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关键冲突 豆瓣
Crucial Confrontations
作者: 科里·帕特森 / 约瑟夫·格雷尼 译者: 毕崇毅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 5
《关键冲突:如何把人际关系危机转化为合作共赢》帮助你学会如何使人们负责任,不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会导致新的问题,而且能显著、持久地改善彼此的关系。学习如何处理冲突与对立,你就再也不会从无解的状况中失望、愤怒地离去。《关键冲突:如何把人际关系危机转化为合作共赢》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技巧,它重新定义我们在家庭中和工作场所彼此的关联互动。当《关键冲突:如何把人际关系危机转化为合作共赢》变成所有人的必读本时,生产力必然会惊人地提高。
海报:
2015年5月21日 已读
优点是不要求你洗心革面,缺点是前提判定人都是理性的。好想送一本给某人。。。
心理学 思维 方法
学习之道(第2版) 豆瓣 Goodreads
The Art of Learning
7.2 (3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希·维茨金 译者: 苏鸿雁 / 谢京秀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 4
本书2008年第一版题名为《学习的艺术》,亦使用同一ISBN。
2015年4月1日 已读
豆瓣这么高分我有点惊讶,反正我是挣扎了两次都没看完,感觉是老鹰向兔子传达飞翔之美,真的有这么多兔子领会到了?
学习 心理学 思维 教育 方法
六顶思考帽 豆瓣
Six Thinking Hats Revised Edition
6.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爱德华·德·波诺 译者: 冯杨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 1
此书中所强调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这一概念就是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戴上任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我将在此书中分别描述每一种思考方式的性质和作用。
六顶思考帽将使得我们指导自己的思考如同指挥一个乐队一般,我们可以唤起自己想要的。同样在任何会议上,六顶思考帽都有助于使人们脱离思维的俗套而对事物产生新的看法。
六顶思考帽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非常便于思考。
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先生为本书作序!国际超级畅销书! 《微软商刊》最佳畅销书!微软中国 摩托罗拉中国 可口可乐 麦肯锡等跨国公司强力推荐! 它与《第五项修炼》并称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商业书籍! 2003年底—2004年,北京科技出版社高强度、大资金、市场化运作的重点书! 央视、《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等80余家强势媒体历时一年的连续报道! (1)1984年个人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并获得25亿美元巨额利润的彼德.尤勃洛斯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接受本书的创新培训。(2)西门子公司采用《六顶思考帽》后产品开发时间减少25%。(3)IBM公司有4万员工用《六顶思考帽》作核心创新教材。(4)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健康组织、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机构投资者协会等组织用此书进行创新思维,指导工作。 《六顶思考帽》被称为创新培训第一书!现在微软中国、摩托罗拉公司中国、朗讯中国等著名跨国公司隆重推荐!通过六顶不同颜色的帽子,作者指出企业和个人最高效的进行创新的方法。
2014年9月11日 已读
可能、也许、大概可以节约开会时候车轱辘话时间。
思维 方法 管理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豆瓣
「結果を出す人」はノートに何を書いているのか
6.6 (29 个评分) 作者: [日] 美崎荣一郎 译者: 糜玲 中信出版社 2011 - 5
职场上,成功的人总是把失败的经验写在笔记本上,然后重新出发;追求成果的人总在积极改变工作习惯,善用笔记本“捕获”升级加薪的机会;注重自我投资的人不会让时间和金钱白白溜走,学以致用只为成就梦想。
本书告诉我们,职场达人和普通人的最大差别在于做工作笔记的方法!奥运会选手有以往成绩可循,才能一再破纪录;金牌销售员妙用笔记本管理客户关系,业绩才能屡创新高;策划经理靠笔记本记录灵感,品牌影响力才能经久不衰……
作者独创“金三角笔记法”——记事笔记本+航母笔记本+行程笔记本。他认为,工作笔记不同于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为了“记忆”,而工作笔记是为了“遗忘”,“烂笔头”式面面俱到的笔记法不再适用,技巧与效率兼备的超级笔记法才是职场达人的必杀技。
你上谷歌搜索,只能找到别人的经验,唯有自己的笔记本,才是专属于你的资历累积。千万不要小看工作笔记,不论成功或失败,全部记下来,你会有意想不到的人生礼物!
2011年9月15日 已读
有些小窍门应该还是有用的,不过总体来说太励志,看得我这种工作没啥热情的人心虚不已。。。
学习 方法 日本 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 Goodreads
How to Read a Book
8.2 (367 个评分)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 郝明义 / 朱衣 商务印书馆 2004 - 1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