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燕园草木 豆瓣
作者: 许智宏 / 顾红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7
北京大学校址所在,有着悠久的渊源和复杂的变迁。从明朝米万钟营造勺园开始,四百多年来,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王宫宅邸相沿继续、兴废替立。
几百年的雕梁画栋基本荡然,但草木花卉却代复一代年复一年,不惧人事更迭、沧海桑田,顽强地生长繁滋,以循环往复的春华秋实冬枯夏荣,展示着世界上真正的壮观,携刻着真正活着的历史。
昔人对草木趣灵的赞叹已经杳然,而今人与草木的故事还是这座庭园最动人的记忆之一。从燕京大学到如今的北京大学,多少学子曾在心中梦里涵咏过桃李桑槐,多少学者才俊在文中笔底追摹过兰蕙蒹蒲。因有草木,燕园的历史才有活色,因有花卉,燕园的记忆才有芳香。
2013年11月2日 已读
图文都不错,还知道了点小八卦,朗润园湖里的那片荷花还是季羡林从湖北带来的(现在已经变菜地了)。不过一直到翻完我也没发现草木的出场顺序是啥,也就是说除非把书里内容烂熟于心,不然没法按图索骥查看园内植物。还有比较严重缺陷是缺个地图,我哪知道校景亭在哪啊...
北大 图谱 植物 科普 自然
植物记 豆瓣
作者: 安歌 中信出版社 2012 - 9
《植物记:新疆篇》是关于植物的科普散文集,分为“新疆篇”、“海南篇”两册。作者用空灵秀美的文笔,将读者带往从新疆到海南的山南海北,与每一株植物相遇。
文中有知识,有想象,有传说。温暖的文字,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
2013年10月12日 已读
三分减,海南篇中感性和理性平衡感把握的还比较好,新疆篇就太感性了,摄影水平一如既往的有待提高,应付差事的看完了
安歌 散文 植物 自然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 豆瓣
作者: 刘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 7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精选山东地区700余种常见和代表性物种,专业科研团队编写,鉴定,内容准确可靠,1300余幅精美、逼真的彩色图片,语言简明、通俗、实用性、可读性强,全系列出版,覆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生境类型。
2013年8月17日 已读
好久没看到这么让人惊喜的书了,完全超出期望值,真·业界良心。大涨知识,楼下的不是爬墙虎而是五叶地锦,常年被我统一称为牵牛花的植物相当大部分是田旋花或者打碗花...
图鉴 植物 科普 自然
植物记 豆瓣
作者: 安歌 中信出版社 2012 - 9
植物记:海南篇,ISBN:9787508634180,作者:安歌 著
2013年2月17日 已读
尽管出现了诸如“沙漠中的旅人蕉”,“水知道答案”这种令人无语凝噎伪科学,但还是在科普与抒情中取得了不错的平衡。还有个缺点就是配图,似乎都是作者亲自拍的,水平还有很大可提升空间...
博物学 摄影 文艺 植物
玫瑰之吻 豆瓣
The Rose's Kiss:A Natural History of Flowers
作者: 伯恩哈特 译者: 刘华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7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适合于自然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园艺工作者、环境工作者及普通学生阅读,不要求读者具有专门的植物学知识。“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花,但实话说,懂花、细心观察过花并研究过花的构造、功能与起源的人不算多。这部优美、简明的著作从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花朵何时开放、何时凋零,花粉与传粉,花与昆虫的互动,花的进化等等。英文版1999年出版后受到《纽约时报》、《科学》和《自然》的好评。原作者还专为中文版的出版修订了最后一章的内容。
一部关于花的引人入胜的植物学博览。
——《纽约时报书评》
伯恩哈特这部雄辩、准确、优美的著作,既能让好奇的科学工作者,也能让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有机会了解并欣赏花的生物学。
——凯文(PeterG.Kevan),《自然》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玫瑰之吻》是对花的研究,读这部清晰的作品有完全享受的感觉。
——阿尔特(BarbaraS.Arter),《美国园丁》
植物学家伯恩哈特将花的形态、功能和生态学知识与花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描写铸就了一部平衡的博物学作品,我愿意向所有爱花人,以及想更多了解花的生物学的人推荐它。
——恩德瑞斯(PeterK.Endress),《科学》
2011年6月15日 已读
第一印象封面美,买下此书一半是为了封面。_x000d_
副标题是花的博物学,书如其名,专业性与趣味性兼顾,文笔优美,译者刘华杰是北大哲学教授,翻译此书完全是有爱行为,翻译细心谨慎,连中英文转换之间的微妙之处,都在注释中加以说明,推荐给所有有志于成为博物学家的同学们看。译后记也颇值一读,最后还推荐了若干不错的中文版植物学书籍和两个网站“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我打不开,不知道是否关门了)和“中国植物志电子版”_x000d_
缺点:书里采用的照片质量有点差,大部分都看不太清楚,倒不如都改成手绘的好。
博物学 植物 科普 美国 自然
花镜 豆瓣
作者: [清初] 陈淏子 辑 译者: 伊钦恒 校注 农业出版社 1979
中国清代主要介绍花卉植物的专著。作者陈陈淏子,一名扶摇,自号西湖花隐翁,浙江杭县人。约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成书时已年逾70。全书6卷。 卷一“花历新裁”,为种花月令。其中“占验”述及气候观测和干支推算;“事宜”包括分栽、移植、扦插、接换、压条、下种、收种、浇灌、培壅、整顿等10目,都是通过实践或调查获得的经验。卷二“课花十八法”,内容涉及花卉特性和嫁接、 扦插、移植、 下种、浇灌、培壅、治虫、催花等方法,以至盆景、插瓶、花园款设等,是全书着意所在,所陈技术,有不少独到之处。卷三至卷六分别为“花木类考”、“花果类考”、“藤蔓类考”、“花草类考”,著录植物有花木类100种、 藤蔓类92种、花草类103种共达295种,并附有插图以及栽培技术介绍。卷后附一“余刊”,叙述调养禽鸟、兽畜、鳞介以及昆虫的方法。本书的最早刊本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善成堂刻本,以后坊刻、石印、铅印不绝,流传甚广,有的书名作《百花栽培秘诀》。农业出版社1959年出版了酆裕洹的《花镜研究》,1962年出版了伊钦恒的《校注花镜》。
可卡因传奇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英)斯特里特费尔德 译者: 余静 中信出版社 2005 - 1 其它标题: 可卡因传奇
无畏记者孤身犯险,深入南美丛林,近距离接触毒枭、特工与反政府游击队提供第一手材料,还原历史真相,披露最真实的可卡因世界。
500年前一次征服世界的旅程,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令西方社会胆战心惊的力量。为了传说中黄金国度的宝藏,西方探险者们跟随哥伦布的足迹,打着教化的旗号,在攫取南美大陆的黄金、白银和文化的同时,也把印加人心中的圣物带到了欧洲。古柯,印加文化5000年的传承者,却成为了欧洲人眼中的梦魇。历史的玩笑冷酷无情。欧洲征服和美洲,古柯征服了欧洲。从弗洛伊德到福尔摩斯,现实的的人物和虚构的英雄一根未能幸免。
古柯以可卡因的行头杀回美洲后,所到之处无不人仰马翻。政变、腐败、谋杀,美洲后院浓烟滚滚,山姆大叔自顾不暇。毒品向国家、社会和文明宣战。穷与富、白与黑、灵与肉,可卡因教唆着阶级的对峙,刺激着失落和渴望,将理性变回了兽性,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