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君幸食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英]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
中餐到底是什么?

从麻婆豆腐、东坡肉、一品锅、醉蟹,到小笼包、刀削面、罗宋汤、慈母菜。

从《礼记》《诗经》《本草纲目》《随园食单》,到晏子、屈 原、苏轼、袁枚。

在扶霞看来,中餐是技法,也是哲学;是治愈身心的良药,也是文明与荒蛮的分界。

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烹饪传统。

三十年来,扶霞在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与当地的食材商、厨师和美食家交流,在典籍和食肆中体味中餐的独韵。无论是稻米与大豆的重要渊源、舶来原料的美味诱惑还是佛教素食的悠久历史,你都能在扶霞的观察中读到中餐传统的独有智慧,回应时代的提问和挑战。

中餐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如果中餐有世界观,一定是食物在灶火、天地、庖厨和餐桌间往复流转。这一次,扶霞以一如既往的幽默笔触、前所未有的精彩视角,从三十道菜出发来谈论中餐的起源、食材、技法乃至思想,仿若一场宴请、一段旅程、一次告白。
2025年3月16日 已读
很有诚意地推介中餐了。我刚翻开的时候还想,哎呀这么多好吃的不配点照片更形象一点?读到后面庆幸:还好没有照片,不然不得把人馋死😅 一边读,一边想起来小时候吃鱼舌头,只是快要想不起来那种触感了。
书里说什么西方文明觉得小块吃肉不阳刚,中国文化里又觉得整块吃肉返祖……我说有些男的怎么这么多讲究。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文化 漂在加拿大
鲜生史 (2022) 豆瓣
8.3 (6 个评分) 导演: 黎振亚 / 夏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饮食文化类纪录片《鲜生史》,4月29日起每晚19:00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聚焦了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四位文学大家与美食之间的故事,为观众打开美食新世界。
该片以史料和作品为据,展现人物和食物的奇妙互动,在现实中解读当地饮食文化和主人翁饮食观念;同时,纪录片也以轻松现代的解读方式,在流传千古的经典文本与当下真实生活中灵活跳转,用喜闻乐见的调侃和不失严谨的考据,让当代年轻人无负担地享受到真实且经典的饮食文化趣味。
2024年8月21日 看过
我发现我们跟绍兴人吃得挺近哎,我小时候超爱醉虾和醉泥螺的(而且我也是吃虾技术高超嘿嘿)。这里面借着曹雪芹讲了不少南京和扬州的菜式,看得我很亲切。纪录片里的曹雪芹操着一口南京话,我还要适应下呢哈哈。
私心多一颗星给苏轼。片子里写他轮番被贬,囊中羞涩,挖掘到了羊脊骨的美味,笑称“那天底下的狗怕是要伤心了”。真可爱呀。
中国 历史 文化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阿贤逛巴剎 (2018) 豆瓣
Jason's Market Trails Season 1
9.2 (10 个评分) 演员: Jason Yeoh
Astro AEC 2018年全新策划饮食节目阿贤逛巴刹,将纪录全马各地巴刹的老滋味,以感受劳动民众一天最早甦醒的好食光。老巴刹乃社区生活的心肺,总是集聚许多古早朴实的小吃,有者甚至没名没牌。光顾者多属巴刹的摊贩和社区熟客,生意一做便数十载。光是这样的岁月风华,就值得再三回味。跟随阿贤的脚步走逛巴刹,在老味道裡追寻日新又新的生命力。每日就近走一趟巴刹,不需远行他方,也能透过“轻旅行”而更新心情。
2024年7月15日 看过
最大的震撼是,没想到马来西亚有这么多华人移民。我想福建、两广还有海南的朋友看了,肯定会有某些时刻觉得非常亲切。
第一层面,是看到很多很多美味的食物。在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的海边,人们在食物的创意上千变万化。第二层面,是看这些下南洋的华人,如何克服艰难的外部环境,一点点靠勤劳的双手在异乡扎根。一系列采访给我的感觉是,食物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与家乡的精神联系。
主持人阿贤真的好厉害,普通话、粤语、客家话、英语无缝切换,看似毫不费力就拉近了和商贩的关系。他也不会刻意煽情,点到即止。虽然很多家的现状是无后人接手,老爷爷老奶奶哪日身体不行做不下去了,那么在当地居民记忆中一直熟悉的美食也将一一消失。资本主义无孔不入,人情味必然日渐式微,在当地能体验到的人,就抓住机会多体验一点吧。
历史 文化 漂在加拿大 生活 纪录片
和食十品 豆瓣
作者: [日]髙桥拓儿 译者: 苏暐婷 新星出版社 2016 - 8
京都老字号料亭“木乃妇”第三代店主高桥拓儿挑选十种被视为和食根基的菜肴,将它们放在日本的山川自然、时令节气、人文器物中,从和食特质、历史渊源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诠释日本料理的精髓与奥秘。伴随作者的娓娓道来,您将逐渐了解料理背后的日本文化,更好地享受和食带来的味蕾飨宴。
2024年6月17日 已读
太讲究了,对我来说会降低享受食物的乐趣。但是最后一页对学徒的要求我还蛮喜欢的。
文化 日本 漂在加拿大 食物
和果子 豆瓣
和果子
作者: 薮光生 译者: 虞辰 新星出版社 2016 - 10
剔透如玉的羊羹,翠绿喜人的草饼,外酥内糯的最中,诗意风雅的水无月……一枚小小的和果子里,有四季风物,也有和歌俳句。
百余品和果子,不仅展现了对季节时令的细腻感知和敬重遵从,还蕴含着对文化、人心的朴素感悟。
每一枚和果子,都是一个方寸间的日本。
2024年6月11日 已读
前两天看书看到栗金团好奇找来这个书看看。
照片是真美啊,可是可能是我太俗了,看了完全没有想吃的欲望哎,脑子里面只有两个字重复回放——齁甜。
感觉每一本讲关于日本生活的书都会强调四季变更以及人们意识到每个季节微小变化的重要性哎。话说居然专门有一款果子是尝试描绘“初春朝阳从两块岩石间升起的瞬间”,侧面感受到了日本人对美和细节的极致追求……这还是在做吃的吗?回想起咱们的,不管是面人还是糖人,做个孙悟空或者龙出来?画风瞬间不一样了。
摄影 文化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美食
50个世界各地的幸运传说 豆瓣
小さな幸せがみつかる 世界のおまじない
作者: [日]龟井英里 译者: 宋春晓 / 英尔岛 上海三联书店 2023 - 1
本书介绍了至今仍在生活中沿用的50个幸运魔法,配有美丽的插图,内容涉及世界各地习俗、民间传说和神话等等。光是看着本书蕴含魔法的可爱插图都能命人幸福感倍增,也非常适合作为礼物来送给特别的人。
++++++++++++++++++++++++++++++++
本书首发搭配上海三联书店独家设计的的文具产品(和纸胶带、贴纸和迷你卡片套装),给每日的学习生活注入可爱温馨的幸福气息!
2024年5月18日 已读
在图书馆偶然翻到借回来,这里面的插画也太可爱了, @亚露 你估计会喜欢!虽然传说估计就是随便选选,不然光中国就能给你整500个出来轻轻松松……
看完感慨,这世界上,果然还是痴男怨女的信念最强啊,还有中国重阳登高作者画了个雪山啊哈哈。
RichmondLib 图书馆 文化 日本 漂在加拿大
中国神兽:小年兽来吃团圆饭 豆瓣
作者: 狐狸家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1
除夕,乡下的伯伯一家来城里团聚了,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过大年,剪窗花、写春联、挂灯笼……
大家还聊起了年,孩子们问道:“什么是年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给了同一个吓人的答案:年是一个可怕的大怪兽!
年兽真的这么可怕吗?
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咚咚咚!是谁在敲门?
你能猜到吗?门外居然是一只哭哭啼啼的小年兽!
大家会邀请小年兽进屋吃年夜饭吗?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呢?快到故事里看一看吧!
2024年2月28日 已读
这小年兽怎么跟个傻子似的……看这个想到我跟墨西哥同事聊天,她说墨西哥爸妈想让小小孩behave,就跟他们说些神话鬼怪故事,大抵是如果不听话就会被抓走吃心肝什么的。我听了在想,这怎么跟中国爸妈一样一样的。
RichmondLib 儿童 图书馆 文化 漂在加拿大
娱乐至死 豆瓣 Goodreads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8.2 (24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尼尔·波兹曼 译者: 章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6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2020年8月22日 已读
难过的是发现作者03年就去世了,我阅读的时候还一直不怀好意的想电视节目就让他痛心成这样那现在的社交网络和手机,他还不得气炸,几十年过去他所预言的一切都在成为更真,更糟。结尾作者把唯一的希望留给学校,可2020年学校也被迫只能存在与比电视还要娱乐的网络之上,真是讽刺。信息过载,越来越小的空间留给思考和观念,大众只剩支离破碎的情绪。说起来,我傍晚会在小区散步,一个小小的观察是,只要能透过窗户看到美国人家里的电视,这个电视就一定是开着的。也没什么可怕的,亚洲变成1984美国变成美丽新世界,你看,未来就在眼前呐!
DataAnalyst 娱乐 文化 社会 美国
地狱书单 豆瓣
Paperbacks from Hell
8.4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格雷迪·亨德里克斯 译者: 姚向辉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 - 5
纳粹矮妖精!犹太怪物新娘!第四维度的性爱女巫!食肉水母!游荡在曼哈顿的古代维京人木乃伊!流淌死亡的文字,充斥尖叫的封面!危险四处潜伏,如果你敢打开这本——
地狱书单
没有更卑劣的魔鬼,没有更荒诞的情节!格雷迪•亨德里克斯倾尽理智与疯狂,去叙述那些不可言说的放肆故事,惊吓 与惊喜接连轰炸,如果你忍不住打开这本——
地狱书单
骇人听闻的故事简介!不可思议的封面艺术!作家、艺术家、出版者的真实故事!他们违背了所有的文学规律,只尊重一条:永远有趣!踏上一场灵魂激荡之旅,如果你正在打开这本——
地狱书单
——————————————————
★ 200多部恐怖小说神秘故事一网打尽,300页内容全彩印刷,400多幅诡异封面原味呈现!国内外首部全面介绍西方恐怖文学的入门宝典+书迷级书单,想象力的极致体现,丰富的视觉盛宴!过山车般的脑震荡之旅,痛快淋漓的阅读体验,一次性领略上百种恐怖小说的精彩之处!
★ 复古、硬核、Old School,坐上恐怖时光机,重回《怪奇物语》的年代,恐怖文化的黄金时代!深度挖掘B级恐怖小说大发展大繁荣及其背后的文化历史,Cult电影、恐怖艺术广泛涉猎,令人眼花缭乱的恐怖秀,亚文化爱好者的福音!
★ 恐怖文化的权威读本!本书作者格雷迪•亨德里克斯是恐怖文化研究专家、小说收藏家,对恐怖文学、电影、绘画有近20年的研究,他阅读了326部恐怖小说,挑选出真正伟大、好看的恐怖作品,并且亲自采访书中作品的作者、封面艺术家,讲述了恐怖小说这一极具原创性和冲击力的文学类型及其惊心动魄的起伏发展,再现恐怖文学遍布书店、汽车站、药店、超市架上的文化热潮!本书收录的400余幅罕见的恐怖小说封面皆来自作者个人多年来的收藏,这些封面风格邪典复古、绘画大胆细致,堪称艺术品,大饱眼福的机会不容错过!
★ 恐怖文化回春时期的类型佳作!《沉默的羔羊》《大白鲨》《闪灵》《罗斯玛丽的婴儿》《驱魔人》《我是传奇》《迷雾》《德古拉》等影视佳作皆改编自同名恐怖小说!
★ 花花公子、纽约客、VICE、纽约时报、卫报、华盛顿邮报等一线媒体鼎力推荐!恐怖小说界奥斯卡奖“布拉姆•斯托克奖”(The Bram Stoker Awards)最佳非虚构获奖作品!美国亚马逊年度恐怖类作品第一名!美国连锁书店巨头“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和《影音俱乐部》(The A.V. Club)年度选书!
————————————————————————
媒体推荐:
纯粹的、疯狂的喜悦。——《纽约时报书评》
非常详细,非常紧张……——《卫报》
《地狱书单》既有趣又吸引人。——《华盛顿邮报》
平装书的繁荣或许已经结束,但它生动、可怕地活在这本书里。——《纽约时报》
这本书是对恐怖小说这一流派的真正鉴赏。——《洛杉矶时报》
仅仅翻阅这些书就会让你重拾青春——并再次让你感到恐惧。——《新闻日报》(Newsday)
这是一部华丽、耸人听闻的恐怖小说全盛期的深度挖掘之作,是所有恐怖迷的必读书。——Tor 科幻网站
这是对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耸人听闻的书籍封面的一次深情审视。——Atlas Obscura网站
《地狱书单》和它提到的恐怖小说一样狂野。——《影音俱乐部》
《地狱书单》会让任何对恐怖、设计插图感兴趣的人感到高兴。——《印刷杂志》(Print Magazine)
一次怀旧的治疗。——《花花公子》在线
了不起……《地狱书单》以智慧和情感写就,并以当时广泛的封面艺术进行了丰富的插图说明,它是对20年来充斥书架的恐怖叙事浪潮的一种尝试。——Locus传媒
目前书架上最好的恐怖小说参考资料,无人能及。——恐怖文化网站Dread Central
作为一本参考书,作为一种庆祝,作为一种欣赏,这是我有幸读过的关于恐怖题材的最好的书之一……这是我的最高推荐。——布吕•吉兰德(Blu Gilliand),出版人
恐怖文学的殿堂。——《休斯顿纪事报》
亨德里克斯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喜剧演员的幽默感和时序感来看待20世纪的类型小说。——《俄克拉荷马州报》
如果你喜欢七八十年代的类型图书文化,翻看这本书真的很有趣。——CNET
一部极具娱乐性、节奏轻快、知识渊博的恐怖小说历史。我爱它!——米克•加里斯(Mick Garris), 电视节目制作人
2020年3月30日 已读
“因为当魔物都飞走之后,留在盒子底下的就是希望。”读完这本才了解到,对于很多作家来说,写作就是他们生活中遭遇真实不幸之后的出口,创作恐怖小说亦是如此。另外,小说的封面都几有意思。
DataAnalyst 小说 文化 美国
日日是好日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森下典子 译者: 夏淑怡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3 - 11
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茶道修行日记,详尽细致的描述了茶道的美妙与禅意——行茶、分茶、碗泡、传杯、清壶的茶事美学
分享茶道大家于茶道中感悟出的生命智慧:“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着做。茶道就是这样。” “马上做,不要思考。手自然知道,听手的感觉行事。” “不需思索,指尖自然就反射了内心的情绪,手随心动。”
在日本流传20多年,公认的“茶道心灵圣经”!李曙韵、祝晓梅、解致璋等茶道名家强烈推荐:“懂茶、惜茶之人不可能错过的好书”!
停下来,饮一杯茶,喝出人生与幸福:迷茫时,饮一杯茶;心累时,饮一杯茶;痛苦时,饮一杯茶,沉浸在茶的清香中,心境已然不同!
2018年11月16日 已读
日本人是真讲究,从插花到茶道,哪怕是挑选餐后点心和果子。“也正因为如此,我深深以为:想见面时,就见面;有喜欢的人时,就明白对他说喜欢;花开了,就庆祝;谈恋爱时,就好好爱个够;有高兴的事与人分享,就好好与人分享。幸福的时候,好好拥抱幸福,百分之百真心体验,因为这是人生唯一可以掌握的。所以若有重要的人,就好好和他共食、共生,团圆在一起。所谓的一期一会应该就是这样吧。”
GIS 文化 日本 茶道 随笔/散文
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豆瓣
作者: 李俊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7
伦敦博物馆众多,发展历史悠久,它们的魅力就在于丰富而多变的策展,与现实紧密结合,让人看见了过去,体验了现在,也想像着未来,扭转了人们对博物馆保守的刻板印象。
著名的大英博物馆、杰佛瑞博物馆、泰特当代艺术馆、国家美术馆等等,固然在建筑及空间设计上有不少有趣的表现,但许多规模较小、却充满奇趣主题的博物馆,像扇子博物馆、运河博物馆、设计博物馆、玩具博物馆、战争博物馆、园艺历史博物馆、戏剧博物馆等等,暗藏着更多惊喜。其实,伦敦的博物馆是非常容易亲近的,大部分不但免费开放,还有许多导览及儿童/成人教育的课程拉近群众与博物馆的距离。
事实上,并不需要拥有多么丰富的艺术背景,才能体会博物馆及美术馆带给人们的喜悦。最重要的无非是静下心来,深深感受。不管是建筑、历史、展品、规划、休闲、氛围,只要打开它的大门,那里就存在着“发现”的愉悦。本书作者融合了旁观者的客观陈述、报道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让“阅读”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与旅行的艺术。
新词酷 豆瓣
作者: 杜忠明 2008 - 1
《新词酷:171汉语新词笔记》主要内容:剩女和学术超男在擒人节里成了半糖夫妻。然而,秒杀的工夫,学术超发现,剩女根本就不是出生于M型社会新中间阶层的独二代轻熟女。她在痛快吧里的炫富表演都是明星枪手策划的,她家里根本就没开什么复古学堂,也没有什么绿色产房,她住在群租房里,开的是穷人跑,她不过是一个返券黄牛、一个装嫩族、一个蜜月保姆。愤怒的学术超男给剩女写了一段博文,找了一个分手代理,婚嫁大年里的短暂神话化做了记忆中的一段海啸音,一堆美丽垃圾……
如果你对《新词酷:171汉语新词笔记》中的新词不是很,你可能看不懂上面这段小故事,你一定有一种如堕五里云雾的感觉,那么请你赶快打开这本《新词酷》吧!
红海大漠 豆瓣
作者: 梁子 2005 - 6
《红海大漠》是梁子第三次非洲之行后用辛苦和爱写成的。这次梁子去的是位于红海之滨的一个非洲之角小国厄立特里亚。和前两次非洲之行不同的是,梁子这次所蹲点采访的提奥村属厄立特里亚南红海省的穆斯林地区,主要是阿法尔民族的居住地,那里交通和通讯不便,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由于条件的限制、宗教习俗、生活习惯等种种原因,对于一个女性的梁子来说在那里所遇到的不便、困难、尴尬甚至危险便可想而知。她这次在红海和沙漠之间那块狭长地带的经历读起来既有点像荒漠游记,又有点像探险小说,内容丰富详实,文字生动朴实,叙述情真意切,仿佛是带着你游荡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历经喜怒哀乐,尝尽酸甜苦辣。毫无疑问,梁子的付出是值得的,收获也是颇丰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上如愿以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玻璃岛 豆瓣
8.2 (12 个评分) 作者: 冯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3
亚瑟王传奇是中古欧洲文学的瑰宝,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名剧,至今,各种新潮和通俗的文艺形式的改编再现,如电影、漫画、歌舞剧、木偶戏,仍层出不穷。本书一共讲九个故事,基本涵盖了亚瑟 王传奇的主要人物和神话母题:亚瑟王与“地母”桂尼薇,湖夫人宁薇与“视者”墨林,“骑士之冠”郎士洛与两位伊莲,加文爵士与绿骑士,哀生与金发玉色儿,圣杯与渔王,以及圆桌骑士为维护荣誉而分裂、决死的悲剧。就其运用阐发的西方文学典籍、凯尔特/希腊神话、历史和宗教文献而言,也可视为亚瑟王传奇在中国的第一次系统介绍。作者的主旨,说的其实是我们这个日益全球化、麦当劳化或“黑手党化”的“新新人类”社会,天天面临的虚荣与幻想、污染和腐败:从互联网巫术基因改造,到爱情药酒异端。
2015年5月18日 已读
有幼时看格林童话的兴致。到了关键的事情上全世界的人们好像都没差太多…什么皇帝宴请一定会喜欢上臣子的老婆…什么老子和儿子会喜欢上同一个女人…却是命运总无法躲避,无论是突如其来的爱情还是处心积虑的背叛。最能四两拨千斤的,其实是爱神。
中国 历史 文化 虚度人生 随笔/散文
超人不会不会飞 豆瓣
8.3 (12 个评分) 作者: 江业华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0 - 10
《超人不会不会飞》内容简介:同时,它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理想。从无敌的英雄,到不完美的凡人;从向性爱寻求自由与解放的猥琐男,到满页洒血浆、杀人如麻的冷血硬汉。无论是奇幻世界里的理想主义少年,还是在现实中摸爬滚打的大叔的平凡人生,漫画永远贴近读者。当吸血鬼和狼人等传统恐怖题材不再是禁忌题材;当毒品问题和艾滋病不再是不能触碰的领域;当某个国家、某种文化不再被妖魔化,漫画的改变,也正是社会风潮的变化。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豆瓣
9.2 (22 个评分) 作者: 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 11
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双色版)作为中国第一部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1991年儿童节出版以来,一直热销全国,被誉为国内图书市场的“常青树”。
1998年1月1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名为《书香七载俏依然》的专题节目,用12分钟时间介绍《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畅销多年的情况。节目播出后的7天里,该书就销售10多万套,当年销售近70万套,单品种销售额突破1亿元,被誉为“虎年第一畅销书”,并引发了整个中国的“少儿百科”图书热。从1992年到1998年,在连续八年四届全国书市上,被评为“十大优秀畅销书”之一。1997年,与上海少儿版《十万个为什么》一起被团中央等四家单位评为“全国最受少年儿童欢迎”的两种书。2004年相继入选团中央颁布的百套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优秀图书及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至2006年底,丛书累计印数已高达300万套。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孩子、不同家庭的多层次需求,2007年1月,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全新彩色图文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丛书分四卷,共收6000余个知识条目,6000余幅彩色插图。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吸收、借鉴了世界上先进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编撰思路和成功经验,以多视角、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出发点,筛选出少年儿童最感兴趣、最想知道、最需了解的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注重通过阅读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把一座精彩丰富、奥妙无穷的知识殿堂展现给孩子们。
6000多个知识条目、200多万字的阐述说明,在少儿类的百科书中堪称“巨无霸”,沉甸甸地诠释着世界的丰富精彩,也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有问必答的满足。6000多幅生动精彩的彩色图片结合国际流行的版面设计大大提升了百科全书的视觉表现力,让阅读者获取知识的过程成为享受。版面上精心设置的各种小栏目更在细节处展现了新一代百科全书对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手段的吸收运用。贯穿全书各个不同知识领域的“参见”栏目如网络上的“链接”一般,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能力。趣味盎然的“拓展阅读”则像多媒体软件界面上的按键,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主动联想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在探求、思考中获益、成长。与以往种种传统百科全书相比,这套彩图版百科全书以更加新颖、多样、前沿的表现形式,涵盖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法律、宗教等诸多领域,为中国少年儿童架构了一座国际化的知识体系,在广度、深度和新度上代表了当前百科全书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水平。
失落的文明 豆瓣
作者: 李郁夫 2004 - 7
彩图版《失落的文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智慧的古希腊、伟大的古罗马、永恒的古埃及、虔诚的古印度、美丽的巴比伦、苦难的犹太,神秘的玛雅、印加、阿兹特克……世界各地璀璨的古代文明,全书行文平易流畅,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了解这些远古文明的真实面容,又不会有阅读一般史书的艰深与晦涩。
另外,书中400多幅精美的实物图片更能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您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认识世界各地文明的肇端及其早期嬗变的轨迹。优美的文字展示了无数执著于回望的人们研究的辉煌成果,精彩的图片则如同人类儿时的老照片,依稀而真切地讲述着人类文明的往昔。展卷之间,一个关于人类的童年记忆点滴浮现,一切都显得遥远而真实。
菊与刀 豆瓣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7.9 (24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鲁思·本尼迪克特 译者: 吕万和 / 熊达云 商务印书馆 1990 - 6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陈丹青 艾未未:非艺术访谈 豆瓣
7.2 (8 个评分) 作者: 王宝菊 / 未知 艾未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1
陈丹青、艾未未,两个当代文艺领域小有名气的人物。现在,主持人王宝菊对他们进行了一番采访。访问的内容涉及他们对社会、文化、人生、两性和城市的看法和观点。内容丰富,语言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