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彦良和
聖女貞德(01) 豆瓣
作者: 安彥良和 / 大谷暢順 原著 译者: 吳輝 玉皇朝 1996 - 7
法國洛林公爵之女艾美莉,幼時因為家變之故,而為公爵下屬波多里古努加以藏匿
庇護。以波多里古努之子艾米兒身份被養大的艾美莉,小時候曾在父親的病榻前見
過貞德一面,並且在波多里古努的城堡見過貞德的幻影,對於貞德有股特殊的感情
。(波多里古努即是當年帶貞德去見當時尚未登基的查理斯七世的人。另外,在這
部作品中,除了在眾人的回憶中之外,貞德這個角色的出現都是以魂魄般地幻影形
式登場。其時貞德業已被處火刑燒死。)
貞德被燒死九年之後的法國仍不平靜,不但對英的戰爭尚未結束,且查理斯七世的
軟弱還使得王太子路易趁機要興兵反叛,並且獲得了貞德生前的眾多盟友的支持。
當艾美莉知道波多里古努接到大元帥利士文公爵的徵召命令時,乃自告奮勇地要代
替波多里古努前去勤王。在造訪貞德出身的村莊多尼密時,艾美莉再次見到了貞德
的幻影,並且接受了貞德的指引:「保護國王」。
前去勤王的途中,艾美莉在奧爾良為先前所收服的盜賊出賣,因而遭到了王太子路
易的逮捕。而與充滿霸氣與野心的路易接觸,亦使得艾美莉一時之間對貞德的指引
出現了迷惑。然而在貞德幻影的協助下,艾美莉逃出了奧爾良,並且在圖爾見著了
查理斯七世,正式開始了勤王的工作。眼見勤王軍的軍備簡陋,艾美莉自告奮勇地
前去會見富有的薛多?尼男爵,期使這位貞德生前的盟友能夠出資協助勤王。
然而此時的薛多?尼男爵早已為異常的慾望所支配。就在艾美莉本身陷入即將被殺
害的危機之時,貞德的幻影出現在艾美莉與薛?多尼男爵的眼前,而喚回了薛?多尼
的理智。薛?多尼之後也終於答應出資幫助了勤王軍。
在大元帥利士文公爵的領導下,勤王軍接連打敗了王太子路易的叛軍。艾美莉在不
願造成更多死傷的考量下,乃自願擔任使者前去會見仍在繼續反抗的雅倫遜公爵。
然而雅倫遜公爵卻將艾美莉抓住並送給了王太子路易。使得艾美莉開始了被監禁的
生涯。在監禁的過程中,艾美莉接連地與王太子路易發生衝突,路易最後乃決定讓
艾美莉選擇是否要順從抑或步上和貞德一般的被燒死之路。
選擇反抗的艾美莉在處刑前倍感害怕,然而就在危機的一刻,天降神雷擊毀了處刑
台,並且也終於讓狂妄的王太子路易與艾美莉一同前去面見國王。之後,法國終於
打敗了英國,而貞德也終於被重審而宣告無罪。
由大谷暢順原著、安彥良和作畫的這部《聖女貞德》,雖然可能會讓部分讀者因為
故事背景的陌生而感到一時無法弄清楚內容,但其故事本體事實上是不至於稱得上
是複雜的。只要能夠就第一冊書末結尾所附的背景解說加以理解,那麼要弄清楚這
部作品的內容,其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在第一冊書末結尾附有背景解說的作
法,其實可說是值得稱許的地方。比起一些歷史題材的作品經常讓讀者們弄不清狀
況的情形,附上這樣一個的背景解說,其實是比較體恤讀者們的作法。)
也許會有讀者在看完且暸解這本《聖女貞德》的故事之後,仍會就時代背景與貞德
的事蹟提出種種的疑問,但是這部作品正如前述的故事簡介所示,其重心並不在於
描繪史實上的貞德事蹟,而是藉由虛構出的人物──少女艾美莉的行動,去追尋與
帶出貞德出現的意義。
當然,安彥良和與大谷暢順所呈現出來的這部《聖女貞德》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但
是這部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歷史感,卻表現出了一股相當強大的說服力。對於此點,
兩位作者的表現無疑是令人讚賞的。作品中確實存在於歷史中的幾位重要角色:國
王查理斯七世、薛多?尼男爵、雅倫遜公爵……等,作者在其內心戲上的表現都出
色的讓人動容。
儘管角色們真正關於貞德的內心戲場景只佔了少量的篇幅,但是所呈現出來的畫龍
點睛效果卻是出奇的好。把每一個角色之所以有如此作為的原因,都作了個相當漂
亮的解釋,可說是《聖女貞德》這部作品相當值得稱贊的地方。(當然,真實的史
實並不是像這部作品裡所呈現的那麼「浪漫」。而貞德是否真有神的指引,其實也
大有問題。這部作品的本質始終還是個文學創作,而不是真正的歷史,這是在觀察
這部作品前所必須要加以認識的前提。)
安彥良和的作品風格向來都不會太活潑,對於一些讀者來說,他的作品甚至是令人
感到有些「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安彥良和的表現方式與題材向來都比較注重
內涵,對於角色的內心戲的鋪陳做的相當用心,所以他的作品經常都表現得頗為正
經與嚴肅,即使故事處於較為詼諧的場景時,也很難讓讀者的心情跟著輕鬆下來。
在這一點上,這部《聖女貞德》自然也是不會例外的。
安彥良和的高作畫水準向來都有定評,不過這部《聖女貞德》特殊的是它是一部水
彩漫畫。其所呈現出來的色彩風格,其實與他以前為電視版《機動戰士 GUNDAM》
所繪製的海報用色風格頗為類似,只是偏好在同一格畫框中大量使用同色系色彩的
表現方式變得更明顯,經常畫框中呈現著整片藍、整片紅或者是整片綠。其實在故
事氣氛的營造上,也可以說是頗有助力的。
基本上,大谷暢順與安彥良和的這部《聖女貞德》,其立場是站在相信貞德、承認
神蹟的這一點上。並且由這樣的設定出發,來鋪陳這部作品的故事發展。對於這點
,也許會有些讀者因為不信教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而感到相當不以為然。但是,只要
考慮到這部作品是部文藝作品而非真實的歷史,相信也不至於會那麼地難以接受。
整體來說,安彥良和與大谷暢順合作的這部《聖女貞德》,可說是一部值得一看的
作品。
尼禄 下 豆瓣
作者: 安彦良和 玉皇朝出版集團
《尼禄》——残暴与脆弱
尼禄是古罗马的一名著名的暴君,一般对他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最多稍稍赞许一下他出众的才能。而在安彦良和的笔下,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罗马宫廷奢华表面之下、险恶权力旋涡之中的普通人。
尼禄的母亲将他的继父毒死,使他登上了王位。而才能出众的他立即就适应了这个罗马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但他那位权欲同样极其旺盛的母后阿格丽比娜心有不甘,威胁尼禄说要将王位交给其弟布里塔尼。此刻的尼禄早已不再是那个甫登宝座,言听计从的少年了,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弟弟毒死。
接下来,漫画将重点移向了第二位男主角—雷穆斯。这个来自凯尔马尼亚的健壮奴隶被微服出访的尼禄看上,喜好男色的尼禄将即将被处死的雷穆斯收编为自己的专属角斗士。
深陷权力旋涡中的尼禄,精神已经接近病态,他将雷穆斯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而在此时,有着复杂感情的雷穆斯也将尼禄当作自己的亲人,他告诉了尼禄自己到罗马的目的—找罗马将军哥布罗报仇。尼禄答应帮助他达到目的。
尼禄开始逃避现实,对政事也渐渐失去了关心。结果,在一次尼禄外出时,罗马城遭受了它前所未有的灾难:大火灾。大火持续烧了六天六夜,大半个罗马城在这场大火中被焚毁。但火却烧醒了尼禄出色的才能,他在废墟上指挥重建罗马,而且做得井井有条。然而恶行累累他因为以往的所作所为被人误以为是纵火焚烧罗马的元凶。
哥布罗终于被尼禄处死,同时罗马也爆发叛乱。尼禄从自己寝宫逃了出来,遇上了前来寻找他的雷穆斯。在逃亡途中,追兵赶到了,雷穆斯假扮成尼禄自尽,而让尼禄逃走。
安彦良和对于这类史诗性的漫画驾轻就熟,在气氛营造方面也堪称一流。漫画中的战斗场面继承了《大国主》的风格,可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漫画。
ナムジ―大国主 豆瓣
作者: 安彦良和 中央公論社 1997 - 9
在遥远的太古,在众神与人类一起休憩的时代,一个奴隶少年与皇族公主在汹涌激荡的大时代里邂逅,书写了一篇波澜壮阔的诗篇。
著名漫画家安彦良和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气势宏大的笔调再现出邪马台时代的民风物象,无论是画技还是剧情都堪称是日本漫画典范中的典范。

「大国主」的时代背景大约是中国的三国时代。这时候的中国早就已经有十分完整的史学系统,而日本则 仍处于神话时代。安彦良和先生虽然不是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不过从各家记载、学说略一比较,就发现其中漏洞百出。在「神武」的后记中 ,安彦良和引用已故的原田常治的说法:
「古事记」有一半是捏造的,而日本书纪的不实成分更高达三分之二。原因可能是:「古事记」成书 于前,捏造的「技术」不佳,前后矛盾的地方太多,而且文字写得不够漂亮,天皇看了以后不满意,就命令学者们重新编纂一部史书,就是「 日本书纪」。「日本书纪」在文体上比「古事记」文雅漂亮,不过为了将神话跟历史整合起来,捏造的部分恐怕比「古事记」更多。安彦良和 从这两本史书,配合同时代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正式名称应为「三国志」中的「魏书」里面的「东夷传」底下的「倭人」条),加上 日本历史学者们的研究著作,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