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 豆瓣 Goodreads
10.0 (7 个评分) 作者: 陈用仪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6
《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所选择的材料和分析重点,就是英语一些最常用的单词和词组越是常用,问题就越多,研究的天地就越广阔,得出的结果也就越实用),着重探讨其中最应该引起注意(特别是最应该引起中国人注意)的内容,尤其是乍看起来有点“别扭”的内容。
2015年10月4日 已读
谁看谁知道。亚马逊电子版才要1元钱,我觉得万万对不起此书价值。
学习 工具书 英语 语言
话/镜 Eggplant.place 豆瓣
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 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
8.2 (13 个评分) 作者: [以] 盖伊·多伊彻 译者: 王童鹤 / 杨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 4
为什么你看到的世界不一样?
因为你说的不一样。
《荷马史诗》中,把天空形容为黑色,蜂蜜形容为绿色,大海形容为紫罗兰色。《圣经》把鸽子的羽毛形容成绿色。直到20世纪,澳洲一些土著还没有表示蓝色的词。
两个世纪前的学者们排除了这是诗歌修辞的可能,提出了更惊人的论点:古人的 眼睛没有进化到我们现在的程度,也就是说,古人普遍是色盲。
事实是这样吗?从奇怪的颜色词汇出发,语言学家盖伊·多伊彻(Guy Deutscher)沿着大众和学者对语言的认知演变,一路做着刨根问底的调查,并从颜色延伸到了不同语言的语法和性标记,语言里的方位体系,从多个角度来讨论了核心问题:我们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还是被文化塑造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吗?讲不同语言的人,看到的世界,观察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不同吗?
曾经大家以为,语言是平面镜,直观地反映着你和你所处的社会。一目了然。 现在,我们知道,语言是透镜,可以修饰、改变、塑造你的世界观。曾经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只是因为,你生活在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文化中。 讲着不同语言的你我,因此可以享受各自丰盛的世界,拥有不同的回忆,成为不同的人。
2014年6月10日 已读
政治正确的观点认为语言不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但是作者以颜色为切入点,证明语言是透镜而非平面镜,会影响人们观察和感受世界的方式。连附录都很有趣的一本书, 感谢@meteorode 老师推荐
科普 语言 语言学
语言本能 豆瓣 Goodreads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6.7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蒂芬·平克 译者: 洪兰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 1
一本由真正的专家所写的关于语言的书,可读性非常高。平克非常技巧地把一个想知道的语言问题提出来讨论,不但从语言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去着手,他还有深厚的生物学知识。最主要的是,他知道一般人对于语言学上的问题在哪里,以四两拨千斤的轻松方式,拨开云雾见青天,把人们带出牛角尖。不管这本书将来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上的影响为何,《语言本能》这本书已经在科学普及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平克的这本书,无疑地会使读者开始尊敬对这个令人惊奇的自然现象——语言。
2014年4月7日 已读
惆怅得发现已经在书架排队五年之久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再也没有阅读的必要了。评分仅针对烂到人神共愤的翻译。
心理学 思维 生物 科普 语言
英语史 豆瓣
作者: 李赋宁 商务印书馆 1991 - 8
《英语史》适宜用作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或研究生一年级课程“英语史”的教材。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八章,叙述英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第二部分主要包括早期英语读本,共收十七篇选文,分别说明古英语、中古英语的早期现代英语的特点。本课程为学期课程,重点为早期英语。与此课程相衔接的课程叫做“英语的结构”,也是一门学期课程,它的重点是现代和当代英语。这样的分工是必要的,因为关于早期英语的知识通常容易被忽视,因此一个专门课程来提供这方面的知识。而这方面的知识是一切深入学习英语和英国文学的学生都十分需要的。《英语史》作者在北京大学开设“英语史”课程共有四次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反映,他们认为颇有收获,因为他们学了这门课程之后,大都能借助词典和注释阅读古英语散文和乔叟、莎士比亚的作品了。另外,对于专门研究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学生来说,这门课也使他们初步学会了如何从历史发展的演变角度来分析语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