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极简之道:日本平面设计美学 豆瓣
作者: SendPoints善本 文汇出版社 2020 - 3
◆直击本质,毫无累赘,一本书说透日式极简70年,带你掌握日式极简的设计精髓!
◆龟仓雄策、横尾忠则、田中一光、原研哉...迅速通晓16位设计大师谱系。
◆侘寂、茶道、浮世绘、现代漫画,多角度探索日本独步全球的美学之魂。
◆包装、书封、品牌、商标,近百个优秀案例,全景呈现日本设计本色。
◆内含丰富配图,全彩印刷,设计精美,打造一流阅读体验。
◆已出版英文版、繁体中文版;即将出版法语版、意大利语版。繁体版上市当月即登上诚品书店艺术类畅销榜TOP3
——————————————————★——————————————————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自1950起,历经两个重要时期——“战后四十年(1950-1989)”与“巅峰十年(1990-2000)”,直至今日,在日本平面设计之父龟仓雄策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平面设计师如何将本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相融合,打造出日本平面设计独有的美学概念并将其推向全世界的壮阔历史。
其中开辟了日本设计新局面的设计师,如战后第一、二、三代大师,乃至巅峰十年的五大家,本书都对其进行了介绍,带领读者全方位全视野认识日本当代设计谱系。书中邀请了六位活跃于当下的日本平面设计名师,深入探讨“日式美学的起源”、“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设计教育的核心理念”、“日本设计师如何奋起与扩大组织影响力”等一系列对日本平面设计影响至今的问题的看法,希望能帮助读者探究日本平面设计的本质,掌握日式极简的精髓。
2020年4月15日 已读
东拼西凑的内容。。随便翻翻
日本 设计
环境行为学概论 豆瓣
作者: 李道增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 3
内容提要
为推进我国“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的发展,作者参考了欧、美等国高校中开设的“环境行为学”教
材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研究生讲授“环境行为概论”课程的讲稿,撰写成本书。
全书共分五章。第1章述及环境行为学定义与几种学派的论点。第2章介绍了“环境”对行为影响
的三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人类对聚居地的基本需要;领域性问题;微观、中观、宏观空间层次上人的行为
以及所涉及的个人空间、邻里单元、城市意象问题。第3章深入分析了现象环境、个人环境与文脉环境
三方面的问题,其中涉及关于密度、拥挤、西方强迫拆迁给居民带来的负面效果。第4章介绍了当今西
方对建筑环境的一些美学探讨。第5章介绍了环境行为研究方法之一“观察”的方法。
本书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适用于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建筑
师、规划师,可作为大专院校开设“环境行为”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外部空间设计 豆瓣
9.2 (1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 3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全书共四章。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豆瓣
作者: [美]拉特利奇A. Rutledge / D.J. Molner 译者: 王求是 / 高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看与被看成为场所设计的焦点,环境行为是整个设计思考的核心,提出了连接体系、袋状空间、看与被看、环形设计等新奇有趣的东西,文章富有情感和口头化,读起来轻松易懂,眼睛保健运动让人眼球一新,希望读者能够利用好这些建议观察人们的行为规律与结构
街道的美学 豆瓣
街並みの美学
8.5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 6
这本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3版) 豆瓣 Goodreads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
8.4 (98 个评分) 作者: [美] Robin Williams 译者: 苏金国 / 刘亮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 1
这本书出自一位世界级设计师之手。复杂的设计原理在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 个基本原则。作者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将优秀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这4 个基本原则及其背后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包含大量的示例,让你了解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出美观且内容丰富的产品。
此书适用于各行各业需要从事设计工作的读者,也适用于有经验的设计人员。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豆瓣
作者: Charles Waldheim 2011 - 1
Infrastructure is currently a much discussed notion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t regards the entire urban and rural space as a network that calls for an integrated planning approach. Natural and man-made infrastructures are viewed as forming a single, overarching whole. The book examines this new and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approach with essays by well-known experts in the field. It also documents thirteen international examples. The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Initiative is part of the SWA Group, which was founded in 1957 by Peter Walker and Hideo Sasaki and has since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important landscape planning agen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the projects of the firm that have captur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re the technologically innovative roof domes for Renzo Piano's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 in San Francisco ( 2008 ), which were planted with indigenous flora.
全能住宅改造王 第一季 (2002) 豆瓣
大改造!!劇的ビフォーアフター SEASON I Season 1
9.8 (31 个评分) 演员: 所乔治 / 江口ともみ
由日本顶尖建筑设计专家们,针对各式各样家庭的住宅翻修需求,进行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改造,重新变身成为美仑美奂、无懈可击的顶级住宅。您的住宅及居家空间是不是有极欲改造的部分呢?请您千万不要错过集翻修专家精华于一身的「全能住宅改造王」
拥有一间住起来舒适又温暖的房子,能够提供全家人各种生活方式所需的活动空间,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现实所居住的环境,难免有令人感到不满意的地方,然而或许是因为经济因素、或许是基于得过且过的心态,人们总是日复一日忍耐着生活在不满意的环境里,或是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搬离此处找一个更好的地方。其实忍耐和逃离都是不必要的,「全能住宅改造王」节目的制作人以其制作本节目长达三年、改造对象数超过100件的经验提出了他的建议:「任何房子都会有它的问题存在,与其逃避性地转换地点再去面对新的难题,不如就现状的问题点来加以改善,反而能够真正符合自己的需求…」。
这个节目2002年制播到2006年之后停止常规制播(SEASON I)。2009年恢复常规制播。停止常规制作的3年多期间,曾经制作过数集特别节目。
该节目已被台湾及香港多家电视台转播。
城市意象 豆瓣
8.2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文·林奇 译者: 方益萍 / 何晓军 华夏出版社 2001 - 4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从《城市意象》这本书中我们发现——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
交往与空间 豆瓣 Goodreads
Livet mellem husene, udeaktiviteter og udemiljøer
9.1 (29 个评分) 作者: [丹麦] 扬·盖尔 译者: 何人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 10
《交往与空间》这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交往与空间》在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豆瓣
作者: 刘颂 刘滨谊 2011 - 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书是结合当前城市绿地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及城乡绿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编著而成。全书包括十个章节,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的内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发展历程、城市绿地的分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内容与程序、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各类城市绿地规划的规划要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与管理以及GPS、GIS、遥感等3S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用技术路线与方法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运用了当前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其中的实例部分加强了对规划实践的指导意义。
风景园林设计 豆瓣
作者: 王晓俊 江苏科技 2009 - 1
《风景园林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制图、平立南表示、透视和广义鸟瞰图画法、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园林设计要素、设计实例等。全书共有插图约500幅,其中不少为精美的钢笔徒手线条图。
设计的觉醒 豆瓣
8.0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中一光 译者: 朱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建筑空间组合论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彭一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 10
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的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本书的修订第二版在原章节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本书可供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建筑专业师生参考。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诺曼·K·布思 译者: 曹礼昆 / 曹德鲲 译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 7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练、明确的图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理。译者忠于原著的构思和论证的逻辑性。充分地发挥了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人员在翻译专业书籍方面的有利条件。
场地设计 豆瓣
作者: 张伶伶,孟浩 1999 - 1
《场地设计》讲述了:场地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场地设计》从设计操作的角度出发,对场地的概念做了界定,对场地设计的阶段划分,场地设计的相关领域做了讨论和分析,将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归纳为前提条件,直接依据,客观基础三个方面,并分别讨论了它们与场地设计的关系,最后按照布局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两个工作步骤,结合大量实例,对场地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场地设计》可作为在校学生建筑设计课教材、教学参考及培训教材;对建筑师、规划师,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均有参考价值。
设计结合自然 豆瓣
作者: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译者: 芮经纬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 10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教授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系主任。由于他在运用生态学原理处理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做出的特殊贡献,曾多次获得荣誉,包括1972年美国建筑师学会联合专业奖章、1990年乔治·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艺术奖章及日本城市设计奖。
《设计结合自然》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本书在很大意义上扩展了传统“规则”与“设计”的研究范围,将其提升至生态科学的高度,使这真正向着饮食多门综合性学科的方向发展。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从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侵害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 、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在我国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在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由“空间论”转向“环境论”,进而发展至“生态论”的今天,书中述解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书中所介绍的环境规则与设计方法,依然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着鲜明的借鉴价值。本书对从事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学等学科学习与工作的人们是一本不可多得、历史弥新的参考书,同时,它也密切契合了当前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体动态,为我国实施和谐、生态、多元的城市环境设计与规划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平台。
生存的艺术 豆瓣
作者: 俞孔坚 2006 - 10
《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内容简介:全球化和城市化,给景观设计学带来众多挑战和机遇,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危机、精神信仰缺失,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天地一人一神和谐的重任。而面对这样的重任,景观设计学必须重归土地设计和监护的生存艺术,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寻找大禹的精神、汲取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产物和延续,它源于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艺术”,而这门艺术无论在中国和世界上,长期以来都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中国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有助于解决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城市景观之路 豆瓣
作者: 俞孔坚,李迪华 2003 - 1
《城市景观之路》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城市景观之路》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城市化妆运动”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