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娅·普拉斯
约翰尼·派尼克与梦经 豆瓣
Johny Panic and the Bible of Dreams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西尔维亚·普拉斯 译者: 孙仲旭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 5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合集。普拉斯的小说创作有非常突出的自传性特色,几乎每一篇都能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中找到影子。普拉斯的小说用词不俗而且准确,描摹景物富于色彩感,因此赋予她的小说一种独特的阅读快感。
在感情细致入微地描述中,
窥得作者内心世界的隐秘。
普利策奖得主普拉斯首部短篇中文版合集
特别收录普拉斯亲笔风景绘画多幅
———————————————————————————————————
我合上眼眸,世界倒地死去:我抬起眼帘,一切重获新生。
——西尔维娅•普拉斯(《疯丫头的情歌》)
她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情感,她对家庭充满毁灭般的轻蔑态度,漂浮的、无根的愤怒, 独特的无归属感,对感官的迷恋和对死亡的膜拜,试图尝试一切的决心,并且知道即使这样也不会停止承受痛苦的折磨——这点上没人比她进行得更深入。
——特德•休斯
将滑稽、悲惨、质朴、热情和纯真杂糅在一起。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惊人的即时性,像一连串的正午拍摄快照。
——时代周刊
在西尔维亚•普拉斯版本中的美国式少女时代中隐含一个悲剧式的平淡结局——她就是这么一个女孩,身兼女儿,学生以及情人的身份,她的生命意义在于不顾一切得试图创造一个最完美的自我。
——卡罗尔•卡莱尼卡,畅销书《瑞蒙•卡佛:一个作家的人生》作者
一个有着强烈意向的年轻普拉斯的完整肖像,一个文化杂食动物,书中揭示了她心灵阴郁黑暗的一面。
——经济学人
未来是一只灰色海鸥 豆瓣 谷歌图书
Sylvia Plath: Collected Poem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西尔维娅·普拉斯 译者: 冯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本书收录了普拉斯1956年后直至去世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所有著名诗歌,由其丈夫、英国桂冠诗人特德·休斯亲自编辑、注释、作序,曾获1981年普利策诗歌奖,也是作者最全面的一部诗集。诗人去世18年后这部诗集的出版,被誉为1981年最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由此确立了普拉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天才诗人这一地位。
普拉斯的诗充满了强烈的意象性,几乎每一首诗都包含了足以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画作的元素。这些比现实飘渺,但比梦境严酷的画面组合毫无顾忌地违抗所有的逻辑、因果乃至时空的定律,解构众神与基督、圣哲与贞女,看似无可理喻,但这一幅幅荒谬、颠倒、时空倒错的画面所传达的焦虑、受挫与被压抑的欲望却是如此地令人心悸、过目难忘,这是任何悦目的色彩所无法企及的。普拉斯用诗句描绘的意象有的宏大荒寂,有的怪诞戏谑,但几乎都隐含着一种内敛的悲伤。因为这些是从一个悲伤的灵魂中自由流淌出的。
普拉斯短短的一生都承受着抑郁症的痛苦,八岁时父亲的死是她一生的鬼魅、她的恋父情结的成因,也是她多首诗中意象的源泉。本诗集收录的《爹爹》一诗即是这种情感最鲜明的成形,也是学者们讨论最多的普拉斯作品之一。诗句中的陈述不是对父亲的事实陈述,而是情感的自述,如同她所有的诗作一样。
普拉斯在1963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81年,这位死去19年的女诗人被授予普利策诗歌奖。这在普利策奖的历史上是罕见的。直到今天,她的诗作和她的生平依然被人谈论。她的价值是不受时空束缚的,正如她诗作中的那一幅幅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