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我的阿勒泰 Goodreads 豆瓣
My Altay
8.8 (18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撒哈拉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9.1 (160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此篇是三毛最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封面由台湾著名设计师聂永真倾情设计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别样的三毛
内容简介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当属《撒哈拉的故事》,本书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皮囊 豆瓣
No More Than Skins
6.8 (235 个评分) 作者: 蔡崇达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 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
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而《残疾》里的父亲,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地照亮。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长大成人。自70后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形象就失踪了。而蔡崇达的书里,这个形象重新出现了。
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莫言、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或许《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兀自展现的一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
2015年12月31日 已读
三星。又是听完的一本书。写家乡亲人的那几篇还挺好的,读到中间却好些次觉得作者自负虚伪,尤其是在后半部分描写他的“朋友”的时候,他对主角们的那些评判让我产生极为不悦的感觉。
中国 散文 文学 随笔
萧红散文选集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萧红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 8
萧红的散文作品比小说更感人,而她的写得成功的小说,在写法上也都带有散文特点。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女作家。她的艺术风格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她可以算作是一个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而自传型的作家,往往就是抒情型的。
她的大部分散文,都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的性质,即使是一位与她素不相识的读者,在读了她的一系列的自传体的散文之后,也能对她的经历、体验、性格、感受,有个大致的了解。作者在这本集子里所选的散文,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她在哈尔滨、上海、东京等地的生活情景的。可以说,萧红在写作这类散文的时候,是把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以及她本人在这种经历中内心所体验的情感,做为创作的源泉的。因此她的散文作品就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或是抒发她对个人身世的自怜自爱与感叹,或是抒发她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或是抒发她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