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火 一弹解千愁 豆瓣 谷歌图书
8.7 (23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李玉民 等 东方出版社 2002 其它标题: 一弹解千愁/尤瑟纳尔文集
分“火”和“一弹解千愁”两部分文章,包括《火》《蓝色故事》《默默无闻的人》《一弹解千愁》等。
初唐诗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宇文所安 译者: 贾晋华 三联书店 2004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和现在十分不同。那时,我们拥有基本的原材料,虽然王绩的五卷本诗文集直到1987年,也就是《初唐诗》出版十年之
后才面世;那时,很多诗文集的笺注本都还没有问世,我们也还没有傅璇琮等学者就作者生平和诗歌编年作出的重要研究成果。现在的电子文献把检索字词变得非常容易,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二十五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那时,我们缺乏现有的种种研究工具,只能依赖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中国学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唐代研究领域精彩纷呈,令人欣慰和鼓舞。
《初唐诗》、《盛唐诗》有它们的局限、错误和缺点。如果能够重写,它们一定会很不一样。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所利用和借鉴的学术研究,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即使在多年之后,我相信书中的一些基本论点和对文学史采取的视角仍然不无其有效之处。
文学史不是“名家。的历史。文学史必须包括名家,但是文学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理解变化中的文学实践,把当时的文学实践作为理解名家的语境,我们不应对一个长达百年的时期进行大刀阔斧的概括,而应该检视较短的时期,作家群体,不同的区域。这样一来,传统的学术研究,比如说交游考、年谱,就会和文学史写作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崭新的意义。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
在对诗歌的研究里,学术工作的惟一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具体的诗篇。好的文学史总是回到诗作本身,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笔下那些令人讶异的、优美的、大胆的创造。
最后,我要向这两本书的译者贾晋华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如果三联书店认为这两本著作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值得在中国再版,那么,功劳有一半属于贾教授。
2004年8月
拉封丹寓言诗全集 豆瓣
作者: 拉封丹 译者: 杨松河 译林出版社 2004 - 1
拉封丹在本诗集中创造了约496个人物,其中动物125个,人123个,神话人物85个,构成了一个虚拟的大千世界,同时也构成了拉封丹时代的《人间喜剧》,被法国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
该诗集主要取材于《伊索寓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化作用,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文化教育文化史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拉封丹用诗歌体改造散文体寓言,使之富有音韵感和节奏感,便于朗诵和记忆,因而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便于流传。他创造了一种自由的“长短句”诗体,不拘一格,诗行、音节、韵律变化多端,琅琅上口,夹叙夹议,生动活泼,很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背诵、朗读、表演和欣赏。
拉封丹在本诗集中创造了约496个人物,其中动物125个,人123个,神话人物85个,构成了一个虚拟的大千世界,同时也构成了拉封丹时代的《人间喜剧》,被法国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
先知园 豆瓣
作者: [黎巴嫩] 纪伯伦 译者: 伊宏 / 伊洁 1999 - 1
本书是文学大师纪伯伦的巅峰之作,它包括了纪伯伦的全部人生信条、人格理想和社会目标,是纪伯伦生命哲学的集中体现,它的读者对象不仅是今天的人,而且是明天的人,它是在向全人类说话的。“美”是生命的目标,“爱”是达到生命目标的手段或道路,只有在爱的道路上去追寻美,生面才能实现其永恒的意义。
风言风语 豆瓣
作者: 青铮 2004 - 7
本书是一部十分独特的《诗经》解读,作者以当代女性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实际,来印证2500年前的《诗经》,阐发其情感意蕴。作者认为,《诗经》就相当于古代的流行歌曲,反映了当时人的悲欢和喜怒哀乐,而作者的解释,就是对当年场景尽可能的还原。书中附有作者本人绘制的100幅精美插图,以极为时尚的方式解说着古典。
凯尔特的薄暮 豆瓣
The Celtic Twilight
8.5 (4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W.B.叶芝 译者: 殷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8
本书是叶芝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特殊的作品。之所以说它特殊,原因有二:第一,这是诗人叶芝以诗歌的笔法写出,却又并非诗集的作品。第二,这是诗人用来表达他对爱尔兰永恒的热爱的一部重要作品。实际上,这是一部叶芝饱含着诗人的激情整理出的一部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诗人浸淫在爱尔兰文化中多年,对于爱尔兰传说中的仙女等等魔幻力量的存在深信不疑,这种浪漫信仰给他的诗歌创作增添了特殊光彩。为了回报爱尔兰民族文化这个提供给他以无限灵感的美的母体,叶芝用诗人的笔触,记录下他喜爱的凯尔特风土人情。本书集结了或绵延数页,或寥寥几句的乡人闲谈和神话传说,风格和形式有点类似我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过,与《聊斋》不同的是,本书更多的是强调诗人本人对于魔幻世界的思索与感激。
这是一部反映了作者早期的典型创作特征的作品。它的内容包罗万象:鬼怪、仙人、幽默故事和乡间传说层出不穷;它的文体更可谓杂而不乱:时而是一段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严肃探讨,时而是一段农人放肆地讲出的荒诞不经的故事,之间穿插着叶芝的诗歌片段。全书笔法自由轻松至极,行文充满想象力,张扬一种神秘浪漫的美感以及对淳朴思想的热爱。
《凯尔特的薄暮》是搜集自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合集,是作者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也可以视为一部文笔优美的散文集,其内容涉及天地神鬼,充满各种有趣的奇谈怪论,有点类似我国的《聊斋志异》,或者《阅微草堂笔记》。
唐宋词十七讲 豆瓣
8.9 (3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5
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本书为国学大家叶嘉莹教授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的唐宋词系列讲座纪录。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恶之花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王力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0
在四十年代,翻译波德莱尔最为勤勉的人恐怕是王了一,亦即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王氏熟悉法国文学,译过莫泊桑小说,时任西南联大教师,倾心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大概考虑到原作的格律相当严谨而白话文又不足以传达其精妙处,王氏遂以五、七言古诗和乐府诗的形式试译《恶之花》之第一章<愁与愿 >,共计五十八首,连载于林文铮、叶汝琏主编的昆明《中法文化》之第4期(1945年11月30日)、第5期(1945年12月31日)、第6期(1946年1月31日)、第7期(1946年2月28日)、第10期(1946年5月31日)、第11、12期合刊(1946年7月31日)上面。先看 <信天翁>。译者将题目音译为<安巴铎>并加小注:"安巴铎(Albatros),南海水鸟,有蹼",全诗如下--
海上有大鸟,名曰安巴铎。海客好事者,捕养以为乐。长随万里程,共逐风波恶。可怜天外王,
局促繋绳索。委地曳玉翅,孑孓殊落魄。空惭六翮坚,颓唐难振作。昔日一何美,而今丑且弱!烟斗
拨其喙,海客竞相虐。时或效其惫,蹒跚跛一脚。诗人困浊世,命运正相若。本是云中君,逍遥在碧
落。弋人复何篡?焦明在寥廓。被谪堕尘寰,从此遭束缚。沾泥垂天翼,跬步受牵搁!
信天翁遨游于碧海青天之上,何等恣情快意,无拘无碍,但一旦落难凡闲,即遭嘲笑和亵玩的命运,这暗示了天才诗人在现代社会中遭受的孤立和敌意,诗中的象征寓意与对比手法相当明显。在形式上,原诗十六行,四节,每节四行,韵脚按照abab, cccc, dede, efef排列,繁复中有变化。译文追求形神兼备,但改为隔行押韵,一韵到底,既准确传达出原作的真精神又力图以"五古"形式使之中国化,见出译者的良苦用心。但对于新诗作者来说,恐怕缺少积极的影响力。
本书译文大部分为1940年旧译,略加修改,并补译了四十三首
罗摩衍那 豆瓣
作者: [印度] 蚁垤 译者: 季羡林 译林出版社 2002 - 8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此篇叙述他在森林中与魔搏斗的故事。
《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全书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它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大多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这样就更富有感情色彩。《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为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而将《罗摩衍那》称为“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为“最初的诗人”。
摩诃婆罗多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印]毗耶娑 译者: 黄宝生主持,金克木、赵国华、席必庄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 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已由季羡林先生翻译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摩诃婆罗多》的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四倍。全书共分十八篇,核心故事是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这部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迄今世界上仅有印度梵文学者历时半个世纪完成的《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和此前的英译本,而法国、美国等学者的译本皆中途夭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金克木先生的支持带领下,中文版《摩诃婆罗多》翻译工程开始启动,经过一批学者的艰辛努力,历时十七年,在黄宝生先生支持下完成了此项传世工程,也成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种文本之一。
《摩诃婆罗多》核心故事梗概
《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十八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被称作俱卢族,后者被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般度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其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婚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的骗局。坚战并不愿意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四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十二年,还要在第十三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十二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十二年,并在第十三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十三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还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还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十八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剩下的三员大将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三十六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惟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摩诃婆罗多》总目
(一)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译本序 / 金克木
前言 / 黄宝生
《摩诃婆罗多》内容提要
主要人物表
婆罗多族谱系
导言 / 黄宝生
第一 初篇
第二 大会篇
(二)
导言 / 黄宝生
第三 森林篇
(三)
导言 / 黄宝生
第四 毗罗吒篇
第五 斡旋篇
第六 毗湿摩篇
(四)
导言 / 黄宝生
第七 德罗纳篇
第八 迦尔纳篇
第九 沙利耶篇
第十 夜袭篇
第十一 妇女篇
(五)
导言 / 黄宝生
《和平篇》内容提要
第十二 和平篇
(六)
导言 / 黄宝生
《教诫篇》内容提要
第十三 教诫篇
第十四 马祭篇
第十五 林居篇
第十六 杵战篇
第十七 远行篇
第十八 升天篇
译后记 / 黄宝生
作者简介
主译者简介:
黄宝生,1942年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1965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和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1997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成果有著作《印度古代文学》和《印度古典诗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论文《印度古代神话发达的原因》、《佛经翻译文质论》、《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禅和韵——中印诗学比较之一》和《书写材料和中印文学传统》等,译著《印度哲学》、《惊梦记》、《佛本生故事选》(合译)和《故事海选》(合译)等。
2006年12月29日 已读 我看得不是这个版本
印度 诗歌
采果集 豆瓣
作者: [印度]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 8
采果集,ISBN:9787111122845,作者:[印]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著;吴岩译;[圣马利诺]妮可丽塔(Nicoletta Ceccoli)图
园丁集 豆瓣
作者: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译者: 杜静斐 2008 - 10
《英汉典藏2:园丁集(全新修订)》包括《园丁集》《流萤集》和《情人的礼物》,代表了泰戈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用英文所写的作品。《英汉典藏2:园丁集(全新修订)》是一部“生命之歌”,更多地融进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述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诗人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又与自己的青春保有一定距离,并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思考,使这部诗集不时闪烁出哲理的光彩。
自20年代起,泰戈尔的作品便由冰心、郑振择等译成中文,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至今仍传诵不息。他的作品之所以流行,能引起全世界人的兴趣,一半在于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阅读泰戈尔,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净,会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要知道,这个头缠白布,身穿白袍,留长胡须的老头儿,早在百年前,就曾问道:
你是谁,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
唐诗鉴赏辞典 豆瓣 Goodreads
9.3 (38 个评分) 作者: 萧涤非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 11
《唐诗鉴赏辞典》旨在介绍唐诗之精华。它搜集了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一千余篇作品,出自大家、名家之手,流传万口的名篇,固然都在网罗之列;同时,也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唐诗鉴赏辞典》选收了唐代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名篇佳作一千一百余首,著名大诗人的诗篇占有较大比重,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也兼收并蓄;同时,逐篇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鉴赏、剖析。
《唐诗鉴赏辞典》约请国内古典文学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撰写赏析文章,文后均有署名。对诗的理解、分析,当力求正确,但从来诗无达诂,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也容许有不同见解。附带要说明的是:唐诗版本流传较多,常有异文,本书择善而从。除必要时在释文中略作交代外,一般不作校勘说明。
人间词话 豆瓣
9.1 (8 个评分) 作者: 王国维 译者: 滕咸惠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9 - 3
本书主要围绕抒情与写景,理想与现实,有我与无我,诗品与人品,“入”与“出”,“因”与“创”的对立统一建构其整个理论体系,共分三部分,人间词话,人间词语删稿,人间词话附录。
古詩源 豆瓣
9.7 (22 个评分) 作者: 沈德潛 中华书局 2006 - 4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这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这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