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冬牧场 豆瓣
8.8 (17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2 - 6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
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
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民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2020年12月20日 已读
李娟的文字大概就是梁遇春所谓自然的“风韵(charm)”。挺喜欢的,好奇英译本的翻译质量。
2020 纪实 非虚构
In Cold Blood 豆瓣
作者: Truman Capote Penguin Classics 2000 - 2
《冷血》(英文:In Cold Blood)是美国作家楚门·卡波特于1966出版的小说,详述1959年一起位于堪萨斯州霍尔库姆,优渥农人赫伯特·克拉特一家遭灭门的残暴凶杀案。卡波特获悉此事后,与好友作家哈波·李决定一同前往当地进行调查。他们访问了当地居民与该案的调查人员,摘记了上千页的纪录。凶手狄克与贝利在犯案后不久被逮捕,卡波特随后耗尽六年心血著成此书。《冷血》被公认是非虚构小说鼻祖及新新闻主义先驱,同时也成了卡波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Controversial and compelling, In Cold Blood reconstructs the murder in 1959 of a Kansas farmer, his wife and both their children. Truman Capote's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killings and subsequent investigation explores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is terrible crime and the effect it had on those involved. At the centre of his study are the amoral young killers Perry Smith and Dick Hickcock, who, vividly drawn by Capote, are shown to be reprehensible yet entirely and frighteningly human.
The book that made Capote's name, In Cold Blood is a seminal work of modern prose, a remarkable synthesis of journalistic skill and powerfully evocative narrative.
看见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8.8 (881 个评分) 作者: 柴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其它标题: 看見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