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孕育——镜头下的40周 豆瓣
作者: 伦纳特.尼尔森 / 琳达·弗塞尔 译者: 桂林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2 - 10
在母亲的身体内,奇迹发生了。卵子和精子相遇,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通过伦纳特·尼尔森的独特照片,我们看到了受精的迷人过程,看着一个胚胎从一个微小的细胞团发展成一个胎儿,一天一天地成长和成熟,直到与子宫外的世界相遇。这本书还从父母的角度描述了怀孕,涉及孕期保健、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和分娩。 在这本书中,通过展示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者观摩了一次妊娠,也就是胚胎在子宫中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他们还伴随准父母进入产房,一同迎接新生儿的诞生,观察那些新生命如何面对外部世界,开始新生活。
动物的脚印 豆瓣
どうぶつのあしがたずかん
作者: [日] 加藤由子 文 / 久邦彦 图 译者: 程俐 / 浪花朵朵童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7
通过14种实物等大的脚印,了解14种动物的生活
一本专门给孩子看的全方位解读动物脚印的趣味科普图鉴
...................
※编辑推荐※
☆ 一本全方位解读动物脚印的趣味科普图鉴。以独特视角“脚印”为切入点,通过14种形态各异的动物脚印,了解14种动物的生活。
☆ 全书的动物脚印图片均与实物等大,另附一张印度象大脚印海报
☆ 一本适合孩子的动物园入门书,高清照片+可爱插图,介绍备受欢迎的动物园明星的趣味生活
☆ 畅销日本27年,重印达30余次,被评为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用书、日本厚生省中央儿童福祉审议会推荐图书
...................
※内容简介※
《动物的脚印》是一本全方位解读动物脚印的趣味科普图鉴,以独特视角“脚印”为切入点,介绍动物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很容易忽略动物的脚,但恰恰是动物的脚,才真正称得上是“动物的另一张脸”。全书的动物脚印图片均与实物等大,另附一张印度象大脚印海报。孩子不仅可以“读”这本书,还可以用手来比一比,真实感受大象、狮子、犀牛、熊猫等14种动物脚印的大小。比一比,猜猜这是谁的脚印?读一读,通过脚印了解动物的生活。
...................
※读者推荐※
● 打开这本书,一下子就看到了实物等大的大象脚印。“哇,这是什么啊!“孩子会感到非常好奇,接下来就是这枚脚印的主人“印度象”的介绍了。书中可爱的插图和照片,让动物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小知识,比如大象靠着大树睡觉,长颈鹿走路的姿势,熊猫吃竹子的方式等等。
● 以动物脚印为主题的图鉴非常少见,即使是大人读起来也很有趣。为了采集动物的脚印,一定费了很大的工夫吧。从封底印度犀脚印的制作过程,体会到了创作者的用心。毕竟大型动物不像宠物,一般人都没有机会见到它们的脚底。读了这本书,你眼中的动物园会更有趣!
● 读了这本书,才第一次知道动物的前足和后足的区别,因为前后足的作用不同,所以形状也不同。这本书不仅有插图,还有动物脚底的照片,加上实物等大的脚印,是对动物脚印全方位的解读。
中国风物 豆瓣
中国万华
作者: 久保田博二 译者: 黄天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7 - 3
2025年5月21日 已读
代序居然是陈舜臣。两篇长长的前言读出来作家和摄影师对中国的感情,也是很诚心向日本人介绍中国了。
翻第一遍的时候,有趣的游戏是可以看照片猜拍摄地点。我大概能猜个方位,但是很多地方还有偏差,不免感慨中国的大好河山还是看得不够呀。
他们当年热切地望着中国,期待看到未来的变化。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未经太多现代文明触碰的美景是真的,但是连接待外宾专用的旅馆厕所堵了脏水满地也是真的。
中国 吃完杂粮 摄影 日本
观复猫 豆瓣
作者: 马未都 2018 - 6
《观复猫:史上无猫不传奇》将以新晋猫馆长:马都督、金胖胖、小二黑、庄太极、苏格格、段花花为主角,以马未都轻松温暖的文字,搭配猫咪们精美可爱的图片,书中还会让每只猫介绍一种文物藏品,让读者不光能感受猫的可爱灵气,还可以通过猫来感受中华文化,学习收藏知识。同时,马未都先生还考证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猫的奇闻异事、传说怪谈,以马氏风格文字娓娓道来,更添妙趣。
2025年3月30日 已读
猫挺可爱,三星都给猫。 不过,说某皇后给皇帝生了十个后代,对此马未都总结道,“所谓人生赢家,不过如此”。呃,您也过了这么一把岁数了,是不是对人生赢家,有什么误解?
RichmondLib 历史 吃完杂粮 图书馆 摄影
森林、冰河与鲸 豆瓣 Goodreads
8.7 (81 个评分) 作者: [日]星野道夫(Michio Hoshino) 译者: 曹逸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12
编辑推荐:
1、“摄影界的芥川奖”得主佳作重现:“一张照片,一盒卷。”甄选120幅标志性的极地摄影作品,记录星野道夫旅居北极二十年光影。
2、作者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首次披露:收录《西伯利亚日志》(1996年6月30日~7月27日),记录星野道夫最后时光的点滴瞬间。横跨白令陆桥,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英雄的最后一抹色彩。
3、六十四开文库本,向日文初版致敬:星野道夫自然文库系列三书,开本小巧,顺纹易翻;通勤旅行,熨帖称手;专色封面,醒目耐磨。熊伴野趣,雪映清凉,身未动,心已远。
内容简介:
《森林、冰河与鲸》是生态摄影师、旅行作家星野道夫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曾连载于《家庭画报》,后因作者在堪察加半岛遭遇棕熊袭击,不幸离世,戛然而止。这部夹杂着人类学田野笔记的趣味的图文旅行手记,被星野道夫研究者誉为高峰和经典。书中,他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开始,一路向北,跨过白令海峡,再向西,完成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从美洲到亚洲的文化寻根之旅。途中,作者记录下与部族长老的会面,以及找寻神话起源的经过,以及森林、冰河与鲸,三个关键词串联起一个永恒的主题——时间。回到洪荒,从自然中获得直觉与领悟,坚持不懈地用照片与文字去表现真理,以体验和温度,得到幸福。
2024年8月27日 已读
渡鸦是万物的创造者,多神奇的信仰啊。这本书很轻,图书馆刚入手就被我借来了。开本很小,可以平托在掌心。很质朴动人的文字,某页一首印第安人的诗歌,让我读着读着流出了眼泪。
好几张照片是UBC人类学博物馆里与渡鸦相关的展品,就在我现在居住地的几公里之外,感受到了奇妙的缘分。之前去玩并没有特意留心渡鸦,如果我在去逛博物馆之前就读过这本书就更好啦。
最近一个人去林子里转悠得多了些,觉得自己离想象星野道夫描述的,在某时某地,天地之间只有自然和自己的感受更接近了一些。
摘一小段我最喜欢的。“这只看着我的白头海雕没有活在过去,也没有活在未来。那样的时间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活在这一刹那,活在这个瞬间。而我也只凝视着当下的这个瞬间,一如许久以前的童年时代。……不断流逝的现在所拥有的永恒性,还有那寻常事所蕴含的深远,都教我如痴如醉。”
RichmondLib 图书馆 摄影 日本 海洋
背高あわだち草 豆瓣
作者: 尾仲 浩二 蒼穹社 1991 - 10
《背高あわだち草》於1991年由蒼穹社首度出版,為日本攝影師尾仲浩二的處女作。其中的畫面投射出一個含糊的背景脈絡,可以讓人一探尾仲浩二於攝影生涯的早期視野:失去時間和地點,唯獨反覆出現之草本植物意象,隱隱揭示著攝影師的初心——挺拔、搖曳、不滅。
「這本寫真作品集,是一部相當接近攝影基本原點的著作。尾仲浩二先生準確地捕捉並表達了時代自身。 我可以擔保,這是一本傑出的攝影集。」在出版前夕,尾仲曾邀請中平卓馬作序,卻因時間趕不及印刷期限而作罷,最終中平仍對此書做了極高讚賞。
来たるべき言葉のために 豆瓣
For a Language to Come
作者: 中平 卓馬 オシリス 2010 - 6
伝説の写真集、甦る!
制度的言語への苛烈な挑発から40年......
写真の歴史は中平卓馬に追いついたのか?
1970年に刊行された『来たるべき言葉のために』は、1960年代後半から70年代にかけて、従来の映像美学を覆すラディカルな作品によって日本の現代写真に大きな転換をもたらした写真家、中平卓馬の初の写真集として、写真史にその名を残しています。けれども、刊行から40年を経て同書の入手は困難となり、掲載作品のごく一部が繰り返し紹介されるという残念な状況がこれまで続いてきました。これら一連の写真は、1973年のエッセイ「なぜ、植物図鑑か」において作家自らが批判し、乗り越えるべき対象とした作品群ですが、作者がそれを否定した意味を再考するためにも当の作品が提示されることは充分に意義深いことのはずです。現在も写真家として日々活動を継続している中平卓馬の初期写真集をとらえなおし、いまなおアクチュアルな作品として再発見することを企図して、本書をここに再刊いたします。
诞生了!蟋蟀 豆瓣
うまれたよ! コオロギ
作者: [日] 中濑润/摄影 / [日]小杉美野里/文 译者: 彭懿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6 - 7
蟋蟀的卵埋在地里,在地下度过秋天和冬天,春天的时候,“肉虫”会从土里爬出来,这就是蟋蟀幼虫。刚出来的幼虫只有芝麻粒那么大呢!它不停地吃,不停地舔水滴,不断地蜕皮,慢慢地长大。你知道吗,只有雄虫才会叫呢!
生命的故事(第2辑):诞生了!水黾 Goodreads
作者: unknown author
正版授权 Seller : Bonrise加微信[soweinc]每天分享好书,邀你加入国际微信群学习交流.微信好友低至5-9折的优惠 .书名:生命的故事:诞生了!水黾简介: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特别推荐! 儿童阅读推广人彭懿倾情推荐 给孩子的自然科普读物作者:小杉美野里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7月装订方式:平装分类:童书|科普/百科|百科图书|童书|7-10岁|科普/百科
2024年7月28日 已读
猎食昆虫的水黾!就是咱经常在水面看到划啊划啊的角色。人类靠电磁波感知世界,水黾靠水的波纹。
摄影 日本 昆虫 漂在加拿大 科普
彩色香港1940s-1960s 豆瓣
8.2 (5 个评分) 作者: 高添強 / 黎健強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
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香港歷史上一個高低跌宕的重要時期。日軍三年零八個月的蹂躪、大量難民的湧入、動亂的爆發;在此等百廢待興,物貨匱乏的情況下,莫不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縱然危機處處,但港人非但沒有退縮,反之在堅毅不屈、努力不懈的努力下,轉危為機,成就了一九七零年代以來香港經濟騰飛的奇蹟。
歷史上,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是艱苦的年代;但在攝影史上,卻是技術大躍進的年代。這期間的香港景物攝影圖像開始從黑白單色進入了直接彩色年代。書中精選的一百四十多幅彩色圖像,正是依據原本顏色來複製的直接彩色攝影科技而產生,是香港最早一批高度存真的圖像,極之難得。書中圖像分為彩色舊貌、城市新觀及生活點滴三部分,透過此等圖像,將這個重要而轉折的歷史時代的香港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
2024年7月12日 已读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喜欢在已有的某张老照片上,再往上叠加一层同一地点几十年后,基于我的十多年前记忆里的照片。想象两张照片之间经历的时间和变迁,想象旧楼推倒,新楼立起的画面。
不过,有一张照片几乎没变哦,哈哈。
历史 摄影 漂在加拿大 香港
诞生了!孑孓 豆瓣
作者: 中濑润 译者: 彭懿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7 - 3
大家都很讨厌蚊子,它们不停地“嗡嗡嗡”,还喜欢咬人。可是,你真的很了解蚊子吗?
蚊子为什么会吸血?是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血?你知道答案吗?
你知道吗?相比其他昆虫,蚊子的成长速度真的十分惊人,只用11天,幼虫就会成长为成虫蚊子。在变成成虫之前,不管是卵,还是孑孓,或者是鬼孑孓(蛹),都在积水里生活,水是蚊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可是,幼虫并不能在水里呼吸,那它们到底是如何活下来的呢?你想知道答案吗?一起来看看吧!
如花在野 豆瓣
8.5 (6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中昭光 译者: 张南揽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 6
奈良古美术店主田中昭光(号“无法庵”)采撷原野之花,搭配古董或旧藏花器,集结成《如花在野》四季插花图鉴。七十七岁的田中昭光历时一年,探访花叶逾百种,以“如花在野”为训,琢磨花与器的平衡,呈现花的自然之姿,营造“如同在野外绽放”般的插花效果。寒红梅、辛夷、菖蒲、 随意草、 昼颜 、半夏生、木槿、桔梗、芙蓉、秋牡丹、芒草、侘助山茶、寒樱、笔柿……搭配高足杯、德利酒壶、备前花器、信乐烧、弥生土器、油壶、竹篓、香炉……总有一些花对一个器皿是恰到好处,毫无造作。书中穿插“无法庵往昔物语”,回顾与家人、文人、茶友、刀剑客、僧人等旧友的往来交集,忆旧时插花、品茶、赏春、观月、题词之乐。呈现古稀花道家的人生花趣、茶趣、书趣和禅趣。
2024年7月6日 已读
读的时候一直在感慨日本人对雅的追求到了极致啊。比起插花,我觉得更稀罕的明明是花器啊,越是古朴的器具真的越能衬出花的美……
虽然我看作者时常强调自然之美,随性和偶然什么的。但是也不能细想,因为其实这么多花,器具的积累,挑选和搭配,哪个不是靠无数“刻意”才能造就的嘛😅
摄影 日本 漂在加拿大 自然 随笔
香港散步學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黃宇軒 白卷出版有限公司 2022 - 9
「散步」兩個字很平常,在「香港散步」就很不平常,對於每天近乎用跑的速度來上下班的香港市民而言,「香港散步學」真的需要「學」嗎?城市研究者Sampson Wong將會用一本書、十條路線、過百張照片將這門獨家學問傳授給你。

帶上這本書來一次香港散步

沿途中,你會發現「香港真係好靚」散步結束時,你或許會感嘆「我真係好_鍾意香港」
2024年6月21日 已读
“送給真係好鍾意香港的人們”。
我常常觉得自己对香港是没什么特别的感情的,最近读书,却意外地意识到我留了很多细枝末节在心里。这里面有一条线路,我最为熟悉。里面的每个店铺我都进去玩耍过,浪荡过。年轻的时候,感觉时间无穷无尽。
读完之后闭上眼睛想象,似乎冥冥之中灵魂回到了二十岁的我身上,小声地说,“你且珍惜眼前风景”。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摄影 旅行 漂在加拿大
你好小朋友 豆瓣
中国の子供達
9.2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秋山亮二 小西六写真工业株式会社 1983 - 4
1980年代,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用相机记录了温柔纯真的中国童年,并出版影集《你好小朋友》。
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豆瓣
作者: 夏洛特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 7
光说有些植物会吃虫就已经够吸引人了,何况为了捕虫吃虫,它们还特化出各种奇特有趣的器官!
除了一般人非常熟知的捕蝇草的捕虫夹、猪笼草的“水桶陷阱”,茅膏菜和捕虫堇也是分泌黏液的捕虫高手,瓶子草由叶子卷成的“甜筒”让昆虫无法抵挡,螺旋狸藻的根部更能特化成螺旋状迷宫,在土壤里大快朵颐!
这些食虫植物制造陷阱,打造迷宫,造网捕虫,由叶子特化而成的捕虫利器成了园艺爱好者培植观赏的臻品挚爱,至今已培育出许多奇艳无比的种类。就栽培而言,食虫植物各有特殊的生育环境,许多种类更是对气候条件非常挑剔。本书作者以长年的多国游访与培植经验,介绍了各种食虫植物的习性与栽培要领,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认识食虫植物、栽培食虫植物的全面指南。
2024年6月16日 已读
这本书好精彩的!看得我大饱眼福,果然风骚的植物还得去热带找!猪笼草好神奇啊,是如何集华丽,猥琐和恐怖于一身的!茅膏菜我看了也喜欢,闪闪亮晶晶✨我还从来没见过真的食肉植物呢,好想亲眼看看。读到后面好遗憾,亚特兰大植物园有很多从佛州引进的瓶子草和茅膏菜,我错!过!了!
有两个地方看得我会心一(苦)笑,可能要是翻译了不是咱文化背景的还get不到。因为这本很大一部分在科普要如何种植嘛,给了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家人不允许,你就不要去圆这种梦”,家庭和谐第一位啦。还有一个地方是答疑,种植的过程中要不要主动喂虫子,作者说“你可以拿在你家厨房找到的小蟑螂去喂它们哦”,我:🫠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摄影 植物
艾略特·厄威特 豆瓣
9.6 (8 个评分) 作者: 艾略特·厄威特 译者: 程墨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6 - 5
艾略特·厄威特是当今最具声望的摄影大师之一,他继承了布列松的衣钵,以捕捉日常生活中幽默、诙谐的瞬间而知名。他是在世的马格南摄影师中最德高望重的一个,他还获得了国际知名的ICP摄影无限奖的终身成就奖。艾略特·厄威特著程墨编译的《艾略特·厄威特个人精选(精)》是对厄威特毕生作品的一个回顾,由大师自己挑选他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共收录了343幅照片,呈现了厄威特漫长的摄影生涯中创作的精品力作。本书中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20世纪最为人所熟知的影像,比如玛丽莲·梦露、切·格瓦拉的人像照,比如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充满了诗意、智慧和幽默感的作品。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厄威特早期拍摄的从未面世过的作品,对于深入了解这位大师极有意义。
2024年6月15日 已读
名流到路人无缝切换。有的日常照片居然看得我笑出声来,高明高明。
找到了非常高清的扫描本来看,于是问题来了。有的照片篇幅很大,需要翻开的左右两页拼在一起得到整张照片。大概看了二三十张照片之后,发现因为封面页错页的缘故,我把很多本该是一张连贯的照片的当成两张照片看了。恍然大悟之后再从头看,发现我之前对大部分照片所讲述的场景和故事的解读完全变了!寂寞张望变成了对视,略有神经之举变成心有灵犀。
惊讶之余不免感慨,50%的照片展现的可能并非是50%的现实,而会被解读成截然不同的事实。
摄影 漂在加拿大 美国 艺术
和果子 豆瓣
和果子
作者: 薮光生 译者: 虞辰 新星出版社 2016 - 10
剔透如玉的羊羹,翠绿喜人的草饼,外酥内糯的最中,诗意风雅的水无月……一枚小小的和果子里,有四季风物,也有和歌俳句。
百余品和果子,不仅展现了对季节时令的细腻感知和敬重遵从,还蕴含着对文化、人心的朴素感悟。
每一枚和果子,都是一个方寸间的日本。
2024年6月11日 已读
前两天看书看到栗金团好奇找来这个书看看。
照片是真美啊,可是可能是我太俗了,看了完全没有想吃的欲望哎,脑子里面只有两个字重复回放——齁甜。
感觉每一本讲关于日本生活的书都会强调四季变更以及人们意识到每个季节微小变化的重要性哎。话说居然专门有一款果子是尝试描绘“初春朝阳从两块岩石间升起的瞬间”,侧面感受到了日本人对美和细节的极致追求……这还是在做吃的吗?回想起咱们的,不管是面人还是糖人,做个孙悟空或者龙出来?画风瞬间不一样了。
摄影 文化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美食
荒野之歌 豆瓣
The Masters of Nature Photography: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9.5 (32 个评分) 作者: [英]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译者: 钱卫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7
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顶尖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军。迄今为止,这项比赛已经举办了52届,目的是“为了鼓励野生生物摄影师们的工作,加强野生生物摄 影的声望”以及“希望通过让大众的人群关心动物,关心自然保护这个重要的话题,最终使这些奖项能够惠及动物本身”。
从吉姆·勃兰登伯格(Jim Brandenburg)和樊尚·米尼耶(Vincent Munier)令人回味的艺术,到大卫·杜比莱(David Doubilet)和保罗·尼克伦(PaulNicklen)的开创性的水下摄影,这些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向读者展示观看自然的多种方式。你会惊讶于帕尔·赫尔曼森(Pål Hermansen)对光线和阴影的神奇运用、弗兰斯·兰廷(Frans Lanting)创新的“亲密视角”、阿努普·沙阿(Anup Shah)的近距离肖像作品、迈克尔·“尼克”·尼科尔斯(Michael ‘Nick’ Nichols)充满力量的视觉宣言、托马斯·D.曼格尔森(Thomas D Mangelsen)广阔的荒野景观,以及克里斯蒂安·齐格勒(Christian Ziegler)捕捉到的鲜为人知的野生生物行为。
本书每一章都展示一位自然摄影大师的十张代表作,配有文字讲述他的拍摄手法、灵感来源和拍摄目的。摄影师撰写的图片说明阐释这些照片对摄影师的重要意义,揭露作品背后的故事。
2024年6月11日 已读
真美啊。无数细节,有的照片让人感到惊奇,有的照片会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感动,有的居然还很好笑。我爱那些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的照片。
说句伤感又难听的,看着看着很难不生出希望先灭亡的是人类。
摄影 漂在加拿大 生物 自然 英国
木屋之色 豆瓣
Cabin Porn
8.6 (8 个评分) 作者: [美] 扎克·克莱因 译者: 刘丽娜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1
献给每一位想要放慢脚步,
在世界的隐秘角落静一静的你。
·
简单、自然生活的圣经。
——《明镜周刊》
·
2009年,年轻的美国创业家、Vimeo视频网站创始人扎克•克莱因在纽约市远郊的山里买了一块地,和朋友们一起盖了几间木屋,结伴而居。他的网站“木屋之色”应运而生。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了超过1.2万幅小屋的照片和造屋故事,其中的200幅精美照片和10个动人故事,构成了这本《木屋之色》。
《木屋之色》不只展示自然的大美、木屋的精巧,更呈现人对生命、生活方式的思考。
在10个故事中,人们或隐世而居、或改建旧屋、或凿穴而住,在自然风景中动手建屋,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营造梦想的生活。
而200幅世界各地的木屋风景里,有深山、荒漠、丛林、河海、高崖、土坡……它们告诉你,只要愿意,人可以在喜欢的任何地方惬意安居。
-----------
◎水石书店年度力荐
◎美国亚马逊图书生活家居类、室内设计类、木构造类三榜畅销
◎同名网站点击量破1000万,粉丝超过35万
◎10则动人的造屋故事,图文版的《瓦尔登湖》
◎200幅至美小屋风景,隐匿于自然的“乌托邦”
2024年5月27日 已读
作者有钱人啊,买一大块地就是为了露营= = 这里面好多照片都还蛮好看的,我跃跃欲试想去住一住木屋。但是全书没有一页提厕所啊,所以他们都是要走几十米去挖坑的吗?
看了里面不同人对自己盖屋子的理念与实操,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大哥的同事小哥每年休三个月假后来索性辞职去盖小木屋了,当然人家在岛上有块地是前提哈哈……
摄影 散文 漂在加拿大 生活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