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
细雪 豆瓣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周逸之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 1
《细雪》以大阪的名门望族莳冈家四姐妹为主人公,以美丽娴静的三妹雪子的相亲故事为主线,旁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事件、对外交往等等。作品犹如一幅色彩艳丽、格调高雅的绘画长卷,展现了现代日本关西地区上流社会的生活全貌.被誉为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最上乘的风俗小说。
春琴抄 豆瓣
8.0 (40 个评分) 作者: 谷崎润一郎 译者: 吴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 1
本书收有《春琴抄》、《思母情》、《滋干少将之母》等5篇小说。
2014年5月1日 已读
看的是于雷的译文,大概未出过单行本。文字清淡古雅,却由于所描写的内容和对极致美的追求而带了些鲜艳甚至肉感。我是喜欢这样的表达的,不惧他人的眼光,将人性中偏执、极端的某些方面无限放大出来,春琴和佐助的关系因极端反而显得更为纯粹。突然就很想念谷崎笔下的世界,希望今年能有空重读一遍《细雪》。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谷崎润一郎
钥匙 豆瓣
7.7 (40 个评分)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 译者: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1
这篇小说围绕一对年龄相差悬殊的夫妻的性生活展开。男主人公是位五十六岁的大学教授,妻子郁子四十五岁。面对体态丰满且性欲旺盛的妻子,体力衰弱的教授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于是夜里起来点灯观看睡熟妻子的裸体。这时,他想起了经常到家里来的年轻力强的学生木村。他希望用木做村对郁子的情欲催化剂,也希望他把自己力量重新激发起来。不料郁子在木村身上第一次体验到了新鲜、强烈而多变的性,结婚二十几年来蕴藏在肉体深处的那尚未觉醒的热情被一下子唤醒,并一发不可遏止……随着故事进展,女儿敏子也加入进来,扮演深沉而诡谲的角色。丈夫在性斗争中死亡,妻子、女儿与木村的三角关系依然持续上演,并留下不解之谜。《钥匙》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小说全篇由教授和郁子两人的日记组成。两部日记有鲜明而扭曲的共同特点,那就是日记本是隐私,但男女主人公记日记初始就希望对方能够读到,所以时不时流露出是为对方而写的心态;既希望对方能够揣测自己的隐蔽欲望,又不希望对方猜到后给予明确的反应。谷崎润一郎将四人的多角关系的暗潮汹涌、心计伪装描写得淋漓尽致,揭示了人的欲望亦创造亦毁灭的双面性。它在卫道人士眼“道德丧失”、“伤风败俗”、“假借文艺之名”的猥亵作品,但日本作家后藤明生曾说,《钥匙》在谷崎润一郎的经典之作中排前三名,它脱离了“日本式”的特殊氛围,置于世界文学之中,亦属佳作。
2013年1月2日 已读
“嫉妒的快感”,变态,真变态。但作者准确地写出了“欲望的隐晦目的”,阅读者一定无法否认在“大开眼界”观赏日本人的“变态”的同时也发现了人心中的普遍隐秘。日记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体裁,在这本书里却被运用得非常平稳。故事结尾的“逆转”在逻辑上完全成立,且给全书加分。最近连续阅读谷崎润一郎,是一个巧合,只是因为这几本都很薄,可以很快读完。他的书不能说有多么吸引我,算是拓宽文学趣味吧。读过的日本作品多数都给人一种陌生、很难评价的感觉,可是绝对不是不好,而是由于它们常有的压抑和复杂性。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谷崎润一郎
少将滋干之母 豆瓣
少将滋幹の母
7.7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少将滋干之母》写于1949年,主要描写了一位名叫滋干的少年思慕在其年幼时便被他人抢夺为妻的母亲的故事。少将滋干之母在原氏为日本平安时代美名远播的佳人,因家道中落,嫁给比她年长五十岁的国经。老人对貌美少妻疼爱有加,但寂寞青春依旧难以填补,于是夫人韵事不断,终致发生左大臣时平公然在国经家宴上抢夺爱妻的丑闻。作者于书中不断援引其他著作的片言只语,以佐证故事的真实性,而不时浮现的个人观点,也替故事带来虚实参半、古今交叠的错置感,令读者犹如阅读纪实传说或趣闻一般,霎时味蕾翕动,五味杂陈。谷崎润一郎运用以《源氏物语》为首的日本古典文学的手法,创作了一则平安时代的瑰丽传奇。评论家龟井胜一郎认为《少将滋干之母》是谷崎文学所有要素之综合、最高之结晶。
我希望尽可能不冒犯史实的尊严,同时填补记录的不足之处,以此展开自我的世界。
——谷崎润一郎
2012年12月30日 已读
好看!叙事者并不把自己隐藏起来,反而时时出现,通过对史料以及和歌文学史的钩沉来组织和想像一个古典、激情澎湃的时代。难以想像要做多少查阅资料的工作才能对历史的断片信手拈来。关于佛教不净观的修行方法的阐述具有普及、教育意义。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谷崎润一郎
阴翳礼赞 豆瓣
8.5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陈德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收录《阴翳礼赞》、《懒惰之说》、《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话》、《厕所种种》六篇随笔,是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代表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阴翳礼赞》从“阴翳造就了东方建筑美”这一观点出发,衍生开来,探讨了东方建筑和文化的精妙之处。其他各篇也围绕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行文挥洒自如,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可以说建立了一个“谷崎式”的东方美学体系。
2012年12月26日 已读
一本神奇的小书,文字清淡,意义却很密集。第一篇先读《恋爱与色情》,觉得是一种貌似熟悉的对女性和性的“变态”美学,且不乏对东方、对日本人的自我贬损。看完了其他所有篇章,倒又觉得谷崎润一郎这个老头坦白、天真得可爱,句句都是有深刻观察为基础的肺腑之言。除《厌客》外,每篇都进行了东西方的对比(提及作为文化母国的中国之处很多)。从身体、建筑、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现象抒发了被现代化的影子越来越多地笼罩的生活的思考。书首的《阴翳礼赞》是全书基调,以“阴翳”为日本传统的审美观:“我们东方人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使阴翳生成,就是创造美。……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一曲咏叹过去时光的优美挽歌。
外国文学 文学 日本 谷崎润一郎 随笔/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