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鬼才之道 (2024) TMDB IMDb 豆瓣
鬼才之道
7.4 (207 个评分) 导演: 徐汉强 演员: 陈柏霖 / 张榕容
其它标题: 诡才之道 / Dead Talents Society
故事从一间没落的都市传说“旺来大饭店”414号房开始,过气女鬼天后凯瑟琳(张榕容 饰)与鬼经纪人Makoto(陈柏霖 饰)为了在鬼界不被时代淘汰,得找寻出路。力争上游的厉鬼们,要如何继续成名阳间,创造新的都市传说呢?
2025年5月20日 看过
撇开虚荣心不谈,我想得到呼应是会让人减少一点孤独感吧。 但是和你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个事实比起来,我觉得“被看见”的意义就是一粒沙子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上。 所有加“被”的词语,有时候都让我觉得有点儿吃力,被看见,被羡慕,被喜欢,被爱……有当然好,可我观察到的更多是人们沉迷于得到它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些故事里的描述,让我觉得人们夸大了这个词的意义。美的,善的,真实的,乃至丑恶的自我,从来不是因为“被看见”才存在的。
台湾 吃完杂粮 喜剧 电影
逛市场、呷小吃 豆瓣
作者: 香老板 商周出版 2022 - 1
2025年3月20日 已读
如果下次去台湾会想带上的一本书。嘿嘿,想去那个南门市场。另外我怎么感觉我去过北投那个市场?感觉作者词语有些匮乏,“文青”作为形容词用在了好多地方。而且市场的介绍稍微少了点,还是偏重小吃了……
鸡蛋饼里面放萝卜干是个好主意,我明天也要试试!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市场 散文
建築慢慢 (2021) 豆瓣
演员: 江文淵 / 廖偉立
江文淵的都市造山,如何在不可避免的集居年代,依然不與自然斷裂,考驗著建築師對精神向度的追求與技術的突破。
廖偉立的建築作品,我們發現了駁雜又現代的台灣,為台灣的混亂找到看法,為聖俗共存找到可能性。
在黃聲遠的帶領,我們發現建築師可以如此具有社會性。他不願意讓建築淪為商業操作來服務少數人,因此無論是大棚架系列、維管束系列,黃聲遠都渴望為不同的社會階層留下各種可能性。
心的寧靜與安定,一直是曾志偉長期追尋的方向,因此他具實驗性的、挑戰常軌的建築,為的就是期待人們能感受到自然所帶來的療癒及安定。
2024年10月20日 看过
雨实在太大了没有办法出门。窝在电热毯里,把想看蛮久的几部纪录片都给补了。
这里一共采访了四位台湾的建筑师,我更喜欢第一位和第三位。这些访谈让我改变了一部分观念,建筑不仅仅是关于住在其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同时也关乎它所处的周边环境。纪录片所呈现的,无论是用于居住还是公共活动的建筑,理想状态下,我感觉它作为一个场所,能够鼓励人们与他人及其周围环境建立更深的联系。
台湾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摩擦.無以名狀 豆瓣
7.5 (15 个评分) 作者: 夏宇 現代詩季刊社 1995
《摩擦·无以名状》夏宇自序
逆毛抚摸:《摩擦·无以名状》夏宇自序
《逆毛抚摸》

字是黄金、乳香和没药。字是肉桂。肉和桂。因为这两个音的奇异组合我甚至愿意喜欢它的气味。浴室里破裂的水管旁边水管工丢下的东西里有一个装什么的纸盒,我捡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因为是法文因为是使用说明书,两者我都对待如诗。「堵漏、重新接补。作用如金属。对冷是聋的」。我有点激动。对冷是聋的。那是一管胶用来修补金属裂缝。我快乐了三个小时对什么都是聋的。晚上的时候我知道原来我搞错了二个字 Sourd 和 Soude,焊接和聋。让我高兴一个下午的误会它的原义是:冷时焊接。这四个字不知道为什么在懂得当下也带着一种狂热趋于冷淡的味道,像布可夫斯基的短篇小说名字:一种普通的疯狂。当天夜里猫咪爬上我的膝头打呼噜,天气转凉了,气象报告每天都提醒你日照时数又缩短了一分钟。没有别的感觉就是怅惘,我以前不知道我这么容易为季节「怅惘」。
如果你知道什么叫做地中海式的夏天,天空那种暴龙似的蓝,阳光像一支编制庞大的爵士乐队时不时就有整排六个小喇叭手站起来齐声朝空演奏,那音拉到最高心就像一面干净的大玻璃等着要碎。读李贺「羲和敲日玻璃声」,我知遇找不是第一个人用玻璃形容日照。但他没有说心会碎。
夏天差不多都是用来浪费的,夏天除了用来浪费简直不知还有什么别的用途。读读书、做做饭、游游泳,十点半天快黑时带狗散步,猫是绝不会理你的,牠天亮时回来眼睛贼亮,嘴巴里一只田鼠或一只鸟,胡须旁黏著蝶翼。夏天牠也不见得饿只是狩猎。夏天还有一种茴香酒是地中海岸绝对无所事事的酒,还有两个礼拜一次的密斯塔勒风,是那种猛烈乾爽绝对无所事事的风。卡里哥野地上开完了玛格丽特菊就是百里香,漫山遍野矮矮淡粉色的小花。混散完步回来毛里缠著野蒺藜带刺的果实,趾间是那种地中海美食的野香就叫做百里香。从土耳其到希腊到法国南部人们把番茄青椒红椒茄子胡瓜和在一起用蒜月桂叶百里香煨著煮烂,淋上橄榄油,冷食。
日照渐短人们回到屋里用饭从北欧来了大批年轻男人打工采葡萄不久我们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红酒薄久蕾。我看到院子里一株矮矮的橄榄树结了第一颗橄榄,阳台地上蜗牛爬过的痕迹,橡树开始掉叶子。经过栗子树下被栗子打中像牛顿就开始想一些事情,我知道因为是秋天。

因为是秋天我发现对我写过的诗我差不多都是不安的因为我没能把它们写成另一种样子。想想我原也可能不是我现在这样写着字的这个人只要同时寄出的两封信装错了信封一切因缘际会稍稍错失你就再也不知道你是谁的轮回转世。某躲闪、逃遁、遗忘,某嫌恶、某错愕、某转移、误导。某劫持。某离开正路。给某旅行者引错的方向。以为有些什么决定又要改变安静地站起来走动蹑足穿过所有房间。
如果我不是现在写着的自己可能就会走进另外一个房间看见另外一本打开的笔记和另一支拔开笔套的笔但看不见已经离开的那个人。
那个人并不爱你并没有让你把牙印留在膀子上我就坐下来假装是他正在写如果我不是现在的自己我就会正爱着你而且我又不是他在另外一个房间里假装着我。
想想这些没有机会成为另一些诗的诗。
某晦暗、潮湿与偏执。

每一个不小心起来的早晨都是陌生的。我的生命里面几乎没有早晨。有些离奇的早晨则是因为失眠而来——就是这样的一个早晨,大而模糊,无以名状,在记忆里又十分精确,我们称之为「偶然」的时刻。偶然是永远不可预料的裂缝,一切故事的支线被导入未知的盲点——一夜不睡,我演绎著偶然的各种必然机率觉得它超越现象和象限但当下则令人不知如何是好。我的手中有一本超级市场买来的自粘相本,用钢圈圈住 50 张 100 页上覆一层塑胶薄膜的硬纸板每一张都像画布。我瞄到不远处有一把剪刀,更远处是一本 37 cm × 42 cm 的大本诗集《腹语术》。四年前应着一个狂想设计出来的版本但随即因为太佔地方而令我十分厌烦。我有个深刻的感觉是诗绝对不应该佔地方。我把诗集打开拿起剪刀开始工作。
那些字一个个斗大,1.5cm × 1.5cm 。抽离地看每个字都像一个小小的森林枝桠交错柔条漏金。「令人错愕的语音的灌木丛」亨利米修说的。我剪下的第一行字是「那些忍耐许久」,我把相纸上的薄膜小心拉开把这个句子放进去。于是连著四天拼命工作发着高热一共贴了五十几页于是我发现我完成了三十首诗。那高热像拿到驾照第一次上路一下就加速到 160 觉得人生大道笔直发亮没有惊慌一路沉鱼落雁摧枯拉朽停下来以后完全不知道刚刚是怎么开的才意识到速度和害怕。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速度放慢了完成了七首,又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更慢了,完成了八首。我发现整个过程里我是把自己当画家看待的。我站着工作,在一个简单地支架着的工作台上,剪下来的字和句子到处都是。我把字当颜色看待;有一天我想找一个介于哔叽色和卡其色中间的字我找到的是「堕落」,那天穿一件橄榄绿衬衫,堕落掉下来落在衣襬真是配极。
住在法国南部不能不理会印象派,绘画史上最初的光都在这里被发现。每一次路过普罗旺斯,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像「情人的情人那张脸历历在目」(木心语)。塞尚画静物——「那些水果充满了取舍决定」,这句话美极——画山,圣维克多山:「我可以在同一位置上画上数月,只要稍微往左或往右移一下身子便可」。
这些字充满了取舍决定像塞尚的水果。看见飘到院子里两个字「溼索」落在一只蜗牛背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写诗的人最大的梦想不过就是把字当音符当颜色看待。让我抄一段里尔克论塞尚:「每个颜色自我集中,面对另一个颜色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每个颜色中形成不同层次的强度来溶解或者承受不同的别的颜色。除了这个颜色自我分泌的体系,还不能忘记反光的角色;局部的较弱的色调褪失,为了反映更强的色调。由于这诸种影响的或进或退,画面的内部激动、提升、收聚而永不静止下来……」(程抱一译文)
怎么样?我觉得足以抵抗罗兰巴特。巴特说:「阴影、皱褶、口袋和意识形态」他觉得没有一个字是无辜的。

发现一个字叫做 Palimpesect,一种羊皮纸可藉特殊药水重现隐匿的书写。波特莱尔用来隐喻记忆。女性主义说「但她的大拇指印浮现」。为了波特莱尔和罗兰巴特和种种什么什么主义的关系,我极想极想用一种建筑师用的透明绘图纸印这本诗集,想想那层层叠叠含沙射影指鹿为马的可能性——你可能在第一页第五行旁边就看见了第八页的第七行,想想别人又要说这是「互相指涉」——令人有点高兴。但为了塞尚的缘故(最终我可能把自己当油漆匠看待),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字「纯粹」(至今想像不出它的颜色),也为了有人说塞尚极可能是视觉残障故眼遇各色皆成异色,我决定用一种我们小时候画画用的绘图纸印,撕开时留下毛毛的边,用粉蜡笔上色,如果你从右边开始,你的小指侧面直到手肘处都会沾上颜色,这个颜色一路摩擦到左边,你迟早就会进入「野兽派」。

有几首,它们慢慢接近了一种雕塑而不是雕刻。有几首,它们是一些回声,是腹语的腹语(的腹语的腹语)。有些是对字本身的冥想。有些是某种瑜珈姿势的演练。一种食谱。一种时装表演。一种反抗。一种吞噬。一种再生。一种杀人见血。一种焚尸不灭迹。一种爱。一种恨。爱极生恨。恨极生爱。最后,它们是一种轮回说。这本诗集是上一本诗集的再生转世有共同的胎记。喝过冥河里的水前世种种烟消云散,但有一天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觉得你曾经来过,刚认识一个人你仿佛早已认识过。你不知道怎么解释,是前世。

●有时候剪下一组字,反面是另外一组,譬如「险险舔过」反面是「暗底欢愉」,想很久要用那一面。
●有时候先浮现两个字「答应」,脑中的图案是一大匹布在阳光下被竹竿撑起,迎着风刮到树枝又掉下来。翻遍整本〈腹语术〉找不到答应两字这是不可思议的。
●为了一些线条上的连接需要「其他」两字。但剪得七零八落的诗集里再找不到其他两字于是在安那其里找到其在错过他里找到他。
●你有没有玩过捡红点?
●第一首〈耳鸣〉意思是「耳朵的手风琴地窖里有神秘共鸣」。
●〈音乐〉做完发现变成一个故事,确有其人。
●这样的两个句子「有人呼唤我的名字」和「遗失三颗纽扣」,一个绝大的诱惑是找一个「像」字把它们连在一起让它们「产生意义」。我必须承认意义是极端恐怖的诱惑。意象尤其是。最后我以我终究不是一个画画的来自圆其说,意思是,我实在无能抗拒这些诱惑。
●这也是它们最后被当做一本诗集看待的原因,而不是一本画册。
●但是最后我还是把「像」字拿掉了。
●极容易完成类似这样的一首:
「肉体
到最后
比诗准确
难写」
但这绝不是我要的。
●〈由1走向2〉完全是废物利用,都是些剪剩下的字,幸好找到题目「由1走向2」。结果旨意太清楚而完全失去了废物的美。有损失若此。
●喜欢「玻璃」的音和字形和雨打在玻璃上。玻璃的前生是琉璃。在<插图>这首里把玻璃当副词用。不带修饰,没有情绪。
●「犹豫」放大到百倍就是一条小兽。尔雅:犹豫,犹如麂善登木,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
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
又,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
实在犹豫很久要不要用犹豫这两个字。久久瞪视觉得神魂颠倒有寒气自脚底升起。觉得它的毛色是有点黯淡的鼠绿色。
●最长的一首〈把时钟拨慢一个小时〉我以为我找到了一些我要的声音,那么轻,那么干净,有几个动作但也几乎不算数。我觉得找完成了首「没有阴影与皱褶」的诗。用写是绝写不出来的。极低限的诗。
●贴完〈以讹传讹〉直觉是最后一首了,但接着又贴了〈拥抱〉,完完全全地感官。我以为那是一首美丽的诗做为压卷。诗,这时候我有点懂了,它同时是一种流浪和一种归宿。

我不能不提到我虎斑纹的猫咪弟弟。牠最喜欢打盹的地方随着天气变凉变得离我愈来愈近,最后就乾脆横躺在我正忙着而乱成一堆的工作台上。牠趴在那堆字上用一种尽可能把自己拉长的姿势盘踞着打呼噜。我再怎么是一个诗人也绝不至于因为诗而牺牲猫的。在不影响牠的睡姿的情况下把那些字轻轻抽出来抽不出的也就算了。大半天过去牠睁开眼睛弓着背站了起来,有些字从牠的腹部掉出来:「从此不再出现」、「光滑发亮」、「压缩了」,好极了,神准,大力摸摸牠,逆着毛的,牠最不喜欢的那种。
也不能不提到我的狗牠到了法国以后改名叫做混,牠打呵欠打喷嚏抓痒惊天动地地抖身子在我灵感汹涌的时候用那种我永远无法拒绝的狗眼看着我要求散步。我当然也不会因为诗而牺牲狗的散步的,但散步回来对一些句子的颜色组合又有新的看法了。有好几首诗还真的是牠们完成的呢。
我要不要提到朝西的那扇窗子呢?窗外七棵橡树。每一次开窗就是一阵纸片飞舞。
我要不要再提一次这本超级市场买来的相本其实是黏度不够的很差的一种相本,每一首都贴得有点耳歪眼斜,再加上更差的我对直线的目测能力,如果你看到我的原稿,你会觉得这是一场十分破烂的时装表演,但是将计就计——那些字的移动、修改、遗落和贴补都找不到痕迹的,天衣无缝,虽然破烂。

「并置颜色对比定律」:一个纯净的色体使视网膜产生补光的现象。橙色有蓝色光环,红色有绿色光环,紫色有黄色光环。这些光轮的干扰意味每一个颜色都会改变其邻近的色彩。
我怎么老在印象派的色彩理论找到我痴恋文字的根据呢?尤其是「点描法」。
试读一段庄子: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宴闲,敢问至道」。老聃曰:「女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女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今日宴闲」四字满地树影,条纹和斑点中置一老旧土黄藤椅,那光是蓝灰镶点不着边际的漠漠的紫,带着烟黄色的光轮早早已经改变了三个字外「道」的色彩,「其来无迹,其往无崖」,黄点纷乱。道是离奇的滑坡。道是什么颜色?道是鹅肝色。
你觉得「低声说话」带着什么颜色的光环?
10
我的第三本诗集〈摩擦·无以名状〉。
我预设两类读者:
⒈读过<腹语术>的;
⒉没有读过〈腹语术>的。
但可能第一类读者乐趣会大一点,因为如果你可以不费力地指出〈摩擦·无以名状〉里的那个句子是出自〈腹语术〉的那一首诗,你就有机会参加某一秘密帮派所举办的秘密通讯猜谜得到一份神秘不详的礼物。
对第二类读者我只有一个建议是读完〈摩擦·无以名状〉回头读〈腹语术〉,把腹语术当做回声。
诗集名曰〈摩擦·无以名状〉以尽量让人记不住为原则,集中 45 首诗果然没有一首是我可以记住背得起来的,连题目也是。初冬,葡萄田里葡萄枝叶修剪净尽,远望像一大张乐谱填满没有起伏的低音,是最低限音乐。九月二十四日星期六开始工作那天,每日占星术说:「月亮在晚上 10 点 41 分由金牛座进入双子座,极佳的情势适于再磨光、刷新、修补、重新装满。」我知道字大概永远不可能变成颜色,也不会变成音符,也不会变成葡萄藤,这本诗集里的企图可能是失败的,但希望诗可以留下来。
这篇以占星术的预测做为结论的序被 dear R 认为「难得地清楚」关于创作动机和过程,我心里暗暗得意,但他接着说:「你知道就像有些抽象画册前面的序写得是绝对清楚,但序后面的画还是没有人清楚。」说得这么好的,我还是很高兴。
三月回到台北应「联合文学」邀请做专辑,我拿出了这些作品,45 首重新以别种字体打出来,干干净净,悦人也同时掩人耳目,我再三看不能不承认它们还是诗,我把整本原稿带给一些朋友看,他们都赞成印成诗集时尽量保留手工剪贴的质感(虽然这些 1.5cm × 1.5cm 的字都得照着开本缩版),那么即使诗可能是失败的,希望企图可以留下来。
2024年9月16日 已读
想读于2010年,意外呀,过了这么多年变成了已读。夏宇是我文青阶段喜欢的诗人,没想到时至今日有些读起来还是很愉快的。今次读,最喜欢的这一句“只有雨让城市倾斜”,反复想象好多遍。
另外前面提到“人们把番茄青椒红椒茄子胡瓜和在一起用蒜月桂百里香煨着煮烂,淋上橄榄油,冷食”,啊为什么我觉得好熟悉,我在哪儿吃的这道菜呢🧐
台湾 漂在加拿大 诗歌
正港分局 (2024) TMDB 豆瓣
所属 : 正港分局
4.9 (31 个评分) 导演: 程伟豪 / 殷振豪 演员: 许光汉 / 王净
该剧是《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的衍生剧。一连串命案发生,陈尸现场被布置成怵目惊心的成语字谜,菜鸟小队长林子晴(王净 饰)联手刑警吴明翰(许光汉 饰)与正港小队,分秒必争解开杀人魔的致命谜题。
2024年8月23日 看过
原来帅哥杨祐宁老了之后会变成吴有利哎!(暴露年龄哈哈)
如果有更难一点的成语就更好了,社会问题讲是讲了,可惜有些浅尝辄止。
台湾 喜剧 悬疑 漂在加拿大 电视剧
越南旅繪手帖 豆瓣
作者: Rose 邱湘涵 台灣東販 2023 - 1
手繪溫度×實景照片×親身體驗
以超過200幅插畫帶你遊逛越南
胡志明市‧大叻‧富國島‧下龍灣‧美奈
用手繪呈現5大城市的在地風景
隨書附贈療癒插畫明信片&作者特製手機桌布
從沒想過,卻踏上了繪畫的道路。
一開始只是用色鉛筆在筆記本記錄回憶,
後來放上網路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食旅插畫日記,
藉由繽紛的色彩且充滿療癒感的插畫,吸引了許多粉絲。
2019年搬到越南生活後,也用插畫記錄下異國生活的每個瞬間,
包含當地朋友介紹隱身公寓頂樓的餐廳、
道地又合台灣人胃口的小餐館、
越南粉絲推薦的清新文藝咖啡廳、
巧克力控的甜點天堂、
街邊的法國麵包小攤、當地超市、周末市集……
一個個景點都在Rose的筆下化成療癒的景致。
以胡志明市為據點,前往南北越。
不只是分享在地美味,
透過探訪有悠久歷史的教堂、郵政局等建築,
也能一窺越南過去被法國殖民統治所遺留的影響;
而市立美術館內的展示的戰爭相關主題作品,結合越南諺語
「當敵人來到了家門前,就算是女人也得開門迎戰。」
更是讓人腦海浮現出持續長達20年越戰時代的景象。
除了居住的胡志明日常,
也前往富國島與動物近距離玩耍、
在美奈體驗荒漠中的飛車奔馳、
於花都大叻欣賞繡球花海、
到下龍灣挑戰獨木舟等,到南北越挑戰各式體驗。
跟著Rose的繪畫足跡,一同探訪旅遊書外的越南。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劃排序)
艾比大口吃越南/旅居越南人氣部落客
李佳芸/說走就走去找越南女神粉專版主
周欣毅/交通部觀光局駐胡志明市辦事處主任
輔大猴/漫畫家
凜小花/網路人氣繪畫講師
◎好評推薦
Rose色鉛筆手繪的溫潤層次,透過走訪越南大小巷弄,更顯越南風情與美食。──施宜新(旅居胡志明市繪本畫家)
2024年8月11日 已读
感觉在那住一个月,平时上上班周末出去玩儿应该蛮开心的。我之前觉得住在北美,要是问我什么菜我能天天吃的话,我估计会选越南菜。
VancouverLib 台湾 图书馆 绘本 美食
偽魚販指南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林楷倫 寶瓶文化 2022 - 3
▍天未亮的魚市,是千百盞燈照出的世界,
▍潮濕,氣味紛雜,難辨魚臭。

市場的人總問他:讀那麼高,幹麼賣魚?
他那賭光家產的父親,說的卻是:要賣魚,讀那麼高幹麼?

2019年魚販林楷倫抹下手上的魚鱗,開始寫作;2020年拿下各大文學獎。他寫下清晨燈火通明的魚市裡,魚販間的競標廝殺、潛規則與黑話,那些市場裡買賣交易間的人情世故、情感流動:

魚市裡,全仔是從丸美出走、另立商號的「背骨仔」,起初與前東家比拚、削價競爭,後來有了默契,彼此相讓出一條路。一個偉大的市場女人,後面一定有個軟爛的男人。女人魚攤的阿娥姐在魚市裡標起貨來聲勢懾人,她的女子軍團在市場裡提供最周全的殺魚選魚服務,而每個來這做事的女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林楷倫的首部作品,剖魚亦自剖。從魚市裡真情流露的在地魚販們,寫到他所身處的魚販日常,再溯源寫回原生家庭的魚販三代。這也是台灣第一本真人實事的魚販寫作。

// 刨光魚鱗,繼續刨下側線的皮肉。未死的魚一跳一跳。
 久了、習慣了痛,也不跳了,只剩開闔呼吸。
 拿起弓繩用力將魚弓起,
 卻只看到自己的右手揮舞,左手抵抗出血痕。//
2024年8月11日 已读
读完五味杂陈(可惜唯独没有鱼的鲜香哈哈)。哎,作者写了许多卖鱼的种种最后还是绕不开要离开又离开不了的原生家庭的痛。海岛的人可以选择好多不同的鱼啊,我很好奇什么时候能吃到觉得“甘甜”的鱼。我家一般都嫌弃海鱼腥,看来还是离海不够近。
不知道身为鱼贩的儿女亲眷,日常生活会不会受到少许负面影响,毕竟鱼的味道不小的。上小学一个同学的妈妈的卖烧鸭的,我记得自己每天都能闻到她身上的鸭子油味道。
台湾 市场 散文 漂在加拿大 生活
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第2季 (2021) TMDB 豆瓣
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Season 2 所属 : 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8.4 (12 个评分) 导演: 李明璁
我們真心相信,所有活絡的市場都不會老朽,總有一種與時並進的生機能量,日以繼夜的喧囂說著「現在進行式」的點滴故事。
2024年7月11日 看过
非常喜欢,文案更是加分。中学离家之前,我天天跟着妈妈去菜场,虽然不是沿海或是热带,没有那么多炫酷的鱼和香料,但从来都觉得市场是很亲切的地方。说来惭愧,本来只是带着“菜市场”的期待想去看新鲜的蔬菜瓜果鱼,没想到纪录片拍了台湾各地市场的方方面面,布店米店中药店小吃店修脚店甜品店磨刀店咖啡店……意外之喜,一口气看完,我真是大饱眼福!
而且这里面的从业者们有的热情真挚,有的开朗风趣,他们偶尔无意间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表达都很动人。我好像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共同点,接手生意往往是因为家里的长辈生病,问回报不丰厚还继续做吗,当然啦不然谁来去做呢,而被问到要做多久,都是希望做到不能再做的一天。
希望下次去台湾补上澎湖,基隆,和桃园,去逛那里的市场!
@亚露 你可能会喜欢这个!
台湾 漂在加拿大 生活 纪录片 美食
故事便利店 豆瓣
7.8 (29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作品看点
★ 这是一家只贩卖故事的便利店。店长:华语文坛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家骆以军。商品: 40个故事、40个魔术时刻、40种人生启示。营业时间:24小时开放、全年不打烊。Slogan:故事消磨不眠之夜。——走进这家“故事便利店”,取走属于你的人生故事:发光的房间,梦里寻梦,一件很小很美的事,白色的眼泪,爱的告白,陷入奇怪处境的蜜月旅行,弄假成真的顺风车游戏,少女食梦貘,缩骨功怪咖,迷失巴黎的新婚丈夫,张爱玲小说中的魔术盒子,白云机场的诈骗和尚,窘迫又爆笑的爱荷华之旅,充满科幻感的《红楼梦》第30回,流落南方的“未来的祖先”,绿帽丈夫的故事,美猴王的故事,最短暂的爱的故事,火车的故事……故事打开我们心中只有自己知道的那小小的密室,故事为我们留住最好的时光。40个温暖爆笑的故事,像一列有40节车厢的火车,可供我们暂时栖息,可带我们去未知的远方流浪,陪伴我们失眠失神的夜晚与白天。
★ 故事拯救听故事的人,属于这个时代的《一千零一夜》。本书源自“看理想”同名音频节目,开播以来受到无数听众的真挚喜爱,“长大以后再没有机会可以这样听人讲故事了”。——一段美不可言的听故事时光,AI时代人类的故事自救指南。“会讲故事的温柔暴力熊”骆以军,以罕见的幽默与戏谑、坦诚与柔情,讲述一个个像蔓生植物般迷幻感伤又温暖爆笑的好故事,难以言喻又百感交集。一个接一个光焰四射的故事,像一个接一个可以不断穿梭其中的梦境,带我们回到最初听故事的幸福时光。故事让我们知道天地之大、时间之无限、人之渺小,AI时代,故事是人类文明最后的防线。“我们用故事,去扛我们存在的源头,映照人类自己的面貌。在人类无法承受的恐怖、噩梦和哀痛中,在神遗弃我们而去、找不到一丝丝救赎可能的时候,故事却常常在无意中,救赎了听故事的我们。”
★ 小说家骆以军的40堂故事写作课,汇聚毕生说故事的精粹,展示故事的八百万种讲法;亦是40堂经典小说电影鉴赏课,骆以军私家书单片单最全曝光。——琳琅满目的故事货物架:《2666》《三体》《红楼梦》《西游记》《麦田里的守望者》《过于喧嚣的孤独》《命运交叉的城堡》《百年孤独》《心》《传家之物》《无双传》《牡丹亭》《恋情的终结》《雪国》《背叛》《香水》《冰壁》《肉桂色铺子》《获救之舌》《他人之足》《留情》《十诫》《黑镜》《银翼杀手》《千与千寻》《窃听风暴》《源代码》《花与爱丽丝》《姆明一族》《想做熊的孩子》……既有世界经典小说与电影的故事,更有小说家亲历或听闻的真实故事。骆以军以其独特的“故事炼金术”,召唤记忆,编织故事,里翻为外,光变成影,直至浮生如梦,万花入眼。读到最后,你会发现,故事其实就是时光本身。
★ 顾客梁文道、许子东打卡推荐。在这家“故事便利店”,找回我们最初听故事的耳朵、听故事的心,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人生的范围有多广,故事的范围就有多广。骆以军的《故事便利店》给我们的就是包含在动人故事之中的无穷启示,以及讲述这些故事的方法。看完这本书,也许我们都能够成为一个更懂得听故事的人,甚至是一个更懂得说故事的人。而且透过听和说故事,我们终于能够懂得了那些人生之中,世界之上那些平常没办法理解,平常没办法用别的形式说出来的东西。”(梁文道)“骆以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故事。同样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一件事情,听他说来就是一个故事。这不只是说话的艺术,更重要的是他观察力之敏锐。骆以军就是有这个本领。”(许子东)
◎ 内容简介
这是一家只贩卖故事的便利店,店长是华语文坛最会说故事的小说家骆以军。在这家“故事便利店”,他为我们讲述40个主题故事,以及包含在动人故事之中的无穷启示:发光的房间,梦里寻梦,一件很小很美的事,白色的眼泪,陷入奇怪处境的蜜月旅行,弄假成真的顺风车游戏,少女食梦貘,最短暂的 爱的故事,南方的故事,火车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世界经典小说与电影的故事,更有小说家亲历或听闻的真实故事,它们关乎父亲、爱、死亡、后悔、安慰、同情、许愿、身体、疯狂、梦境等人类共通经验,打开我们心中那小小的密室,让我们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温暖怅然又回味无穷。
故事是人类文明最后的防线。《故事便利店》是小说家骆以军的40堂故事写作课,汇聚毕生说故事的精粹,展示故事的八百万种讲法。他用其独特的“故事炼金术”,并以罕见的幽默与戏谑、坦诚与柔情,讲述一个个像蔓生植物般迷幻感伤又温暖爆笑的好故事,点亮属于故事的魔术时刻,弥合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还原故事原本的魅力,难以言喻又百感交集。我们用故事,去扛我们存在的源头,映照人类自己的面貌。在人类无法承受的恐怖、噩梦和哀痛中,在神遗弃我们而去、找不到一丝丝救赎可能的时候,故事却常常在无意中,救赎了听故事的我们。
人生的范围有多广,故事的范围就有多广。走进这家“故事便利店”,取走属于你的人生故事。
◎ 名人推荐
人生的范围有多广,故事的范围就有多广。骆以军的《故事便利店》给我们的就是包含在动人故事之中的无穷启示,以及讲述这些故事的方法。看完这本书,也许我们都能够成为一个更懂得听故事的人,甚至是一个更懂得说故事的人。而且透过听和说故事,我们终于能够懂得了那些人生之中,世界之上那些平常没办法理解,平常没办法用别的形式说出来的东西。
——梁文道
骆以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故事。同样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一件事情,听他说来就是一个故事。这不只是说话的艺术,更重要的是他观察力之敏锐。骆以军就是有这个本领。
——许子东
当骆以军开始讲述生活,他启动的不是记忆,而是想象力。他喜欢那种破的、烂的、倒霉的、短命的,然后那种动物性的、野蛮的、蒙昧的、未开化的。每个字都长着毛。
——张悦然
2024年6月30日 已读
说到拜金女的时候,打比方用的是北京和上海。也许受众是内地人的缘故?其他的话,我发现我还是更宁愿自己去读小说原本。因为我发现我现在读小说,往往读到最后在意的都不是情节。而听别人重述一个故事,跳过的却有可能是最能打动我的部分。
另外,画上的骆以军有点像发福的阮经天,不晓得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父亲家在南京江心洲哎,我记得上面有好多渔港餐厅~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小说 散文
自然野趣DIY 豆瓣
作者: 黄一峰 中信出版社 2013 - 5
《自然野趣DIY》内容简介:落叶、石子、蝉蜕、鱼骨……看似不起眼的自然元素,只需一点巧妙构思,再加上亲手创造,就可以变成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台湾“金鼎奖”获奖作家、资深生态设计师黄一峰与大家分享了他用自然创作记录自然之美的经历,并展现了300多个精彩的自然创意作品。让我们跟随这些简洁易学的制作步骤,轻松动手捕捉自然美,DIY出属于自己的自然野趣!
大自然是活生生的艺术教室,生命万象堪称是美学的奇迹之作。作者黄一峰通过自己十余年的自然观察与创作,捡拾天然的素材,创作出一个个充满“野趣”的艺术作品,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更是与大家分享了其“记录大自然时体验到的感动和喜悦”。
野果游乐园 豆瓣
作者: 黄丽锦 商务印书馆 2016 - 1
编辑推荐:
果实和种子总是最令人期待的。
内容介绍:
小小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点,借着果实的承载,离开植物母亲的怀抱,开疆拓土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展现生命的智慧。
本书延续《野花999》的模式,从各类的观察主题来欣赏野果及种子,让喜爱植物的朋友,除了花朵之外,也可通过果实、种子的造型、色彩、气味及传播方式来领略果实与种子之美,同时还可一窥果实与种子的竞技场,看植物如何使出混身解数,为下一代找到生存的一席之地。
2024年6月22日 已读
好多年前想读的书居然有电子版了,开心。
虽然这个主要是都是台湾的野果,但我看的很过瘾。脑海里面只有四个字,“各显神通”。
台湾 图鉴 漂在加拿大 科普 自然
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豆瓣
作者: 夏洛特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 7
光说有些植物会吃虫就已经够吸引人了,何况为了捕虫吃虫,它们还特化出各种奇特有趣的器官!
除了一般人非常熟知的捕蝇草的捕虫夹、猪笼草的“水桶陷阱”,茅膏菜和捕虫堇也是分泌黏液的捕虫高手,瓶子草由叶子卷成的“甜筒”让昆虫无法抵挡,螺旋狸藻的根部更能特化成螺旋状迷宫,在土壤里大快朵颐!
这些食虫植物制造陷阱,打造迷宫,造网捕虫,由叶子特化而成的捕虫利器成了园艺爱好者培植观赏的臻品挚爱,至今已培育出许多奇艳无比的种类。就栽培而言,食虫植物各有特殊的生育环境,许多种类更是对气候条件非常挑剔。本书作者以长年的多国游访与培植经验,介绍了各种食虫植物的习性与栽培要领,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认识食虫植物、栽培食虫植物的全面指南。
2024年6月16日 已读
这本书好精彩的!看得我大饱眼福,果然风骚的植物还得去热带找!猪笼草好神奇啊,是如何集华丽,猥琐和恐怖于一身的!茅膏菜我看了也喜欢,闪闪亮晶晶✨我还从来没见过真的食肉植物呢,好想亲眼看看。读到后面好遗憾,亚特兰大植物园有很多从佛州引进的瓶子草和茅膏菜,我错!过!了!
有两个地方看得我会心一(苦)笑,可能要是翻译了不是咱文化背景的还get不到。因为这本很大一部分在科普要如何种植嘛,给了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家人不允许,你就不要去圆这种梦”,家庭和谐第一位啦。还有一个地方是答疑,种植的过程中要不要主动喂虫子,作者说“你可以拿在你家厨房找到的小蟑螂去喂它们哦”,我:🫠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摄影 植物
醫生哪有這麼萌 豆瓣
作者: [臺] Nikumon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 - 4
實習醫生在醫院裡都在做什麼呢?
緊張忙碌的工作實況 × 逗趣幽默的生活點滴
收錄最精采的實習生活片段!
披上白袍,他是認真努力的實習醫生
脫掉白袍,他是呆萌的人氣漫畫家Nikumon
用漫畫記錄在醫院實習的點點滴滴,
都是笑中帶淚的精采生活。
有了神人級學長姊的照顧,就能一帆風順了嗎?
醫生值班的時候又是在忙什麼?
面對不同的病人,要處理不同的問題,實習醫生要如何應付?
Nikumon要用自己的畫筆創作,傳達最真實的感受。
◎特別收錄
網路討論度破表,短篇漫畫代表作:黏菌你好、小兒科、Tone‧音調
粉絲敲碗最期待:刺青哥外傳
妈妈,买绿豆! 豆瓣
9.6 (7 个评分) 作者: 曾阳晴 文 / 万华国 图 明天出版社 2010 - 11
阿宝和妈妈上街买绿豆,一连串奇妙的情节就此展开……阿宝专注于绿豆,从买绿豆、煮绿豆汤、吃绿豆到种绿豆,作者把整个过程处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与母子浓郁的亲情相互映照,插画唯妙唯肖,细腻写实,牵动每个人的童心。
2024年5月28日 已读
很温馨的绘本。小朋友,可以从平平无奇的日常物件中获得无穷无尽的快乐。
童心与好奇,对于成年人来说,是超能力来的呀。
儿童 台湾 漂在加拿大 绘本
怕魚的男人 豆瓣
作者: 李隆杰 時報出版 2015 - 6
我很怕魚,非常怕魚,當我看見魚類的眼神時,我確定牠們正在吞噬我的靈魂。-
台灣首次以魚類恐懼症為靈感發想的原創故事!
「Ichthyophobia」這複雜的英文字最直接的翻譯就是「魚類恐懼症」。
全書沒有任何對白的《怕魚的男人》,是近年在國際獲得眾多矚目的傑出青年漫畫家李隆杰的半自傳式最新代表作。共收錄了:《信仰-Faith》、《愛情-Love》、《狩獵-Hunt》、《決鬥-Duel》、《威脅-Threat》、《逃亡-Escape》和《安息-Rest in peace》七篇在《亞細亞原創誌》長達兩年的精彩連載內容。在每一回精彩的人魚大戰故事背後,其實都隱藏著一位憂鬱青年、以極細膩的、認真的、深情的透過漫畫的每一格畫面傳達屬於他內心深處的刻骨銘心感受。
《怕魚的男人》中,作者放棄了電腦繪圖,維持最純粹的手繪方式,每一格充滿強烈戲劇張力的畫面,都是作者一筆一畫在一張張畫紙上淬鍊出的動人精華。全書完美展現了屬於台灣漫畫原創作者的堅毅個性和藝術魅力。
2024年4月21日 已读
很有表现力,感受到作者对鱼的恐惧了。男主头发好像鮟鱇鱼啊……虽然我猜中了结局,但我以为这过程中至少寿司师傅要出战哇!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漫画
蘭的10個誘惑:透視蘭花的性吸引力與演化奧祕 豆瓣
作者: 呂長澤 / 莊貴竣 遠流 2017 - 3
這是10段蘭花與昆蟲間充滿愛恨交織的故事,
也是10種讓人驚歎的植物演化奇蹟……
蘭花,在美麗的外表下,暗藏許多心機。
被鎖定的昆蟲往往無法抗拒它們的魅力或性誘惑,
一步步走入那精心設計的陷阱中……
一只包裹,開啟了長達40年的謎團……
情路坎坷,誰才是我真正的另一半?
親愛的,這是我想念你的味道……
蘭花與昆蟲間,充滿這樣阿諛我詐、迂迴攻防的故事,
讓演化學家達爾文忍不住說出:「在我一生的研究中,沒有任何材料能比蘭花來得有趣!」
蘭花,開花植物中最多種類的一科,也是號稱有著最高級演化技巧的神奇植物。它與授粉昆蟲經過長期互動與演化,發展出許多有趣的動植物攻防生態。本書藉由細膩的水彩插畫、步驟圖解與生動的筆法,娓娓述說世界上知名蘭花的生態故事,以及與昆蟲之間的互動關連,更在在顯露出植物演化的神奇與多樣風貌。
讚歎推薦
王震哲(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讚標(臺灣大學植物科學研究所教授)
張東君(青蛙巫婆‧科普作家)
黃一峯(生態藝術家‧環境教育工作者)
雷雅淇(泛科學PanSci主編)
我跟蘭花的接觸,始自小時候去對面鄰居家看他種的許許多多、各種各樣、奇怪獨特的蘭花。後來我經常去看他的蘭花,那是因為我要找花瓣顏色獨一無二的,好餵我的毛毛蟲吃,好收集不同顏色的毛蟲便便,豐富我的收藏。長大以後,我才知道自己有多麼暴殄天物。因為那個蘭花叔叔,是首位在台灣研究蘭花組織培養的王博仁博士。
長年以來,一直都以為我是為了毛毛蟲才這樣一再的回去看他的蘭花。不過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才恍然大悟,我其實是被蘭花蠱惑、受到蘭花的深深誘惑。書中寫了十個精采的蘭花故事,但是那其實還低估了蘭花的本事,它們的實力絕對不只如此。你看了就知道。──青蛙巫婆‧科普作家 張東君
幾年前,我曾擔任過幾本蘭花書籍的美術編輯,也讓我對蘭花產生極大興趣;設計書籍時常想,如果作者描述關於蘭花的授粉以及與其他生物間的關係能有照片輔助說明,那會更加詳盡易懂。但與作者討論之後,才發現有相當的難度。的確,同為生態攝影師的我也意識到,要在野外拍攝這些特殊的畫面,不只靠經年累月的長時間守候,還要有相當的運氣才能達成。
如今,這本《蘭的10個誘惑》運用了插畫搭配文字的方式,將蘭花的生命故事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一本兼具藝術性與閱讀樂趣的科普作品。透過本書,讓我們可以一窺奧妙而神祕的蘭花世界。──生態藝術家‧環境教育工作者 黃一峯
人的真愛或許容不下第三者,但蘭花在找尋真愛時卻常常需要第三者介入;為了要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遇見對的伊,蘭花煞費苦心誘惑的不是情人,反而是第三者──扛起傳粉重任的昆蟲。為了傳宗接代,它們也會精心裝扮、花言巧語、備齊厚禮、用盡心計,授粉的過程就像是精巧設計過的機關。這些讓人忍不住驚呼、帶著清雅幽香的情事,是專屬於蘭花的愛情故事。 ──泛科學PanSci主編 雷雅淇

自序
緣起,無限感恩
眾所皆知的演化學家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曾經在寫給虎克(Joseph Dalton Hooker)的信中說到一句話:「在我一生的研究中,沒有任何材料能比蘭花來得有趣。」究竟蘭花具有什麼樣的魅力,能夠讓演化學之父對它如此著迷?
綜觀所有開花植物,蘭花是其中最大、多樣性最高的一科,有將近740屬和超過280,000種,到現在為止,每年都還不斷有新的種類被發現,更別提那超過100,000種以上的園藝栽培種及變種。在不同地區,蘭花為了吸引不同授粉昆蟲前來傳播花粉,長期共同演化的結果,造成了高度歧異的花部變化,以及令人歎為觀止的授粉機制。除了利用蜜腺或其他食物資源回饋來吸引授粉者的方式之外,更有像是性欺騙、陷阱、機關、生育地模擬……等各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每次的發現總是讓演化學家讚歎於這些精巧的機制。
隨著越來越多授粉學家投入研究,這些精采的授粉故事就像一片片拼圖般,逐漸拼湊出蘭花與昆蟲共同演化的歷史。然而,這些授粉的研究幾乎都只呈現在一篇篇艱深的外語論文中,或是某些探討授粉生物學的專業書籍裡,大多數讀者根本無法領略蘭花授粉的精彩與細膩。在臺灣,甚至難以找到任何一本述說授粉故事的科普書籍,也因此更加深了本書的催生。
於是在2014年的某個夜晚,一通電話突然響起,電話的那頭傳來了一句話:「我們來寫一本書好嗎?寫一本蘭花授粉的書籍。」就是這句話,將我們三個串連起來,決定共同完成這件事。
在這三年的努力中,從達爾文成功預測大彗星風蘭傳粉者的傳奇故事,到世界各地經典的蘭花授粉案例,我們逐一將眾多研究論文及觀察資料轉化為簡易好讀的文字,以便讓更多人能一窺授粉生物學的祕密,再加上精細的電腦繪圖的插圖,清楚傳遞出每個傳粉步驟的細節;更重要的是,為了讓更多人領略到蘭花的美麗與藝術性,本書更有別於一般科普書籍以照片為元素來傳達與講述,反而採用水彩手繪圖創造情境與美感。這也呼應了在達爾文那個年代總是利用石版畫做為蘭花觀察記錄的時代背景。
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本藝術性及科學性兼具的作品,讓大眾讀者更能了解蘭花授粉機制的精巧,以及其背後所述說的演化故事,更希望讓每位讀者體會到自然之美。
臺灣身為蘭花王國,在僅有35,980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上,卻擁有高達101屬、超過400種以上的蘭花。不管是我們身邊的草地,或是郊山的樹林中,可能就隱含著這些精采的故事。希望本書得以激起更多人的共鳴及對自然的關注。
本書之所能夠問世,要感謝遠流出版公司,讓這本書的出版成為可能;同時也要謝謝林業試驗所的蘭花專家林哲緯先生對內容的專業校訂與建議;臺大實驗林研究人員楊智凱先生情義相挺的提供赤箭屬資料照片;還有臺大植物科學研究所林讚標教授、生態藝術家黃一峯先生、科普作家張東君小姐、泛科學主編雷雅淇小姐為本書撰文推薦。此外,要特別感謝師大生命科學系的王震哲教授與師大進修推廣部的黃文權老師。王教授是帶領我們進入植物分類與植物生殖生物學上的啟蒙恩師,開啟我們對蘭花授粉研究的興趣,而黃老師則在我們撰寫這本書期間提供許多技術上與精神上的支持。最後,要感謝家人的支持,讓我們能全心完成本書。
推薦序1
植物之美,不只在寂靜而已
植物,或許是因為欠缺行動的能力,在大部分人眼中不過是樹、雜草,或至多是花季時令人讚歎的繽紛色彩。但植物真的是如此無趣嗎?當你深入了解植物世界之後,就會發現那是極為誤謬的觀念。
正因為植物欠缺行動的能力,它必須利用各種更複雜、更巧妙的構造及手段才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特別是在授粉時,需仰賴各種媒介的幫助,因而和傳粉者之間形成了極為巧妙而有趣的交互作用。
蘭花是植物界中種類最多的類群,和傳粉者共同演化出極為多樣的花部形態。本書選取蘭花授粉生態中十個有趣的主題,以生動的筆法,佐以精緻的科學性插圖,再加上極具藝術性的水彩插畫,深入淺出的介紹蘭花如何利用美色、氣味、詐術、陷阱以及各種巧妙的機關來吸引、欺騙或強迫昆蟲幫它傳粉。各種匪夷所思的構造及方式,令人拍案叫絕。
寂靜的植物所展現的氣象萬千,竟是如此奇妙,一花一世界!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王震哲
推薦序2
一本極具藝術感的科普佳作
植物與授粉媒介的交互作用長久以來都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主題。從西元1862年達爾文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關於蘭花與昆蟲授粉的書籍開始,科學家便陸陸續續藉由他們在野外的觀察與實驗,逐一拼湊出植物授粉的奧祕,尤其是在蘭科植物這一個類群中,更是演化出多樣且高度特化的機制。
本書的三位作者莊貴竣、鄭杏倩、呂長澤均是師大生物系的前後期同學,專研植物的授粉生物學或生物岐異度。雖然已離開學校,但對於植物的熱情依舊存在。他們三人共同合作,結合了個別的專長及對生命現象的深刻了解,以生動的筆觸編寫了一本極具藝術感的科普書籍。
有別於艱深的學術文章,本書透過饒富戲劇化的故事情節,帶領我們從昆蟲或是蘭花的視角來看待每一個授粉過程,而且利用精細的電腦繪圖技術,剖析每一個關鍵的動作及步驟。最引人入勝的,便是那一幅幅手繪的水彩插畫,從每個蘭花的生育環境、植株外型,到近緣物種的整理與對應,都讓人十分讚歎。這不僅是科學性的報導,更有著藝術性的展現,深入淺出的介紹了蘭花最具代表性的10種授粉模式,是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臺大植物科學研究所教授 林讚標
2024年3月2日 已读
兰花界多少大骗子!一个个的空手套授粉啊!这里面的画特别好看,甚至把骗昆虫的具体步骤都画出来了,精彩纷呈。
读达尔文猜测马达加斯加有30公分口器的昆虫给大彗星风兰传粉,到四十年后人们在当地发现了有那么长口器的蛾子,再到提出假设的一百三十年后整个授粉过程被真正观察到,科学家们隔着时空的有力击掌让人振奋。
看到笑出声,经过的物理大哥问我在看啥。我男兰发音不清,让他误会我在看不正经的小说。不过话说回来,这里面有些过程描写让人遐想,完全可以当黄文素材了哈哈,横竖不都是一回事嘛😜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植物 漂在加拿大
爱爱内含光 (2024) TMDB 豆瓣
愛愛內含光 Season 1 所属 : 爱爱内含光
7.1 (55 个评分) 导演: 黄婕妤 演员: 詹子萱 / 柯震东
邱家小女儿邱暧(詹子萱 饰)是一名蜜蜡除毛师,业余时间经营性知识社群频道,以“做爱不恋爱”为座右铭的她,与平克(柯震东 饰)为“性”事合拍的固定炮友关系。然而在邱家人各自在“性”与“爱”的不满足所面临的挑战与矛盾之下,邱暧能否找到一个办法,对欲望的需求与自我的追寻找到答案,认真地开始一段浪漫的关系?
2024年2月17日 看过
爱情喜剧片来的。披着欲望的外衣,剥开来个个纯情,也是够了。看着编剧要往出轨写,写着写着又变成夫妻情深……“为你好”和“羁绊”,还是成了所有矛盾的最终解药,哎。
但是也有趣,那么多男欢女爱的动感画面,都比不上平克想要吻,又瞬间克制住没有吻下去的片刻动人哎。
柯震东很厉害,岁月仿佛在他身上没怎么留下痕迹,面容身材是一方面,连眼神都还很年轻哎。
台湾 婚姻 家庭 漂在加拿大 爱情
兄弟之道 (2024) 豆瓣
The Brothers Sun
6.5 (24 个评分) 导演: Kevin Tancharoen / Viet Nguyen 演员: 杨紫琼 / 钱裕扬
本剧由全亚裔编剧打造、全亚裔演员出演,以洛杉矶和台湾为背景,主角查尔斯·孙是台北黑帮一员,他作为一名残酷的杀手生活,当他的父亲被一个神秘杀手枪击后,查尔斯必须去到洛杉矶保护母亲和完全不知情的弟弟布鲁斯。
杨紫琼饰演母亲艾琳,在洛杉矶为自己和儿子建立了新的生活,远离她在台湾的过去。
Justin Chien饰演查尔斯,是黑帮头目的长子,被培养成一个铁石心肠的罪犯。他去洛杉矶保护母亲和弟弟,发现自己在两种选择中左右为难:他从小到大的生活和他可以为自己创造的生活。
Sam Song Li饰演布鲁斯,他小时候来到美国,对台北的记忆很少,也不知道家庭的过去。当他恶名昭彰且受人尊敬的哥哥出现在他家门口时,布鲁斯被卷入了一个他完全没有准备好的世界。
Highdee Kuan饰演亚历克西斯,发愤图强和雄心勃勃的她从小就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职业道德,后来成为了助理检察官。
Joon Lee饰演TK,是个有抱负的匪徒,也是布鲁斯从儿时起最好的朋友,他希望自己坚强、忠诚、聪明——但事实并非如此,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尝试。
此外爱丽丝·休金饰演May/June,Jon Xue Zhang饰演Blood Boots,Jenny Yang饰演Xing,胡紫蕊饰演Grace,Rodney To饰演Mark。
该剧由布拉德·法尔查克(《美国恐怖故事》《政客》)和Byron Wu编剧并执行制作,前者担任运作人,凯文·坦查隆(《神盾局特工》《波巴·费特之书》)执导,共8集。
2024年1月14日 看过
每个人都在说为了家里人,结果十有八九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为你好”。上次看到寇世勋好像还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看琼瑶连续剧。
不过华人气息挺浓的,检察官小姐姐去超市回来拿的是大华的袋子啊哈哈哈,然后就是凤梨酥也可以自己做的吗,好厉害。看了谁不想去吃churros,我还从来没吃过呢!
withCYTang 动作 台湾 漂在加拿大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