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文化和人类发展 豆瓣
作者: J·瓦西纳 译者: 孙晓玲 / 罗萌 2007 - 10
《文化和人类发展》是文化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包含了发展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比较文化学等跨学科领域的观点和知识。作者从广阔的文化视野考察人的发展,着重讨论了人的发展理论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并说明从出生前直至成人各阶段的发展和文化的关系,它为思考在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类个体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给人以很多启示。本书是学习和研究人的发展问题的学生和学者非常重要的参考书籍。
2011年9月13日 已读
第一部分是哲学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金枝》。翻译坑爹
人文 心理学 文化
笔记大自然 豆瓣
8.9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克莱尔·沃克·莱斯利、查尔斯·E·罗斯 译者: 麦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6
《笔记大自然》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克莱尔和查尔斯是美国著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两种指尖艺术——书写与绘画,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在日记的字里行间,有流动的色彩。有疑固的字迹;有停驻的脚步,有飞枸的神思……其美感难以言喻,其宁静无以殂容……似乎,所有珍贵而不被注意的,都选择隐遁在这朴素的书里。
2010年9月5日 已读
抱怨生活无聊,无所事事的人可读。_x000d_
对可以随口说进入视线范围内动植物名称的人,唯有羡慕羡慕羡慕羡慕。要不是校园里给不少植物贴了铭牌,中学的生物标本室从大熊猫到婴儿胚胎一应俱全,现在的我大概会更无知吧...
人文 日记 美国 自然 随笔
古希腊的妇女 豆瓣
作者: 裔昭印 2001 - 1
《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是国内第一部有关古希腊妇女问题的专著。全书六章。第一章通过对古希腊人妇女观衍变的追溯,考察了古希腊人重视妇女和歧视妇女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传统,并对不同时期妇女地位的变化作了分析。第二至第四章主要通过对雅典和斯巴达妇女地位的个案研究,说明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妇女地位有重大差别。第五章阐述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融对妇女地位的影响。第六章着重研究了妇女在宗教领域中的地位。《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运用了多学科研究方法,分析透彻、翔实,在不少方面有独到之处。
廉耻观的历史 豆瓣
Histoire de la pudeur
作者: [法] 让·克洛德·布罗涅 译者: 李玉民 中信出版社 2005 - 1
露与不露,这是一个问题。
法国社会界定风化的尺度与法国女人的衣衫一样,忽长忽短。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都曾为裸体艺术开过绿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又表现得道貌岸然、极端保守。相反,在中世纪和19世纪,画中的人物都穿上了衣服,但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裸体却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开放的程度令人咋舌。
这本别致的文化读物借衣衫之名,将法国社会的老底掀了个底朝天。贩夫走卒、王公贵胄逐一登场,神权教会、君权政府互不相让。
检票、就座、好戏开场……
食物的历史 豆瓣
作者: (美)阿莫斯图 译者: 何舒平 中信出版社 2005 - 2
餐桌前的愉悦属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朝代,属于每一个国家每一天;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愉悦携手前进,甚至比它们更为持久。当我们失去其他的愉悦时,它却仍伴随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感到欣慰。
我们在餐桌上认识整个世界。盘中物透露了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秘密:我们的角色、关系和社会地位。从茹毛饮血到饕餮盛宴,人类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食物进化的历史。绅士也好,野人也罢,究其根源,吃莫不是人类对上万年来受制于自然的反抗和恐惧,而这种反抗又触发了古老的问题:吃什么?怎么吃?人类上万年文明的进程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做了最好的脚注。


有这盛宴的大厅,在这人间的乐园,觥筹交错,满堂生辉,庄严伟大,优雅至极……
餐桌前的愉悦属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朝代,属于每一个国家每一天;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愉悦携手前进,甚至比它们更为持久。当我们失去其他的愉悦时,它却仍伴随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感到欣慰。
金枝(上下册)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J·G·弗雷泽 译者: 徐育新 / 汪培基 新世界出版社 2006 - 9
准确地说,《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自它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出色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它仍是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金枝》缘起于一个古老的地方习俗:一座神庙的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却又能由逃奴担任,然而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格与他决斗,就能杀死他则可取而代之。
这个古老习俗的缘起与存在疑点重重,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丰富资料,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抽绎出一套严整的体系,并对巫术的由来与发展作出子令人信服的说明和展望。
和其他专著有所不同的,《金枝》文笔清丽,义理明畅,对世界各地习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加上众多耐人寻味的观点和评论穿行其间,全书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绝少呆滞和陈腐的气息,读来兴味盎然,令人不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