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窥破金瓶 豆瓣
6.0 (7 个评分) 作者: 吴闲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 2
读《金瓶梅》,你可以看到一部没有被篡改过的历史,可以看到正史中不曾记载的那些无数鲜活的细节。《金瓶梅》最直接、最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
2015年7月6日 已读
翻了几章,排雷。无趣的口水话。有关金瓶梅的文学评论到目前为止值得看的:《平凡人的宗教剧》,《秋水堂论金瓶梅》,《雪隐鹭鸶》
吴闲云 文学 评论 金瓶梅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 豆瓣
作者: 梁羽生 著 / 孙立川 校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8
《金瓶梅》自问世以来,属于最有争议的古典小说。一代“武侠大师”梁羽生先生在小说创作“封笔”后,转而以持续五百多天的专栏,点评《金瓶梅》,其史识、学识、文学观及审美意识,就在这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挥洒出来。例如,梁先生细致分析了武松杀人的变态心理与行为,认为武松也还是有“阴暗面”的“英雄”,即属发人之所未见;虽然《金瓶梅》终场诗曰,“楼(孟玉楼)月(吴月娘)善良终有寿”,但梁先生分析,吴也不是正面人物,识破作者的反讽手段。继鲁迅、毛泽东之后,梁羽生对《金瓶梅》在世道人心上多有阐发,评弹有据,条分缕析,时有令人豁然之见解。
2014年4月26日 已读
评论金瓶梅最好的还是孙述宇和田晓菲。梁评和梁的小说一样道学气重些,倒是对某些人物心态的揣摩得细致
文学 梁羽生 评论
诗经往事 豆瓣
作者: 闫红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 1
《诗经往事: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则对《诗经》的爱情篇做了最全新的阐释,文笔清新、豁达,充满古典情怀,隽永、悠长,将我们都会经历的爱情过程:暗恋、执手、诀别……用华丽丽的文字表现的婉转动人、缠绵悱恻,句句值得揣摩,令人回味无穷。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年,更在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中一举夺魁。
推敲“自我” 豆瓣
作者: 黄梅 三联书店 2003 - 5
本书全面评介了从17世纪英国现代小说兴起之初始阶段到18世纪英国小说首次繁荣昌盛这一百多年里的主要小说作家、主要作品、流派风格和在英国及西方小说史上的贡献。书中包容、点评了西方特别是英美学者们过去对这些作家、作品从不同观点和角度所发表的重要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体评介上,作者显示了出色的解读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层次含义都一一展示出来,起到了经典赏析的作用。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豆瓣
8.9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余英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 2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汇集余英时研究《红楼梦》的八篇专论。文章考证缜密,论述生动,对把握《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探寻曹雪芹的思想轨迹有指导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 豆瓣
作者: 维·什克洛夫斯基 / 德·佛·扎尔斯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 1
内容简介
本书为"思想文库·文学与思想"丛书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末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对于文学研究者,而且对于哲学、宗教的研究者都是极宝贵的资源。本书集中了欧美作家和批评家对陀氏及其作品的研究文论,有赫尔曼·黑塞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或洲的没落》,理查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等。从中可看出国外对陀氏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中文目录
[原苏联]维·什克洛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原苏联]德·佛·扎东斯基
为什么加尼亚·伊沃尔金没有去取十万卢布?
[德国]赫尔奥·海塞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的断想
《少年》
《卡拉马佐夫兄弟》或欧洲的没落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断想
[德国]托马斯·曼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应恰如其分
[法国]安德烈·纪德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几次谈话
[英国]米德尔顿·默里·
论斯塔夫罗金
[英国]I.A.理查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
2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
[美国]弗.纳博科夫
《鼠洞中的回忆录》
[美国]勒纳·韦勒克
陀思妥耶夫斯基评论史概述
[波兰]沃·卡扎克
德语作家眼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论欧洲文化的源头问题
名词译释
话语定式
陌生化效果
OCTPAHEHHE
动情力
阐释学
解构主义
互涉文本
权力意志
假定性
差延
本体论还是存在论
初唐诗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宇文所安 译者: 贾晋华 三联书店 2004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和现在十分不同。那时,我们拥有基本的原材料,虽然王绩的五卷本诗文集直到1987年,也就是《初唐诗》出版十年之
后才面世;那时,很多诗文集的笺注本都还没有问世,我们也还没有傅璇琮等学者就作者生平和诗歌编年作出的重要研究成果。现在的电子文献把检索字词变得非常容易,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二十五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那时,我们缺乏现有的种种研究工具,只能依赖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中国学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唐代研究领域精彩纷呈,令人欣慰和鼓舞。
《初唐诗》、《盛唐诗》有它们的局限、错误和缺点。如果能够重写,它们一定会很不一样。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所利用和借鉴的学术研究,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即使在多年之后,我相信书中的一些基本论点和对文学史采取的视角仍然不无其有效之处。
文学史不是“名家。的历史。文学史必须包括名家,但是文学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理解变化中的文学实践,把当时的文学实践作为理解名家的语境,我们不应对一个长达百年的时期进行大刀阔斧的概括,而应该检视较短的时期,作家群体,不同的区域。这样一来,传统的学术研究,比如说交游考、年谱,就会和文学史写作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崭新的意义。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
在对诗歌的研究里,学术工作的惟一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具体的诗篇。好的文学史总是回到诗作本身,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笔下那些令人讶异的、优美的、大胆的创造。
最后,我要向这两本书的译者贾晋华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如果三联书店认为这两本著作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值得在中国再版,那么,功劳有一半属于贾教授。
2004年8月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 豆瓣
6.9 (7 个评分) 作者: 浦安迪 译者: 沈亨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9
本书汇集了四篇研究中国明代所谓“四大奇书”的专著,这些论文皆可独立成篇,分别作为对这几部作品的阐释,听任读者随意取舍。但全书也想提出一些争辩性的论点。  本书的核心论调原来是从比较文学理论的观点出发的,即视明清小说文类为一种归属书香文化界的出产品,因此始终标榜着“文人小说”的概念。这个看法并不否认所谓“四大奇书”各各脱胎于通俗文化的民间故事、说书等现象,而只是强调这些长篇小说是经过文人撰著者手里的写造润色才得出一新的文体来,这个体裁除了反映明清文人的美学手法、思想抱负之外,也常呈现一层潜伏在错综复杂的字里行间、含蕴深远的寓意,惯用反讽的修辞法来提醒读者要在书的反面上去追寻“其中味”。作者特别突出这四部泛称“通俗小说”的作品富有文人色彩的一面,并不敢表示扬雅抑俗的偏见。相反,我的用意正是要推崇中国文化传统独有的雅俗交融的伟大精神。
2009年12月12日 已读
四本书里认真看过的只有水浒,前前后后翻了三五次,应该算有点发言权,至少在这本书上,我对作者提出的反讽之意不能说很赞同。_x000d_
以前觉得中国古典小说都是热热闹闹的大团圆结局,这本书倒是提醒了我,金瓶梅不用说了,水浒,三国都是幻灭的,甚至西游记的结局也相当的`空`_x000d_
小说 浦安迪 海外中国研究 评论
毛姆读书随笔 豆瓣
8.2 (33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刘文荣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毛姆的这些文章虽然内容严肃,但他却是用他擅长的闲谈笔调来写的。他文笔老练,简洁明快而又委婉动人,读来就如他坐在你对面侃侃而谈,时不时地还会说上一两句俏皮话,对你眨眨眼或者微微一笑,让你觉得仿佛在和一位长者促膝谈心。可惜的是,有些精妙之处很难能汉语译出,我虽尽了力,但仍不十分满意。好在毛姆的文章本身都很精彩,我想你读过之后肯定不会失望的。
追忆 豆瓣
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8.3 (2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宇文所安 译者: 郑学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作为一个含蕴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行为,追忆不仅是对往事与历史的复现与慨叹,也寄寓着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本体论”的焦虑;更体现了“向后看”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模式。
全书不按年代排序,也不求分类阐述,作者通过新颖独到而又论证充分的阐述与分析力图为我们建构一个一追忆的殿堂:“诗、物、景划出了一块空间,往昔通过这块空间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华丽家族 豆瓣
5.4 (7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 - 11
阿加莎·克里斯蒂令人目眩的谋杀案,其实都是由一些简朴的理由发生的。她就像编织毛线活的女工,凭着简单的工具,材料,加上基本针法——于是,杂树生花,万树千树。
八卦西游记 豆瓣
作者: 周六我要休息 2007 - 8
作者在豆瓣网站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半年有余,洋洋几万余字,娓娓的道出西游记中那些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这些特点淋漓紧致的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虚幻的小说人物与现实也有了可比之处,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说开。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倒也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的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目录
代序 我看《八卦西游记》1
第一部分 角色:奇怪的个性时代 5
壹 琵琶精,世间最毒妇人心? 7
贰 你我八戒 19
叁 如此二奶 27
肆 “可爱”黑熊怪 35
伍 唐三藏的标准 43
陆 人情练达的观音•官瘾特大的二郎神 53
第二部分 事件:神仙的头条新闻 59
柒 女儿国,花园里白走一遭 61
捌 你的底牌是什么? 69
玖 悟空的孙子兵法 77
拾 “尾巴”问题 83
拾壹 半截观音,爱换马甲的妖精 89
第三部分 关系:古代的“圈子” 97
拾贰 那一场渔樵问答 99
拾叁 荆棘岭上的唱和酬酢 105
拾肆 也有爱情?说说刘全与翠莲 117
拾伍 贞节,这是个问题 127
拾陆 女人 •孽障 135
拾柒 闷头马杀鸡 143
第四部分 命运:小社会的命运沉浮 149
拾捌 小鼍龙的身世之谜 151
拾玖 关于善财童子的几种看法 161
廿 马流崩芭:长生不死也麻烦 171
廿壹 “这是你的命” 179
廿贰 打了你,还得叫声“好” 187
廿叁 西游记之围城:走到哪里去 197
廿肆 好照管 205
参考文献 211
后记 213
唐宋词十七讲 豆瓣
8.9 (3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5
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本书为国学大家叶嘉莹教授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的唐宋词系列讲座纪录。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厄夜之花 豆瓣
作者: 王樽 2006 - 1
50部不能看的电影,均是世界电影史上某些方面具有极端色彩、另类影响,或引起广泛争鸣的作品。跨越百年时空和10余个国家,既有大师的妖冶寓言,也有新锐导演的激愤之作。本书对50部影片进行了全面解析,还精选了百年以来中外著名禁片的名录,使该书成为中外极端另类影片和禁片的大观。 50部影片也许确实不能看或不必去看,但绝对值得了解和知情,给读者提供了认识影片的某个新的视角和参照。50部影片也许确实不能看或不必去看,但绝对值得了解和知情。
除了对50部影片的解析,本书还精选了百年以来中外著名禁片的名录,使该书成为中外极端另类影片和禁片的大观。
非常罪,非常美 豆瓣 谷歌图书
7.6 (23 个评分) 作者: 毛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 其它标题: 非常罪, 非常美, 毛尖电影笔記
《非常罪 非常美》以优美的电影语言和凝练的文笔,重现了20世纪电影的画面之美,构筑了一部发狂电影浪漫史。书中的文章像一部纸上进行的电影,细腻地展现了异域的风情万种。毛尖让自己内心和演员、导演的内心交叉重叠,叙述着电影世界带罪的美,在毛尖的笔下,那个时代和爱情付出的沉重代价,都化作了无声的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