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情史失踪者 豆瓣
6.6 (7 个评分) 作者: 阿乙 译林出版社 2016 - 6
《情史失踪者》是阿乙最新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七篇新作。阿乙在近几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突破之前的小镇青年视角,对整个写作格局进行了拓展,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普通民众的人格形态与思维逻辑,展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存状态,这是一种原生的状态,与文化阶层相隔而被忽视的状态,也是大众的状态。阿乙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其描摹的众生相格外真实。这种老辣与精准得近乎残酷的笔法有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狠劲儿,这在《情史失踪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肥鸭》这个短篇讲述了一位少女与她的祖母如何在平常的市井家庭中相杀,最后分别离奇死去的故事。这种平庸的恶充分概括了中国家庭文化中的劣根性。《虫蛀的外乡人》讲述了一群乡民在获得了生杀予夺权以后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残忍和贪婪,其中膨胀着愚昧的原始,是文明社会中的野蛮,是人性中深埋的危机。《作家的敌人》讲述了一个名利双收、享有极高声誉的老作家,已被浮华消磨了灵感和写作技艺,却存有鉴赏力,他发现了一个极有天赋的新人,并因此备受折磨,精心计划着阻止新人崭露头角的阴谋……在《忘川》等篇目中,阿乙则在文风、题材上进行了富有实验性的开拓。
正如阿乙对于本书的提献“尽量多地表现”所传达的,《情史失踪者》本身就是一部极其丰富的作品,可以说,本书无论在深度、领域、风格还是写作技艺上都超越了作者以往任何一部作品,也是作者自己极为看重的作品。
子夜 豆瓣
6.6 (31 个评分) 作者: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长篇小说《子夜》。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豆瓣
7.9 (23 个评分) 作者: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 9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本书为《激流三部曲》之《家》。
湘行散记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沈从文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4
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作品大多可以看作是湘西风土、人情的优美而哀伤的画卷;他的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其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沈从文创造出闪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既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同时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式的情怀。《湘行散记》收录了《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两篇。《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
半生缘 豆瓣
9.2 (103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 - 6
《半生缘》讲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沈世钧相爱,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决定与之结婚。曼璐终于也嫁人了,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厌弃之心,曼璐为了栓住祝生出一条残计……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张爱玲的笔下一晃就过去了,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绿树早已成荫……
本书收录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初载一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一日《亦报》,题《十八春》,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经张爱玲改写后,以《惘然记》为题连载于一九六七年二月至七月《皇冠》月刊,一九六九年七月皇冠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改名《半生缘》。
带上灵魂去旅行 豆瓣
作者: 毕淑敏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3
《带上灵魂去旅行》主要内容包括:一点七亿只碟子、费城被阉割的女人、艾滋之椅、浮潜加勒比海、斯特朗的地毯鞋、让死亡回归家庭、谁可以破门而入、面具后面的脸、奶奶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在北欧游轮上、山妖的阶梯等。
点击链接进入:
《毕淑敏:送你一颗光芒海》
《西藏,面冰十年》
《幸福的七种颜色》
《带上灵魂去旅行》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心灵密码》
活着 豆瓣 Goodreads
活着 [Huózhe]
9.0 (75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0 - 10
《活着》简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本书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第七天 豆瓣 Goodreads
第七天
6.5 (226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新星出版社 2013 - 6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