だけに見えていた景色とは?~情熱大陸900回記念放送~
演技を終えた瞬間、両手をひざにつき、しばらく顔を上げることが出来なかった。
世界王者奪還をかけた1日のフリープログラム。まさかの逆転負けに日本中が溜息をついた。
今シーズン、歴代最高得点を連発し圧倒的な強さで「絶対王者」の風格を身につけて行った羽生結弦。実力と人気を兼ね備えた日本が生んだスーパーヒーローだ。
いつも人前ではクールな表情を見せる羽生。その堂々たる風格にも人々は魅了される。しかし、世界選手権でショートプログラムの演技がスタートする直前、深く閉じた羽生のまぶたが明らかにプルプルと震えていた。
その時、取材ディレクターは試合直前、大観衆を前に名前をコールされてリンクに向かう瞬間の緊張感について「ハンパない」と彼が以前に語っていたことを思い出す。
まだ21歳。不安が無いといえばウソになる。トップを走る者として「出来て当たり前」と思われることは即ち大きなプレッシャーとなる。そんな重圧に負けじと一人孤独に悩み続ける羽生に印象的な言葉があった。
「“同じ失敗をしてしまったら成長では無い”という話をよく聞くけれど、成長していないからこそわかる課題もあると思うんです。だから無駄なものなんて無いんです」
実は羽生の最大の武器はジャンプでも表現力でも無く、この“考える力”かも知れない。
どんな試合でもひたすら考えて課題を見つけ、試行錯誤の末に新たな「伝説」を生み出して来た彼は、果たして何を考え、どんな日々を過ごして来たのだろうか?
今回が900回目という節目を迎える「情熱大陸」では、このスーパーヒーローが併せ持つ「強さと弱さ」を紐解くために、ボストン世界選手権までの足取りを追った。
演技を終えた瞬間、両手をひざにつき、しばらく顔を上げることが出来なかった。
世界王者奪還をかけた1日のフリープログラム。まさかの逆転負けに日本中が溜息をついた。
今シーズン、歴代最高得点を連発し圧倒的な強さで「絶対王者」の風格を身につけて行った羽生結弦。実力と人気を兼ね備えた日本が生んだスーパーヒーローだ。
いつも人前ではクールな表情を見せる羽生。その堂々たる風格にも人々は魅了される。しかし、世界選手権でショートプログラムの演技がスタートする直前、深く閉じた羽生のまぶたが明らかにプルプルと震えていた。
その時、取材ディレクターは試合直前、大観衆を前に名前をコールされてリンクに向かう瞬間の緊張感について「ハンパない」と彼が以前に語っていたことを思い出す。
まだ21歳。不安が無いといえばウソになる。トップを走る者として「出来て当たり前」と思われることは即ち大きなプレッシャーとなる。そんな重圧に負けじと一人孤独に悩み続ける羽生に印象的な言葉があった。
「“同じ失敗をしてしまったら成長では無い”という話をよく聞くけれど、成長していないからこそわかる課題もあると思うんです。だから無駄なものなんて無いんです」
実は羽生の最大の武器はジャンプでも表現力でも無く、この“考える力”かも知れない。
どんな試合でもひたすら考えて課題を見つけ、試行錯誤の末に新たな「伝説」を生み出して来た彼は、果たして何を考え、どんな日々を過ごして来たのだろうか?
今回が900回目という節目を迎える「情熱大陸」では、このスーパーヒーローが併せ持つ「強さと弱さ」を紐解くために、ボストン世界選手権までの足取りを追った。
羽生结弦-24台摄像机记下的自由滑前幕后48小时 (2019) 豆瓣
演员:
羽生结弦
2019琦玉世界锦标赛自由滑前,在短节目里造成失误的羽生结弦,总排名第三,距离自由滑还有最后48小时,24台摄像机记录了羽生的自我救赎。
金牌之路 跨越逆境 (2018) 豆瓣
金メダルへの道 逆境を乗り越えて
演员:
羽生结弦
其它标题:
金メダルへの道 逆境を乗り越えて
日本選手が躍進を遂げた冬季オリンピック・ピョンチャン大会。日本は、当初の目標を上回る4つの“金”を含む、史上最多のメダルを獲得。だがその活躍の裏側には、選手たちの知られざる心の葛藤があった。大怪我という逆境を乗り越え、連覇を成し遂げたフィギュアスケートの羽生結弦選手。ソチ五輪での惨敗を受けて、雪辱を期して臨んだ日本のスピードスケート、“心と技術”を鍛え上げ、500mでは、小平奈緒選手が女性として初の金メダルを獲得した。また、個の力では劣るものの、組織力を活かして強豪・オランダを破って世界一に輝いた「女子団体パシュート」。番組では、これまで蓄積してきた密着取材映像と選手の単独インタビューを織り交ぜ、金メダル獲得までの苦闘の舞台裏に迫る。
金牌之路 卫冕之路的苦战 (2018) 豆瓣
金メダルへの道 羽生結弦 連覇への苦闘
9.0 (8 个评分)
演员:
羽生结弦 Yuzuru Hanyu
其它标题:
金メダルへの道 羽生結弦 連覇への苦闘
平昌冬奧會上,羽生結弦(23歲)的目標是成為66年以來首次蟬聯花樣滑冰的男單冠軍。自索契奧運會獲得金牌以來,這位絕對王者不斷刷新世界紀錄。但二連霸的道路並不平坦。以高難度四周跳作為武器的年輕選手開始出現,现今的男單花滑界,已經迎來了不能成功完成多種四周跳就不能獲勝的時代 。「不繼續挑戰就不會成長」的信念,推動著羽生選手在平昌奧運會上再次站在史上最高水平競技的頂點。節目組與挑戰自身極限的羽生結弦有密切接觸。在邁向蟬聯奧運金牌的偉業途中,出現了怎樣的絆腳石?羽生為了挑戰而右腳負傷,他是如何重新站起來的?走近羽生結弦,看他如何跨越半世紀以來無人連霸奧運(男子花滑)的障礙。
Life Stories: A Conversation with R. W. Fassbinder (1978) 豆瓣
导演:
Peter W. Jansen
In January 1978, just before shooting began on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German film scholar Peter W. Jansen brought a 16 mm film crew to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s house in Paris. The result, LIFE STORIES: A CONVERSATION WITH R.W. FASSBINDER, is the longest interview with the director ever recorded on film.
娜嘉在巴黎 (1964) 豆瓣 TMDB
Nadja à Paris
7.6 (41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演员:
Nadja Tesich
其它标题:
Nadja à Paris
/
NADJA在巴黎
…
"Nadja a Paris," a short film from Eric Rohmer, tells the story of a Yugoslavian-born girl (who was adopted by an American family, who goes to study at the Cite Universitaire in Paris.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considering the brevity of the film, is pretty good, but overall, the film doesn't pack much of a punch at all. Rohmer's other films tend to have an overlying meaning (or "point"), often in a moral lesson. This short is basically a love letter to Paris. "We'll always have Paris." We've all heard that before, and we accept it. Hearing a student experiencing the joy of Paris for the first time isn't exactly exhila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