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集
外面是夏天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바깥은 여름 所属 作品: 外面是夏天
8.6 (88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8
《外面是夏天》是金爱烂的第四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七篇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在经历“失去”,失去孩子,失去父亲,失去能用母语与之交流的人……金爱烂似乎有意将这种种失去之痛揉碎,均匀地分布在字里行间,让痛感不时击中读者的心。在本书中,作者依旧保持着都市生活观察员和记录员的角色,叙述平实,贴近生活。
《外面是夏天》是第四十八届东仁文学奖获奖作品,其中《沉默的未来》《您想去哪里》分别为作者赢得第三十七届李箱文学奖和第八届年轻作家奖。

作者简介 · · · · · ·
金爱烂,1980年生于韩国仁川市,毕业于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戏剧院剧作系。2002年短篇小说《不敲门的家》获得第一届大山大学文学奖,该小说又发表于2003年《创作与批评》春季号,从此开始文学活动。著有小说集《老爸,快跑》《噙满口水》《你的夏天还好吗?》,长篇小说《我的忐忑人生》(改编电影由宋慧乔、姜栋元主演)。曾获《韩国日报》文学奖、今日年轻艺术家奖、申东晔创作奖、李孝石文学奖、金裕贞文学奖、年轻作家奖、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等。
2023年2月21日 已读
也许和失去有关的历程,回忆,情感,就像爱丁堡旧城空荡的令人恐惧的巷子。我也想把所有的悲伤和空洞一样的痛苦留在由巷子组成的迷宫里啊。因为很多东西留在了2022,这里的故事好像都能懂一点。
2023 短篇小说集 虚构 金爱烂 韩国
三叶虫与其他故事 豆瓣
The Stories of Breece D’J Pancake 所属 作品: 三叶虫与其他故事
7.6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布里斯·D’J. 潘凯克 译者: 姚向辉 2022 - 4
★ “你从未听说过的伟大作家”——如彗星般划过的美国文学传奇
26岁自戕,逝世4年后,出版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书;
被誉为文学界的美国神话,比肩海明威的天才。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库尔特·冯内古特、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文坛大家 郑重推荐
布里斯·D’J. 潘凯克的声音 非常独特:坚定、锐利,充满现实的质感,急切且令人难以忘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我向你保证,他就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作家,最真诚的作家。
——库尔特·冯内古特
这位年轻作家才华横溢,人们会忍不住将他的处女作与海明威的相提并论。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 以冷硬之笔书写爱与被爱的永恒欲望,照亮我们内心深处幽暗的角落
潘凯克在风格上颇受海明威、奥康纳影响,他不惧以苍凉、暴烈的故事“冒犯”读者,以篇篇精妙的短篇杰作,揭示我们渴求爱与被爱的永恒欲望,我们易犯错的血肉之躯,我们对救赎的不朽向往。
★ 独特的地域风情与精妙的边缘人群像,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版《都柏林人》”
潘凯克笔下的西弗吉尼亚,正如福克纳笔下的美国南方,正如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
古老的山丘,贫瘠的空谷、生锈的拖车、悲伤的小餐馆、几乎废弃的矿村,以及那些被时间困住的畸零人——矿工、海员、猎手、货车司机。
其独特的叙事氛围和强有力的地域感可比肩现代文学大师,将阅读升华为一种坚实、感人并且永恒的文学体验。
★“美国文库”(Library of America)权威收录,正式列入美国文学正典
潘凯克作品出版后,每次再版都掀起新一轮的阅读热潮与文学界的关注。
2020年10月,以保存美国文学遗产为目的、公认的美国文学权威丛书“美国文库”收录潘凯克作品集,为潘凯克作品位列文学正典盖棺定论,预示其在未来势必成为世界性的文学遗产。
★《教父》译者姚向辉倾心精译,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出版,近四十年后终与中文读者相遇
本书英文版于1983年上市,近四十年后,简体中文版首度翻译出版。以冷峻译笔著称的名译者姚向辉倾心翻译,精妙呈现原文美学。
★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纯正美式平装风味
120*200细长小开本,单手可握;简洁无负担的单封平装,适合随身携带;内页书纸蓬松柔软,顺纹易翻。
【媒体推荐】
布里斯·D’J. 潘凯克的声音非常独特:坚定、锐利,充满现实的质感,急切且令人难以忘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我向你保证,他就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作家,最真诚的作家。
——库尔特·冯内古特
这位年轻作家才华横溢,人们会忍不住将他的处女作与海明威的相提并论。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布里斯·D’J.潘凯克的短篇小说堪称美国版《都柏林人》。
——杰恩·安妮·菲利普斯
这本书就像一个锋利、坚硬的物体,一位天赋过人却不幸早夭的青年作家遗留下来的一枚箭头。每年出版的书数不胜数,就这么让他的这部作品埋没其中似乎再正常不过,可是将它再次发掘出来绝对值得。
——《纽约客》
潘凯克有能力用鲜明、难忘的细节在每一页上重现西弗吉尼亚的景观:古老的山丘与空谷,几乎被人遗弃的矿村、生锈的拖车、悲伤的小餐馆,以及临时的农场——这些景观映射着他笔下人物的生活,他们大多被困住了、残疾了、过时了。
——《纽约时报书评》
潘凯克先生有一双能敏锐捕捉细节的作家的眼睛,他用这些细节逐层描绘出一幅西弗吉尼亚的贫瘠山丘和空谷里的生活图景。
——《纽约时报》
以任何标准来看,《三叶虫》都是一篇杰作……简而言之,潘凯克就是个文学天才。
——《卫报》
潘凯克是一位触觉极其灵敏的作家。他唤起的那些毫不掩饰的情感在他句子的节奏里真实可感;你能在皮肤之下感受到沉重、搏动的韵律……这些小说在他死后得以流传,令人心碎,不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潜能,而是因为它们的完美。
——《华尔街时报》
潘凯克对他所写地域的了解可与福克纳对约克纳帕塔法县详尽的了解相媲美……所有这些小说里有种自然袒露、躁动不安、不成调的感觉,令人难忘而感动。
——《华盛顿新闻报》
潘凯克很重视营造氛围和强有力的地域感,这在当代小说中是很少见的,它将其最好的小说升华为一种坚实、感人的文学体验。
——《旧金山书评》
我在《大西洋月刊》工作三十多年来,想不起还有哪位新作家能得到这样的反馈。数月间,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来信的人明显对他的背景一无所知,他们只想要读更多他的作品,询问是否有出版潘凯克短篇集的可能,或者只是为了表达喜爱和感激之情。
——菲比-卢·亚当斯(潘凯克在《大西洋月刊》的编辑)
【内容简介】
“我感觉我的恐惧如涟漪扩散,荡漾过百万年的时光。”
痴迷于三叶虫化石的男子和假期返乡的前女友外出约会,触发了关于时间与命运的遐想;采煤工人没能留住一心要远走的妻子,宿醉后提着枪独自上了山;雪夜,一个远足的青年搭上一辆铲雪车,司机心中的秘密却比严寒更令人生畏……
作者以海明威般的冷静克制书写美国南方小镇中普通人的伤痛和记忆,平淡中又潜藏着暴力和危险的气息。
一束令人头晕目眩的阳光 豆瓣
所属 作品: 一束令人头晕目眩的阳光
8.4 (5 个评分) 作者: 【俄】伊·阿·蒲宁 译者: 赵洵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9
本书收集了蒲宁的中短篇小说共12篇,其中9篇系获奖作品,其余3篇则是后期优秀作品。中篇《故园》是作者带挽歌情调的代表作,短短5万字写得惊心动魄。中篇《米嘉的爱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失恋青年的内心痛苦,通篇浑然一体。《在巴黎》《昏暗的林荫幽径》是作者“一生中写得最好,在技 巧上最完善”的作品”。
—————————————————————————————————
★俄罗斯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方比秋天和冬天更忧郁”
★罗曼·罗兰、勃兰兑斯、高尔基、鲁迅 一致推荐
★烈焰之爱抵抗荒谬生存,悲剧之美震撼庸常人性
★白桦林、马铃声、茅草仓房、绣花麻布巾、花园尽头祖传的老浴室,俄罗斯悠远挽歌情调
—————————————————————————————————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俄罗斯古典传统在他的散文和诗歌中得到继承。——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2020年1月3日 已读
温柔、真挚、饱满、热忱的际遇,以对那片土地和它所孕育的一切的热爱为底,讲述一个又一个缱绻动人的爱情。蒲宁对细微情感变化的觉察,对际遇后酣畅淋漓的情感波动把握得真好。新年第一读。
俄罗斯文学 短篇小说集 蒲宁 虚构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8.3 (286 个评分) 作者: [马来西亚] 黄锦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大雨无边无际,召唤南洋胶林深处的情感与记忆
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得主黄锦树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雨》是2017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得奖作品,同时也是 2018年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收录了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得奖作品《归来》。作者黄锦树是马来西亚华文重量级作家,曾获台湾重要文学奖 — —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雨》是黄锦树作品首次以原貌引进大陆。
☆ 不管在创作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黄锦树在当代马华文学(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代表性都毋庸置疑。梁文道曾说:“马来西亚的作家的一种特质,这个特质就在语言文字的经营上格外用心。坦白讲甚至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我们所谓的中州正韵的原生地,同代的许多的小说家都不一定有他们那么地圆熟,那么地精巧。”
☆ 黄锦树以创作、立论对抗历史的遗忘,寻觅马华文学的出路。他的创作参照在故乡的生活经验,承接以往几近于失传的“异史”,经营一个幻魅的历史叙事学,以文学的方式使人重新省视过去,扣问未来该何去何从。
☆ 本书笔调魔幻,刻划细致,读着让人迷失在潮湿溽热的南洋雨林深处中,同那个小家庭一起畏怖惊惧,一起轮回转生。
...................
※内容简介※
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
...................
※名人推荐※
胶林小镇总是他构思的始原场景。潮湿凝腻的氛围,简陋质朴的市井人物,阴鸷凄迷,而且时泛凶机。黄锦树是忧郁的,但他“非写不可”。就像沈从文诉说他的湘西故事……但黄锦树不是沈从文。沈从文面对天地不仁,却能经营一种抒情视野……黄锦树的作品有杀气。不论讽刺白描或乡愁小品,你都感觉字里行间溅着血光。……这倒令我们想起了鲁迅的风格。“我以我血荐轩辕”,写作是拼命的事业,闲人最好莫近。我们的文坛假情假意惯了,突然来了个拼命三郎,当然求之不得。
——文学评论者 王德威
自卡夫卡以来的现代小说,从精神到样貌,总是跋涉。现在读了锦树的小说,竟是迅速之诗。可说来辛酸,能够迅速,正是因为马华文学的文化资产欠缺,甚或没有。……他本属学界,那几本核量级的文论(我读了不止一次《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即使没读过,方圆内也感受得到辐射能。才华有余,他写着小说,故而比他的任何一位马华同行都洞察着这个没有,并戮力善用之,那成为他的“变形记”体。
——台湾作家 朱天文
非常厉害,非常美的一组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里对读者熟悉的雨林,文字上更精致,画面的显影解析更历历如绘,故事里的人物因为不是为一个之后要发动的魔术或叙事的妖怪吞噬而存在,故而更在故事里五官清晰,置身的场景愈栩栩如生。
——台湾作家 骆以军
2019年1月29日 已读
看完好像做了一个雨下不停的潮湿的梦,梦里天和水都是倒着的,绿色铜铃样眼睛的怪物踩在砍伐了一半的苍木上,梦中的雨林,水面闪光,梦很长,呓语很响。
2018 后浪 短篇小说集 马来西亚文学 黄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