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小说课 豆瓣
8.3 (115 个评分) 作者: 毕飞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2
►关于阅读,他们这样说:
通过认真阅读小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不管多忙,生活多困苦,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都是不变的巨大喜悦。唯有那喜悦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日本] 村上春树
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毕飞宇这样说:
有时候我把小说看得很重,足可比拟生命。有时候我也会把小说看得非常轻,它就是玩具,一个手把件,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一遍又一遍。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集结万千读者的热情期待,网络阅读量超千万,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获奖作品!
广受好评,最不一样的阅读范本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带你进入最妙不可言的小说世界
你,真的读懂小说了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渴望我的这本书可以抵达文学的千分之一。——毕飞宇
经典不仅仅是文学史上那些德高望重的作品,经典首要的意义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
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的毕氏解读
以小说家的眼光读小说!
以普通人的姿态读人性 !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
本书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广为流传,特结集以飨读者。
叶思芬说金瓶梅 豆瓣
作者: 叶思芬 2017 - 11
【内容简介】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
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编辑推荐】
揭开《金瓶梅》的神秘面纱,走入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日常生活;结合原版插图,带你细致解读被无数人误解的世界名著,道出千百年来未曾变化的世道人心。
-----
1 数百年来,《金瓶梅》一直被视为“淫书”“禁书”。在这里,作者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解读这部大家都知道却又甚少了解的文学名著,还原它“世情书”的本来面目。
2 这部描写数百年前明朝生活的书,其实与我们当代生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包括商业城市的繁华生活、人们对名利的追逐、欲望的膨胀、复杂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数百年来从未改变的世道人心。解读《金瓶梅》,仿佛是在照镜子,穿越历史时空看到我们的另一个版本。
3 《金瓶梅》写的是日常生活,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却在日常中,写出了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写出了结实而丑陋的人性。
4 《金瓶梅》还是明朝的百科全书,对经济生活的描绘尤其详尽,可以让我们了解明朝生活方方面面。买房要多少钱,买衣服要多少钱,吃一顿饭、逛妓院要给多少小费,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5 带读者按专题细读小说,解析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独立成书,无需对照原著。
6 书中插入明代版插图及《清明上河图》,让读者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7 本书作者对《金瓶梅》的解读精确到位,如“金瓶物语”专题,从书中的小事物、小细节出发,金簪、鲥鱼,既是精美的衣饰、可口的食物,又是了解人物、背景乃至整个文化的切入点。
8 文字为讲稿风格,略显口语化,流畅自然,可读性强。
9 专色印刷包装盒,每辑封面搭配不同配色,装帧典雅大方。
【名家推荐】
张爱玲:(《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
郑振铎: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
鲁迅: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宇文所安:在十六世纪的世界文学里,没有哪一部小说像《金瓶梅》。它的质量可以与塞万提斯的 《堂•吉诃德》或者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相比,但那些小说没有一部像《金瓶梅》这样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人情味。
雪隐鹭鸶 豆瓣
8.3 (42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译林出版社 2014 - 8
本书是著名作家、学者格非论《金瓶梅》的专著。全书第一、第二部分联系明代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将《金瓶梅》置于十六世纪全球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的背景中详细考察,对小说所展现的器物日用、经济活动、观念风习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第三部分以细腻生动的随笔和例话形式对《金瓶梅》文本展开细读,赏析其文章修辞的精彩之处。格非教授于治学写作之余反复品读《金瓶梅》,积多年之功得成此书,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视角使他的解读别有会心。书名“雪隐鹭鸶”四字取自《金瓶梅》中的诗句,喻指《金瓶梅》中深远幽微的人情世态和历史文化信息。格非教授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激愤之书、悲悯之书,更是一部别开生面、寄意深远的呕心沥血之作。《雪隐鹭鸶》对《金瓶梅》展开全方位解读,正是要鼓励读者穿透偏见和曲解,去索解隐秘、探幽访胜。
2014年9月8日 已读
书分三个部分,分别从明后社会背景,思想变革和文本方面解读金瓶梅。特别是第二部分思想变革方面,从禅学明阳心学一直讲到萨德尼采老陀,纵(nao)横(dong)捭(da)阖(kai),十分容易和当今现实相联系。
文学评论 格非 金瓶梅
秋水堂论金瓶梅 豆瓣 Goodreads
8.3 (27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1
秋水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咱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咱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个角色具备非人的完美,给我们提供绝对判断的标准。我们还是会对书中的人物做出道德判断——这部小说要求我们做出判断——但是我们的无情判断常常会被人性的单纯闪现而软化,这些人性闪现的瞬间迫使我们超越了判断,走向一种处于慈悲之边缘的同情。
2012年8月12日 已读
金瓶梅好像是大学时候看的,当时感觉是末法时代百鬼日行,粗粝冷硬不及红楼多矣。看着这本评论,才觉得自己看书太粗,准备有时间再重看一遍绣像版。又及,作者竟然是宇文所安的老婆,真神仙眷属
中国 文学评论 田晓菲 金瓶梅
巨匠与杰作 豆瓣
Ten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
7.7 (2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李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8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2012年7月2日 已读
和毛姆另一本《读书随笔》相比,多了浓浓的浓浓的浓浓的八卦味。完整看过的(儿童缩写版不算)只有:傲慢与偏见,高老头,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什么毛姆要拿《红与黑》而不是《巴马修道院》作为司汤达代表作举例呢,不然我还能多一本看过的名著。扼腕
文学评论 毛姆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