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Q版大明衣冠图志 豆瓣
董进
作者: 董进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升温,大家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兴趣也日益浓厚。由于目前中国服饰史研究和普及工作的相对滞后,加上现代古装影视剧中大量毫无依据的造型设计的误导,人们对古人的真实衣着形象普遍缺乏正确的认知。
明代是丝绸织绣工艺水平登峰造极的时代,其服饰艺术在中国服饰史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传世与出土的实物数量非常丰富,相关文献资料也较为完整,如能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诞生一部明代的服饰断代史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在现阶段看来,这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正因为如此,才使我萌生了绘制这套漫画的想法,希望能用卡通这样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真实的明代服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能尽我绵薄之力,对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们有些微的帮助。
本书的分类和体例参考《大明会典》,将不同服饰按照穿着者的身份(等级)分为皇帝冠服、后妃冠服、皇子冠服、内使冠服、文武官冠服、命妇冠服、军校冠服、生员吏员巾服、士庶巾服、士庶妻冠服、婚丧冠服、仆役巾服、乐舞巾服、僧道杂流巾服等十四大类,每类各成一卷。另外,还将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绘制成示意图,单独列为一卷。
书中所有漫画形象和图示均参考明代服饰实物、绘画以及典籍文献绘制,同时用文字的形式加以详细说明。
京华忆往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王世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谨以此书纪念王世襄先生。他久居京华,京华的花鸟鱼虫、菜肴点心、器物文玩,又是他绝学的一部分,他学既是玩,玩又是学,所以本书辑录的文章既有学问又好玩。百灵的歌唱、蝈蝈的冬鸣、萨其马的香气、铜炉的妙趣……就让的音容笑貌和他妙趣横生的文章,带我们回望他的世界。
2016年5月14日 已读
蛐蛐獾狗鸽子老鹰一路玩下来,然后收收心去老好的大学读个喜欢的degree,生在有钱又有文化的家庭就是妙。讲真对热爱的东西全心全意,悉心钻研同时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无论如何都不算是玩物丧志啊。(暗搓搓地说文中提到两次处子的肌肤用以形容润泽之感,俺无意识间默默撩开毛衣观察半晌也无法感同身受。。。果真文学比喻还就是文学比喻啊。。。
PhD 中国 民俗 生活 随笔/散文
留住手艺 豆瓣
8.5 (32 个评分) 作者: [日] 盐野米松 译者: 英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这本书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最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本书纪录片式地呈现了:
最后的宫殿大木匠
在心中供养漆树的刮漆人
一百根芭蕉织出的一匹布
全日本最贵的源次锄
像一片竹叶的平田舟
一百五十年保持同一形状的满山钩
从木中取丝的椴木织
柳条饭盒
豆腐篮子
……
“我是怀着一颗幢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一代人的代表。出于这种感情,我用了不短的时间和多次的机会,寻找走访了现存的一些匠工和他们的作坊。听他们讲故事,看他们视为生命的工具。”
——盐野米松
“我们是靠手来记忆的。”
——竹编手艺人 夏林千野
2016年5月12日 已读
我明白传统和情怀在科技/效率带来的便利前面几乎不堪一击。然物件就是物件,我不大认同只有手工艺人做出来的才有灵魂和温度机器出来的就是冷冰冰死气沉沉的说法。只能说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采集并且打磨材料的工匠们,会比我们更能appreciate自然的馈赠也更敬畏自然吧(也许也更能物尽其用减少浪费)。至于留住什么的,不如改名作“好好告别”。
PhD 日本 民俗 随笔/散文
奢华之色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扬之水 中华书局 2010 - 4
古人打制、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不仅是财富与艺术的合一,也因为它所具有的展示性而成为生活时尚不可忽略的一个风向标。当日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虽方寸之地,却几乎是时代品样之聚珍。本书意图通过对这些小物件儿的寻根溯源,对组成元素的构造解析,勾画出古代饰品设计者的用心和技艺,与时代风格互动的轨迹,最终体现古代生活礼俗的真实面貌。
2016年3月18日 已读
高洁的玉就是男人的配饰,俗气的金银就搭女人。。。哼哼。然而又何来金童玉女一说呢。。。元朝之后多了手镯和耳环作为配饰,妆扮也更加繁复,不知道是不是跟女性地位进一步下降有关哎。
PhD 中国 历史 民俗 考古
中國妖怪大圖鑑 豆瓣
作者: 王存立 撰文 / 金炫辰 藍墨水企業有限公司 1997 - 6
2015年1月22日 已读
基本上就是动物器官打乱了排列组合。很多怪物的结尾评语都是,”据说会吃人“/”据说吃了它的肉可以……“ #不管是人还是怪物都是大吃货的帝国#
台湾 民俗 神话 虚度人生
一日江户人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杉浦日向子 译者: 刘玮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本书是日本第二代女漫画家代表人物、文艺漫画 大师杉浦日向子的巅峰之作,日本亚马逊网站销售冠军图书,重印28次,销售100万册雄踞榜首10年!
杉浦日向子(1958—2005年)生于东京,漫画家,作家,公认的江户风俗学权威。身为日本第二代女性漫画家代表之一,曾荣获日本最权威的漫画家协会奖和文艺春秋漫画奖。作品具有浮世绘的质感,其风格被称为“文艺漫画”。
江户时代是幕府将军的时代,是日本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而江户城作为东京的前身,又是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都,是日本最具情趣的历史名城。它几乎就是日本的代名词。杉浦日向子则被称为“从江户来的人”——代表着最正宗的日本文化。
书中有130幅生动有趣的手绘图,俏皮诙谐的文字,娓娓动人的逸闻趣事。日本江户民俗研究权威作家——杉浦日向子带你畅游日本最具风情的时代、最具风情的城市:古代东京——江户。为你细致入微地全面图解江户风情,揭开日本式情趣的渊源。本书作为内容丰富又实用的江户入门指南,详尽图解最具日本味道的江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5年1月3日 已读
好棒!无数或有趣或鬼畜或温柔或潇洒的迷人细节。不行日后日本之行要分一半给东京,到时候一定拿着这本书去。我觉得,因为食材,土地乃至其他资源的相对匮乏,江户人比我们更会发现和珍惜生活中的趣味。其实好好笑~【典型江户男人155公分…:目】http://yunpan.cn/cyc4k44N8avuZ
日本 民俗 漫画/绘本 虚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