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解读敦煌:敦煌彩塑 豆瓣
作者: 樊锦诗 / 著者:刘永增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5
塑造佛像有哪些规范?
敦煌彩塑如何制作?
北朝彩塑如何融汇中西?
隋代雕塑如何承前启后?
唐代彩塑为什么偏重写实?中唐之后的彩塑为什么渐入衰境?
本书阐释了千余年间的石窟开凿史上,敦煌塑像的发展与演变,详细论述了敦煌莫高窟现保存有北凉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尊,浮塑1000余身,现保存基本完好的原作14000余身的发展演变
2025年3月17日 已读
太好了,图书馆有这个。我本是随手借回来,意外读出了好多乐趣。这本书很是外行人友好。每个插图都会细讲手势啊,服饰啊,花纹啊,表情姿势呀,书里也会简单提及技术和审美随时代的变化。
找规律就很好玩,比电子书好的就在这里,可以手指头夹着,前后反复比较。我看前几章的时候不太分得清释迦和弥勒像的区别。感觉这佛长得差不多嘛,网上去搜一搜,再回过头看他们脚的姿势,头上那个髻,明显容易区分很多。另外还看到说,唐朝以前,弥勒居多,后来释迦才更流行,所以唐朝之后的像更可能是释迦佛。想起小时候去参观景点,听到的都是弥勒是未来佛释迦是现在世,我猜想也许咱中国人但凡生活稳定一点,其实是更在意现世的,几百年后的事情都懒得想,谁在乎几十亿年后的佛,那会儿地球都毁灭了哇……这么想,推崇释迦更合理。另外也喜欢唐朝之后佛像更像普通人的解读,随着宗教普及还有技术的发展,神的意象就更接近人了。
小时候去敦煌没看出啥来,就记得大盘鸡和烧烤了,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去看看。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敦煌 漂在加拿大
穿越羅浮宮 豆瓣 Goodreads
La Traversée Du Louvre
作者: David Prudhomme / 喬一樵 译者: 喬一樵 大辣出版 2022 - 1
「感覺像走在一本巨大的漫畫裡頭。」
漫畫家×藝術作品×參觀者
另一種凝視羅浮宮的角度

悠遊推薦
陳貺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小莊、61Chi――《羅浮7夢》漫畫作者

除巧妙的情節安排外,普魯東採取一種細膩而輕盈的畫風。全書以鉛筆與彩色鉛筆繪製,清淡而中性的色調中時而出現一些凸出的大紅色,令人想起法國大插畫家桑貝(Sempé)的平易近人。――陳貺怡
這筆觸太銷魂太有趣,無論如何都想收藏!——小莊
生活中處處是觀看與被觀看的樂趣。——61Chi


兩百多年歷史的羅浮宮,橫跨六千年,穿越古代至今,裡面的館藏左品大約400,000件,更是從新石器時代到近代,應有盡有(卻僅有近9%被展出,約35,000件)。

極具特色又占地廣幅的建築,展間長達12公里,僅有3成對外開放。但即便這樣,若每件作品花10秒觀看,也需要4個晝夜才能看完。(這還沒計算移動的時間⋯⋯)

川流不息且人山人海的參觀者?沒錯,它每日平均參觀人數可是高達近3萬人、最高單日甚至一天有5萬的參觀人次?!(每日在羅浮宮拍的照片可以高達35萬張)。

跟隨普魯東尋找走散的女伴的腳步,一同參觀羅浮宮,透過不同的視角看這座遠近馳名、縱橫古今的博物館。在他眼中,羅浮宮如同一本巨大的漫畫,帶領參觀者與讀者一同進入這本「書」,當中的作品與參觀者,都是故事的一環,透過輕快與幽默的方式,一同穿越羅浮宮。

【內容介紹】

大衛和阿珍漫步在羅浮宮博物館的走廊上。大衛一位圖像創作者,他正在準備創作BD Louvre當羅浮宮遇上漫畫系列……他身處於館中,被如此多的精美畫作包圍,這時他被出版商的一通電話打斷,以至於分心與阿珍走失了……
於是他繼續前行,一邊陶醉讚嘆在偉大作品之中,一邊尋找阿珍。一路上,他遇到了〈林布蘭〉、〈梅杜莎之筏〉、〈蒙娜麗莎〉,甚至埃及文物……
作者普魯東以其銳利的眼睛,觀察羅浮宮作品與遊客之間,勾勒出一張張圍觀群眾與作品展間的神情,而這些又變成了另一種藝術。

最後,普魯東附上你所不知道的羅浮宮100問:
★關於羅浮宮:2,410個窗戶、40部電梯28個機械梯15 個升降梯8,000個火災警報器……
★關於作品:最大件:委羅內塞的〈迦拿的婚禮〉(Les Nocesde Cana de Véronèse),大約70平方公尺……
★關於參觀者:2011 年總參觀人次:近 9,000,000人,67% 來自國外,33% 來自法國。
★關於工作人員:大約2,200名工作人員在羅浮宮裡工作……
2025年1月9日 已读
这里面角角落落的每一抹红色都好美丽,饱满。卢浮宫真的有粒子加速器吗,这么炫酷!
画得好啊,参观画作的路人的脸,连整过容拉过皮的都能一眼看出来……
VancouverLib 图书馆 法国 漂在加拿大 绘本
I Need Art: Reality Isn’t Enough: A memoir in images from the iconic South Korean Sally Rooney illustrator Goodreads
作者: Henn Kim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3 - 10
Everything I feel from reading and listening to music


I commit to paper in black pen


And gradually, blot by blot, stroke by stroke,


A new mode of expression emerges.


At this point, it's just scribbles in a diary


Not yet reborn as “Henn Kim” of the fu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pression and creativity, love and family, books and this personal and vulnerable memoir by the iconic South Korean illustrator explores her life from the ages of seventeen to thirty-three through image, text and poetry. From what nearly broke her to what saved her, everyone will find something to comfort them in Henn Kim's world.



Praise for Starry Night, Blurry Dreams :

'A compelling and unique collection that is more than worthy of a place on your bookshelves' Red



'A poignant commentary on the complex emotions that affect all of us at one point or another, from heartbreak to fantasy to sorrow' Creative Review
2024年12月31日 已读
她的痛苦是真的痛苦。
只是里面又有东亚人民的压抑,又有美国人民的让人不适的那种流于表面的positivity。我读着就不太能共情。
画还是好看的。
RichmondLib 图书馆 心理 漂在加拿大 绘本
在美術館裡逛一天 谷歌图书
作者: 妮雅.古德(Nia Gould) 典藏藝術家庭 2021 - 07
歡迎來到美術館!一群動物好朋友們,要到美術館學習現代藝術。
美術館裡有許多畫作和雕塑品可以欣賞,不論是色彩繽紛或是新奇且神祕的作品,這裡通通都有。以現代藝術史的「流派」來做為分界的一間間展覽廳,展示著受到相同的事物或風格所啟發藝術作品。
從印象派到超現實主義,從莫內到馬諦斯,在每一間展覽廳裡,可以看到許多藝術家的名字及了解到他們所代表的流派和想法。
老鼠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去看馬諦斯的作品,貓咪們也準備到超現實主義的世界一探究竟了!還在等什麼呢?快跟著動物們一起進入美術館吧!
現代藝術史大集合:從一間間的展覽廳進入不同的藝術流派,以淺顯易懂的時代背景介紹、風格的描述及代表的藝術家們,欣賞不同時期的作品和著名的藝術家,並有重點式的歸納整理,邀請藝術入門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
動物們看名畫:以每種動物本身的習性為出發點,並將特性及角色融入藝術作品中。
跟著線索走,故事有趣又好玩:每一個環節都有線索可以尋找,將美術館的展覽廳變得生動有趣,適合剛接觸現代藝術史的讀者,拉近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年代表及詞彙表:在書的最後,整理出簡潔的時間軸及重點的名詞解釋,在參觀完不同流派的展覽廳後,能快速的再次總覽。
艺术的乐趣 豆瓣
The Joy of Art: How to Look at, Appreciate and Talk about Art
作者: [美]卡洛琳·施拉姆 译者: 徐阳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4
艺术家手把手教你欣赏艺术,你将在本书中学会如何观看、欣赏、谈论艺术,进而真正体会艺术的乐趣。
写给大众读者的入门级艺术鉴赏指南,饱含一个艺术家对艺术鉴赏的见解。
· 艺术术语详解,艺术鉴赏标准大揭秘,主要艺术流派全面解读
· 名家作品近观解码,约 150 幅高清大图精讲,纸上美术馆沉浸式看展
· 艺术游戏玩转艺术:艺术品的 MBTI 测试、三步画一幅抽象画、艺术谜题……
· 艺术家索引:从大师到冷门艺术家,挖掘其不为人知的优秀作品,全面拓宽你的艺术视野
【编辑推荐】
1.屡获殊荣的画家、雕塑家和玻璃艺术家卡洛琳•施拉姆写给大众的入门级艺术鉴赏“教科书”,读完本书再看展、逛美术馆——告别走马观花式打卡,真正行有所获!
2.超值附赠““雾海漫游者”书签*1+克利姆特名作《吻》巨幅海报*1
3.品质装帧,绝美阅读:裸背锁线,可平摊翻阅。内文选用110克超感特种纸,超清还原名作风采。
4.纸上美术馆沉浸式看展:名家作品近观解码,约150副高清大图精讲。
5.艺术术语详解,艺术鉴赏标准大揭密,主要艺术流派全面解读。
6.艺术游戏玩转艺术:艺术品的MBTI测试、三步画一副抽象画、艺术谜题……
7.艺术家索引:从大师到冷门艺术家,挖掘不为人知的优秀作品,全面拓宽你的艺术视野。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巫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1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系列讲座采用 “全球美术史”的视点,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把全球美术看做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许多即独立又互动的地区性美术传统,每个地区传统都对人类美术的整体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二是这些地区性的贡献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才造成了人类美术的无比丰富。
讲座的核心问题因此也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最独特的、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对这个问题的注视点不一定一样,回答也不必相同。本系列讲座的关注点是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类似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其它地区美术传统中可能也存在,但不具有在中国美术中的持续性和深刻性。
2024年11月12日 已读
这是我第一次读巫鸿的书哎,契机是前一阵子刷听泉的视频刷得开心,看到这里讲了礼器,就翻开来读一读。
里面提到的陵墓我也去玩过一两个,不过当时完全没当作建筑去参观,感觉视角挺不一样的。然后手卷画那一篇,我想起来看大卫霍克尼讲康熙南巡图的纪录片,静止的画,却都有了“移步换景”的感觉。读完我也想买个高仿的手卷画来观赏一下。
中国 历史 漂在加拿大 美国 考古
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记录 (2007) 豆瓣 TMDB
NARA:奈良美智との旅の記録
7.7 (41 个评分) 导演: 坂部康二 演员: 奈良美智
其它标题: NARA:奈良美智との旅の記録 / 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
奈良美智,日本著名现代艺术家,其最著名的作品便是那个始终流露着孤独和愤怒的情感的大头小女孩。“孤独和疏理感”给了他创作的原动力,并最终带其踏上成功的阶梯。如今,奈良美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着为数众多的粉丝,那一幅幅真情画作在他们的心中激起共鸣,愤怒的小女孩恰如每个人灵魂深处最躁动的部分。
进入新千年,奈良美智终于带着他的孩子举行了世界巡展。在此之后,他回到老家青森投入到“A to Z”回顾展的准备工作中去。摄像机跟随着这位忘我的艺术家走遍世界各地,见证了粉丝们对他的崇敬与爱戴,真实记录了他创作中的点点滴滴,更触摸到他内心深处那不着痕迹的转变。只有时间周而复始,永未结束……
2024年9月24日 看过
这个纪录片是关于艺术家本身多过关于他的作品。
韩国粉丝见面会给我的感觉很微妙。好像现场几乎都是女性,而且大家都很关心结婚没。从奈良美智评论说只有那个小朋友感觉是真的在看他的话,听出来了一点儿落寞。艺术家生活好糙啊,工作室的楼上房间里地上一坨被子,然后几件裤子衣物什么也在很随意放在地上。他好羞涩的,说话也不看镜头,似乎不太喜欢用语言和对话表达自己。我感觉他抽烟时候表达出来的情绪和感受都比张嘴说话表达出来的多哈哈。难得的几个和小朋友的镜头,我觉得他都很开心。
一晃眼居然距离拍纪录片都二十年了。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艺术
座椅时间 - 坐的历史: 1800至今 (2019) 豆瓣
Chair Times - A History of Seating - From 1800 to Today
9.2 (12 个评分) 导演: Heinz Bütler 演员: Antonio Citterio / Ronan Bouroullec
其它标题: Chair Times - A History of Seating - From 1800 to Today / Chair Times A History of Seating – From 1800 to Today
CHAIR TIMES takes viewers on a journey through a »sea of chairs:« 124 objects dating from 1807 to the latest 3D printed designs are arranged in the order of their production year to create a timeline of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Which objects would professionals in the design field want to talk about, bringing their expert knowledge to the respective topic? Serving as guide on this excursion into the history of seating design: Rolf Fehlbaum, Chairman Emeritus of Vitra.
2024年9月22日 看过
赏心悦目。这里面好多椅子,光看着线条都是眼睛的享受。刚想说如艺术收藏品一般的椅子咱买不起,那肖想一下那些个漂亮的椅子小模型总可以吧,结果评论科普说有的小模型大概 一个几千块,真是僭越了🤪
意外的是,原来很多有名的建筑师还兼职设计椅子,好神奇呀。这椅子博物馆有天我也想去看一眼。
德国 椅子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艺术
世界莲花里 豆瓣
作者: 朱良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 - 3
在文人画领域中,画家主要是以画来悦心而不是悦目的,“求于形似之外”自北宋开始就是文人画的基本法则,文人画具有非常清晰的重思想、重智慧的特性。在八大山人看来,他的书画活动,不是创造什么艺术作品,就是随意而往的生活,是他生命的一种直接反应形式。兴致来时为书为画,这就是他的“事”。这样的描写,比较符合中国文人艺术所追求的境界。本书由八大山人的“涉事”概念谈起,从多个方面探讨八大山人的精神理路和绘画哲学。
2024年9月16日 已读
读到后来分不清是论禅还是论画了。我好喜欢八大山人笔下那些貌似想要翻白眼又忍着的鱼和鸟啊,希望有机会我能去博物馆见一见真迹。
中国 哲学 漂在加拿大 绘画 艺术
七宗罪——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七个行为艺术 (2009) 豆瓣 TMDB
七宗罪——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七个行为艺术
8.9 (13 个评分) 导演: 温普林 演员: 现代艺术家们
其它标题: 中国89年现代艺术大展(七宗罪) / 89现代艺术大展20周年纪念
1989年2月5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现代艺术展,大展的标志为“不许掉头”。然而展览的主题却是对于85新潮美术运动的一次成果展示。一些行为艺术悄然登场,两声枪响震惊世界。二十年过去了,这些真正没有掉头的行动作为本次大展的重要标志进入了历史,成为今日批评家与艺术家共同分享的骄傲。本片记录了当年现场的七个行为艺术——史称“七宗罪”。
2024年9月4日 看过
看完之后挺震惊的,虽然画质糊了点。
距离拍纪录片又过去了15年,好像09年人们感慨的对艺术宽容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而我现在仅仅是看纪录片的对话都会觉得,往后退一步,对言论如此宽容的时代怕也是无法追回。很难想象现在的公开对话能同时讨论枪,广场,性,或者甚至仅仅是这个年份。影像记录中的他们反叛,却很有活力,像如今各式关于焦虑和丧的宣传的相反的那一面。我有点儿好奇这些艺术家们现在在做什么呢。
中国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艺术 行为艺术
我有一片星空 豆瓣
作者: (英)马丁·贝利 译者: 徐辛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3
1889年5月8日~1890年5月16日,在弟弟提奥的资助下,凡·高入住圣保罗精神病院。其间,在精神、健康和经济的困顿中,他创作出了《星空》《麦田》《橄榄树》《盛开的杏花》等一系列杰出的作品。本书即从这样一个视角去认识凡·高以及他在精神病院创作的这些名画。马丁·贝利实地走访圣保罗精神病院及普罗旺斯圣雷米小镇,查阅市政档案、病院档案,采访当地相关人士,结合书信等资料,细腻而深入地还原了凡·高在精神病院一年多的生活细节和创作环境,揭开了凡·高这一段人生的神秘面纱。
2024年9月1日 已读
这里面收录了好些我以前没见过的画。有时候,我看他画的天空像在看河流,而看河流像在看天空。
这本书对梵高在精神病院的一年多时光考究得很细致。作者花了很多功夫,尽力复原当年梵高眼中的景色,脑中的思绪,具体到相关画作参照的是哪棵树,哪条路,哪位模特,哪座山头哪个教堂和哪片房屋。我读到这一百多年来游人如织,竞相走他曾经走过的路看他看过的风景参观他可能住过的病房,连油画画作上扫描出来了一只当时野外的蚂蚱都是令人惊奇的大新闻。可是当年他住进医院的时候呢,被自己的病痛和同住其他精神病人的折磨全部时间里,他亲爱的弟弟和弟媳,全家人,好像也没有一个人来看过他。
很难不感慨多少身前的孤独,和身后的热闹啊。
RichmondLib 传记 历史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自然野趣DIY 豆瓣
作者: 黄一峰 中信出版社 2013 - 5
《自然野趣DIY》内容简介:落叶、石子、蝉蜕、鱼骨……看似不起眼的自然元素,只需一点巧妙构思,再加上亲手创造,就可以变成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台湾“金鼎奖”获奖作家、资深生态设计师黄一峰与大家分享了他用自然创作记录自然之美的经历,并展现了300多个精彩的自然创意作品。让我们跟随这些简洁易学的制作步骤,轻松动手捕捉自然美,DIY出属于自己的自然野趣!
大自然是活生生的艺术教室,生命万象堪称是美学的奇迹之作。作者黄一峰通过自己十余年的自然观察与创作,捡拾天然的素材,创作出一个个充满“野趣”的艺术作品,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更是与大家分享了其“记录大自然时体验到的感动和喜悦”。
小星星通信 豆瓣
奈良美智
8.8 (22 个评分) 作者: 奈良美智 译者: 黄碧君 / 王筱玲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2 - 2
《小星星通信》是奈良美智唯一一本自传。绘画对于奈良美智来说,是驾轻就熟的表达方式,这次虽换做了文字,依然保留了奈良美智质朴、坦诚的性 格特质。交流方式的不同,并未影响到奈良美智传达对真实情感的传达。
奈良美智出生于日本青森县弘前市,这里的漫长冬天造成了相对封闭的 环境,奈良美智常常呆在家中绘画。五六十年代的日本电台播放了大量的西方音乐,浸染其中,奈良热爱上了民谣与摇滚乐。在独自绘画中与内心的对话,以及摇滚乐中的反叛和自由精神,成为了奈良美智画作风格的奠基。也影响了他的个性。
书中笔墨所及,记录了奈良美智的每个阶段,尤其是那些印象深刻的事件。也许微小,却有非凡的意义。在武藏野艺术大学的第二年,因厌倦当下的状态挪用学费去欧洲旅行;结束稳定的高中老师生涯,在28岁时拖着行李箱去德国留学。早年在“内心世界的无限冒险”(奈良美智语),延续成为现实中的不断“出走”。自此奈良美智开始了他在更广阔的世界的漫游。
在德国时结识志趣相投的异国人;途经捷克被当做李小龙;与村上隆一起在洛杉矶加州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为反战特辑踏上阿富汗采风;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其中有开心的事,也有难过的事,甚至有讨厌到不想做的事,但是对于奈良美智来说,这些经历真实、平等地灌注着自己的人生。在度过的岁月里,曾拥有的所有事物造就成为现在的“奈良美智”。抱持了这样的想法,才会使奈良从不讳言否定过去的想法,也不抗拒去发现新的表现方式。在这本自传《小星星通信》中,除了常见的绘画、雕刻作品之外,还穿插有奈良美智的摄影照片。展览作品、照片、手绘涂鸦,再加上质朴的文字,可说是奈良美智一次多纬度的自我剖析。
然而,无论经历多少,奈良美智仍拥有一颗“初心”,正如吉本芭娜娜的评价:“尽管在这个年头要始终保持真实和诚恳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奈良是真诚的,对此我深信不疑。”对于外界附赠的标签无动于衷,奈良美智一直有自己坚持的方向,并将这份真诚在书中呈现、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当当网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80563
2024年6月23日 已读
很神奇,奈良美智的文字和画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好真诚啊,感觉是一直不停审视内心与自己对话的人。而且就传记里看到的,感觉是个能到处交朋友的人嘛,打破我对艺术家孤僻的刻板印象哈哈。
我在想,搞艺术的是不是有些感受是相似的,他说“所有的事物都是重要事物的重新发现”,想起来我之前读的一句,“所有经典的东西第一次看他就像是重逢”,有那么点微微重叠的意思。
之前看坂本龙一,觉得他们这辈日本的艺术家,受西方摇滚乐影响很大哎,每个都在自传中着重强调。
说起来,二十岁的背包旅行状态有且只能有一小段,能走多少权看个人缘分。错过了这个年龄,就不再有啦。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绘画 自传 艺术
脸庞,村庄 (2017)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Visages villages
9.2 (688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 让·热内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 让·热内
其它标题: Visages villages / 眼睛相旅行(港)
第4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017)纪录片单元观众选择奖,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导演,纪录片伴随两人驾驶着JR的小货车穿越法国的村庄。一路上他们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后在房子和工厂的墙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画。已申报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2024年6月15日 看过
阿涅斯瓦尔达好可爱好可爱,虽然结尾看得我流出眼泪。
全片给我的一个感觉,是那里的劳动人民——工人,农民,邮递员,咖啡店员,矿工……在被当地人民和艺术家尊重着。戈达尔避而不见我倒是没想到,主要是我以为他早去世了😓
法国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艺术
艾略特·厄威特 豆瓣
9.6 (8 个评分) 作者: 艾略特·厄威特 译者: 程墨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6 - 5
艾略特·厄威特是当今最具声望的摄影大师之一,他继承了布列松的衣钵,以捕捉日常生活中幽默、诙谐的瞬间而知名。他是在世的马格南摄影师中最德高望重的一个,他还获得了国际知名的ICP摄影无限奖的终身成就奖。艾略特·厄威特著程墨编译的《艾略特·厄威特个人精选(精)》是对厄威特毕生作品的一个回顾,由大师自己挑选他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共收录了343幅照片,呈现了厄威特漫长的摄影生涯中创作的精品力作。本书中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20世纪最为人所熟知的影像,比如玛丽莲·梦露、切·格瓦拉的人像照,比如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充满了诗意、智慧和幽默感的作品。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厄威特早期拍摄的从未面世过的作品,对于深入了解这位大师极有意义。
2024年6月15日 已读
名流到路人无缝切换。有的日常照片居然看得我笑出声来,高明高明。
找到了非常高清的扫描本来看,于是问题来了。有的照片篇幅很大,需要翻开的左右两页拼在一起得到整张照片。大概看了二三十张照片之后,发现因为封面页错页的缘故,我把很多本该是一张连贯的照片的当成两张照片看了。恍然大悟之后再从头看,发现我之前对大部分照片所讲述的场景和故事的解读完全变了!寂寞张望变成了对视,略有神经之举变成心有灵犀。
惊讶之余不免感慨,50%的照片展现的可能并非是50%的现实,而会被解读成截然不同的事实。
摄影 漂在加拿大 美国 艺术
乡愁 (1983) 豆瓣 TMDB
Ностальгия
9.1 (364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奥列格·扬科夫斯基 / 厄兰·约瑟夫森
其它标题: Ностальгия / 怀乡
俄国诗人安德烈(奥列格·扬科夫斯基 Oleg Yankovsky 饰)在美丽的女翻译尤金伲亚(多美兹亚娜·佐丹奴 Domiziana Giordano 饰)的陪同下,一同前往意大利寻访一位十八世纪俄国作曲家的生活。他们一起走访充满宗教意象的乡村教堂,在一座有天然温泉的古老小镇停留。 此时他遇见了不被世人理解的疯人多米尼克(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村民因为他早些年囚禁家人而认为他神经失常。可安德烈看到了多米尼克疯狂下的深意,并被他所吸引。同时他拒绝了性感的尤金伲亚的示爱。此时的安德烈,游走在支离破碎的现实与超现实的梦境中不能自拔。他对祖国的思念、与家人的分离……种种情愫混杂在一起,彼此纠缠,化为终生的乡愁。
本片获198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普通评审团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2024年6月14日 看过
这个片子分数这么高,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晦涩难懂嘛。里面有好多好多好看的拱啊根本看不过来。看的时候我就想,看雅克塔蒂的片子里的巴黎,无论城市还是郊区,明明是六十年代拍的却给你一种人们已然生活在比现在还远的未来社会,这是我第一次看塔可夫斯基,电影里的意大利城市疯狂在下雨,明明是八十年代,但感觉再多下两天雨,人就要退回到穴居生活了……
我想对于一群人,有乡愁可以去表达出来,也许已经是幸运了。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讲北京的诗人/艺术家的纪录片,大多愤世嫉俗。如果去看这里的后续,很快几乎个个都出国了(不难想象他们也会像导演一样漂浮异乡描绘乡愁),而没出国的,后来出现在了关于精神病院的病人实态的摄影集里。
意大利 漂在加拿大 电影 艺术 苏联
Boundaries 豆瓣
作者: Maya Lin Simon & Schuster 2000 - 10
Walking through this park-like area, the memorial appears as a rift in the earth -- a long, polished black stone wall, emerging from and receding into the earth. Approaching the memorial, the ground slopes gently downward, and the low walls emerging on either side, growing out of the earth, extend and converge at a point below and ahead. Walking into the grassy site contained by the walls of this memorial, we can barely make out the carved names upon the memorial's walls. These names, seemingly infinite in number, convey the sense of overwhelming numbers, while unifying these individuals into a whole...
So begins the competition entry submitted in 1981 by a Yale undergraduate for the design of the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in Washington, D.C. -- subsequently called "as moving and awesome and popular a piece of memorial architecture as exists anywhere in the world." Its creator, Maya Lin, has been nothing less than world famous ever since. From the explicitly political to the unashamedly literary to the completely abstract, her simple and powerful sculpture --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sculpture, the 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 Civil Rights Memorial, the Yale Women's Table, Wave Field -- her architechture, including The Museum for African Art and the Norton residence, and her protean design talents have defined her as one of the most gifted creative geniuses of the age.
Boundaries is her first book; an eloquent visual/verbal sketchbook produced with the same inspiration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as any of her other artworks. Like her environmental sculptures, it is a site, but one which exists at a remove so that it may comment on the personal and artistic elements that make up those works. In it, sketches, photographs, workbook entries, and original design are held together by a deeply personal text. Boundaries is a powerful literary and visual statement by "a leading public artist." (Holland Carter). It is itself a unique work of art.
2024年4月1日 已读
书有点旧,但是非常美。我发现林璎和李小龙一样,好喜欢水啊。水的力量,水的流动,水的形状,影响无处不在。
本来我以为她仅是写自己的作品,意外地在经由她诠释自己创作过程中做出的选择,了解她的文化背景,幼时成长环境,和父母哥哥的感情,她对自然和自己作品的看法,以及成名后面临的争议……完全可以当半个传记看了。看到有人读完了这整本书,对她了解也算变深,居然还仅仅用“林徽因侄女”或是“越战纪念碑设计者”来标签她,我有点生气。
另外她的文字非常冷静自持,感觉多大的议题和争议,她都可以举重若轻去面对。读到中段,她仿佛听出了我作为读者的好奇,写道她因为亚裔面孔会被人追问“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作品中的疏离,原来来自于作为无处归属的他者的观望——“And I think it is that feeling of being other that has profoundly shaped my way of looking at the world—as if from a distance—a third-person observer”.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白先勇说昆曲 豆瓣
5.7 (7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6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已民族这种“雅乐” 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 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这种曾有四百多年历史、雄霸中国剧坛、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千锤百炼的精致艺术,迄令已濒临绝种之危,如何保存我们唯一现存的“雅乐”,应是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访问中国当今昆曲第一名旦华文漪女士,畅谈她对昆曲的看法及学艺经过,希望能够引起文化界的注意,共同爱护保存昆曲这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2023年12月25日 已读
翻开这本书的缘由是之前看白先勇的纪录片,感受到他对昆曲是真爱啊,就借来这本书读一读。不过这几篇主要是访谈,还有一些(小型)吹捧,比如和余秋雨那篇可以直接跳过。插图也有点奇怪,常常出现在没有什么关联的文章中,不过里面的梅兰芳是真美,谁的照片都比不上,说独美都不为过。
记得以前读白先勇的小说,觉得散发着悲哀又糜烂的气息。我想白先勇如此着迷于昆曲,除了昆曲本身的美之外,是不是也因为它要消亡了……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散文 昆曲
日本京都刺绣 豆瓣
繍えども繍えども
作者: [日]长草敏明 译者: 汤晓帆 2022 - 3
★日本皇室刺绣大师代表作品首次引进出版
★彰显千年京都至雅之韵,一针一线再现匠人精神的本质
★图文并茂展现京都刺绣的50件匠心作品,细致讲解日本京绣的秘法工艺和艺术审美
★知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特别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日本京都刺绣》是京都刺绣艺术家长草敏明刺绣作品集,收录其创作50幅刺绣作品,全面展现出日本京绣艺术的艺术特点和美学内涵。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并讲解《缭乱》《花丛》等代表刺绣作品,记录其刺绣作品的细致过程并解说其富有现代感的艺术理念,展现日本京都刺绣华贵典雅的审美风格。
京都刺绣孕育于千年古都——京都。本书作者长草敏明出身于京都西阵的刺绣世家,后继承其父在京都创立的京绣工坊——绣巧房“贵了庵”,专注于和服、腰带、小物、室内装饰品、舞台服装等的刺绣制作。长草在介绍其作品的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其独特的刺绣创作理念,其作品基于自由无羁的想象力,有着动态的构成、多彩的配色,充满了强大的创新力。除了和服刺绣,长草还致力于还原修复具有千年历史的日本国宝级刺绣艺术品,传承日本古典美学与传统刺绣技法。作者2018年被日本京都市政府评为“京都的名匠”;接受京都知新电视栏目面对面人物专访;获邀出演日本电视台节目《皇室日记》。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特别作序推荐,盛赞其为“令人高山仰止的存在”。
知名推荐
有机会尝试了日本的刺绣,在布上逐一缝制美丽的丝线,并度过了专注和安静的片刻。长草先生说:“去到那个地方,亲眼看看。 当你是一个学生时,拥有这样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日本皇族 彬子女王
长草敏明一直在进行对日本传统工艺京绣超越类型的挑战。——日本时尚设计师 串野真也
刺绣艺术家长草敏明在日本和国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不仅是一位传统的工匠,也是一位以大胆的构图和色彩方案扩大京都刺绣世界的艺术家。 从空灵的美到游艺之心的创意。——日本落语艺术家 桂南光
2023年11月16日 已读
好美啊。看的全过程唯一的想法就是好想某天能亲眼看一看这刺绣的质感啊。
不过话说,我疑惑的是,和服能洗吗……还是说这就是艺术品,一生穿一次的那种。日本人好讲究好讲究仪式感,这里不同的节假日家里的摆设都不一样,看着精致又让人紧张。读这个书有种刺绣在日本发扬光大为西方所知的感觉……
艺术家和品牌叫“长草”触发了我奇怪的笑点。
刺绣 日本 漂在加拿大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