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集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豆瓣 Goodreads
The Lost Salt Gift of Blood
9.0 (24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译者: 陈以侃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6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所收入的七个故事,有少年渴望摆脱家族在海岛世代挖煤的命运而在成年之际离家远行,有人到中年的大学教师回忆少年时他那心怀壮志但困居海岛打鱼为生的父亲,有散居各地的大家族在老祖母96岁生日之际齐聚老祖母寡居的海角……这些故事勾画了男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 紧密的纽带和难以逾越的鸿沟,既温柔又残酷。
这些故事都发生在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那些严酷的风景中,写的都是复杂、神秘的人心。它们被记忆和传说浸润,被海水和鲜血冲刷,而这些海水和鲜血,都曾流淌于同土地和海洋漫长的搏斗中;麦克劳德颂扬的是一种和自然世界的深情交融,以及面对变迁、面对爱与失去,多少世代之间某些一脉相承的东西。
很难想出还有谁能写出具有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般魅力的小说。
——爱丽丝•门罗
和福克纳或契诃夫的作品一样,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既是地域的,又是普世的,而且,我也认为它们是不朽的。
——迈克尔•翁达杰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自1976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了加拿大的经典。这些怀着深厚情感考究雕琢出来的短篇,背景都设在布雷顿角……但读者不会感觉他在描绘异域奇事,或在创造狭隘的地域文学,反而,他们会想到一些与之亲近的世界。……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无处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进入。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因为这些故事的音调、节奏控制得极好,也因为麦克劳德擅于处理纯正、真实的情感,它们渐渐越来越出名……当代潮流和现代反讽,他都不感兴趣。他的故事天才之处就在于,他使笔下的虚构世界没有时代局限。
——科尔姆•托宾
2021年9月5日 已读
写父系亲缘的血脉连接的宿命感,写地下与海面的窒息感,写建立“他者”来完成的不被理解的父系形象,一种逃离和一种不可抗力。Macleod给我的感觉很像那种crafted awkwardness,当然不失有美感在里面,但字里行间那种野生的美丽和喷涌的失落及愤怒似乎被(译文?)压缩和重塑了。 (JCO的跋写得真好)
2021 2021-kindle 加拿大 短篇集 虚构
你的夏天还好吗?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飞行云“비행운”
8.7 (357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薛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累积五年的八段人生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金爱烂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八篇作品。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面临绝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现实之中,却试图寻找渺茫的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五篇作品聚焦于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细腻地描摹了她们在爱情、友情、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心理状态,或许会激起中国女性读者的共鸣。作为韩国文坛*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金爱烂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品主人公的力量。
The (Other) You 豆瓣 Goodreads
The (Other) You
作者: Joyce Carol Oates Ecco 2021 - 2
A powerful reckoning over the people we might have been if we’d chosen a different path, from a master of the short story
In this stirring, reflectiv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Joyce Carol Oates ponders alternate destinies: the other lives we might have led if we’d made different choices. An accomplished writer returns to her childhood home of Yewville, but the homecoming stirs troubled thoughts about the person she might have been if she’d never left. A man in prison contemplates the gravity of his irreversible act. A student’s affair with a professor results in a pregnancy that alters the course of her life forever. Even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is investigated as one that can create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You could enter another time, the time of the book.”
The (Other) You is an arresting and incisive vision into these alternative realities, a collection that ponders the constraints we all face given the circumstances of our birth and our temperaments, and that examines the competing pressures and expectations on women in particular. Finely attuned to the nuances of our social and psychic selves, Joyce Carol Oates demonstrates here why she remains one of our most celebrated and relevant literary figures.
猴子·罗汉池 豆瓣
8.6 (86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11
时间永恒地停了下来
深邃的爱情流转出更多面貌
我们却从不知道它有多美好
被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袁哲生首次完整探索爱情的突破之作
◎ 编辑推荐
☆ “我要赶在遗忘之前,抢救对爱情的记忆。”(袁哲生《一切都是短篇 》)经过长期“捕捉孤独的角落”,创作到后期的袁哲生首次将眼光转向另一个普遍的文学主题:爱情。他在《猴子》《罗汉池》这两部作品中,以书写追问:“爱情可以有多好?”爱情,是他的创作核心。可是当我们跟随着袁哲生,从小说的开头缓缓地走向结局,却能隐约感觉到,作品中还存在爱情之外的种种要素,让人无法明确地言说。作为后来的读者,我们无法知道小说家是否有意如此;但能肯定的是,袁哲生确实又一次在普遍的文学主题中,写出让人值得反复寻味的作品。
☆ “‘宗教’与‘爱情’同样追随者衆,同样‘层次’丰富。”袁哲生创作后期也越来越常在作品中加入宗教色彩,本书收录的《罗汉池》将十八罗汉、贵妃观音等宗教雕像与爱情、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入世的爱情”“出世的宗教”“艺术创作的本质”三者彼此结合,让《罗汉池》不同于袁哲生早期的抒情之作,小说具有的抒情意境犹如一则传说般格外深远。
☆ 一直以来潜藏在冰山下钻研短篇的袁哲生,在这部为数不多的中篇小说集里,以短篇为基础,运用不同的视角、相同的人物、类似的句子和断裂的时间,重复书写同样的故事。同时,将许多冲突省略、掩盖,静谧的氛围弥漫全书。一部“小说”,没有大量明显的冲突,也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却在袁哲生的语言调动下,发展出更丰富的样貌。
◎ 内容简介
雨水不断降下,被隔绝在朦胧雨景中的爱情,让安静的眷村少年无数次来到心仪女孩梁羽玲的家门前。月亮重复升起,被笼罩在残存黄昏里的爱情,令雕刻匠建兴仔一直无法成功打造出庄严的佛像。他刻出的雕像轮廓始终近似倾心的对象小月娘,过于艳丽。
他们都是深情的人,但一往而深之后的爱情,究竟能多美好?若注定无法寻得,又能如何靠近?
◎ 名人推荐
袁哲生就像所有优秀现代小说家,尝试凭借个人语言劳动,孤自潜入存有的幽暗处,像一名最专诚的翻译者,以小说,译写出午后雨点,盛夏蝉鸣,与一切景象,所共同亲熟的本质性悲伤。使长久埋伏的,在小说里恍然兑实。另一方面,当这种纯粹悲伤,漫漶小说里一切人事时,袁哲生总使日常细节,对我们而言再度陌异了:因为袁哲生,我们竟不可能确知,人世里,什么可以“不孤独”。
—— 台湾小说家 童伟格
《猴子》《罗汉池》都是说故事,前者是较为“正常”的青少年世界(常见诸于小说);后者则回返早年的抒情诗手法,更扩大发展至寓言空间,较为精巧地设计隐喻象征,角色寓意与情节的对比,读起来与其说有沈从文的影子,不如说更接近汪曾祺——混合《受戒》与《大淖纪事》,却是台湾前现代的世俗空间——追求诗的审美意境与救赎,接近“京派”的教义。
—— 马华文学作家 黄锦树
社会规范、道德教训与“成为一个男人的必要条件”,皆透过成长小说偷渡、传播,投射出一般人的成长过程中匮乏且无从填补的幻想,《猴子》选取传统成长小说中不会被多加着墨的普通人为叙事者,呈现另一型态的,充满挫败、不满,对传统成长小说论述幻灭的过程。
—— 台湾小说家 张耀升
◎ 获奖记录
★《猴子》获选2002年第33届台湾“吴浊流文学奖”小说正奖。
★ 作者拿下诸多台湾重要文学大奖,如“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五四文艺奖章”,同时也荣获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首届“做书奖”年度原创小说等大陆奖项。
2021年1月31日 已读
3.5/5 他的文字里有一种原始而残酷的美,凛冽却又闪着温柔的光。还是罗汉池写得好。虽然是有些俗套的故事,三个人两段情,出世与入世以及红尘琐碎。这个集子里情欲是狂暴的扭曲的,同样也是美丽无瑕的。(附录的方言简表有心了)
2021 2021-纸书 台湾文学 短篇集 虚构
Like Life 豆瓣 Goodreads
Like Life
作者: Lorrie Moore Vintage 2002 - 9
In Like Life's" "eight exquisite stories, Lorrie Moore's characters stumble through their daily existence. These men and women, unsettled and adrift and often frightened, can't quite understand how they arrived at their present situations. Harry has been reworking a play for years in his apartment near Times Square in New York. Jane is biding her time at a cheese shop in a Midwest mall. Dennis, unhappily divorced, buries himself in self-help books about healthful food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s. One prefers to speak on the phone rather than face his friends, another lets the answering machine do all the talking. But whether rejected, afraid to commit, bored, disillusioned or just misunderstood, even the most hard-bitten are not without some abiding trust in love.
2021年1月26日 已读
[Audible 3.5/5] 听了这本终于鲜明地意识到她与我喜欢的其他两位女作家有什么不同了。对surrey来的小伙写美国疯人观察日记那篇最感兴趣。
2021 2021-audible Audible Lorrie_Moore 短篇集
跳舞女郎 豆瓣
Dancing girls
8.1 (1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钱思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本书中收录的十四个短篇小说从女性经验和视角出发,广泛探讨了女性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内容涉及强奸、婚外恋、肥胖、分娩等与女性密切相关的现实际遇。阿特伍德以其极富原创力的节制笔调,拼接起幻想、幽默乃至暴力的片段,结合写实、内心独白与蒙太奇的运用,以她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关系的复杂性,为她笔下深切打动读者的人物注入生命,唤起惶恐与笑声,共情与认同,表现出现代社会中女性越来越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她们面对由男人主导的外部世界时迥然各异的心绪。
2020年12月24日 已读
从“求偶”开篇,以分娩结束,生活是闭合的谜团。最喜欢发饰、海上迫降和观鸟三篇。
2020 女性 短篇集 虚构
美满 豆瓣 Goodreads
7.6 (120 个评分) 作者: 淡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8
★ 在人海中打捞生活的骸骨,用现实的星星点点去注解幻想。
★ 家庭是布洛芬、多巴胺和糖,对有些人也许是水,对有些人是头痛本身。
★ 家,这个陌生人构成的集体,尘世中饱受琢磨的奇迹。
----------------
九个背井离乡的故事
九个家庭中的难民
九个格格不入者
九个在离开中醒来的人
男人疲惫,认为自己在当牛做马,同时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女人劳累,感到不受理解,同时怀有巨大的爱的渴望。
本书是80后写作者淡豹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九个短篇小说。这里有非常规的家、想得很多的人、焦急的父亲、相互隔离的中年夫妇、生怕怀孕的上班族,他们生活在人海之中,却被说不清的东西隔开。
他们受困于代际和性别关系,他们像如今几乎所有人一样,因为渴望或者压抑、因为不得已的人生际遇四处游走,却总是无法彼此理解。书中有我们当代的生活景观:寺庙、机场、商场、便利店、精神病院、快捷酒店、旅行网站……
这些各式各样的人对家爱恨交织,有逃避远走,也有寄托渴望,围绕着家与幸福,作出或积极或消极的努力。
1. 女儿
情侣平平常常的同居生活里暗藏杀机。你是谁?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着迷?一个犯罪故事。
2. 养生
天涯海角觅知音,家山北望泪沾襟。一个喜剧故事。
3. 山河
女孩对爱情没有好印象,因为她的父亲是个胆小鬼,母亲是位捞尸人。一个独白。
4. 过火
闽南一场净化仪式后,老人决意到更南方去。一次旅程。
5. 父母
孩子没有了,不再有孩子。一次卡在半山腰的旅程。
6. 乱世佳人
费雯丽还是奥黛丽?母亲花一生解谜,女儿只想活在谜面里。一个悬疑故事。
7. 海和海绵体
在发疯前,地质学家抓住自己珍视的东西,还顺带着蔑视了心理学。一轮测试。
8. 你还记得在上州给我变魔术吗?
她问他,“你记不记得以前富二代是歧视性的称呼?” 前恋人分隔两地,一场合唱愈来愈像独奏。
9. 旅行家
中年男人在三个大洲间穿行。算他在内共有三个朋友相互讲述故事。算他在内家庭共有三人彼此好奇又捉摸不定地过一生。
2020年8月25日 已读

23.2.3 第二遍。上一次在旅途中看完了写旅行、迁徙、“大家都是候鸟”的集子;这次在不变中读流动的故事。这次还是很喜欢《在上州变魔术》、《养生》,也更喜欢《乱世佳人》和《旅行家》了。
2020 2023 2023-kindle 中国 短篇集
We Should Have Left Well Enough Alone 豆瓣
作者: Ronald Malfi JournalStone 2017 - 11
A new mother is pursued by mysterious men in black. A misguided youth learns the dark secrets of the world from an elderly neighbor on Halloween night. A housewarming party where the guests never leave. A caretaker tends to his rusted relic of a god deep in the desert...
In his debut short story collection, Bram Stoker Award finalist Ronald Malfi mines the depths and depravities of the human condition, exploring the dark underside of religion, marriage, love, fear, regret, and hunger in a world that spins just slightly askew on its axis. Rich in atmosphere and character, Malfi's debut collection is not to be missed.
面具后的女人 豆瓣
7.8 (21 个评分) 作者: [法]柯莱特 译者: 陈波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11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
法国文坛瑰宝
柯莱特短篇小说集
...................
【编辑推荐】
★ 柯莱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龚古尔学院首位女主席,法国首位享有国葬之礼的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吉吉》改编的电影《金粉世界》曾获奥斯卡金像奖九项大奖。
★本书集结了柯莱特的27篇短篇力作,一篇篇作品精准地将女性的外壳逐层剥落,揭示了女性的爱情及婚姻在社会上的挣扎和生存状态。
★作者经历传奇,身份多变,她是自由先锋作家、舞蹈演员、时尚栏目记者、评论员、美妆商人。小说如人,人如小说,柯莱特好像一本百科全书,记录了二十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百态,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载体。
★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称赞为"写作自始至终无一败笔,无一赘语,无一俗套",被女权运动创始人、作家波伏娃奉为女神,将其作品视为女性经典启蒙福音书。
★作家阿乙、盛可以、柏邦妮阅后诚挚推荐。
...................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柯莱特的27篇短篇作品,大部分有关人的私密情感,包括爱情、友情、暧昧不清的同性关系,或者莫名的情愫。这些故事长度和强度各不相同,有对爱情的扼腕叹息,也有对两性关系像外科医生一样的冰冷剖析。小说的主人公有恋人、孤独的人、自由的女性、青少年、老处女和离婚者,柯莱特在这些人物缺失的生活上倾注了她讲述故事的经典艺术,而且带来了对人性睿智而深刻的认识。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作者之一,柯莱特呈现了女性的爱情及婚姻、在社会上的挣扎和生存状态。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惊人的直率,描绘出女性的心理活动、内心纠葛,情欲激荡,十分生动逼真。
作者精准地将女性的外壳逐层剥落,揭示出她们在情感关系的复杂心理上的各种挣扎。对爱情关系的逃避,对夫妻生活的挣脱,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对自由及永恒境界的追求……其深度和现代性尤其对当代女性有着深刻的思考及启迪意义。
...................
【名人推荐】
至始至终无一败笔、无一赘语、无一俗套
——纪德
我们羡慕柯莱特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不会在任何男作家身上碰到。
——波伏娃
柯莱特就像她在思想、在感觉、在说话那样写作。在我们所读的和她已经思想、感觉和言说的事物之间,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自然的风格。
——蒙泰朗
我们将不再跟随他探索曲折的秘密,她独自一人徒劳而长久地行进。柯莱特走过的小径索寞孤寂,在落地的风中,遗骸已化为灰烬,法兰西低语声中将失去一只翅翼。
——阿拉贡
柯莱特已辞世60余年,然而我感觉,无论是她写的东西,还是她个人的活法,都在我的未来
——阿乙
时而如浪潮扑袭,冰冷、清晰、准确,撞击心灵。
时而如晨雾浸润,潮湿、细腻、优雅,氤氲神秘。
——盛可以
...................
【媒体推荐】
没有哪个女作家有如此丰富的生活经历,或者在作品中把性展现得如此细致深邃,她的作品洋溢着女性的睿智。
——《纽约时报书评》
柯莱特的作品就像摆满奇珍异果的桌子:熟透的樱桃,玫瑰色的桃子,薄皮的无花果,带着霜气的葡萄,还有沉重的水晶瓶里气泡翻腾的香槟。琳琅满目,尽收眼底。
——《时代》
空荡荡的家 豆瓣
The Empty Family
8.9 (4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译者: 柏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空荡荡的家》是托宾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托宾以其温柔而独特的敏感,刻画了一系列人物未被言说、潜意识中的渴望。他用爱、孤独和欲望将不同时代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从当代爱尔兰,到一九七零年代的西班牙,到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从一个在陌生的小镇寻求安定的年轻巴基斯坦移民,到那个不情不愿地回到都柏林的爱尔兰女人,托宾笔下的每一个故事包含着整个世界:那是逃离过去、回到家庭的故事,是亲情失而复得的故事。
托宾擅长刻画沉默中的情感,未被承认、难以启齿的亲密关系。《空荡荡的家》再次证明,托宾是“他这一代表现‘爱的复杂与矛盾’最有才华的作家”(《洛杉矶时报》) 。
——————————————————————————————————
这些短篇小说都充满着孤独、渴望和遗憾,但作者对叙事有一种钢铁一般的节制,避免人物的悲伤滑向伤感或自怨自艾。托宾的语言看似简单——简单并不是容易,而是相反——而又惊人地准确。他用这种罕见的精确,刻画复杂而挣扎的心灵。
——《观察家报》
这是托宾写得最美、几乎令人心跳停止的一部分创作。其中的短篇小说《街头》,无论是否涉及同性恋题材,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爱情故事之一。
——爱德蒙•怀特
如同乔伊斯笔下那些都柏林人,我们在《空荡荡的家》中遇到的许多人,也无法逃避从家乡呼啸而来的、凛冽的风。他们重访出生地,体会回归的愉悦,发现记忆与残酷现实之间巨大差异的震惊,但又心知自己远走他乡的所有原因。
——弗朗辛•普罗斯,《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