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背高あわだち草 豆瓣
作者: 尾仲 浩二 蒼穹社 1991 - 10
《背高あわだち草》於1991年由蒼穹社首度出版,為日本攝影師尾仲浩二的處女作。其中的畫面投射出一個含糊的背景脈絡,可以讓人一探尾仲浩二於攝影生涯的早期視野:失去時間和地點,唯獨反覆出現之草本植物意象,隱隱揭示著攝影師的初心——挺拔、搖曳、不滅。
「這本寫真作品集,是一部相當接近攝影基本原點的著作。尾仲浩二先生準確地捕捉並表達了時代自身。 我可以擔保,這是一本傑出的攝影集。」在出版前夕,尾仲曾邀請中平卓馬作序,卻因時間趕不及印刷期限而作罷,最終中平仍對此書做了極高讚賞。
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豆瓣
作者: 夏洛特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 7
光说有些植物会吃虫就已经够吸引人了,何况为了捕虫吃虫,它们还特化出各种奇特有趣的器官!
除了一般人非常熟知的捕蝇草的捕虫夹、猪笼草的“水桶陷阱”,茅膏菜和捕虫堇也是分泌黏液的捕虫高手,瓶子草由叶子卷成的“甜筒”让昆虫无法抵挡,螺旋狸藻的根部更能特化成螺旋状迷宫,在土壤里大快朵颐!
这些食虫植物制造陷阱,打造迷宫,造网捕虫,由叶子特化而成的捕虫利器成了园艺爱好者培植观赏的臻品挚爱,至今已培育出许多奇艳无比的种类。就栽培而言,食虫植物各有特殊的生育环境,许多种类更是对气候条件非常挑剔。本书作者以长年的多国游访与培植经验,介绍了各种食虫植物的习性与栽培要领,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认识食虫植物、栽培食虫植物的全面指南。
2024年6月16日 已读
这本书好精彩的!看得我大饱眼福,果然风骚的植物还得去热带找!猪笼草好神奇啊,是如何集华丽,猥琐和恐怖于一身的!茅膏菜我看了也喜欢,闪闪亮晶晶✨我还从来没见过真的食肉植物呢,好想亲眼看看。读到后面好遗憾,亚特兰大植物园有很多从佛州引进的瓶子草和茅膏菜,我错!过!了!
有两个地方看得我会心一(苦)笑,可能要是翻译了不是咱文化背景的还get不到。因为这本很大一部分在科普要如何种植嘛,给了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家人不允许,你就不要去圆这种梦”,家庭和谐第一位啦。还有一个地方是答疑,种植的过程中要不要主动喂虫子,作者说“你可以拿在你家厨房找到的小蟑螂去喂它们哦”,我:🫠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摄影 植物
蘭的10個誘惑:透視蘭花的性吸引力與演化奧祕 豆瓣
作者: 呂長澤 / 莊貴竣 遠流 2017 - 3
這是10段蘭花與昆蟲間充滿愛恨交織的故事,
也是10種讓人驚歎的植物演化奇蹟……
蘭花,在美麗的外表下,暗藏許多心機。
被鎖定的昆蟲往往無法抗拒它們的魅力或性誘惑,
一步步走入那精心設計的陷阱中……
一只包裹,開啟了長達40年的謎團……
情路坎坷,誰才是我真正的另一半?
親愛的,這是我想念你的味道……
蘭花與昆蟲間,充滿這樣阿諛我詐、迂迴攻防的故事,
讓演化學家達爾文忍不住說出:「在我一生的研究中,沒有任何材料能比蘭花來得有趣!」
蘭花,開花植物中最多種類的一科,也是號稱有著最高級演化技巧的神奇植物。它與授粉昆蟲經過長期互動與演化,發展出許多有趣的動植物攻防生態。本書藉由細膩的水彩插畫、步驟圖解與生動的筆法,娓娓述說世界上知名蘭花的生態故事,以及與昆蟲之間的互動關連,更在在顯露出植物演化的神奇與多樣風貌。
讚歎推薦
王震哲(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讚標(臺灣大學植物科學研究所教授)
張東君(青蛙巫婆‧科普作家)
黃一峯(生態藝術家‧環境教育工作者)
雷雅淇(泛科學PanSci主編)
我跟蘭花的接觸,始自小時候去對面鄰居家看他種的許許多多、各種各樣、奇怪獨特的蘭花。後來我經常去看他的蘭花,那是因為我要找花瓣顏色獨一無二的,好餵我的毛毛蟲吃,好收集不同顏色的毛蟲便便,豐富我的收藏。長大以後,我才知道自己有多麼暴殄天物。因為那個蘭花叔叔,是首位在台灣研究蘭花組織培養的王博仁博士。
長年以來,一直都以為我是為了毛毛蟲才這樣一再的回去看他的蘭花。不過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才恍然大悟,我其實是被蘭花蠱惑、受到蘭花的深深誘惑。書中寫了十個精采的蘭花故事,但是那其實還低估了蘭花的本事,它們的實力絕對不只如此。你看了就知道。──青蛙巫婆‧科普作家 張東君
幾年前,我曾擔任過幾本蘭花書籍的美術編輯,也讓我對蘭花產生極大興趣;設計書籍時常想,如果作者描述關於蘭花的授粉以及與其他生物間的關係能有照片輔助說明,那會更加詳盡易懂。但與作者討論之後,才發現有相當的難度。的確,同為生態攝影師的我也意識到,要在野外拍攝這些特殊的畫面,不只靠經年累月的長時間守候,還要有相當的運氣才能達成。
如今,這本《蘭的10個誘惑》運用了插畫搭配文字的方式,將蘭花的生命故事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一本兼具藝術性與閱讀樂趣的科普作品。透過本書,讓我們可以一窺奧妙而神祕的蘭花世界。──生態藝術家‧環境教育工作者 黃一峯
人的真愛或許容不下第三者,但蘭花在找尋真愛時卻常常需要第三者介入;為了要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遇見對的伊,蘭花煞費苦心誘惑的不是情人,反而是第三者──扛起傳粉重任的昆蟲。為了傳宗接代,它們也會精心裝扮、花言巧語、備齊厚禮、用盡心計,授粉的過程就像是精巧設計過的機關。這些讓人忍不住驚呼、帶著清雅幽香的情事,是專屬於蘭花的愛情故事。 ──泛科學PanSci主編 雷雅淇

自序
緣起,無限感恩
眾所皆知的演化學家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曾經在寫給虎克(Joseph Dalton Hooker)的信中說到一句話:「在我一生的研究中,沒有任何材料能比蘭花來得有趣。」究竟蘭花具有什麼樣的魅力,能夠讓演化學之父對它如此著迷?
綜觀所有開花植物,蘭花是其中最大、多樣性最高的一科,有將近740屬和超過280,000種,到現在為止,每年都還不斷有新的種類被發現,更別提那超過100,000種以上的園藝栽培種及變種。在不同地區,蘭花為了吸引不同授粉昆蟲前來傳播花粉,長期共同演化的結果,造成了高度歧異的花部變化,以及令人歎為觀止的授粉機制。除了利用蜜腺或其他食物資源回饋來吸引授粉者的方式之外,更有像是性欺騙、陷阱、機關、生育地模擬……等各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每次的發現總是讓演化學家讚歎於這些精巧的機制。
隨著越來越多授粉學家投入研究,這些精采的授粉故事就像一片片拼圖般,逐漸拼湊出蘭花與昆蟲共同演化的歷史。然而,這些授粉的研究幾乎都只呈現在一篇篇艱深的外語論文中,或是某些探討授粉生物學的專業書籍裡,大多數讀者根本無法領略蘭花授粉的精彩與細膩。在臺灣,甚至難以找到任何一本述說授粉故事的科普書籍,也因此更加深了本書的催生。
於是在2014年的某個夜晚,一通電話突然響起,電話的那頭傳來了一句話:「我們來寫一本書好嗎?寫一本蘭花授粉的書籍。」就是這句話,將我們三個串連起來,決定共同完成這件事。
在這三年的努力中,從達爾文成功預測大彗星風蘭傳粉者的傳奇故事,到世界各地經典的蘭花授粉案例,我們逐一將眾多研究論文及觀察資料轉化為簡易好讀的文字,以便讓更多人能一窺授粉生物學的祕密,再加上精細的電腦繪圖的插圖,清楚傳遞出每個傳粉步驟的細節;更重要的是,為了讓更多人領略到蘭花的美麗與藝術性,本書更有別於一般科普書籍以照片為元素來傳達與講述,反而採用水彩手繪圖創造情境與美感。這也呼應了在達爾文那個年代總是利用石版畫做為蘭花觀察記錄的時代背景。
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本藝術性及科學性兼具的作品,讓大眾讀者更能了解蘭花授粉機制的精巧,以及其背後所述說的演化故事,更希望讓每位讀者體會到自然之美。
臺灣身為蘭花王國,在僅有35,980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上,卻擁有高達101屬、超過400種以上的蘭花。不管是我們身邊的草地,或是郊山的樹林中,可能就隱含著這些精采的故事。希望本書得以激起更多人的共鳴及對自然的關注。
本書之所能夠問世,要感謝遠流出版公司,讓這本書的出版成為可能;同時也要謝謝林業試驗所的蘭花專家林哲緯先生對內容的專業校訂與建議;臺大實驗林研究人員楊智凱先生情義相挺的提供赤箭屬資料照片;還有臺大植物科學研究所林讚標教授、生態藝術家黃一峯先生、科普作家張東君小姐、泛科學主編雷雅淇小姐為本書撰文推薦。此外,要特別感謝師大生命科學系的王震哲教授與師大進修推廣部的黃文權老師。王教授是帶領我們進入植物分類與植物生殖生物學上的啟蒙恩師,開啟我們對蘭花授粉研究的興趣,而黃老師則在我們撰寫這本書期間提供許多技術上與精神上的支持。最後,要感謝家人的支持,讓我們能全心完成本書。
推薦序1
植物之美,不只在寂靜而已
植物,或許是因為欠缺行動的能力,在大部分人眼中不過是樹、雜草,或至多是花季時令人讚歎的繽紛色彩。但植物真的是如此無趣嗎?當你深入了解植物世界之後,就會發現那是極為誤謬的觀念。
正因為植物欠缺行動的能力,它必須利用各種更複雜、更巧妙的構造及手段才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特別是在授粉時,需仰賴各種媒介的幫助,因而和傳粉者之間形成了極為巧妙而有趣的交互作用。
蘭花是植物界中種類最多的類群,和傳粉者共同演化出極為多樣的花部形態。本書選取蘭花授粉生態中十個有趣的主題,以生動的筆法,佐以精緻的科學性插圖,再加上極具藝術性的水彩插畫,深入淺出的介紹蘭花如何利用美色、氣味、詐術、陷阱以及各種巧妙的機關來吸引、欺騙或強迫昆蟲幫它傳粉。各種匪夷所思的構造及方式,令人拍案叫絕。
寂靜的植物所展現的氣象萬千,竟是如此奇妙,一花一世界!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王震哲
推薦序2
一本極具藝術感的科普佳作
植物與授粉媒介的交互作用長久以來都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主題。從西元1862年達爾文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關於蘭花與昆蟲授粉的書籍開始,科學家便陸陸續續藉由他們在野外的觀察與實驗,逐一拼湊出植物授粉的奧祕,尤其是在蘭科植物這一個類群中,更是演化出多樣且高度特化的機制。
本書的三位作者莊貴竣、鄭杏倩、呂長澤均是師大生物系的前後期同學,專研植物的授粉生物學或生物岐異度。雖然已離開學校,但對於植物的熱情依舊存在。他們三人共同合作,結合了個別的專長及對生命現象的深刻了解,以生動的筆觸編寫了一本極具藝術感的科普書籍。
有別於艱深的學術文章,本書透過饒富戲劇化的故事情節,帶領我們從昆蟲或是蘭花的視角來看待每一個授粉過程,而且利用精細的電腦繪圖技術,剖析每一個關鍵的動作及步驟。最引人入勝的,便是那一幅幅手繪的水彩插畫,從每個蘭花的生育環境、植株外型,到近緣物種的整理與對應,都讓人十分讚歎。這不僅是科學性的報導,更有著藝術性的展現,深入淺出的介紹了蘭花最具代表性的10種授粉模式,是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臺大植物科學研究所教授 林讚標
2024年3月2日 已读
兰花界多少大骗子!一个个的空手套授粉啊!这里面的画特别好看,甚至把骗昆虫的具体步骤都画出来了,精彩纷呈。
读达尔文猜测马达加斯加有30公分口器的昆虫给大彗星风兰传粉,到四十年后人们在当地发现了有那么长口器的蛾子,再到提出假设的一百三十年后整个授粉过程被真正观察到,科学家们隔着时空的有力击掌让人振奋。
看到笑出声,经过的物理大哥问我在看啥。我男兰发音不清,让他误会我在看不正经的小说。不过话说回来,这里面有些过程描写让人遐想,完全可以当黄文素材了哈哈,横竖不都是一回事嘛😜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植物 漂在加拿大
你好,中国花语 豆瓣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 - 1
如今人们对于花的理解,多来自西方,比如情人节要送玫瑰,母亲节要送康乃馨。用这些含义代入情景去理解中国古人关于花的认知,会非常奇怪甚至荒谬。古人对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远远比现代人丰富细腻。比如剪春罗、晚香玉,光听到这些名字,就让人赏心悦目;又如蜀葵始终向阳,还能卫足,所以象征忠诚。
历时两年多,作者翻阅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参考古籍对花的阐释,在“中国古笺谱最后的辉煌”——《百花诗笺谱》中选取九十种花,辅以关于花的诗词,弥补其有花而无诗、不能将花的名字和寓意逐一道出的遗憾,从而了解古人的花语评定,带读者找寻属于它们的文化故事。
本书插图花朵图案张力大,花色潋滟多姿,构图巧妙,伸展富于变化。全书图文并茂,能让读者欣赏到百年前《百花诗笺谱》木版水印的美,让这枚沧海遗珠被更多人看见;让读者借助中国花语,了解每种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对于古人审美和生活情怀有一些深度认知。以花为切入点,让读者对古代历史典故、名人逸事和文化品格洞悉一二。
2023年11月29日 已读
我喜欢玫瑰在中国原有的含义,刺客!比爱情的表征有趣多了。 另外读这里面诗句的感受是,果然只有不得善终的爱才能被传颂千年,李隆基杨玉环啊,陆游唐婉啊,苏轼亡妻啊……那些感情好的,没有文学和艺术在乎🤷
中国 植物 漂在加拿大 科普 绘本
Botanicum 豆瓣
作者: Kathy Willis Big Picture Press 2016 - 9
2023年8月26日 已读
这个好,是邱园的工作人员整理集结的。
啊我邱园的植物纪录片也看过了,邱园的做菜纪录片也看过了,邱园的书也读了,啥时候能亲身去看一眼邱园啊。
calgarylib 图书馆 图鉴 植物 漂在加拿大
Tree Beings Goodreads
EK Books 2020 - 10
Trees are tall, strong, ancient, and easily thought of as silent statues. <i>Tree Beings</i> challenges this perception, instead celebrating trees as our best allies in the fight to slow down climate change. In exploring this, it centres around four â??big ideasâ??: trees give life to the planet, trees can help save us from climate change, trees are like beings, and trees need our help and protection. In a vibrant combination of illustrations and text, it blends true stories and science to explain how trees are essential to our world.<br /><br />Introduced by world-renowned conservationist Dr. Jane Goodall, <i>Tree Beings</i> contains accounts of a scientist who discovered how trees â??talkâ??, the young woman with the world record for living up a tree, a boy who mobilised other children to fight climate change, the first brave tree-hugging women, and a man responsible for trillions of tree-plantings. Learn to appreciate trees through the stories of people who love them, while also reading about tree wisdom from many cultures, and some famous and fascinating tree species.<br /><br />In a world increasingly concerned with conserving our natural environments, Tree Beings is an excellent way to help children appreciate the wonder and value of nature. Learn to cherish our connection to trees, not as silent statues, but as beings that enrich the whole planet.
我的小阳台四季有花 豆瓣
FLOWERS:BLOOMING ON MY LITTLE BALCONY
7.0 (6 个评分) 作者: 王清欢 四川美术出版社 / 阳光博客 2020 - 7
【编辑推荐】
◆ 《花也杂志》主编玛格丽特—颜推荐:
这是一本养花入门的书,接地气的书,特别适合新手。我很开心看到清欢的这本新书,她把自己这些年的养花经验做了整理,从自己小阳台的春夏秋冬开始。
◆ 园艺作家及翻译,药草花园(周百黎)推荐:
初打开本书,就感觉温暖亲和,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园艺指导书,它更像清欢个人的栽培笔记,有点点滴滴的小细节,也有各式各样的贴心提示。我非常赞同清欢在书中的建议—尽量去了解植物原生的环境,模仿原生的环境来种植植物,这样不仅对植物有利,而且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一本针对新手的园艺书,当你对植物无从下手时,不妨翻开看看大家怎么种植。
◆ 书中拜访13位国内园艺达人,他们在阳台、露台种月季,在农场里栽培虞美人,或杂交育种铁线莲,或搭配植物组合盆栽,无论你是在封闭阳台、露台、天台还是农场、庭院种花,都能找到自己花园的影子。书里除了种植,还将教你如何为花拍一张动人的照片,如何利用压花工艺将鲜花驻留等。
◆16开舒适大小,超感纸全彩印,上千张实拍图,生动呈现我们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改造院子、修复环境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心灵的修补,万物皆有伤心事,我们总会经历生离死别、泪水忧伤,但总有美好的东西将我们托起,有时候是爱情,有时候是亲情,有时候是植物。
【内容提要】
◆花市卖家和我说三天浇一次水,我严格遵守,为什么植物还是死了?
◆一年四季该种什么花,才能拥有花团锦簇的小阳台?
◆怎么让我的月季开爆?为什么绣球经常浇水还是死了?
作者从植物的原生环境说起,并逐步解读如何挑选合适的花盆、园艺工具,如何修剪植物,怎么正确摆放室内绿植,家中有猫狗的家庭应该采购什么花卉。
本书旨在让你发现园艺的神奇魅力,园艺是人和花、人和园之间的机缘相遇,这种相遇让本来只有颜色和香气的花和园有了温度。
2021年3月20日 已读
虽然让我感觉有走题的不适,园艺书里出现了菜谱和猫猫我还稍微能忍,然后后面又来了自拍和商业互吹。Focus!
中国 植物
阳台菜园 豆瓣
作者: 内藤朗 译者: 周庚超 2004 - 5
想种香草和蔬菜,如果没有庭园或田地,怎么办呢?不要担忧,即使在狭窄的阳台,也可用花钵和花盆,使阳台变成绿色的乐园。在阳台上,不仅能经常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管理也很简便。自己种的香草和蔬菜,趁新鲜的时候采收,供家人品尝滋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还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020年6月19日 已读
对。用什么方式/方法没那么重要,重点是找寻趣味和小小的成就感。只是我每天眼巴巴守着薄荷不发芽,也够煎熬的。我喜欢香香的东西,嗅觉先行。希望这周能搞个柠檬薄荷回来。
DataAnalyst 园艺 日本 植物
种子变盆栽-蔬果篇 豆瓣
作者: 林惠兰 2006 - 8
蔬果也能变盆栽喔!利用市场上可买到的新鲜食用百合、火龙果或是花市的干燥玉米,都能自己动手将它们变身成点缀空间的小巧盆栽,使办公室或住家都充满绿意盎然、清凉舒畅的感觉,一点也感受不到闷热酷暑的威胁。研究种子长达17年经历的林惠兰老师,教你用简单方式种出一盆盆小巧可爱的蔬果盆栽,大家动手做做看吧!  每颗种子都代表一个完整的生命,跟着林慧兰老师独到的载种步骤,相信您也能轻松上手,在绿意中感受生命的奥秘。   本书教你轻松拥有漂亮清爽的绿色空间,密集的种子在小容器中生长,像极了一座小小的浓密森林,摆在狭小的空间中,可以令你暂时忘记局促的不适,仿佛倘佯在绿色森林中尽情享受自然的滋养。该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图说,带领读者从本书习得如何善加利用即将丢弃的种子,透过DIY的栽植过程,期许更多热爱拈花惹草的朋友们,借着种子发芽、成长,体验生命之美,净化心灵,并美化家居环境。本书的诞生诚属首创,值得我们推广与喝彩。
野趣盆栽 豆瓣
作者: 林国承 / 连慧玲 [摄影]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8
由林国承编著的《野趣盆栽》介绍了盆栽的基本入门知识,并收录了草本植物、蕨类植物、爬藤植物和木本植物等盆栽实例,着重介绍它们的栽培与养护、取材与繁殖,同时配插大量高清晰彩色图片,帮助读者最全面地了解各种盆栽的特征和栽培养护应用等,让读者在盆栽的观赏、栽养、造型中享受无限乐趣。
2020年6月12日 已读
附石好风雅,作者的盆都颇具美感。我觉得蕨类植物最可爱,每每爬山歇息的时候总是会被它们吸引注意力。里面也介绍了野花野草,哈哈觉得好亲切。盆栽牵起你和大自然的手~不过没怎么说牵来了虫子怎么办就是了🤪
DataAnalyst 台湾 园艺 植物
小阳台大园艺 豆瓣
作者: 王梓天 2013 - 1
《小阳台大园艺》讲述了23种最适宜阳台种植的可食香草,20种最具人气的草花,配有近千张图片,从种子的形状、发芽、成长、开花、摘心打顶,到如何配土、修剪、施肥、应用手作,任何步骤都有图片,一本连小孩子都能看得懂的园艺书,最适合新手入门!
2020年5月24日 已读
很有意思,我把作者的性别猜错了,但是竟然全程没有违和感!种植香草的基础科普蛮好,怎么做才能搞好不知道,但多了解什么最好完全避开我想还是最基础的。摄影/食谱可以略过不看。。。
DataAnalyst 中国 园艺 植物 随笔/散文
室内绿植完整手册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劳伦·卡米雷利 / 索菲娅·卡普兰 中信出版集团·雅信 2020 - 1
《室内绿植完整手册》:从植物杀手到园艺达人的室内绿植圣经!
系统梳理品种•科学养护绿植•塑造空间美学,深入探索植物世界。用大叶植物布置客厅角落,或是在工作台上摆几盆别致的多肉,繁茂的绿色能使整个家都生机勃勃——室内绿植为我们在都市水泥丛林中开拓了重获新生的避难所。
每种室内绿植都有独特的生长习 性,即便是适应性强的品种也需要精心关照。开始养绿植之前,我们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光照,试想一下,如果你想养一株仙人掌,却没有自然光线照进房间,结果只能是收获一株愁眉苦脸的刺球。
《室内绿植完整手册》不仅全面梳理了绿植的基本栽培常识,还系统介绍了60个热门品种的生长习性与养护技巧。从传统的棕榈类和喜林芋属,到不常见的海芋属和空气植物等,带您深入探索植物世界。
挑选心仪的室内绿植,耐心控制水、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和肥料,搭配美丽的花盆,把不同风格的绿植混搭布置,种出自己的“室内丛林”……愿你心怀喜悦,开始与植物相伴的新生活。
编辑推荐
★内容经典全面,从植物杀手进阶园艺达人的实用工具书!从基础的准备工作,到挑选合适的植物并设计搭配,有数十位室内设计师、植物商店老板和艺术生活家贡献独到心得,适合新手入门进阶,帮助了解室内植物的特性,利用它们将家打造成充满生机的伊甸园。
★解决家庭园艺棘手问题!养室内绿植,总有些令人头疼的麻烦——植物长大了如何换盆?生了虫害如何除虫?随着四季变换,如何给植物调换位置考虑到它们的关照和温度?这些大量细碎的实际问题,书中都有明确、科学的解决方案。
★浸入式体验野性恣肆的室内丛林之美!仅是翻开这本书,就足以让你心生喜悦——城市生活愈发忙碌,就愈发需要大自然的安慰和怀抱。数百张精美图片、精致清爽的设计、180度平摊舒适阅读,每个细节都能疗愈身心。《室内绿植完整手册》不仅是植物实用手册,更是植物美学生活手册,启发我们同室内绿植一起共生。
★有“谱”可寻,迅速、系统了解潮流室内绿植!60种室内绿植专属养护图鉴,9类养护基础常识,包含34种观叶植物、12种多肉、7个稀有品种,无论是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琴叶榕、橡皮树等网红,还是像兔子耳朵一般可爱的黄毛掌、像海星一般的大花犀角......在这本书中都能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点。
2020年5月23日 已读
美是挺美的。不过我感觉看完只记得,不要过多浇水。应该有个app,比如说还能跟喷水壶上的sensor蓝牙交流信息什么的,可以根据家里的植物类型,定期提醒大家不到一定时间别瞎浇水。。。
DataAnalyst 植物 澳大利亚 生活
汪老师的植物笔记 豆瓣
作者: 汪劲武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4
六十余载,山川课堂,饱读自然奇异
一百来种,植物笔记,尽显生命瑰丽
◎ 编辑推荐
地球上有数十万种植物,或远在天边,或近在咫尺,姹紫嫣红、千奇百怪,它们共同为人类的生活环境编织了美丽的衣裳。但,你留意过它们吗?是否观察过身边的花草树木,知晓那棵树的名字,记住那朵花的模样?甚至,为它们做一份观察笔记?
年已九旬的北京大学植物学教授——汪劲武老师就一直默默做着一件事: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用轻快的文字分享自己的实践体会。六十余载的观察心得、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温和细腻的情感体悟,汇聚成了这本充满“植物学者风格”的植物笔记。
即刻行动起来吧,跟随汪老师一同认花识草,学习观察植物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聆听自己的心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种植物为一个条目进行讲解,每个条目基本包括植物的彩色照片、科属位置、学名、中文名、英文名、分布范围、形态描述以及作者的观察随笔。部分条目还设有“近缘种”和“逸闻趣事”版块,供读者比较、辨识形态相似或亲缘关系密切的植物种,以及了解与植物相关的文化趣闻。
无尽绿 豆瓣
8.2 (31 个评分) 作者: 宋乐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这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涉及回忆、考证、风俗与工艺。在植物的自然属性与所给人美的愉悦之外,突出的是植物与人的日常相关的“物用”,以及这种“物用”和人发生联系以后,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因为有亲身经历和亲手经验做底子,所以写起来不虚,文字朴素而真切动人。春日连绵照眼的紫云英与新绿茶树,于合适季节亲手制作出的乌糯米饭与木莲豆腐,还有秋日香气沉沉的桂花晴雨录,这些都是我们置身其中、日常生活里鲜明的“无尽绿”。
全书四色印刷,179幅精美摄影作品,随书附赠两张明信片。
2019年12月5日 已读
少年时候去杭州,夏天闷湿潮热。对着西湖一眼望过去除了绿只有绿,满头汗气都喘不过来,想来我当时真是嫌弃死这“无尽绿”了哈哈。作者笔下,这植物,和杭州生活,却是无尽乐趣啊。只是,我认真想了想,若是生活里有娃,有工作,有对象,有家务,还能维持这般的细致观察和感受的兴致,可真的非常不容易啊。
DataAnalyst 中国 植物 随笔/散文
手绘喜马拉雅植物 豆瓣
作者: [英]约瑟夫·胡克 著 / [英]沃尔特·菲奇 绘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6
胡克生动活泼的文笔,加上菲奇雅致温润的画风,共同成就了本经典图书。
胡克不仅有科学家的严谨思维,也有文学家的妙笔生花,他的作品中常见充满激情的句子,描写自己见到新的植物品种的狂喜。
书中的彩色植物插图赢得了人们高度赞赏,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胡克自己对本书也非常满意,在书中他这样写道:“本书必然吸引艺术与植物爱好者,尤其是专业人士能够从中得到最杰出与理性的启迪……在刻版过程中,菲奇先生不遗余力,尽善尽美,使画面同时展现了美感与科学的精确性。植物们呈团呈簇呈丛,明暗细腻,色彩绚丽,构成一部妙趣横生的著作。”
万物的签名 豆瓣
The Signature of All Things
8.5 (34 个评分) 作者: [美]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 译者: 何佩桦 中信出版社 2015 - 3
继《美食,祈祷和恋爱》之后 再次出发 寻找爱的真相
拥有科学而智慧的头脑,理性冷静的心态,
面对世间万物,活得聪慧大气,
这才是女人最高级别的性感。
希拉里:“真正伟大的一本书!”奥普拉:“此生必读!”
《时代周刊》、奥普拉杂志、美国亚马逊、巴诺书店年度十大好书
纽约时 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美国亚马逊、诚品 年度感动推荐
◆这是一本光芒四射的小 说,一次珍贵的文学成就,一本庞大、全知的小说,关于爱与人生,吉尔伯特在这本书中捕捉了这广阔世界的精髓。 ——《华盛顿邮报》
◇《万物的签名》是向大自然的智慧致敬,吉尔伯特以她特有的耐性,揭示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真相。 ——《纽约时报》
————————————◆————————————
阿尔玛·惠特克,与世纪同生,在一八○○年滑入我们的世界。
白手起家、从事植物探险而一跃成为费城首富的父亲是阿尔玛眼里永远的太阳,出身名门的母亲则是冷静完美的月亮,志趣相投的植物出版人是她亲密的工作搭档。在阿尔玛的世界里,科学与理性统治一切,身体和头脑需要双重满足。天赋异禀的她,借由对植物的探索与认识,一步步解开推动生命发展的机制。而她最艰巨的任务,却是让她亲近的人理解她、爱她。
为了爱,阿尔玛一直陪伴父亲;为了爱,她与一个完全背道而驰的人结婚,却又因为爱,将爱人放逐到地球另一端,才发现时间所剩无几,留给她的,又何其少……
十九世纪最雄心勃勃的女植物学家,做着最具纯粹想象力的工作。从伦敦、费城到芳香之地塔希提、阿姆斯特丹,她决心勇敢地爱下去,重写生活脚本,在世上,闯出自己的路。
因为爱,是生命的回声,自始至终,声声不息。
2018年2月15日 已读
写基佬老公在大溪地那一段看得让我很生气,然而瑕不掩瑜。最近几年读到的最棒的小说。把苔藓和其他植物写的太美了,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去参观邱园啊。我不觉得这是只适合女性的书,然而这里面塑造的坚毅,聪明,好奇心强的女人/科学家要是成为女孩子们的role model实在是太棒了。虽然看到最后俺印象最深的是,再志同道合没有性生活婚姻也是要原地爆炸的……【惭愧
GIS 小说 植物 美国
四季花传书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川濑敏郎 译者: 杨玲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5 - 1
继《一日一花》之后,日本当红花道大师川濑敏郎的经典花艺著作《四季花传书》终于和国内读者见面。山茶花、紫罗兰、水仙、芭蕉、朝颜……川濑敏郎以每月一花的形式,花了2年时间,从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的角度阐述他的花艺。同时从四季不同花草的插法,到花剪的使用、器皿的选择,细致入微地介绍了生活中的插花指南。
川濑敏郎的插花经过岁月的磨砺,从年轻时代华丽的形式美精炼到后期侘寂美学的质朴。在作品中强调一种“不依托于外在”的缺、拙、涩之意境,正如日本花道回归人的内在,呈现完整的生命之美。
如果说《一日一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审美享受,那这本《四季花传书》则是一次对花道文化的启蒙与实用指南。
2017年4月3日 已读
这里把插花描绘成了一种生活态度。与植物交谈,观察藤蔓的表情,倾听枯莲的声音。和中国人崇尚的花团锦簇相差甚远,但我觉得,似乎更是亲近自然。有花苞,有怒放,也有枯萎,生命的每个历程,不是么。
GIS 插花 日本 植物 美学
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 豆瓣
作者: 汪小凡 / 黄双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 2
该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700余种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植物,不仅基本摸清了珞珈山植物的“家底”,有利于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为来访、学习交流的人们提供了细细品味武汉大学校园文化的原料。
据悉,由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几代人的努力,武汉大学校园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分明的植被景观。根据孙祥钟教授等老一辈植物学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调查,校内有高等植物800多种,居于中国高校之前列;另外樱、桂、枫、梅四大家园以不同季节的植物命名也增添了武大校园文化的特色。丰富的校园植物中包含了几代人从国内外引种培育的宝贵财富,但这些珍贵的资源一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该书则弥补了这一缺憾。
书中所有植物的彩色图片均为原创,历时五年采集和拍摄,这些植物也是武汉地区植物的代表。作者在描述植物特征时,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特别指出可用于鉴别物种的特征,而不是流于植物志上的描述形式,堪称识别校园植物的 “活字典”。
2017年2月13日 已读
武大也太美了吧!照片拍得很美!希望有机会能在游人不那么多的情况下去拜访下。哈哈看到地三鲜原来都是茄科的,水鳖科原来是植物的一个科,真好玩儿~
GIS 中国 图鉴 植物 科普
燕园草木 豆瓣
作者: 许智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
本书是《燕园草木》精装本的普及版。开本小巧,风格平易,更易随身携带阅读。
关于北大燕园里一草一木的一本芳录,既包含了植物学角度的科学描述,也包括一些北大人关于草木的回忆和感悟,呈现了一座几百年园林的丰富自然生态和深厚人文积淀。
全书共收录了160多种植物,科学性很高,更兼图文并茂,展现了北大草木花卉的丰富与美丽。
2017年2月7日 已读
年纪大了,好像不大适应描述里给植物安上人的品格。跟南开那本一个毛病,抒情抒得我眼睛要瞎了。偶尔会出现缅甸人提到过的地名,难免恍惚。国内大学真是好,植物都能考究出一本书来。
GIS 中国 博物 植物 科普
南开花事 豆瓣
作者: 莫训强 商务印书馆 2015 - 1
专家推荐:
阅读莫训强撰写的这部“无用”之书,辨识南开校园一草一木,享受不一样的花季人生。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家
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不只让你认识、教你亲近植物,还让植物与你的生活连结。一本值得推荐给读者的好书!
——徐仁修,台湾著名生态摄影师,荒野作家
莫训强以独到的眼光,以时光为轴,对南开大学校园以至华北观察到的约110种花草树木做了赏析,顺手拈来,颇为有趣。
——李振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内容介绍:
本书以开花时间为线索记录了南开校园中的115种春季开花植物以及它们的简要识别特点和在南开校园中的位置。每一篇中,除了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知识之外,作者还讲述了与植物相关的故事,有在他丰富的自然观察经历中那些人和事,也有大家都关心的“能好怎”的问题,也有一些我们关于植物的集体记忆——春天的荠菜、冬天的白菜。吃并不是本书的主题,植物和对它们的爱才是。
书中藏有一副南开校园的手绘地图,配合每一篇中关于植物位置信息的介绍,构成了一份南开植物指南。依照本书游览南开校园,可以看到与往常不同的风景。不在南开的读者也不必失望,你可以参考本书的目录,对自己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花事日历。
编辑推荐:
一本贴近生活的校园植物故事
植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时间上的分布,我们称之为物候,本书正是以物候的重要指示——花期为线索进行编排,按照开花时间讲述了南开校园中的一百余种植物故事。从空间而言,南开园的围墙并不构成对植物分布的限制,本书中写到的很多植物,都是京津地区甚至华北地区的常见乡土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写的既是南开花事,也不仅仅是南开花事。
对于本书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构成主角的那些植物,尤其是花儿,还有小虫给我们展示的观察、了解身边自然的方法和态度。不论你仍然身处校园还是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只要留心对身边的自然持续地观察和记录,你也会得到自己的“花事”“果事”“鸟事”“虫事”。
2015年4月28日 已读
这是一本很棒的赏花指南,却不是足够有趣的科普。作者文中提出了很多问题却丝毫没有要解答的意思。另一方面有点命题作文写多了的感觉,每篇结尾都要抒发一下感想,某作为一个文青有时读着都嫌酸。#私以为如此感情丰富爱感慨不易找到对象耶# #然瑕不掩瑜某这么mean只是因为刚经历了panic attack尚未平复#
中国 博物 植物 自然 虚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