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谜一样的孩子 豆瓣
A Mother’s Reckoning: Living in the Aftermath of Tragedy
作者: [美]苏珊·克莱伯德 译者: [美]花一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0
● 一场令整个美国震惊和沉默的真实故事
●一个母亲在枪击案后的绝望、爱与勇气,亚马逊4.6高分推荐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年度重磅推荐
●成长是一件孤独的事,直面暴力背后的真相
● 一个母亲20年跨越生死的自白,在告别之后,她朝孩子隐秘的内心走去,学着真正了解与原谅
● 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他对你隐藏了自己
● 利特尔顿的母亲们都在祈祷自己的孩 子安然无恙,我却在祈求我的孩子能够死掉……
…………………………………………
…………………………………………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透露出苏珊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证明了这起惨案的复杂性。她认为好人也会做坏事,我们每个人在道德上都会有迷失;并且即使做了坏事,也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其他行为和动机。这本书的终极信息让人心生恐惧: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更糟糕的是,你的孩子可能对你隐藏了自己。你所害怕的“陌生人”可能会是你的儿女。
——美国著名作家、心理学家 安德鲁·所罗门
这是一本所有青少年父母必读的书……是作者用直击灵魂的诚实、勇敢和智慧写就的书……其内容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
——《泰晤士报》
这本书读起来,苏珊仿佛是发了誓一样地严谨认真,且诚实而彻底地回答了一个迫切的问题:做父母的,为预防这场悲剧的发生,本来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对她赋予了怜悯,同情和钦佩。然而,这本书最终是一个警示,而不是用来推脱罪责的。
——《纽约时报》
有时,她的故事让你感到不寒而栗,恨不得掩面不看。但苏珊充满悲悯之心,真诚实在,她领悟到,父母和相关教育机构必须敏锐地发现孩子深藏的痛苦。这领悟牢牢地攫住你的心,使你读下去。
——《人物》
苏珊的这本书很诚实,如同她的痛苦之真实。她的经历可能读起来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会提高我们对精神健康的认识,以及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青少年人群患有抑郁症,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有自杀倾向……而这一切,即使是真正关爱他们的亲人朋友,也可能不曾注意到。如果读者仔细倾听苏珊所经历的一切,以及这些变故如何改变了她。那么,针对青少年的痛苦,至亲们可以更加迅捷地予以回应。
——美国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者 保罗·奇昂菲利多
…………………………………………………………
…………………………………………………………
利特尔顿的母亲们都在祈祷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我却在祈求我的孩子能够死掉……
“科伦拜恩枪击案”中13名师生被枪杀,并有24人受伤。随后,持枪者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饮弹自杀。案发后的20年里,迪伦的母亲苏珊一直生活在那一天所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哀伤和痛苦中。她深爱的、精心养育的儿子做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作为母亲,她居然对儿子的不对劲儿毫无察觉。她错过了哪些本可以察觉的征兆?她本来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案件发生后的每一天,苏珊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中,她毫不掩饰、开诚布公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不可思议的现实的。她将自己的日记、迪伦留下的录像和文字,以及无数与精神方面专家的面谈资料整理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她希望个人的顿悟和诠释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予以识别和及时干预。
2021年12月25日 已读
翻译有些地方不是很通顺。作者作为凶手的母亲,十分困惑自家就算不完美,但起码不是什么糟糕家庭,自己也一直按照中产共识精细有爱育儿,怎么会养育出杀人魔,而自己竟然一无所知。从她的追寻记录来看,除了同谋,其他人也对此一无所知。事后诸葛亮看,严重抑郁症+家庭变故(父亲生病导致经济压力大到要发愁大学学费,哥哥不断惹事)+校园霸凌+爱而不得+反社会人格同伴教唆+轻而易举获得危险武器+警方内部流程失效,共同造成了悲剧。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具体怎么关注没展开。另外我悲观觉得,青春期孩子如果能掏出实话,按现在标准,恐怕大部分都需要治疗……
传记 家庭 教育 纪实
减法教育 豆瓣
作者: 于晓冰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9
减法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的能力做加法”,方法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常识。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于晓冰,扎根一线教学20余年,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通过减去不必要的负担提升学习效率。他在教学中奉行“三不政策”——不加课,不拖堂,不布置硬性作业,学生看似学时少,但往往能厚积薄发,实现逆袭。 在本书中,于老师将多年的洞察与实践和盘托出,帮助家长在功利化盛行的环境中保持理性:遵循教育规律,宁慢勿快,宁拙勿巧;尊重八大常识,智慧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提升成绩之外的软实力——自主学习力、自控力和想象力,塑造健全人格;夯实根基,在大语文时代获得受益终身的综合能力。 孩子的成长,需要深耕一条长长的路。慢慢来,才会比较快;看得远,才能走得更长远。
2021年11月24日 已读
上半本讲“道”,下半本讲“术”,总体偏务虚。可能是我还没到那个阶段,缺少切身体验,作者长篇大论贬低的很多现象对我来说感想都是“您说的很对,有更实际点的不?”
教育 育儿
高中生穷忙族 豆瓣
高校生ワーキングプア:「見えない貧困」の真実
6.8 (2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马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 8
“明明还是孩子,却被逼成了大人”
无法安心学业的高中生
日本现代贫困的缩影
————————————
在日本,
每7个未成年人中就有1人处于“贫困状态”,
每2个大学本科生中就有1人申请奖学金。
————
高中生穷忙族在外打工挣钱、在家忙于家务,哪怕成绩优异,靠借贷型奖学 金完成学业,也可能因债务压力而陷入更深的贫困。
然而,即便拿出确凿的数据,认为“贫困并不存在”的人依然随处可见。
“哪里穷了!这不是还用得起智能手机吗?”
“衣服不也是干干净净的吗?”
“明明还有过得更艰难的人,真矫情。”
为让“看不见的贫困”可视化,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展开了日本全国范围内的采访和跟踪调查,用数据和实地采访还原出真相,将现代贫困的根深蒂固性一览无遗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2021年11月12日 已读
讲日本儿童贫困的。前不久刚看了私立小学闯关记,作者是个富家女,工作飘忽不定,收入菲薄,用父母钱支付养子的高昂学费、补习费、医药费、留学费用毫无心理负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穷忙族里有个姑娘,连让父母出证明申请助学金都张不了嘴,真令人感慨。

日本的穷困标准和中国很不一样,日本人即使陷入相对贫困,也会把有限预算花在打扮上,外观上很难和普通中产区分开,贫困中学生打工最主要动力是和同学社交,有个带三个娃的单亲妈妈,每个娃都要帮忙做家务,包含每天洗衣服、晒衣服、叠衣服、熨手帕、全屋吸尘、打扫卫生,每天!懒惰如我就算精力很充沛也不会每天干这些活,更别说在生活重担压迫下。
教育 日本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日本文学 社会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豆瓣
3男1女東大理Ⅲ合格百発百中絶対やるべき勉強法
作者: [日] 佐藤亮子 译者: 程雨枫 后浪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3
东大妈妈正面陪读法
超级学霸日常养成手册
全科陪练策略×路线规划指南
◎编辑推荐
☆ 日本教育畅销书“好妈妈”,备受瞩目的正面陪读法。
☆ 真正的教育,其实拼的是家长。每个孩子都有弱项,每个孩子个性都不同,只有家长肯用心去陪伴,才能朝夕相伴中培养出超级学霸。
☆ 几乎涵盖家长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从早教到高考,从习惯培养到路线规划,消除家长对孩子学习常有的误解,掌握事半功倍的陪读技巧。
☆ 简单高效,具有可再现性。“东大妈妈”把4个孩子全都送入东大医学部,即使再有一个也同样有信心帮他考上。
☆ 充满爱的育儿法。孩子不是超人才可爱,家长方法得当,孩子自然会爱上学习。助力孩子学有所成的同时,更要享受幸福的亲子时光。
◎内容简介
考上顶级名校的孩子都是禀赋过人的吗?学霸的家长是否也必须才学出众?除了抢购学区房,普通家长们还能怎样帮助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
虽然把四个孩子全都送进了位居日本各名校热门专业之首的东京大学医学部,但本书作者坦言,她的每个孩子都曾有过短腿和弱项,她自己也根本看不懂高考的数学题或物理题,也曾经为儿子的辅导班和小升初而烦恼不已,甚至还曾因为女儿迟迟学不会单位换算而情绪失控。
关于从幼儿到小学、初中、高中等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诸多现实问题,作者把自己亲历的试错和结论都写到了这本书中。她总结了一系列极具操作性的方法和建议,还指出很多家长对教育常有的误解。
她的方法既简单高效又细致入微,更是充满对孩子深深的爱。如果您正为孩子的学习焦头烂额,对孩子的未来感到迷茫焦虑,或者您既想让孩子学有所成,又渴望与他共度亲子相伴的美好时光,那么本书一定可以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和方向。
2021年5月5日 已读
作者是一个把四个孩子都送进东大的妈妈,书很薄,快速翻了遍,有些细节还是有些启发的,但是总体而言,如果这位妈妈说的是真话,那……日本做题届不行!

作者年轻时候有过留学计划,还当过两三年高中英语老师,给出的英语学习秘诀是高中循环听词汇发音来背单词(日本高考才2000词汇),而且只要背第一个释义。这种学习法之原始落后和我国盛行的盖兆泉及衍生学习法比起来,简直是弓箭和机关枪的区别。

英语语法、数学和理科学习方法都是习题册做三遍,第一遍直接抄答案,第二遍半抄半做,第三遍才自己做题。要是靠这种粗糙刷题法就能上东大,岂非说明日本出题届也不行。
学习 教育 育儿
中国少年故事 (2020) 豆瓣
导演: 李浩洁 演员: 孟瑶 / 焦天瑞
《中国少年故事》由专注于国内外青少年STEAM赛事的赛豆赛事平台出品。赛豆已累计与20000+中国少年一起参加各项国内外赛事。成立以来,赛豆最大的收获是:在中国少年的身上,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时代的变化之下,中国少年正在接受着什么样的教育?他们眼里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将在中国337个城市,寻找1001位中国少年,纪录并分享他们眼里的世界,心里的未来。
2020年12月8日 看过
到目前为止(第四集),我认为本系列不应该叫中国少年故事,建议改名为中国中产母亲教育少年故事,就见城市高知妈妈们在那叭叭叭。
教育 纪录片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 豆瓣
作者: 钟思嘉 / 王宏 2015 - 3
为什么别人刷牙洗脸用几分钟,你的孩子却要用半个多小时?为什么孩子从七点就开始写作业,到了晚上十点钟还写不完?为什么家长不断催促他,孩子自己也着急,却仍是快不起来?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4-18岁孩子提出30天时间管理训练方案。该方案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建立时间观念、快速完成学习(快)、准确完善学习(准)、提高学习效率(又快又准)。其核心是把家长的期望转化为孩子的目标,通过时间管理,让孩子快快乐乐地达到目标—搞定一切还能玩。
2020年8月17日 已读
#推个娃# 微信读书有,全套四本,内容有不少重叠,挑自己感兴趣章节看即可,个人觉得比较有用的是家长情绪控制和美言录。注意甄别不靠谱部分,比如为了省时间背数学题这种……
教育 育儿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豆瓣 Goodreads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
9.1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Daniel T. Willingham 译者: 赵萌 / 朱永新(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 5
本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本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2019年9月3日 已读
作者肯定了练习的重要性,但对中国人来说,问题可能是刷题多少是个度?
心理学 教育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 豆瓣
作者: 罗玲 2016 - 1
一本把正面管教落实到实处的积极家教心理学宏著!
本书是儿童教育专家罗玲经多年研究,并结合自身育儿经验的心血之作,书中育儿方法大多经过网友实践,不但解决了育儿中的难题,甚至改变了家长在生活中的态度。书中强调了家长要接纳孩子,要了解孩子不同年龄的心理特色,不要进行错位教育,否则大人孩子都累!
书中除了给出具体解决诸如孩子胆小、好动、打人、骂人、磨蹭、逆反、不认错、爱抱怨、爱哭闹等生活中常常让大人焦头烂额的育儿问题的方法外,还从根本上告诉家长要如何才能帮助孩子长成最好的自己,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发挥自己的智能。让家长真正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那个人。
2016年7月23日 已读
大体靠谱,感叹号和鸡汤略多. But,搜不到作者的教育背景,出现了弟子规,把 road rage翻译成路障,说孩子和爸爸玩能培养逻辑能力诸如此类让我有些不安...
教育 育儿
How Children Succeed 豆瓣
作者: Paul Tough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2 - 9
“Drop the flashcards—grit, character, and curiosity matter even more than cognitive skills. A persuasive wake-up call.”—People
Why do some children succeed while others fail? The story we usually tell about childhood and success is the one about intelligence: success comes to those who score highest on tests, from preschool admissions to SATs. But in How Children Succeed, Paul Tough argues that the qualities that matter more have to do with character: skills like perseverance, curiosity, optimism, and self-control.
How Children Succeed introduces us to a new generation of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who, for the first time, are using the tools of science to peel back the mysteries of character. Through their stories—and the stories of the children they are trying to help—Tough reveals how this new knowledge can transform young people’s lives. He uncovers the surprising ways in which parents do—and do not—prepare their children for adulthood. And he provides us with new insights into how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ldren growing up in poverty. This provocative and profoundly hopeful book will not only inspire and engage readers, it will also change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hood itself.
“Illuminates the extremes of American childhood: for rich kids, a safety net drawn so tight it’s a harness; for poor kids, almost nothing to break their fall.”—New York Times
“I learned so much reading this book and I came away full of hope about how we can make life better for all kinds of kids.”—Slate
2016年1月2日 已读
名字很有误导性,其实是美国式扶贫。看的过程中常常让我想起凉山扶贫,大量金钱和人力投入如泥牛入海般毫无效果。美国扶贫运动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到现在,经验无论正反都有很多,贫穷带来的不止是物质的匮乏,还有大脑认知损伤,目前共识就是扶贫要从娃娃抓起,不过作者写的不算深入。
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 教育 社科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盖兆泉 外研社 2015 - 2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中国儿童英语习得全路线图》是写给家长的一本英语教育科普书,作者盖兆泉既是一位专业人士,也是一位实践中的妈妈。她基于多年英语教学领域的编写出版和育子实践经验,为国内3-12岁的孩子规划了一条英语直线学习路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中国儿童英语习得全路线图》中引入了二语习得理论,澄清了英语学习误区,探讨了英语启蒙方法,并推荐适用于各年龄段孩子的英语习得资源。希望《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中国儿童英语习得全路线图》能够帮助家长在纷繁杂芜的英语学习乱象中找到最科学、最高效、最专业的英语启蒙方法,帮助孩子从小轻松乐享英语学习。
2015年12月21日 已读
这是我一直想找到专业人士写的英语启蒙书,虽然也不是完全满意,但已经是看过同类书中最诚恳的一本了。看书同时也请谨记作者专业就是英语,小孩上纯英语幼儿园,5岁后一直有专业外教,各种培训班也没少,一年两次全家出国旅行,暑期去美国上夏令营....
少儿英语 教育 英语 英语启蒙 英语学习
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 豆瓣
作者: 廖彩杏 2012 - 5
1. 專家選書:作者廖彩杏專長兒童語言學發展、兒童文學,是兒童語文發展碩士,曾任英文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根據學理和實際教養經驗,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有聲書。每一片專業錄製的CD,不但聲音表情豐富、節奏掌握得宜,而且情緒營造恰當,完整傳達語言的精緻內涵。2. 100本英文有聲書單:作者極度熱愛兒童英語繪本,不斷搜尋找好書,包括鵝媽媽童謠、Dr. Seuss押韻故事與兒歌,以26個字母為主題的ABC字母書、適合兒童閱讀的科學有聲書等。透過故事內容解析、作、繪者特色,佐以學理印證、安排播放順序,並經過雙胞胎兒女驗證,提供父母省錢又有效率,比補習班實惠的學好英文的有聲書閱讀計畫。此外,也針對家長的疑慮,根據實際播放經驗,與兒女、學生聆聽有聲書的各種反應,以貼近家長需求的FAQ型式,找出解決之道。3. 貼心實惠表單:設計「一年52週聆聽100本有聲書播放表單」,家長只要剪下來,貼在冰箱或大門上,接著施行三步驟:「準備有聲書、按下播放鍵、畫個小勾勾」,是「營造定時定量英文輸入」的簡易行動方案。學英文,不用補習!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100本有聲繪本、一年52周聽書計畫,讓孩子愛上英文!硬K單字、死背文法,但見到老外不敢開口,這是不是您學英文的經歷?自己英文發音不標準、缺乏全英語學習環境,如何教孩子說一口好英文?不用出國、不需上英語補習班,簡單三步驟,輕鬆培養孩子的英語力!1. 準備有聲書:選擇優質的英文有聲圖畫書2. 按下播放鍵:每天播放故事CD三次、每次10~30分鐘3. 畫個小勾勾:孩子看熟一本書後,在閱讀表上做紀錄多數的我們都走過同樣的英語學習過程:硬K單字、死背文法,考試或許拿高分,但見到老外不敢開口,看CNN有聽沒有懂、讀《Time》似懂非懂。在自己發音不標準、缺乏全英語環境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教孩子說出一口好英文?不用出國,不上英語補習班,廖彩杏的雙胞胎英文就能對答如流,演講比賽拿冠軍。原因無他,就是徹底執行「英文有聲書學習法」。廖彩杏自孩子五歲起就開始在家播放英文有聲書,秉持「不必先認單字、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文法、不必中文翻譯,沒有抽問考試」的「四不一沒有」原則,透過「定時定量英文輸入」的簡易行動方案,如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會主動拿起如【魔法校車】、【神奇樹屋】、霍金父女所寫的《宇宙冒險》等英文故事書,而且讀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大家都知道,大量閱讀對語文學習最重要,孩子的語言表達是否流暢,在於是否大量接收到咬字清晰且有內涵的語言輸入,因此輸入的材料、用的方法,更顯得重要。廖彩杏雖學英語出身,但自覺發音不夠標準,加上「幼兒是透過耳朵來學習的」,因此發揮自己的專長,選擇優質的有聲書,每日不間斷的播放,讓英文自然融入日常生活。廖彩杏篤信透過耳朵所接受「知識真、故事善、文字美」的英語刺激,才是培養孩子扎實能力的基礎。因此精挑出100本英語繪本,除了依程度類別,本本皆有著專業錄製的CD,不但聲音表情豐富、節奏掌握得宜,而且情緒營造恰當,完整傳達語言的精緻內涵。而且故事中的用字遣詞、語法結構、內容與插畫風格都能「貼近孩子的心」,保證吸引孩子的目光,讀來愛不釋手。現在,廖彩杏公開她的有聲書學習絕學,父母只需三步驟:「準備有聲書、按下播放鍵、畫個小勾勾」,如此按表操課、順序播放,一天三次、每次10~30分鐘。只要一年時間的灌溉,孩子的英文種子就能萌芽,自然而然愛上英文,說上一口字正腔圓的好英文。隨書附錄五大主題、100本推薦書單:方便預購書的家長按圖索驥。英語有聲書一年播放紀錄表:明確紀錄有聲書的播放與聆聽軌跡。用有聲書學英文常見20問FAQ:如何省錢購買優質聆聽素材?遇到不會的單字怎麼辦?需要在旁提供中文翻譯嗎?……等各種家長最常遇到的20大疑難提出建議方案。
人是如何学习的(扩展版) 豆瓣
How People Learn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D•布兰思福特 译者: 程可拉 / 孙亚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几位美国当代杰出的心理学家,会同来自人类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文化与学校教育、数学、科学、物理、历史、视觉与表演艺术等研究领域的16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学习科学发展委员会。受美国教育部教育研究与改进办公室的委托,对人类学习的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评估,以便向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家长和政策制定者等传递来自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以及学科(诸如科学、数学和历史)学习研究的及时、有用的研究成果。《人是如何学习的》正是这一项目的总结报告,书中汇集了新的学习科学出现以来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是学习科学这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集大成的论著,正是这本书将许多人带入了学习科学这个新的领域。
出版后,美国国家研究院(NRC)成立了学习研究与教育实践委员会,目的在于继续前一研究项目,探索更好地将学习科学方面的研究发现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连接起来的关键问题。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扩展版)》,更进一步地扩充了在中提出的一些基础研究项目的结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将学习科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未来研究方向。
2015年10月1日 已读
近期准备给可可启蒙,先研究一下怎么教。总的来说 理论性强,预期读者应该是老师,和实践部分结合很少,如果是从学习者角度来讲,《learn more, study less》更有可操作性,可惜不是针对小娃的。另外后几章简直翻译的不知所云,看得我心浮气躁,只想把译者抽一顿。 感谢@曾兮发的电子版。
学习 心理学 教育 方法论
2014年新版赖世雄美语:美语音标便携版 豆瓣
作者: 赖世雄 外文出版社 2014 - 5
本书特别为英语零基础或迫切想要改善自己发音的读者而精心编写,浅显易懂的语言保证你迅速上手,学习起来毫不费力。
本书详细介绍了字母、元音、辅音和连音的读法,辅以发音嘴型图形和发音诀窍,并有相似发音之比较,有助于读者打好标准美语发音的基础。
全书使用K.K.音标,对于音标的发音尽量采用汉字或汉语拼音做模拟,巧妙点拨。
解说简单清晰,摒除一切晦涩难懂的解剖学或语音学专门术语。人人皆可无师自通用,学好一口漂亮的美语发音。
2015年8月18日 已读
捂脸说虽然不知道这把年纪矫正口音还来得及不,不过人生贵在尝试。有些发音和外教说的不太一样,综合第三方判定还是赖世雄的标准。以前听过类似教程,以臣妾真的分不清啊结束,这本书的方法很符合以前看过一个英语学习法介绍,通过对近似音的辨析来达到正音目的,对我还是蛮有用的。
教育 英语
教養的迷思 豆瓣
作者: 茱蒂.哈里斯 (Judith R.Harris) 译者: 洪蘭 商周出版 2000 - 6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這問題一般人都會不加思索的說, 會呀, 真的是如此嗎? 而很多精神分析或教育理念也都說一個人出了問題, 一定是父母的教養出了問題. 是真的嗎? 這些說法有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 還是只是假說臆測, 或是個案觀察後研究者自己的推論?
這是本非常有趣的書, 作者以科學的研究態度, 將一個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拆開來看它的基本假設成不成立, 究竟有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不因為別人都相信便不去檢驗這個假設成不成立.
這是本非常精采的書, 博徵旁引, 作者舉的例子都是你以前知道且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 但是從來沒有想到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 也讓我們看到, 同一個現象, 理論不同時會有這麼不同的解釋. 如譯者( 洪蘭教授, 陽明大學認知科學研究室教授) 也同意社會科學的人在解釋人的行為時, 很少去考慮基因的角色. 因該先把基因遺傳的因素分離出來再去看環境教養的影響才有意義. 而且過去大多數教養假設的研究沒有分辨直接和間接的遺傳效應, ( 直接遺傳效應指身高, 體重, 外貌, 先天氣質…; 而間接的遺傳效應: 如外貌美麗的孩子較容易得到父母的寵愛, 朋友的羨慕…; 而膽怯的孩子較容易引起母親的保護, 手足的調侃, 同儕的捉弄…. 等不同的效應). 直接與間接兩種基因遺傳因素會同時並加重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發展. 從書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社會研究架構的問題, 當研究的結果分析出現正向相關時, 研究者很容易以既有的理念架構過度推論其因果關係. 而且當研究結果與一般社會大眾期待相同者較容易受到重視, 也容易出版; 但更多指出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孩的人格形成無明顯相關時, 這種與既定觀念不同的研究結果就容易被忽略(即使其研究樣本更大, 研究方法更精確).
在我們生活週遭很常見的: 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兄弟姊妹, 並沒有比在不同家庭長大的人更相似. 而在移民的家庭中可以看到父母往往仍是說著原來自己本國的語言, 而他們小孩如果在12歲以前就跟著移民, 可以發現他們的語言, 思考方式已同化成移民國家的小孩一樣, 和他們的父母不同了. 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有一位心理學家讓他的小孩和同齡的黑猩猩的小孩一起撫養長大, 雖然同時以人類的方式教養他們, 結果發現是她的小孩越來越像黑猩猩的行為, 而提早將黑猩猩送回動物園( 因為與人類同齡的黑猩猩在智力發展速度上較人類的小孩快, 所以有帶領作用). 作者指出兒童的社會化並不是模仿大人, 因為大人可以做的事小孩子一般都不可以做; 小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 而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小孩. 在孩子的社會化分類中基本上大人與孩子是屬於不同分類的, 孩子會依照社會團體中他們認為像他們的人( 同儕 )來修正他們的行為. 作者認為小學期間是孩子開始社會化, 人格發生永久改變的關鍵期, 他們在同儕團體中的地位, 是否被嘲笑, 團體的文化對他們有深遠的影響.
一百年前並沒有教養的假設, 以前的父母並沒有像現在的父母在教養假設下小心翼翼地呵護教養小孩, 而多半是由大孩子帶著小孩子自然成長, 能說以前的人人格就較不健全嗎? 而給小孩子安排一個高社會經濟地位的同儕環境, 也不能確保她的同儕團體影響確保就是好的, 她的外貌, 天生性格等種種其他無法預測的因素都會影響他在同儕環境中的社會化過程. 就像作者說雖然她已經很努力了, 卻也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兩個小孩這麼不同; 所以生命自有其歷程, 輕輕鬆鬆愉快地養育小孩就好了.
在波士頓閱讀這本書更加有感觸, 可以看到唐人街中年以上的中國移民說話腔調, 及生活方式仍是一貫的中國人文化. 但出了唐人街, 卻可以看到一口流利英文, 舉止行為和美國青少年無異的第二代移民. 父母教養決定孩子的性格是否真是一種迷思?
2015年8月5日 已读
本来想看本宣传“你严格遵循专家建议耐心细致努力育儿然而这一切并无卵用”的书放松一下,看完后新得了“儿童成长最重要可控影响因素在于(非家庭)成长环境所以不来个高大上学区房吗”焦虑症。
儿童教育 心理 心理学 成长 教育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豆瓣
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 The Methods and Madness Inside Room 56
8.2 (8 个评分) 作者: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 译者: 卞娜娜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教育同行用心品读的教育书。 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结合理论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他设立的“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质的教学成绩,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学生,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是雷夫老师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雷夫老师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
2015年8月1日 已读
以我的学习经验判断,这本书提供的教育方法应该很有效,适合小学阶段开始实践,决定把这本书留在kindle里,明后年再看一遍。
儿童教育 心理学 教育
学习之道(第2版) 豆瓣 Goodreads
The Art of Learning
7.2 (3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希·维茨金 译者: 苏鸿雁 / 谢京秀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 4
本书2008年第一版题名为《学习的艺术》,亦使用同一ISBN。
2015年4月1日 已读
豆瓣这么高分我有点惊讶,反正我是挣扎了两次都没看完,感觉是老鹰向兔子传达飞翔之美,真的有这么多兔子领会到了?
学习 心理学 思维 教育 方法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安妮鲜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 5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全心奉献给:为孩子要不要上英语班而困惑的家长、为上了英语班没有提高而心急的家长、为找不到孩子英语启蒙路线而发愁的家长、以及所有关注中国儿童英语教育的老师和专业人士们!
安妮是一个爱笑的8岁小女孩。自出生以来跟随父母往返于中国和加拿大之间。从学前班(Kindergarten)开始到二年级结束,一直在温哥华接受教育。
安妮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安妮的爸爸妈妈零距离感受了北美幼儿英语启蒙的教学方法和成果。他们惊奇地发现:从26个字母开始,我们的英语教学方式就有缺失——缺失的不仅仅是语音,还缺失了体系。孤立的单词、句型、语法,没有有效体系的支撑,是不可能形成综合英语能力的。今天的幼儿英语启蒙,如果继续延续过去的老路,那么延续的必将是新一代的哑巴英语、语法英语、翻译英语。
意识到这一点,安妮的爸爸妈妈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所以开始在新浪博客上进行记录。博文陆续发表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博友纷纷对博文内容发表意见及看法,原来,这些国家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加拿大孩子学习英语的理念和方法非常一致。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就是将博客文章体系化之后的成果。书中以安妮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为主线,以安妮学校教育采用的自然拼读法为基本线索,通过对第一手英语教学资料的解析,将国外英语启蒙的次序、体系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对照这一体系和次序,原来一些孤立的问题变得立体起来,中式英语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也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国外孩子学英语和中国孩子不一样,那套东西再好也不适合中国孩子。但是,《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把国外的英语启蒙体系和国内孩子的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画出了完整的路线图。
语言是有规律的,儿童成长也是有规律的。尊重语言学以及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用母语的方式,用中文学习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英语启蒙中的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原汁原味素材的输入,从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两个基本点入手,建造第二母语的游泳池。而这个游泳池的关键,是科学体系的建立。有了这样的体系,孩子最终获得的将是活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出版前半年多的时间里,作者全家已经从加拿大回到了中国。安妮的弟弟小宝也在国内继续着他的英语启蒙路。这段时间内,国内几千名为孩子英语学习而困惑的妈妈们得到了作者的具体指导,北美英语启蒙的科学方法和国内孩子具体实际接轨这一问题取得了非常实质性的进展。针对这些妈妈们的问题解答在书中也有详细地分析和记录。
希望作者朴实的记录、科学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儿童英语学习更深层次的思考。英语启蒙,不仅仅要考虑孩子会了多少单词、多少句型,更要考量的,是体系的完整和方法的科学,最终实现综合英语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相信《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能为那些困惑的家长和英语专业人士打开一扇窗,共同为儿童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海报:
2014年12月13日 已读
对推广个人经验的书一直很有戒心,不过这本主要是介绍Phonics,强调小孩子主要是培养兴趣和语感,不要追求认了多少单词,总体感觉还好
儿童教育 学习 教育 英语
游戏力 豆瓣
Playful Parenting
作者: [美]劳伦斯·科恩(Lawrence J. Cohen, Ph.D.) 译者: 李岩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11 - 5
本书的重点,是解决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
游戏力,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
一方面,作者通过几十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例如:事事对抗,每天在幼儿园门口粘着妈妈,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闹,经常打人,不好好写作业,总是欺负弟妹,等等。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
另一方面,作者建议了大小几百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根本目的是提醒我们: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二步,是将我们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既然我们都同意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那么让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自信”也会同样有效。
书中深刻的分析,显然来自深厚的专业功底,然而全书几乎没有出现专业名词,轻松的阅读中处处能体会到一位游戏大师的幽默与亲和。最难得的是,书中对父母没有批评,只有体贴和建设性意见,因为作者本人也是一位父亲。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豆瓣
作者: 阿黛尔·法伯 / 伊莱恩·玛兹丽施 译者: 霍雨佳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 4
《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独创性的采用小说形式,主人公是一位经常遇到问题的年轻教师,她与同事以及父母志愿者一起,通过不断的探寻和讨论,努力寻找到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更有效的方法。独一无二的沟通技巧、实用的对话场景和令人一目了然的卡通漫画,让老师和家长很快便能领会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每天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比如,第一章讨论了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作者认为,我们想要让孩子行为正确,首先必须接受他们的感受。卡通漫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同时也给出了会让孩子有令人满意回应的新方法。那些错误的说话方式竟然是我们大多数家长与老师经常都在使用的,而推荐的新方法往往都既实用又灵验,让家长和老师忍不住立刻仿效。《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的突破和创新之处在于,在激励孩子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热爱学习方面,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接受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施加的影响。
点击链接进入: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
《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2014年9月15日 已读
和那本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一个系列,不过是从老师角度讲的。读这本书是个误会,本来是想看有没有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技巧,但是讲的还是沟通。
儿童 儿童教育 心理学 教育 沟通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豆瓣
作者: [美] 戈登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 6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让你和孩子更贴心》诞生30周年之际重新得以修订。父母效能训(P.E.T.)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于40多年前创立,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父母训练教程,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这本备受推崇的家教经典,是世界上第一套经过深入实践与研究、广受赞誉,并经受验证的父母培训教程,经过几十年的使用。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让你和孩子更贴心》具有开创性的父母指导书将:
·如何避免成为一位许可型父母;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愿听;
·如何教孩子保留他们的问题并自己解决;
·如何使用双赢的办法来解决冲突
••••••
运用《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让你和孩子更贴心》不受时间限制的P.E.T.教程,将会让你即刻产生效果:减少战争,少发脾气、不说谎话、不再使用惩罚。不管你家孩子是刚会走路而寻求独立的幼儿,还是开始反叛的青少年,您在使用《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让你和孩子更贴心》的时候都可以发现:P.E.T.确实是一套富有同情心、卓有成效的办法,以帮助您养育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孩子,塑造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
2014年9月10日 已读
如果读过一些管理书籍的话,会发现挺眼熟的...总之要把孩子当成独立对等之人来对待,不要自恃体力智力优势试图操纵小孩。脑洞:大家都尽心竭力培养好宝宝,人类会不会少生产很多文学瑰宝啊。
儿童 心理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