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交往与空间 豆瓣 Goodreads
Livet mellem husene, udeaktiviteter og udemiljøer
9.1 (29 个评分) 作者: [丹麦] 扬·盖尔 译者: 何人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 10
《交往与空间》这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交往与空间》在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建筑师的20岁 豆瓣
8.4 (27 个评分)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 安藤忠雄研究室 编 译者: 王静 / 王建国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在当今建筑学领域,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理卡多·雷可瑞塔、弗兰克·盖里,贝聿铭,多米尼克·佩罗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大家对他们的建筑作品也都耳熟能详,但是他们作为一位建筑师的成长道路却鲜有人知。1998年,时任东京大学教授的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邀请了当今世界上这六位炙手可热的建筑大师到东京大学和师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畅谈他们年轻时的求学生涯和从业经历,《建筑师的20岁》这本书即是当时的访谈内容记录。
这些访谈生动而轻松,提供了一般画册、图书难以涉及的细节.其中有坚持,有艰辛,更有成功的喜悦,透露出大师们独一无二的鲜明个性,坦率真诚的人格力量以及他们对建筑设计的执著热爱。
中文版的出版得到六位建筑大师的关注,他们提供了一些日文版中没有发表的照片,为这本书增添了不少亮色。
建筑空间组合论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彭一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 10
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的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本书的修订第二版在原章节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本书可供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建筑专业师生参考。
场地设计 豆瓣
作者: 张伶伶,孟浩 1999 - 1
《场地设计》讲述了:场地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场地设计》从设计操作的角度出发,对场地的概念做了界定,对场地设计的阶段划分,场地设计的相关领域做了讨论和分析,将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归纳为前提条件,直接依据,客观基础三个方面,并分别讨论了它们与场地设计的关系,最后按照布局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两个工作步骤,结合大量实例,对场地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场地设计》可作为在校学生建筑设计课教材、教学参考及培训教材;对建筑师、规划师,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均有参考价值。
恋爱中的建筑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中村拓志 译者: 金海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2
在平日里与建筑实际接触中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远比各种主义和主张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性力量。 在谈论建筑与人的关系时,应该主动放弃抽象论述, 以日常使用的生活语言和心态来面对它。 在建筑的语境里,“恋爱”不是个人的事情, 而是普遍存在的对待建筑的思维方式之一。
——中村拓志[日本新生代建筑设计师]
本书是由2005年至2007年连载于月刊MACPOWER上的专栏“建筑之心”的内容,经过作者添改整理而来。系统而感性地介绍了的中村拓志的建筑设计并总结了他本人对建筑的想法和思考方式。
将“恋爱”与“建筑”联系起来,是本书最特别的视角,也是中村拓志看待建筑与人类在情感层面微妙联系,并实践于他每个项目的观念内核。他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以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就是在揣摩那些居住在建筑里的人、在那儿工作的人、到访的客人,对建筑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与感觉出发,为了拉近人与建筑的关系而对建筑进行设计。他深信,只有在这样的实践中,人们才能切身体会到与建筑的亲密关系。对于当代建筑界来说,这种思考方式,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建筑家安藤忠雄 豆瓣
8.4 (2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安藤忠雄 译者: 龙国英 中信出版社 2011 - 3
《建筑家安藤忠雄》四十年来,安藤忠雄从没没无名、只能躺在事务所地板发呆、打滚、到处找空地发想建筑样式的非学院出身建筑师,至今日争相为世界各大学建筑系聘请授课、并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融入自然环境的建筑作品的建筑家,他的六十八岁人生,几乎都是站在黑暗中,朝着眼前的光明,不断抓住机会拼命向前实现梦想。
书中收录上百张珍贵照片——安藤忠雄幼年、青年等私人照片、手稿、建筑照片。安藤忠雄历经拳击手、自学走向建筑家之路。但并不是事事如愿,人生很多经历都以失败收场。但他从剩余的可能性中,抓住了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生存下去。而现在,他不只是为建筑而生,更致力于环保理念的宣扬、透过种树与环境改造,倡导永续共生的概念。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程大锦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3 - 2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3版)》是建筑设计基础语汇的经典入门书,初版三十多年来一直广受好评,被誉为“建筑专业的圣经”。众多建筑专业师生、设计师皆从《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3版)》中获得重要启发与设计灵感。全书内容涵盖了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和设计作品,堪称一部图文并茂的建筑百科宝典。这本经典的图解参考书有助于学生和执业建筑师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语汇,在建成环境中检验秩序化的形式和空间。程大锦利用其个性鲜明的精美图画,展示了建筑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已穿越时空和文化界限。通过浏览这些具有创造性的观念,《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3版)》鼓励读者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建成环境,促进更深层次地解读建筑。经过再次修订的第三版,对交通、光线、景观和基地环境等章节进行了扩展,除此之外还增加了环境要素、建筑规范方面的新观点以及有关形式、空间和秩序的当代实例。中文版的编译也根据最新的英文版本多次进行了修改,忠实体现了原书的图文特色。除了更新部分文字内容和增添插图,新版本还附有一张配套的光盘,通过程大锦教授创作的三维模型和动画,书中阐释的建筑观念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2013年6月1日 已读
很多东西不明觉厉。
建筑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