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明暗之间:鲁迅传 豆瓣
魯迅:花のため腐草となる
7.4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丸尾常喜 译者: 陈青庆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1 - 9
◆ 内容简介——————————————————————————————————
同样的肉身,飘摇的世界,他如何从绝望中生出了言说的勇气?
无法踏进光明亦无法退回黑暗,如何于大时代的夹缝中艰难安放自身?
本书为日本鲁迅研究的集大成者丸尾常喜面向大众读者撰写的鲁迅全传。全书分为9章,时间跨度从鲁迅出生一直到去世,以鲁迅生活过的城市(绍兴—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为线索展开论述。
作者旨在以具体生活场景揭示文学作品的诞生秘密,通过对大时代氛围的捕捉还原鲁迅的内心变化,从而品鉴名作(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两地书》)的背后故事。作者语言风格明白晓畅,描绘出鲁迅面对原生家庭的束缚、留学生活的寂寞、职业生涯的苦闷、朋友的离世、兄弟的反目、包办婚姻与真切爱情的纠结时,所拥有活生生的软弱和痛苦。在“斗士鲁迅”的形象背后描绘出生而为人的种种具体困境,以及从这种困境中生长出的悲壮勇气。
◆ 学者推荐——————————————————————————————————
读丸尾先生的书有一种亲切感,他的鲁迅研究专著给人以思路、观点、方法上的启示,而这本《明暗之间——鲁迅传》则是面向大众写作的,简洁描绘了鲁迅的生平与文学,也深入触达了鲁迅的思维结构和精神世界。我们在进行鲁迅研究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神话鲁迅”的包袱,而外国学者没有这样的包袱。鲁迅是需要隔开一定的距离去看他的,丸尾先生的这本传记,提供了你我中间的鲁迅这个伟大“普通人”的心灵肖像。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
每个热爱鲁迅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鲁迅。鲁迅活在人们心中,就意味着他有无数个分身。丸尾心中的鲁迅拥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与你心目中的鲁迅有哪些不同?这位日本鲁迅研究的重要学者,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我相信,在这本鲁迅传里,你将与一位有些陌生的鲁迅相遇,而在相遇之后,你对鲁迅的理解将会有所加深;同时,你也会结识一位温厚的异国长者,借助他的眼光,进入我们的一段历史。
——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书原版乃是一本面向日本大众普及中国思想人物的传记。
丸尾常喜先生一生致力于鲁迅研究,留下了“丸尾鲁迅”的美誉。他紧贴大历史深度阐发鲁迅文学的思想意蕴,从社会史和民俗视角瞭望小说世界的奥妙,关注历史中人的命运,由此得以照见深深浸透在中国民间土俗世界里的鲁迅之存在。他的观察方法和研究姿态独树一帜而备受中日两国学界赞誉。
本书虽为作者的早年著作,但一样体现了上述风格。以鲁迅的历史中间物意识和寂寞而呐喊反抗的精神为主线,基于确凿详实的传记资料,用简约内敛的文字镂刻鲁迅的文学生涯,实乃一本出自专家之手而足可信赖的普及读物。
——赵京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无论彷徨于明暗之间,或者往复在鲜花和腐土,丸尾常喜先生笔下的鲁迅虽然“仿佛心里有鬼似的”,不时“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地火”依然在运行,“夜正长,路也正长”,他的心最终还是指向了“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编辑推荐——————————————————————————————————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沉浸式闯入觉醒年代,跟随大先生遍历2国9城
★域外视角呈现世界的鲁迅,放下既定标签,瞩目真实人性
★大家小书,东大教授面向大众读者描绘鲁迅肖像,重识我们“最熟悉的 陌生人”
★评叙兼顾,追溯名作诞生的秘辛,分析作者的隐晦深意,重温经典文学的魅力
★深入展现生活细节,完整呈现多面而矛盾的大人物,反观我们自己生而为人的困境与突围
2021年11月13日 已读
比较浅显的鲁迅生平,对鲁迅重要作品的创作背景都做了介绍。老师反复强调过要了解时代背景才能读懂鲁迅,可惜我当时没看到这本。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上学的时候并不知指何事,从书里可以得知“梁启超的研究系的机关报纸《晨报》及《现代评论》则摆出一副有识之士的姿态为政府开脱,批评带头者故意传达虚假信息,将群众引向“死地”,其罪行不亚于开枪者。”腔调何其眼熟。
传记 历史 文学 日本 近代史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豆瓣
6.6 (31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2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听华文世界小说大家如何解“天下第一书”,看两个时代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1、叶嘉莹撰序推荐,白先勇一生研读红楼心得大陆首次完整呈现。从“台北人”到“纽约客”,《红楼梦》是他永远的文化乡愁。在美国教授二十余年,他是加州大学学生心中的“Rock Star(摇滚明星)”;近耄耋之年回台湾大学重拾教席,引无数华人学子慕名听讲红楼,共襄两岸文化界盛事。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到细说《红楼梦》,他用现代感的全新诠释令古老经典焕发美的极致,只为中国传统文化至美的传承。“当我们的文化不完全时,我们的灵魂会一直流浪。”
2、在中西经典中解读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小说家的艺术功力,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解读,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神话架构、人物塑造、叙事技巧、象征隐喻、千里伏笔……更从一本伟大的小说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
3、昆曲就像他的一个青春梦,跟着白先勇“游园惊梦”,解读中国人的“情”与“美”。情是宇宙的一种原动力,汤显祖《牡丹亭》对于情的解释与设计影响了曹雪芹,《红楼梦》更往前走了一步,对情的解释更广、更宽、更博。浪漫文学讲“情”字,对于情的解释,集大成之书是《红楼梦》。
4、文学史的新观点,推允“程乙本”为《红楼梦》最佳读本。首次将“庚辰本”与“程乙本”对比讲解,从小说艺术、美学观点比较两个版本的得失,指出两岸大行其道的“庚辰本”诸多混杂夹缠之处;为后四十回平反,认为其文字风采、艺术价值绝不输前八十回,也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续作,假如真是高鹗续书,续书者的才情也绝不在曹雪芹之下。
5、全彩内文插图,选用清代画家改琦《红楼梦图咏》人物设色图,清丽婉约,唯美古典。著名书法家董阳孜封面题字,飘逸灵动,如梦如幻。
2021年4月10日 已读
看了不到一半吧,蛮失望,白先勇大作家一个,又是有过大家族生活经验的人,解读并无新奇之处都是前人嚼过八百遍的也就算了,把贾府衰败归因于淫乱,还说尤二姐举止轻浮招来羞辱,拿尤三对比,说尤三就完全不同,逼得几个登徒子不敢轻举妄动,见识之冬烘令人目瞪口呆。又推测贾菖贾菱是贾宝玉同辈亲戚,您还不如说贾玲呢,字面上还靠谱点。
文学 白先勇 红楼梦 经典解读
喀耳刻 豆瓣 Goodreads
CIRCE
7.6 (71 个评分) 作者: [美]马德琳·米勒(Madeline Miller) 译者: 姜小瑁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1
我拥有别人认为我不该有的欲望、叛逆和力量。
我拥有会引雷霆上身的一切。
我也会劈开这一切!
----------
【内容简介】
神明、女巫、母亲、凡人
无视、流放、孤立、选择
毁灭者、幸存者、守护者 、重塑者
被驱逐的人、被欺侮的人、抗衡父权和神权的人
……
勇敢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在太阳神赫利俄斯的神殿中,喀耳刻是古怪至极的孩子——既不像她的父亲那样神性完满,也不像她的母亲那样魅惑诱人。她出生时没能得到祝福和喜爱,连亲生兄妹都排挤她,被众神拒之门外的喀耳刻只好转向凡人世界寻求理解和陪伴。在与凡人的接触中,她逐渐发掘自己的天赋——巫术,其威力甚至能威胁到众神。
宙斯恐惧她的力量,将她流放到偏远的埃亚岛。她在那里磨炼技艺、驯服野兽,并与神话世界中鼎鼎有名的角色相遇——与奥林匹斯神中极其狡诈的赫尔墨斯周旋;去往克里特岛,帮助帕西法厄收服牛头怪米诺陶诺斯;与传奇工匠代达罗斯短暂却收获巨大内心能量的露水情缘;见证美狄亚的疯狂;当然,值得浓墨重彩的还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的造访……
喀耳刻的一生,黑暗又深邃,但她并不是那绝望黑暗的一部分,而是其中奋力逃脱,以期掌控自己命运的生物。这位被弃绝的女性,灵魂如金子般闪耀,迸发出灼人的炽热和光明,用一生谱写了一曲普罗米修斯式捍卫自由的慷慨悲歌。
----------
【编辑推荐】
◆2012年柑橘奖得主、《阿基里斯之歌》作者马德琳•米勒最新作品
◆2019年独立选择奖得主!入围2019年女性小说奖!
◆美国图书馆协会亚历克斯奖!红触手奖!2018Elle大奖!
◆《纽约时报》畅销榜连续在榜16周,全美热卖50万册
◆ Goodreads 2018“读者选择奖”,35万读者评分,评分高达4.2
◆《卫报》《纽约时报》《独立报》《星期日邮报》《华盛顿邮报》等25家媒体年度书单!
◆HBO 改编为8集系列剧,由里克·雅法(《侏罗纪世界》)和阿曼达·西尔弗(《猩球崛起》)担任编剧
◆严歌苓力荐:世上有一种作家,能够化古老的传说为神奇的故事。她让我们不是爱上历史,而是爱上那历史里的人!这就是玛德琳·米勒。
◆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真实面目吧!
◆我拥有别人认为我不该有的欲望、叛逆和力量。
我拥有会引雷霆上身的一切。
我也会劈开这一切!
◆向往自由的女性,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打破与生俱来的枷锁,无论是几千年前,还是现在。
◆永远不要让别人定义你,即使那个人是众神之神宙斯!
----------
【媒体/名人评论】
“对女神故事的一次大胆而颠覆的重构,”这本纽约时报NO.1畅销书“在神话史诗和当下的语境内,重塑了《奥德赛》中最臭名昭著的女巫形象,使之成为一个英雄形象。”
——亚历山大•阿尔特 《纽约时报》
《喀耳刻》将现代女权主义的观念赋予古典文本……看到这个喀耳刻自迷雾中浮现是令人惊叹的,她富有同情心,并且具有21世纪的行为动机。
——《时代周刊》
引人入胜……喀耳刻是属于她自己的英雄。米勒大胆开创了一个女性主义经典叙事……它的核心人物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一位自由的女性,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打破与生俱来的枷锁,无论是几千年前,还是现在。
—— O Magazine
狂喜。彻底的狂喜。优雅细腻,真实前卫。故事跌宕起伏,汹涌澎湃。……米勒从荷马的挂毯上抖落灰尘,赋予它光亮、辉煌的色彩和纹理。一部了不起的小说。
——A.J费恩,《窗里的女人》作者
玛德琳·米勒是讲故事的大师,她使喀耳斯容光焕发,栩栩如生——并使古希腊的众神、仙女和英雄们披甲而出。丰富的细节,和如此让人喘不上气来的故事,你会被完全迷住。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海伦▪西蒙森,《小矮星少校的最后一站》的作者
《喀耳刻》拥有颠覆性的魔力,这种魔力来自于米勒对美丽、冒险和重塑的敏锐眼光。通过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女主人公的魅力,神明的世界开始鲜活,我们人的世界——它的问题、爱和羁绊——也被照亮。这本书是给所有在阅读中寻找勇气和追求的人的一份厚礼。
——艾菲尼提▪柯娜,《混血儿》的作者
充斥着女性愤怒的喧嚣:被忽视的、理想主义的或令人兴奋的矛盾声音。玛德琳·米勒在她的后续作品《喀耳刻》中反映了女权主义、修正主义的情绪,这部作品让《奥德赛》中的女巫不再是一个男人史诗中的小角色,而是她自己作品中的明星。
——克莱尔每日电讯报,年度选书评语
对于神话和前现代文学的创造性重述来说,这是重要的一年;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部是玛德琳·米勒的《喀耳刻》,这是一部独特的抒情小说,讲述了权力、力量和责任,故事的视角是这位狡黠而又饱受误解的女神。
——艾米丽▪威尔逊,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选书评语
2021年3月4日 已读
希腊神话的女性主义重构,非常好看,随便摘一段“我无权将他视作至亲,对此我心知肚明。但在孤寂一生中,难得有几个瞬间,另一个灵魂在你的灵魂周围轻挑涟漪,像繁星一年一度与地球擦肩而过。他之于我,就是这样的星宿。”
女性 女权 小说 希腊神话 文学
万万没想到 豆瓣
9.0 (13 个评分) 作者: 李天飞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6 - 11
本书是网络阅读量过亿的“李天飞大话西游”系列文章的结集。书中既有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有对流行的“阴谋论”“厚黑说”的正本清源,趣味开扒有关《西游记》的热点话题、百科知识。在李天飞的解读下,《西游记》不再是全程打妖怪的“四大名著”之一,而是现代人历久弥新的精神养料。
2018年6月19日 已读
旁征博引又很靠谱,部分行文相当简明扼要,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遗憾的是,可能是因为初始版本是网上连载,作者有意识地为了“趣味性”注了水,感觉就像在吃一盘没洗很干净的蛏子,刚赞叹鲜美多汁呢,咔喳就咬到沙子。
中国 历史 古典文学 古籍研究 小说
守护故事的人 豆瓣
作者: [美] 丽萨•温格特 2017 - 8
一份神秘的书稿将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四个人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看似命运般的交合,似乎暗示着人物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他们在时空间相互追逐,互为彼此的“过去”与“未来”。
简•吉布斯是一名生活在纽约事业有成的编辑,进入蔚达出版社把她的事业推向了顶峰。
一天早上,废稿堆中的一封装着泛黄书稿的信封突然出现在她的案头。翻阅手稿,简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故事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一个名叫萨拉的混血印第安纳女孩,默默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她正在等待着一个逃跑的时机……
简决心找到作者,可投稿人神秘的身份又让她隐隐感到不安。
更严重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切线索都指向蓝岭山脉的深处,
一个简自以为已经永远摆脱的地方……
2017年12月9日 已读
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也存在愚昧吸血原生家庭与现代都市独立女性间的矛盾啊。故事很抓人,只是我有点好奇,这年头小说(除了网小)是不是都是多线叙述打乱时间轴的?
小说 文学
繁花 豆瓣 Goodreads
8.7 (282 个评分) 作者: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繁花》让人为之一震,小说的好处自有高人评说----程永新
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文体----张辛欣
近年来最有看头的小说---吴亮
2017年11月14日 已读
有评论说《繁花》是“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的冲向终点”,很对,除了好故事,还有无数信手拈来的时代细节,难为作者不慌不忙的全装进一本书里,还丝毫不让人觉得繁琐。主角们的中年部分,时代背景倒是熟悉,但是我对闲人们“以饭局抗永昼”生活方式很难理解,也太无聊了点...
上海 中国 小说 当代 文学
羅姆魯斯大帝 豆瓣
作者: 弗利德里‧狄倫馬特 译者: 黃怡蓁 等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8 - 10
本劇取材於羅馬歷史,以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夕為時代背景,虛構出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羅姆魯斯˙奧古斯都面對國庫空空如也,且日耳曼大軍壓境,且國家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卻始終不理朝政,認為西羅馬帝國過去侵略成性,理當滅亡,僅自顧自養雞,即不反對帝國滅亡,也不逃走的情節,是一則充滿黑色幽默的寓言故事。
2017年7月19日 已读
印象里是在柏邦妮博客里看到《罗慕洛斯大帝》的台词片段,【大家都爱您】〖不,他们都怕我,但这样岂不是更好〗,念念不忘多年,但是在剧本里并没有看到这句话,google也搜出不来,老年痴呆的又一佐证...
剧本 戲劇 文学 文學 迪伦马特
万物既伟大又渺小 豆瓣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8.4 (48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林滢 / 林慰君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0 - 5
年轻的兽医吉米·哈利踌躇满志地来到乡间工作,谁知道等待他的却是层出不穷的“惨事”。半夜穿睡衣出诊,被人一捧一逗地揶揄不说,饿得要崩溃,却忘了带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明治被端走;挨马踢狗咬也就罢了,还被一只小京巴认作干叔叔,除了礼物竟然还送签名照;好不容易约上了心仪的女孩,结果窘事连连,一波三折……
除了那些让人捧腹的趣事之外,吉米·哈利还用充满柔情的笔触描写了英国乡间怡人的风景,以及在那里生活着的纯朴而热情的人们。他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并将其优雅地表现于笔端,带给读者同样的感动与欢乐。
2017年3月7日 已读
和《万物有灵且美》的田园牧歌范比起来,这本描绘的生活困窘得多,查了下,好像这本才是系列第一本,难怪......
动物 吉米·哈利 文学 生活 自然
古詩源 豆瓣
作者: 沈德潛 中華書局 1977 - 7
此书号尚属于1963年6月新1版,1977年7月第二次印刷,1978年3月第三次印刷,用文学古籍刊行社纸型重印。定价为1.40元。
水浒传:怎样的强盗书 豆瓣
水浒传的来历、心态与艺术
7.3 (6 个评分) 作者: 孙述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是对《水浒传》的故事来历、创作心态与小说艺术的研究与探讨。第一部分《〈水浒传〉的来历》阐释该书是一本创作与流传在法外强徒之间的小说,并且这套故事与岳飞及当年的抗金忠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水浒〉内外的人与事》是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地方、事件与真实历史和地理的关系;第三部分谈的是《水浒传》所反映出的典型的强人心态,如重视同道中人的义气,对女性的放闲心理,强调复仇等等,并对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赏鉴。由于作者少年时期熟读旧小说,后又长期淫浸于西方文学的研究,学养丰厚,文笔优美,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小说研究、赏析的上乘之作。
2015年11月7日 已读
本来以为和《平凡人的宗教剧》一样侧重文学人物评述,所以刚看的时候有点错位感,看进去后还是挺好看的,特别是南宋初期那段历史,平实描述下难掩苍凉悲壮。作者的观点很有说服力,但有些地方感觉还是先有观点再找证据,比如韦太后和九天玄女的关系就比较牵强。
历史 文学 水浒传
窥破金瓶 豆瓣
6.0 (7 个评分) 作者: 吴闲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 2
读《金瓶梅》,你可以看到一部没有被篡改过的历史,可以看到正史中不曾记载的那些无数鲜活的细节。《金瓶梅》最直接、最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
2015年7月6日 已读
翻了几章,排雷。无趣的口水话。有关金瓶梅的文学评论到目前为止值得看的:《平凡人的宗教剧》,《秋水堂论金瓶梅》,《雪隐鹭鸶》
吴闲云 文学 评论 金瓶梅
因自由而美丽 豆瓣
7.6 (20 个评分) 作者: 黎戈 新星出版社 2013 - 1
本书是黎戈的最新作品集,四年以来的散文、随笔、文艺评论合集。
包括“淡夏”“纸游”“物喜”“我城”“静语”五部分,内容涉及生活、阅读、电影、植物、食物、南京等。
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绵密细致、冲淡平和;写阅读则深情凌厉,灵气逼人。
————————————————
洁尘:黎戈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文字风格自我且恬淡,有发见,有铺衍,随和中亦有自己的坚持。
张悦然: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韩松落:黎戈可贵之处,在于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聊斋志异》中人,四处撷取气味、颜色、故事,努力沾染体温、画面、他人的历史,既世俗,又超然,既贪欢,又不忌惮刀锋之险,只为让自己画皮下的心,最终变得有血有肉,并透彻觉醒。
苏枕书:喜欢黎戈,是因为她低调、勤奋。这是作家的理想状态。正如黎戈自己所言,“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所以她值得读者的期待与喜欢。
2015年7月5日 已读
大部分都在博客上看过。茶泡饭 ,梅雨,蓝印花布,蚊香,应季花草,不紧不慢的生活,温柔而敏锐。
散文 文学 生活 随笔 黎戈
世俗的经典 豆瓣
作者: 【加拿大】诺思洛普·弗莱 译者: 孟祥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2
本书为弗莱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成书,探讨的核心是传奇故事的结构。作者一直将文学视为一个整体——“神话的世界或者想像的宇宙”,擅于从最古老的文学——神话原型入手,把握文学结构上的相似性。通过弗莱对传奇故事文本的精妙分析,读者将会发现,那些美妙的传奇故事其实都可以从《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到它们的原初形态。
传奇故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具有古老的形式和意涵。它起源早、指称广,包括古希腊散文体传奇、11世纪骑士传奇、哥特式浪漫小说、当代浪漫小说等。它钟情于描述荡气回肠的爱情,命悬一线的历险,光怪陆离的奇遇。传奇故事和推理小说、间谍小说、科幻小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大众文学或通俗读物,是世俗的经典。
在这里,诺思洛普•弗莱像一位经验丰富、洞察精准的老侦探,兴致盎然地为你揭示传奇故事的秘密来源。每一部传奇作品都有一个原型主题,都遵循某种既定模式,归根结蒂,传奇故事是古老神话的再生与衍伸,组合与变异。传奇,止于神话。
2015年5月21日 已读 不知道是原书如此还是翻译问题,晦涩难懂,弃
文学 理论 研究
Charlotte's Web 豆瓣
8.5 (26 个评分) 作者: E. B. White Scholastic 2004
This is the tale of how a little girl named Ferm, with the help of a friendly spider, saved her pig, Wilbur, from the usual fate of nice fat little pigs.
怨女 豆瓣
8.1 (21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5
《怨女》是张爱玲难掩光芒的杰作。1943年发表的《金锁记》被赞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夏志清语);二十多年后,张爱玲把三万多字的《金锁记》改写成十万多字的《怨女》,着重展现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欲煎熬,其细腻深切、摄人心魄的描写使得《怨女》成为又一部难掩光芒的杰作。《怨女》英文本还入选美国各大学通用教材《中国文学选读》。
点击链接进入:
《张爱玲全集(套装共12册)》
《张爱玲全集:六月新娘》
《异乡记》
《易经》
《张爱玲外集:雷峰塔》
《张爱玲全集: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
《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
《半生缘》
《重访边城》
《流言》
《红楼梦魇》
《怨女》
《小团圆》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色,戒(简体版)》
《张爱玲私语录》
《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
2014年5月31日 已读
大段大段无人称指代不分段的对话看的我差点弃书。抛开文学成就不谈,把自己广受褒奖的中篇改写成长篇,至少我感觉是种商业上的取巧。金锁记中的曹金巧是个英雄式的变态,到了怨女,张爱玲的兴趣更在于平凡人,所以银娣虽然恶,却是庸人的恶。
中国 小说 张爱玲 文学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 豆瓣
作者: 梁羽生 著 / 孙立川 校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8
《金瓶梅》自问世以来,属于最有争议的古典小说。一代“武侠大师”梁羽生先生在小说创作“封笔”后,转而以持续五百多天的专栏,点评《金瓶梅》,其史识、学识、文学观及审美意识,就在这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挥洒出来。例如,梁先生细致分析了武松杀人的变态心理与行为,认为武松也还是有“阴暗面”的“英雄”,即属发人之所未见;虽然《金瓶梅》终场诗曰,“楼(孟玉楼)月(吴月娘)善良终有寿”,但梁先生分析,吴也不是正面人物,识破作者的反讽手段。继鲁迅、毛泽东之后,梁羽生对《金瓶梅》在世道人心上多有阐发,评弹有据,条分缕析,时有令人豁然之见解。
2014年4月26日 已读
评论金瓶梅最好的还是孙述宇和田晓菲。梁评和梁的小说一样道学气重些,倒是对某些人物心态的揣摩得细致
文学 梁羽生 评论
红楼梦魇 豆瓣
7.6 (30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 2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旅居美国研究《红楼梦》十年的心血结晶,亦是一部学术考据之作。
像张爱玲这样一位作家,用十年时间,对《红楼梦》作如此近乎繁琐的考据,似乎真是“梦魇”一般奇特。
不过,喜爱张氏作品的人都知道,她实在与这部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有太深太深的关系,
她从小就爱读《红楼梦》,以后每隔几年又重读一次,对,红楼梦》真到“熟读”的程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她少年时代就模仿《红楼梦》写过作品,以后她的写作品如《金锁记》等,意境、手法、语言,都得《红楼梦》之真传。
难怪她醉心于《红楼梦》世界的一切,甚至是:“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
《红楼梦》已经这样融入她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真是要了解张爱玲,不可不了解这一点。
2014年3月30日 已读
和预期有点不一样,不过看进去后还蛮有趣的。张从各个版本的微妙不同加之创作者角度考证出红楼梦的情节变迁,比如最早也许并不是悲剧而是宝玉湘云的白首结局;宝黛最激烈也最动人的冲突虽然出现回目早,但其实是后期才写的;续书中袭人不讨喜是因为高鹗也被小妾甩过
中国 张爱玲 文学 文学研究 文艺评论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 译者: 贾放 中华书局 2006 - 11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初版于1946年问世,是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弗·雅·普罗普的第一部著作《故事形态学》的姊际篇,标志着作者对俄罗斯神奇故事由结构类型研究转入历史类型思路,在对神奇故事进行了结构形态描述,弄清它是“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后,就该转入下一步,去追寻它“从何而来”,即探讨它的起源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想研究的是历史往昔的哪些现象(不是事件)与俄罗斯的故事相符合并且在历史现实中的根源”。本书旁征博引,大量引证了世界各地的民俗事象、地方性知识、方言故事以及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论述、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学问功底,堪称20世纪以人类学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典范之作。
本书内容此前在中国介绍得较少,此次由俄文版全文译出。
2013年6月14日 已读
比以前看过的《金枝》,《千面英雄》等神话学书籍强太多。分析了大量神话故事中的常见情节和构成,远行,妖婆,宝物,刁难,棺材中的美女,死而复生,碎尸,杀死岳父等等,结论是:故事并非起源于人类心理的某些特点,也不是艺术创作的特殊性,而是往昔的历史现实。不能说完全令人信服,但至少能自洽。比较怨念的是,没有分析“偷衣服获得妻子”这么经典的情节
人类学 俄罗斯 历史 文学 民俗学
巨龙的颂歌 豆瓣
7.2 (16 个评分) 作者: 屈畅 古吴轩出版社 2011 - 6
《世界奇幻小说简史:巨龙的颂歌》内容简介:在奇幻的王国,诸神降临,如椽巨笔纷纷登场。他们用最震撼人心的作品.谱写出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天才史诗……《冰与火之歌》翻译屈畅作品,拉兹、骑桶人、阿飞、潘海天、灰鹰鼎力推荐。
最权威准确的知识体系,最鲜为人知的掌故秘闻。最热血沸腾的作家传奇,最荡气回肠的史诗演绎。
2013年4月25日 已读
低于预期,作为入门指南还可以,但毕竟是百天赶出来的急就章,罗列过多,缺乏脉络。西方的奇幻貌似和国内的起点差不多,动辄十几本,长到吓人,精品率低。同是幻想系小说,科幻就好得多。
历史 奇幻 文学
万物有灵且美 豆瓣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8.8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种衍伦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0 - 1
“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把追车当做一门艺术的狗,策划群猫暴动的精灵古怪的老猫……动物们的温馨感人喜剧在轮番上演着。大自然怀抱中的乡野风情,多姿多彩的人和动物,构成了一幅芸芸众生的绚烂画卷。
年轻的乡村兽医哈利,每天开着一辆冒黑烟的老爷车“南征北战”。和恶犬贴身肉搏,随时准备应对母马的“无影脚”……,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惨痛”遭遇层出不穷。在这里他遇上有生以来最困窘的时刻,也享受到最温暖动人的真情。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乡间行医的点点滴滴,满溢着兽医生活的笑与泪,朴实的人情和土地的智慧。
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劳伦兹说过“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发自内心的真感情,也许这正是这本书能够打动亿万读者的真正原因吧。哈利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并赞颂着生命的奇迹。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掘美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他的热爱以近乎完美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让我们能够同样感受到生命、爱与欢笑。
2013年1月12日 已读
不好意思用田园牧歌,治愈这些俗透了的词,但又找不到更合适的,我恨自己贫瘠的语言...
动物 小说 文学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