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战争的试炼 豆瓣
The Crusad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
作者: [英] 托马斯·阿斯布里奇 译者: 马千 后浪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 - 5
当下英语世界最权威一卷本十字军史著作
融最新史料、双重视角、荡气回肠的史诗叙事为一体
廓清中世纪持续200年的东西方大战所笼罩的重重迷雾
◎ 编辑推荐
☆当下英语世界最权威、最流行的一卷本十字军史著作
☆摒弃以往英语世界中或过度吹捧十字军或极力贬低十字军的观点,从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双重视角叙述事件进程,尽量做到客观公允
☆努力还原历史真相,让读者明白今天很多以十字军东征这段历史为借口引发的冲突,都是在对这段历史的误用和滥用
◎ 内容简介
11世纪时,在教皇的召唤下,一大支基督教军队闯入了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世界,占领了两种信仰都奉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在这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200多年间,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为争夺圣地的统治权而争斗,双方都坚信他们在为自己的神服务。
书中不仅描述了各次十字军东征的大量军事细节,作者托马斯·阿斯布里奇还从政治、社会、宗教动机和人物入手,全面剖析了这段超过两个世纪的冲突。尤其是,他从基督徒和穆斯林双方的视角讲述这段史诗般的斗争,这在至今所有的十字军史著作中还是头一次。
在作者激情洋溢的讲述下,我们被带入一个满是传奇英雄的世界,但他也不忘揭露充斥在那个时代的令人惊骇的暴力杀戮,并且清点了后世对这段往事的误用和滥用。
◎ 媒体推荐
阿斯布里奇讲述了一个令人难忘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现在也很有教益。——海伦·卡斯特,《卫报》
充满了只有中世纪才有的绚丽多彩的逸闻。阿斯布里奇彻底而成功地脱离了传统的写法,精彩地展示了穆斯林的战略和动机。——《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这部检视从11世纪到13世纪的中世纪十字军活动的学术著作中,阿斯布里奇小心谨慎地赋予了穆斯林视角和基督徒视角同等的重要性。——伊恩‧芬利森,《泰晤士报》
十字军运动在今天是过于时髦的话题,尽管据阿斯布里奇的观察,这些话题大多数都出于错误的原因。他说,十字军运动是有趣的,但它们属于过去。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是既令人激动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本书属于最优秀的叙述性历史著作。——《苏格兰人报》
通过对十字军东征背后的宗教动机做出的富有洞察力的评论,以及来自同时代穆斯林史料的视角,阿斯布里奇写出了一部全面、精致、充满扣人心弦的分析的叙述性历史著作,能够满足各种水平的读者。——《书单》
◎ 名人推荐
才华横溢、权威性强、平易近人,一部 “必读之书”。阿斯布里奇在无懈可击的学术与令人投入的说书人天赋之间做到了平衡。——约翰 ‧ L.埃斯波西托教授,《伊斯兰的未来》作者
2021年7月26日 想读
SAS Survival Handbook 豆瓣
作者: John "Lofty" Wiseman Collins 2009 - 1
A new and fully updated edition of the original, bestselling survival handbook. Written by ex-SAS survival expert John 'Lofty' Wiseman, this book provides the most reliable, authoritative and respected survival information on the market. The original survival handbook -- the choice of both survival expert and novice, this book is the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which in the 20 years since it was first published has been often imitated but never bettered. John 'Lofty' Wiseman served in the SAS for 26 years: his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skills are unrivalled in survival circles. He is the first and best expert on survival instruction -- in any situation. In this fully updated edition, Lofty imparts his much sought-after survival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timeless techniques -- preparing you for anything, anywhere in the world.Updated contents include: Be prepared -- The latest, most resilient, resourceful and eco-friendly must-have kit On the move -- Up-to-date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GPS are discussed and explained Health --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relating to the body's coping mechanisms in extreme circumstances is expertly applied to survival Disasters -- Increasingly-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addressed: what to do in the face of flash flooding or fast-spreading fire Fear Management -- How to react, keep calm, and manage hostile environments and survival situation Also featuring new case studies and survival scenarios, designed to offer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other people's survival experiences and to force you to think about what you would do in their position.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2021年7月21日 想读
教父电影全剧本(全彩插图评注版) 豆瓣
The Annotated Godfather
9.3 (7 个评分) 作者: [美] 珍妮·M·琼斯 译者: 高远致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全球男人的圣经,政坛大佬的挚爱
世界影史神作,改编自美国出版史头号畅销书
姜文、《疯狂动物城》致敬对象
《2001太空漫游》导演10刷认证
豆瓣82万人9.3高分
IMDb长期占据No.1
你真的以为自己看懂《教父》了吗?
从流行小说到传世经典
从无人看好的毒饼,到黑帮史诗
派拉蒙官方授权
完整剧本×幕后解密×独家访谈
权威译本,首度面世
正片、被删片段与花絮同步呈现,获得评论音轨式“双声道”体验
一举公开200余幅珍贵影像,128g哑粉纸全彩印刷
书封展开即获知名设计师操刀的精美概念海报
一定不容错过的重量级典藏
📖 编辑推荐
《教父》被公认为殿堂级史诗神作,豆瓣9.3分,IMDb长期排在第1,9座小金人揽入囊中,《2001太空漫游》导演库布里克10刷后严谨认证“确实是影史最佳”。相信很多影迷已反复看过了几十遍,对细节、台词津津乐道。不过,你真的看懂了吗?它究竟伟大在哪里?背后又有何等传奇?为什么你需要这本全彩插图评注版?《教父电影全剧本》将带你“真正读懂”这部结构精妙、细节丰富的经典之作。
◎ 派拉蒙官方出品剧本,融合多个关键版本的终稿
忠实记录普佐与科波拉亲密合作、打磨剧本的过程;综合了原著小说、诸多版本剧本及影片的其他版本,精心整理,最大限度地呈现作品完整面貌;对小说的改编、与成片的差异,以及后期剪掉了哪些戏,悉数收录于边栏;被删掉的几场戏也借由馆藏原始材料得以原汁原味还原。
◎ 二流小说如何蜕变为传世神作
科波拉认为小说流于低俗,大刀阔斧地理出了一条新的故事大纲,将黑帮权力战争演绎成家族史诗、灵魂炼狱。本书结合导演笔记,披露改编、拍摄及剪辑过程中的重要决定,拼贴令人难以想象的诞生之旅。
◎ 让8倍镜粉丝都有料可考、有梗可挖的解密地图
“黑手党”这个词全片都没出现?“马头威胁”来自西西里的“狗头警告”?科波拉走上层路线才保住白兰度?片场经常有人一言不合就脱裤子?桑尼真的把揍断了妹夫的肋骨?
亲访十余位主创,多视角爆料片场花絮;专题呈现演员小传、选角风云、名场面剖析。
◎ 幕后故事与每场戏同步精确呈现,宛若纪录片般的“评论音轨”式沉浸体验
你可以顺着剧本,在脑海中复现画面,细细咀嚼每一句台词;也可以一边观看影碟,享受影片自身艺术魅力的同时,将本书当成花絮中的评论音轨,听科波拉、普佐等亲自为你讲解创作灵感。权威译本,更是保证了尽可能不丢失关键信息,以及文化差异后的背景信息。(因为过往字幕版本的不准确,你很可能看了个假教父!)
◎ 从无人看好的毒饼,到黑帮史诗,30岁的科波拉“艰难创业”,缔造传奇
黑帮政府联袂施压,十五万人集资抗议
选角过程漫长惨烈,片场时刻剑拔弩张
高层玩家密切监视,时刻准备解雇导演
剧组人员虎视眈眈,暗中密谋“篡位”
为电影梦想负债累累的科波拉
如何集结完美卡司,驾驭天才团队
完成KPI,赢下每一场Battle,守护作品,捍卫作者尊严
——灾难性的绝望历程,如何造就电影史上璀璨夺目的伟大时刻
◎ 200余幅珍贵影像,含剧照、工作照及未曾公开的弃用画面;128g哑粉纸全彩印刷,封面采用黑卡印银烫彩虹金工艺,书封展开即获知名设计师操刀的的概念海报!
📖 名人推荐
《教父》太解渴了!太丰富了!太漂亮了!演员非常棒!摄影也非常棒!每段话都说到你心眼儿里面去,但超越一般人对于这样一身份的认识,让你觉得,这怎么是一怨妇啊!还这么优雅,又优雅又让你心疼。他把所有你原来浅薄的认识全扔掉,让你服!
——姜文
《教父》是易经,是智慧的总和,一切问题的答案。
——汤姆•汉克斯
科波拉为《教父》中的一切都找到了独特的形式和视觉风格,正因如此,这部电影成为某种稀缺品——从一本畅销书脱胎为一部真正的经典佳片。
——罗杰•伊伯特,第1位获普利策奖的影评人
如果有一部大众电影可以作为将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的例证的话,那么《教父》无疑就是这样的电影……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宛如歌剧,剧中有着无限开放的象征性,完美地诠释了影片的本质……《教父》把那么多丰富的内涵置于我们面前,我们永远不会对它感到乏味。
——宝琳•凯尔,《纽约客》影评人
媒体推荐
就像科波拉伴在你身边亲自讲解,陪你重温一遍《教父》这部经典。
——《财富》杂志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拍摄了一部充满残忍和感伤的美国生活编年史,它在这门大众娱乐艺术的种种限制之下游刃有余。
——《纽约时报》
甫一公映,已成经典。
——《洛杉矶时报》
📖 内容简介
《教父》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其诞生过程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个数次濒临流产的项目,何以破除重重魔咒,跨越圈层,最终领衔亿元票房俱乐部,成为无数世界重要人物的至爱?时移世易,何以在上映后近半个世纪令观众始终沉迷,影人频频致敬,甚至让现实中的黑帮争相模仿?
这本由该片出品方派拉蒙影业官方授权的插图评注版剧本,能让你“真正读懂”《教父》,是影迷不可错过的重量级珍藏。展开此书,从缘起至落幕,200余幅正片与弃片画面,精心整理的终稿剧本与删剪段落,十余位主创的独家访谈,影帝戏骨的选角风云,宛若纪录片般“双声轨”式呈于眼前,以沉浸式体验重新拼贴史诗神作那令人难以想象的诞生之旅。
2021年7月18日 想读
超强掌控 豆瓣
作者: [美] 乔·纳瓦罗 译者: 李欣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3
本书是美国知名FBI情报专家乔•纳瓦罗继畅销书《FBI教你读心术》之后的全新作品。本书将“FBI读心术”进行了全面升级,从传统的动作、神态、语调等“身体语言”,到穿衣打扮、待人接物、工作环境等“非语言行为”,再到它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均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
希望通过本书,所有人都能够领略到“非语言行为”的巨大威力,并通过灵活运用,展示出自己的信心与威望,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在职场和商场中将主导权牢牢掌控,迅速并深刻地影响到他人!
2021年7月14日 想读
I, Phoolan Devi 豆瓣
作者: Phoolan Devi Sphere 1997 - 3
Phoolan Devi was born into a poor, low-caste family in Uttar Pradesh, living in a world that gave more respect to a stray dog than to a woman. At 11, she was married off and endured beatings, rapes and persecution. She survived being kidnapped by bandits and became one of them, learning how to shoot like a man. She also found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but her lover was brutally murdered. Without his protection, she was paraded naked through villages and gang-raped; but she survived and for three years claimed retribution for herself and all low-caste women, before negotiating her own surrender. After 11 years in prison, she is now free to tell her own story.
2021年7月14日 想读
Symbols of Power 豆瓣
作者: Louise W. Macki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 - 10
A lavishly illustrated, authoritative presen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Islamic luxury textiles For centuries, luxury textiles were symbols of status, wealth, and power at Islamic imperial courts from the Atlantic to the Indian Ocean, setting standards for beauty and fueling prosperous, urban economies. This book offers an unparalleled examination of Islamic luxury textiles, drawn from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s exemplary collection as well as from museums on four continents. Leading scholar Louise W. Mackie offers a generous overview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textiles, as well as descriptions of primary motifs and patterns, and explanations of various techniques used in their production. With singular insight into distinc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wealthy dynasties and periods, the text-complemented by more than 450 sumptuous illustrations-pinpoints luxury textiles as a vital link between art,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Islamic world. This book offers a much-needed contribution to scholarship on both textiles and Islamic art, and paves the way for further study and appreciation of these objects.
2021年7月12日 想读
纺织史 豆瓣
作者: 詹妮弗·哈里斯(Jennifer Harris) 译者: 李国庆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1 - 6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地域为单位分为九个章节,分别为古代、近东和中东、印度和巴基斯坦、地毯、远东、西欧、中欧和东欧、美洲、非洲,涵盖了文明最早起源地的埃及,丝织业发达的中国、在纺织技术和图案设计上进行了革新的欧洲,以及将民族风格贯彻始终的非洲。各章皆以时间为线,系统而全面地陈述了纺织在该地区的发展,以及它是如何反映、影响本区的经济、文化进程的。
第二大部分则精简地介绍了各种主要纺织技术的发展概况,包括编织、花边、印染、针织等等。使毫无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进入纺织的神奇世界。
2021年7月12日 想读
图说西洋甲胄武器事典 豆瓣
作者: 三浦权利 译者: 谢志宇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 - 5
人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作为为人类提供防护的甲胄,凝聚了解剖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发明创造,其制造技术难以模仿,被列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
本书是一本以图片为主、辅以文字、详尽介绍西方武器发展历史的读物。了解西方武器的发展史不但有趣味,而且对理解西方文明的精髓大有裨益。该书作者主要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记录了西方人类社会从史前、古代、中世纪至现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兵器,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同时,本书作为“事典“又特别强调内容的准确性、学术性,所以作者还将同一兵器的各种语言的词汇(主要是拉丁语和希腊语)进行了收集整理,即使是专业人士使用亦是一本很不错的工具书。本书适合对军事、历史、绘画、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是一本生动的文化读物和工具书。
2021年7月12日 想读
The History of Underclothes 豆瓣
作者: C. Willett Cunnington / PhiIlis Cunnington Dover Publications 1992 - 5
Fascinating survey of various undergarments worn by the English over six centuries. Well-documented, scholarly presentation enhanced with over 100 period illustrations depicting laced-up bodice of the 12th century, embroidered linen drawers (1500s), hooped petticoat support (c. 1750), footed long drawers (1795), 19th-century bustles, early 19th-century corsets for men, Victorian "bust improvers," much more.
2021年7月12日 想读
Medieval Jewellery 豆瓣
作者: Campbell, Marian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2009 - 11
Jewelry hold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all cultures The jewelry worn in medieval Europe was important as an indicator of the wearer's social status and wealth, faith and superstition, allegiances and literacy. This stunning book draws on the major collection at the VandA to focus on the heart of the Medieval period from 1100 to 1500. Royalty and the nobility wore gold, silver, or precious gems, while humbler ranks wore base metals, copper or pewter, sometimes set with colored glass, in imitation of gems. This richly illustrated book, one of very few on this subject, looks at the jewels themselves--rings, bracelets, necklaces, amulets, crosses and crucifixes--as well as contemporary portraits and sculpture to place the jewelry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2021年7月12日 想读
博斯 豆瓣
作者: [法]纪尧姆·卡塞格兰 译者: 王烈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 - 4
活跃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博斯有着与同时代艺术家迥异的创作风格,他以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一系列诡异奇幻的形象,影响了后世的诸多艺术家,甚至被奉为超现实主义的鼻祖。
本书简要回溯了博斯生平并重点解读了其五件代表性作品,对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作品中各个元素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出博斯作品绚烂、丰富表象之下的深刻内涵。博斯带给世人的,不止于奇幻与诡谲,更是对人类本质的反思与批判。
编辑推荐~
★市面唯一一本博斯大画册 带你走近被达利等众多艺术家奉为灵感源泉的最神秘的艺术大师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博斯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鼻祖,却也是一位被重重疑云覆盖的艺术家。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作品中随处可见怪诞形象,被后世艺术家视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本书将从作者生平、作品含义和细节的象征意义等多种角度带领我们走进博斯的世界。
★大尺寸等比例复刻博斯三联画 细节化呈现绘画大师博斯的神秘世界 博斯的画作细节极尽丰富,不放大看难以尽览其貌,本书为4开超大尺寸,包含5幅大尺寸等比例复刻的可开合三叶式祭坛画,最大的一幅展开尺寸达65×35厘米,正背印刷,清晰呈现画作各个细节,供观赏之余也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可纳入私人美术馆的精美收藏。
★深入剖析博斯代表作品 深入解读细节中的神秘蕴意 本书聚焦于博斯的五件代表作品:《人间乐园》《末日审判》《圣安东尼的诱惑》《贤士朝拜》《干草车》,对画作进行了极尽细致的拆解和深入分析,带领读者走近画作,了解作品中各个元素的象征意义。不考察细节,你不可能懂得博斯。
2021年7月10日 想读
夜间的战斗 豆瓣
The Night Battles:Witchcraft and Agrarian Cults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7.7 (7 个评分) 作者: [意]卡洛·金茨堡 译者: 朱歌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6
16世纪,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传说生而有胎膜的农民在某些夜晚陷入沉睡时,其灵魂会“飞往”田野里与巫师“战斗”,以保护庄稼收成。
这些男男女女,名为“本南丹蒂”,字面意思即“慈善的行者”。本南丹蒂是些什么人呢?一方面他们宣称自己反对女巫、男巫和 他们邪恶的阴谋,治愈了一些因巫师的加害而受伤的人;另一方面,和他们的假想敌一样,他们骑着兔子、猫或别的动物参加神秘的夜间聚会。然而,他们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祈求丰收的仪式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
历史学家金茨堡依据宗教法庭审判档案,着眼于审判官和被审问者之间的互动,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农民如何在教会权威的压力之下,对自我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还复原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和农民的心理世界。
“在这部书中我研究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上半叶之间弗留利人的宗教态度,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农民社群的心理状态,但是从一个十分狭隘的观点来看,这一民间信仰核心的历史,由于特殊势力的作用,逐渐被等同于巫术。”
——卡洛·金茨堡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史学经典,已有十几种版本在全球出版
本书自1966年在意大利出版以来,享誉全球,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日语、中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仅意大利、美国和英国就在不同时期出版了不同版本。这本书经过时间的检验,已成为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巫术研究等领域的经典之作,霍布斯鲍姆、彼得·伯克对其赞誉有加。本次出版在旧有译文上作了部分修订,同时新增2020年意大利新版后记。
★意大利版《叫魂》,呈现显微镜下扑朔迷离的巫术审判
为丰收而战的那些据说灵魂可以离开身体的人们(“本南丹蒂”)在夜间到底做了什么?他们与底层民众的节庆狂欢、亡灵游行、巫魔集会、狼人传说等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被审判的本南丹蒂对自己的思想传统、仪式、身份和所作所为都有自觉吗?宗教当局为什么感到恐惧?审判者们对审判对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审判中都使用了哪些手段?本南丹蒂是如何一步步被与巫术和异端画上等号的?——除了作者抽丝剥茧的讲述和分析,本书末尾还附有审判档案的原文,供读者零距离观看审判过程。
★还原大众信仰与民间文化实相,揭示信仰与权力的关系,窥见近代欧洲早期的文化冲突
巫术审判、猎杀女巫背后实际上是正统文化对大众信仰、民间习俗,以及有悖当时教会规范的各种思潮的压制、塑造和同化。大众信仰的复杂性远不是审判席那些饱学之士所能完全掌握的,但教会似乎有自己对巫术、女巫崇拜、秘密信仰的单一理解。之后,权力就将这些“理解”强加给了审判对象,也强加给了大众信仰。反过来,对本南丹蒂的审判过程,事实影响了宗教当局对巫术的认识,因此,大众信仰也影响了精英信仰。这是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持久的冲突,也是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
★聚焦“小人物”,还原他们的心态和精神世界,倾听被遗忘、遮蔽和扭曲的庶民之声
作者与E.P.汤普森、娜塔莉·戴维斯一样,眼光朝下,关注自下而上的历史,关注历史夹缝中的边缘人和小人物。没有审判档案,这些人本来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也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知。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呢?辛苦谋生的农夫,为患病孩子四处求告的父亲,饱受癫痫之苦的农妇,为了糊口而谎称自己能通灵的妇女,声言能用咒语治病的裁缝,被邻居告发的“女巫”,乡村磨坊主,妓女,牧羊人……在宗教法庭上,一些人没什么文化,来自底层,面对压力,在审判官和法学家的引导下,明知承认某些“罪行”会受到惩罚也不得不承认。
★利用丰富的材料,点亮诸多颠覆人们认知的细节
作者在宗教法庭的审判档案(诸如口供和庭审记录)、欧洲而各地相关民间传说和大众文学读物等多种材料间穿梭,呈现了复杂多样的巫术与民间信仰的细节,诸如各种节庆的游行和狂欢活动、异端团体的秘密聚会(如半夜拜鬼仪式)、治病驱邪和施咒等迷信活动(包含一些骗钱的把戏)、祈祷丰收的仪式,狼人、骑着公鸡和公山羊的巫师、挥舞茴香束的本南丹蒂、亲吻恶魔屁股的男男女女……
2021年7月10日 想读
中世纪之美 豆瓣
Arte e bellezza nell’estetica medievale
7.9 (15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艾柯 译者: 刘慧宁 译林出版社 2021 - 8
本书是艾柯论述中世纪美学理论、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作品。中世纪之美在艾柯笔下呈现出自成一体的活力,它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在教条的思想环境中悄然演变,直到发展出成熟且具有批判性的观念体系,对现代所继承的传统做出了基于中世纪视野的修正。
艾柯的论述从中世纪文本中汲取 了神学、诗学、神秘主义、柏拉图主义的思潮,他探讨的艺术作品涵盖了教堂、雕塑、珠宝、绘画、音乐和古抄本。经过艾柯的解读和阐释后,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作品流溢出一种原始和独特的美感,它的缜密性和普适性直至今天都能够在我们身上激发出新鲜的见解。
——————————————————————————————————
中世纪是大教堂的世纪,上帝之树,千枝凌空,万叶纷披;中世纪是大城堡的世纪,断壁巨石铭刻着隐约在岁月深处的琱戈玉钺;中世纪是手抄本的世纪,神秘的文字寂寂地轩昂在灿烂的羊皮纸上。艾柯徘徊在教堂和城堡,翻开尘封的书页,写出中世纪的艺术,把读者引入圣域一瞥艺术的神性之光。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范景中
艾柯的《中世纪之美》带领读者走出两个常见的误区:一、中世纪不存在美学;二、即便存在,那也是以智性美代替了世俗意义上的审美感性。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史和美学学者 沈语冰
博学如艾柯,也有他的起点,那就是中世纪美学。他反对将中世纪视为“蒙昧时期”,而将其视为欧洲近代文明的坩埚。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字之美,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人文之美,爱留根纳的秩序之美,直到托马斯•阿奎那,确立了中世纪经院美学的庞大系统。这是著作等身的艾柯在博士论文后的第二本书,他自嘲说:“我以年轻学者的笨拙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时至今日,我依然相信这个故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相信艾柯。
——复旦大学教授,书评人,豆瓣网艾柯小组组长 马 凌
这部轻松易读的作品直到今天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艾柯显然对中世纪艺术充满了热爱。
——《波士顿环球报》书评专栏作者 罗伯特•泰勒
如果你是一位想了解中世纪美学的读者,你会发现市面上没有哪本书比艾柯的这部作品更审慎、更优美、更精妙、更予人以启发。
——《艺术月刊》书评作者 A. C. 巴雷特
2021年7月5日 想读
Art and Beauty in the Middle Age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Bredin, Hugh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4
In this authoritative, lively book, the celebrated Italian novelist and philosopher Umberto Eco presents a learned summary of medieval aesthetic ideas. Juxtaposing theology and science, poetry and mysticism, Ec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that existed between the aesthetic theories and the artistic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medieval culture.

 “[A] delightful study. . . . [Eco’s] remarkably lucid and readable essay is full of contemporary relevance and informed by the energies of a man in love with his subject.” —Robert Taylor, Boston Globe

“The book lays out so many exciting ideas and interesting facts that readers will find it gripping.” —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A lively introduction to the subject.” —Michael Camille,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If you want to become acquainted with medieval aesthetics, you will not find a more scrupulously researched, better written (or better translated), intelligent and illuminating introduction than Eco’s short volume.” —D. C. Barrett, Art Monthly
2021年7月5日 想读
黑睡莲 豆瓣
Nymphéas noirs
8.3 (37 个评分) 作者: [法]米歇尔•普西 原著 / [法]弗雷德里克•杜瓦尔 改编 译者: 章含秋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1 - 4
☆第43届法国尚贝里国际漫画节最佳漫画
☆2020年艾斯纳奖最佳数字漫画、最佳画家双项提名

吉维尼—— 一个因莫奈和他的睡莲而闻名的小镇,无数人跨越大半个地球,只为来这里漫步几个小时。
小镇上曾经生活着三位女性,第一位恶毒,第二位爱说谎,第三位自私自利。三人完全不同,除了一点:她们都渴望离开这个著名的小镇。她们眼中的吉维尼是一座监狱,一座美丽却被栅栏封闭的大花园。
有一次,在十三天的时间内,花园的栅栏为她们打开了!但有条残酷的规则:她们之中只有一人能够逃脱,另外两人必须死去……
小镇上曾经生活着三位女性,第三位最有天分,第二位最是狡猾,第一位最为坚决。在您看来,哪一位最终得以逃离?
2021年7月4日 想读
支配与抵抗艺术:潜隐剧本 豆瓣 Goodreads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8.1 (22 个评分) 作者: 詹姆斯·斯科特 (James C. Scott) 译者: 王佳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4 其它标题: 支配与抵抗艺术
无权者与有权者之间的对抗充满了欺骗——无权者假装恭敬有礼,有权者则故意夸大他们的名望与掌控能力。如果仅接受这些表面价值,我们将无法把握权力关系中的各种矛盾、紧张和内在可能性。

通过考察世界各地文学、历史学、政治文化中的实例,著名政治学、人类学者詹姆斯· C. 斯科特深入探讨了支配者与从属群体的公开剧本及潜隐剧本之间的联系、区别和界限。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有权者与无权者会心照不宣地在公开互动中合作共谋,这使得公开剧本往往带有程式化和仪式化的色彩。相对地,任何从属群体都会在其苦难之中创造出特定的潜隐剧本,这些发生在后台的话语、姿态与实践代表着他们对支配者的某种权力批判。与此同时,有权者亦会发展出他们的潜隐剧本,即那些使其统治得以维系但又不能公开承认的措施和观点。

斯科特指出,在公开剧本和潜隐剧本之间最具分歧的地方,话语和权力关系会得到最为显著的表露;两者的交界之处,则是支配者与从属者持续斗争的重要地带。这部里程碑式著作,将修正我们对从属、抵抗、霸权、民间文化和反叛背后的各种观念的理解,并为权力关系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2021年6月20日 想读
写作的逻辑 豆瓣
論理が伝わる世界標準の「書く技術」
作者: [日]仓岛保美 译者: 甘菁菁 / 柳慕云 图灵|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4
闯职场生存之技
写论文救命良方
日本职场新人、大学新生公认的人气写作书
基于“逻辑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科学写作指南
传授“表意清晰、易读易懂、有说服力”的核心技巧
◎ 编辑推荐
☆ 以科学理论、学术研究为依据
本书以“认知科学”和“逻辑学”为基础,以“心智模型”出发讲述信息表达与理解的原理,结合欧美大学的“技术写作”“专业交际学”的相关课程,讲解以高效沟通为目的的写作方法。
☆ 具体讲解理论的应用方法
通过理论归纳了逻辑性写作的“七大规则”,并通过具体的范例与反例讲解规则的使用方法。
☆ 深入分析商务实战案例
以未经加工的原始数据、材料为对象,模拟“技术报告”“工作总结”等实际场景写作,并深入分析了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修改方法。
◎ 内容简介
逻辑性写作,不同于文学写作。
它侧重信息表达的清晰性、有效性、正当性,是高效思考、沟通的有力工具。
本书是基于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的写作入门书。作者结合欧美大学开设的逻辑写作课程,从人脑理解信息的“心智模型”出发,通俗讲述了“如何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怎样构建易读易懂、有说服力的文章结构”等内容,向读者传授了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论文等逻辑类文章实用写作方法。
本书适合有写作需求的职场人士阅读,也可作为本科生、研究生撰写论文的参考资料。
◎ 读者评价
这是我读过的写作书中最清晰易懂的一本,作者也用了他所介绍的方法来撰写本书。书中列举的具体例子以及对问题的修改,让工作多年的我对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日本读者评论
这是一本逻辑性写作入门书,介绍了欧美教育体系中论文的写作方法。逻辑类文章与小说、随笔不同,其目标是让阅读者快速、准确地理解内容。这类文章多用于工作沟通,且形式较为固定。这本书能让人了解逻辑性写作的基本思路,真希望大学里也能开设这类课程。
——日本读者评论
2021年6月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