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创造未来城市 豆瓣
Inventing Future Cities
作者: [英] 迈克尔·巴蒂 译者: 徐蜀辰 / 陈珝怡 中信出版社 2020 - 1
我们活着就是发明与创造的恩赐,这不仅仅在于已有的发明创造,更在于我们对未来会有的创造心怀希望。
——诺伯特·维纳,《发明》
-
城市规划问题
人口增长问题
信息爆炸时代
科技通信互联
-
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关心当代人生活处境的你的理性之书
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具有历史视野、关心未来人类命运的你的思考之书
-
这是一本凝聚学界智慧结晶、激荡思想、娓娓道来、充满启发的书。它所讨论的,是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的方方面面。
一开篇,作者就介绍了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关于预测未来的观点——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然后,作者强调了他本书中表达的主旨思想是:城市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构建而成的,而是通过每个个体的行为自下而上地自组织形成的。作者先后介绍了城市人口增长模型、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城市的层级结构、城市的形态与功能、城市的“脉搏”、城市向外的蔓延及向上的延伸、走向智慧城市的大转变等方面。作者以“预测未来城市”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为名,实际上带我们概览了城市科学研究的思想、手段、难题和前景。
迈克尔·巴蒂告诉我们,技术会与持续的创新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充满创意的建造之旅,未来城市的具体模样正在其中慢慢浮现。
-
“迈克尔·巴蒂将城市空间重建为一个无法识别的区域,其间充满了新的发现。这本书是一张通往新奇旅程的邀请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萨斯基亚·萨森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豆瓣 Goodreads
8.1 (3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简·雅各布斯 译者: 金衡山 译林出版社 2006 - 8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街道的美学 豆瓣
街並みの美学
8.5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 6
这本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