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
我的帝王生涯 豆瓣
苏童
7.9 (13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7
《我的帝王生涯(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精)》为苏童作品系列中的一本,《我的帝王生涯(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精)》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做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灾难随时就会降临,这让端白心头一直有深深的阴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无助的。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凄美感伤气息。
2016年4月4日 已读
时隔两年重读,有必要把评价降低,3.5星比较合适。重读过程里我时时感到作家本人也像他的主人公端白一样,缺乏共情和通感的能力,这可能也是近两年读苏童稍多一些后综合起来的印象。这里也涉及我对写作者的一个评价标准,可写下流之人事,不可有下流之心。很遗憾,苏童没做到。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苏童
婚姻即景 豆瓣
作者: 苏童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收集了苏童的多篇代表作,如《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已婚男人》、《离婚指南》等。从封建家庭中姨太太们的悲剧故事到旧时代妓女的坎坷命运,再到现实生活中人在婚姻中的困窘和孤独,小说处处体现了人性的扭曲、病态、阴暗,男人或女人的恐惧和挣扎,也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冷漠、残酷、阴柔的氛围。
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的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
——《妻妾成群》
整个冬天漫长而寂寞,小萼坐在火炉边半睡半醒,想着一些漫无边际的事。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院子里的唯一一棵梧桐树,树叶早已落尽,剩下许多混乱的枝丫在风中抖动。
—— 《红粉》
2015年11月8日 已读
《黄雀记》看不下去改看这本,打分仅针对此前没有读过的后四篇小说。还是比较失望的,除了《城北地带》以外,我读过的苏童所有写当代生活的小说都有失焦之感,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语言方面的优势也没有了。善于虚构,不擅写实。
中国文学 文学 短篇小说 苏童
苏童作品精编 豆瓣
作者: 苏童 漓江出版社 2007 - 8
本书收入当代著名作家苏童的小说代表作,其中包括长篇小说《城北地带》,中篇小说《园艺》、《红粉》、《妻妾成群》、《驯子记》,短篇小说《狂奔》、《我的棉花,我的家园》、《吹手向西》、《回力牌球鞋》、《灰呢绒鸭舌帽》。
苏童的小说,擅长以异常华丽诡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叙述结构,讲述过往的故事,尤其是女性的故事。他笔下的祸端和是非,源于人性的丑恶和卑贱,人性的压抑、无奈和绝望的挣扎,男女人物出现在历史以及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在时序更替、季节变化的背景衬托下,充满无法拯救的悲哀和惆怅。
2014年7月8日 已读
六年前买的书,终于有机会一口气读完。包括了1长篇4中篇5短篇。我从没觉得苏童的语言有多华丽、故事情境有多阴郁。这是因为他的语言和故事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得仿佛那些情景并非来自于虚构和想像。苏童的语流是我读到过的当代作家中最顺畅的之一,并且无论他的故事有着多么虚幻的背景,他从未把书写的焦点从人生的痛苦上移开。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苏童
武则天 豆瓣
7.5 (25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8
目录
1 才人武照 2 太子弘 3 昭仪武照 4 太子贤 5 天后武照 6 睿宗 7 女皇 8 尾声
2014年7月2日 已读
真的很佩服苏童在叙事里进行起承转合的能力,华丽而流畅,我不知道这是否可能是一种天生的技巧。其中我更喜欢使用第一人称的章节,作家放弃了全能的视角,却获得了深入人物的可能性。尽管某些地方的语式略微脱离故事的情境,但这部小说具有相当完满的整体感。不过,书中一些用词习惯我不是很赞同,比如两个“的”的连用出现得有些过多。
中国文学 历史小说 小说 文学 苏童
我的帝王生涯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作家出版社 2009 - 8
《我的帝王生涯》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这套文库,既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文学事业的一个缩影,也是生机勃勃的转型期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示出来。我们同时相信,中国的文学事业将伴着蒸蒸日上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更加绚丽。衷心感谢中宣部有关部门、中国作家协会和全国广大作家、文学评论专家给予本文库的大力支持。
2014年4月9日 已读
虽杂糅了作者的阅读经验与想像,这个故事本质上是一则拒绝索解的寓言,它是因其精神性和内心化而成为寓言的。这本书越到后面写得越好,文字上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恰好是我所欣赏的那种,它具有现代汉语简约细致的美,又剥除了欧化白话文的疏离感和不通人心。当读者在阅读过程里对语言风格稍有疲劳时,情节上便立即出现转折,吸引人不舍掩卷。个人认为这是极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它作为一则寓言的自我封闭性和无限延伸性只是原因之一。它告诉我们文学的疆域是无边的。小时候读过苏童的几个中短篇,印象不深了,这次也可以算是初遇苏童。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苏童
碧奴 豆瓣
6.8 (30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重庆出版社 2006 - 9
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孟姜女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徒步千里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当时,皇帝为了阻止外敌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壮年去修建长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经埋骨于长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时,她放声大哭,以至于天地变色、长城为之而崩塌。
在《碧奴》中,苏童带我们回到了遥远的古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重现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精心动魄的精彩场景——为了生存而练就九种哭法、送寒衣前为自己举行葬礼、装女巫吓走顽童、被当作刺客示众街头、众青蛙共赴长城……小说中,碧奴的坚韧与忠贞击退了世俗的阴谋、人性的丑恶,这个在权势压迫下的底层女子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沧桑乱世中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