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学
死于威尼斯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Death in Venice
8.1 (135 个评分)
作者:
[德] 托马斯·曼
译者:
钱鸿嘉
/
刘德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5
《死于威尼斯》采撷了作者两篇精彩的中篇小说,读者从中可领略到这位大文豪的创作特点。居首之篇《死于威尼斯》属“艺术家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是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也得到评论界的大力推崇,二十世纪初,德国文学界出现了一颗光灿夺目的巨星,它华光熠熠地照亮了欧洲整个文坛,赢得了世界各国千百万读者,这就是一九二九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1971年由英国和意大利合作搬上银幕,影响深远。
《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之间的暖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
《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之间的暖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
The Pine Islands 豆瓣
作者:
Marion Poschmann
译者:
Jen Calleja
Serpent's Tail
2019
- 8
盒式相机 豆瓣
作者:
(德)君特·格拉斯
译者:
蔡鸿君
译林出版社
2012
- 9
盒式相机,一个能留住人生瞬间影像的爱克发老相机,就像童话里的“魔盒”,闪现在各个场景,呈现格拉斯不同阶段的历史图片。“玛丽,咔嚓一下”,《盒式相机》中的父亲总是这样说,对准柏林战后被炸飞一半的房子,对准家庭聚会啃光的骨头,对准橡皮擦过的碎屑…2008年在德国出版的《盒式相机》是格拉斯对自己1960年代以后生活的梳理和回忆,与《剥洋葱》和《格林的词语》构成自己完整的自传性作品系列。在《盒式相机》中,格拉斯借助局外人的视角,将相机作为回忆辅助手段,记叙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在意识到自己的年迈后,召唤出自不同婚姻、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活的八位子女,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让他们各自讲述自己对童年和成长的记忆,描述他们眼中的父亲,回顾自己在这个“拼凑起来的家庭里”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格拉斯从六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末的生活轨迹、个人情感与家庭生活,可以看作是一本用文字组成的格拉斯的“家庭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