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琴
阿姐鼓 豆瓣 Spotify
8.3 (41 个评分)
朱哲琴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lektra / Wea
由何训田作曲,朱哲琴主唱的《阿姐鼓》唱片,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阿姐鼓》对西藏文化中神秘主义的那一部分加以开掘、发挥,如轮回转世、福祸因缘、祈求祝咒,饱含苍凉的意味。它在世界流行乐坛产生的出人意料的卖座,不仅为进入90年代以后,日益落寞的中国流行歌曲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而且为始终困斗于内陆的中国流行歌曲"走向世界"架设了一条高空索道。
该碟的录音,足以使世人摘掉有色眼镜,对国内制作的水准刮目相看。何训田为了确保它出色的音效,决定只出CD,不出盒带。整张专辑的声音部分格外震慑人心,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朱哲琴在录制这张专辑时,每首歌曲从头至尾原声演唱,没有经过任何剪辑混音,更由于她深沉情感的自由宣泄,完全摒除一般演唱技巧的顾忌和束缚,而何训田大量采用西方电子合成器,用最原始的收录方法,完成的作品却充满浓烈的东方民族风味。
该碟的录音,足以使世人摘掉有色眼镜,对国内制作的水准刮目相看。何训田为了确保它出色的音效,决定只出CD,不出盒带。整张专辑的声音部分格外震慑人心,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朱哲琴在录制这张专辑时,每首歌曲从头至尾原声演唱,没有经过任何剪辑混音,更由于她深沉情感的自由宣泄,完全摒除一般演唱技巧的顾忌和束缚,而何训田大量采用西方电子合成器,用最原始的收录方法,完成的作品却充满浓烈的东方民族风味。
央金玛 豆瓣
8.4 (17 个评分)
朱哲琴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九州音像出版公司
一杯浓茶,一点灯光,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打量这张已在抽屉中躺了月余的《央金玛》。
朱哲琴还是朱哲琴,何训田也依然是何训田,这样的东西是需要心来听的,甚至,带着浓浓的信仰。
我的耳中全是音乐,我的心中只是音乐。“央金玛”,朱哲琴这个“妙音女神”用藏语向我们显现着日光之城的一切,昭示着太阳的光辉,弥散着阿波罗与戴奥尼瑟斯的神祗。我无法自拔,双脚在臆想中升空,化作一双巨大的翅膀,在黄昏的时候,到达了拉萨,耳边传来Dadawa和藏民们的“拉萨谣”,布达拉宫的后面,是闪烁着佛光的一望无边的蓝天。
西藏,是宗教的圣地,独特的宗教观和宗教方式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一丝无可言喻的悸动。“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间......,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样的理念是否会被当今的人们接受呢?这正是古老的藏传佛教精奥深广的佛义。
“七只魔鼓”的传说,带我们走过时间的隧道。何训田的编曲,加上Dadawa渐趋紧促的喊声,就象七只鼓的鼓声,重叠交错,在黑夜中凸显得更具色彩,无以自抑。
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在雪域高原的颠峰,藏民们在坚守着人类最初的诞生地。或许,这只是传说,或许,这也是信仰,或许,这还是生命......
嘎吱的开门声,屋外的狗吠划过风雪的黑夜,高原大地同样传颂着经典的爱情故事。没有矫柔造作,没有故弄玄虚,唯有的,是真实与质朴。六世达赖仓央加措的不朽诗篇,又一次印证了那句古老的话:“爱情是永恒的。”风也好,雪也罢,一切艰难都将过去,最美的光华终将显现。
生与死,总是让人难以释怀,只是此岸与彼岸之间的,究竟是什么?活着的,也许并未活着,死去的,也许并未死去。时空的变换中,人亦在变。也许,有了方向,或许,还迷失于雾霭。
雪域茫茫,无边无野,或许,那里的确藏着人类灵魂中最为真实的东西。
朱哲琴与词曲作者何训田在《黄孩子》、《阿姐鼓》的合作之后,又在这张唱片中搭档。听完CD,那充满整张唱片的喜乐、超脱与平和都在证明这对黄 金拍档己接近涅槃之境!
从第一曲开始,那迅速而充满弹性的低频就叫人心头一惊;而第二曲中合唱最高潮的那声极富重量感的震撼更让人心花怒放;第三曲中鼓声在音场两旁四处飞舞,而鼓点则可以在空间中凝结成形!
集大成的作品是第六曲,刚开始的开门声、脚步声与犬吠,效果都真实无比,不让TELARC专美于前。到后半段那雷声凌空一击,惊天动地的爆发力对音响系统着实是严酷的考验!
最后要谈谈朱哲琴的歌声。我始终认为,朱哲琴自《阿姐鼓》以来展现的声音已被一种“绝非凡人所有”的灵性光环笼罩看,但您又可以非常强烈地共鸣到她歌中的原始人性。这是一种怎样的歌声啊?!
听碟中第二曲《拉萨谣》,朱哲琴那自由而真实、爆发与震撼的歌声,像孩子对看母亲,大地对着天空,亿万生灵对着无边宇宙的共鸣!啊!这是一种离天最近的歌声!
朱哲琴还是朱哲琴,何训田也依然是何训田,这样的东西是需要心来听的,甚至,带着浓浓的信仰。
我的耳中全是音乐,我的心中只是音乐。“央金玛”,朱哲琴这个“妙音女神”用藏语向我们显现着日光之城的一切,昭示着太阳的光辉,弥散着阿波罗与戴奥尼瑟斯的神祗。我无法自拔,双脚在臆想中升空,化作一双巨大的翅膀,在黄昏的时候,到达了拉萨,耳边传来Dadawa和藏民们的“拉萨谣”,布达拉宫的后面,是闪烁着佛光的一望无边的蓝天。
西藏,是宗教的圣地,独特的宗教观和宗教方式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一丝无可言喻的悸动。“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间......,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样的理念是否会被当今的人们接受呢?这正是古老的藏传佛教精奥深广的佛义。
“七只魔鼓”的传说,带我们走过时间的隧道。何训田的编曲,加上Dadawa渐趋紧促的喊声,就象七只鼓的鼓声,重叠交错,在黑夜中凸显得更具色彩,无以自抑。
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在雪域高原的颠峰,藏民们在坚守着人类最初的诞生地。或许,这只是传说,或许,这也是信仰,或许,这还是生命......
嘎吱的开门声,屋外的狗吠划过风雪的黑夜,高原大地同样传颂着经典的爱情故事。没有矫柔造作,没有故弄玄虚,唯有的,是真实与质朴。六世达赖仓央加措的不朽诗篇,又一次印证了那句古老的话:“爱情是永恒的。”风也好,雪也罢,一切艰难都将过去,最美的光华终将显现。
生与死,总是让人难以释怀,只是此岸与彼岸之间的,究竟是什么?活着的,也许并未活着,死去的,也许并未死去。时空的变换中,人亦在变。也许,有了方向,或许,还迷失于雾霭。
雪域茫茫,无边无野,或许,那里的确藏着人类灵魂中最为真实的东西。
朱哲琴与词曲作者何训田在《黄孩子》、《阿姐鼓》的合作之后,又在这张唱片中搭档。听完CD,那充满整张唱片的喜乐、超脱与平和都在证明这对黄 金拍档己接近涅槃之境!
从第一曲开始,那迅速而充满弹性的低频就叫人心头一惊;而第二曲中合唱最高潮的那声极富重量感的震撼更让人心花怒放;第三曲中鼓声在音场两旁四处飞舞,而鼓点则可以在空间中凝结成形!
集大成的作品是第六曲,刚开始的开门声、脚步声与犬吠,效果都真实无比,不让TELARC专美于前。到后半段那雷声凌空一击,惊天动地的爆发力对音响系统着实是严酷的考验!
最后要谈谈朱哲琴的歌声。我始终认为,朱哲琴自《阿姐鼓》以来展现的声音已被一种“绝非凡人所有”的灵性光环笼罩看,但您又可以非常强烈地共鸣到她歌中的原始人性。这是一种怎样的歌声啊?!
听碟中第二曲《拉萨谣》,朱哲琴那自由而真实、爆发与震撼的歌声,像孩子对看母亲,大地对着天空,亿万生灵对着无边宇宙的共鸣!啊!这是一种离天最近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