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人机对齐 豆瓣
The Alignment Problem
作者: 【美】布莱恩•克里斯汀 译者: 唐璐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 6
如今的“机器学习”系统已具备非凡能力,能够在各种场合代替我们看和听,并代表我们做决定。但是警钟已经敲响。随着机器学习飞速发展,人们的担忧也在与日俱增。如果我们训练的人工智能(AI)做的事情与我们真正的目的不符,就会引发潜在的风险和伦理问题。研究人员称之为对齐问题(the alignment problem)。
畅销书作家布莱恩•克里斯汀用生动的笔调,清晰阐释了AI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在书中,我们将认识第一批积极应对对齐问题的学者,了解他们为了避免AI发展的局面失控,付出的卓绝努力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克里斯汀不仅精练地描绘了机器学习的发展史,并且亲自深入科研一线同科学家对话,准确呈现了机器学习最前沿的进展。读者可以清晰认识到,对齐问题研究的成败,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
对齐问题还是一面镜子,将人类自身的偏见和盲点暴露出来,让我们看清自己从未阐明的假设和经常自相矛盾的目标。这是一部精彩纷呈的跨学科史诗,不仅审视了人类的科技,也审视了人类的文化,时而让人沮丧,时而又柳暗花明。
2024年12月24日 已读
睡前读两页,读了一年多。为什么有种回到研究生院经济课上的感觉哈哈。
读完全书我困惑发问,机器真的可以“理解”人类吗?退一万步另一问,哪怕男人真的能理解女人吗?
物理大哥在边上疑惑回答,“这是给我的送命题吗?”
漂在加拿大 社会学 科技 科普 经济
On Intelligence 豆瓣
作者: Jeff Hawkins / Sandra Blakeslee Times Books 2004 - 10
From the inventor of the PalmPilot comes a new and compelling theory of intelligence, brain function, and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

Jeff Hawkins, the man who created the PalmPilot, Treo smart phone, and other handheld devices, has reshaped our relationship to computers. Now he stands ready to revolutionize both neuroscience and computing in one stroke, with a new understanding of intelligence itself.
Hawkins develops a powerful theory of how the human brain works, explaining why computers are not intelligent and how, based on this new theory, we can finally build intelligent machines.
The brain is not a computer, but a memory system that stores experiences in a way that reflects the tru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remembering sequences of events and their nested relationships and making predictions based on those memories. It is this memory-prediction system that forms the basis of intelligence, perception, creativity, and even consciousness.
In an engaging style that will captivate audiences from the merely curious to the professional scientist, Hawkins shows how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brain works will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build intelligent machines, in silicon, that will exceed our human ability in surprising ways.
Written with acclaimed science writer Sandra Blakeslee, On Intelligence promises to completely transfigure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technology age. It is a landmark book in its scope and clarity.
2018年10月1日 已读
八年前想读的书😌 只听懂了一小半,但是听懂的部分觉得很有意思。准备找纸质书再读一遍。怪不得师兄会说做了几“层”……
Audible GIS 神经科学 科普 美国
计算机与人脑 豆瓣
作者: 冯·诺伊曼 译者: 甘子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6
《计算机与人脑》作者对计算机的运算和人脑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为机器人研究指明了方向。《计算机与人脑》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对广大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具有极大启发作用,该书被誉为20世纪的天才之作。
2014年3月25日 已读
作者成就太多结尾个人小传几乎占了全书篇幅一半。看完发现竟然半夜了,要是有几个学EE的在边上给讲解下就更好了,可是乃们去学历史了啊擦!说的就是你们别跑,@bearnne @伏维阁主 !
RA 数学 科普 美国 计算机
软件随想录 豆瓣
More Joel on Software
8.5 (26 个评分) 作者: Joel Spolsky 译者: 阮一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本书是一部关于软件技术、人才、创业和企业管理的随想文集,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将自己在软件行业的亲身感悟娓娓道来,观点新颖独特,内容简洁实用。全书分为36讲,每一讲都是一个独立的专题。 本书从不同侧面满足了软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从事软件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学习与工作需要。
2013年3月15日 已读
(冒着叶公好龙之嫌说)真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啊!#就是在想是不是聪明人都有点mean瓦# 漂亮的例子和比喻手到擒来,帅气得很呢~ #收一本给小小萱看也不错可是想到她能看懂这书我都要衰老得不像话了呀你看我总是在想不着边际的事这可怎么好#
RA 图书馆 科普 美国 计算机
浪潮之巅 豆瓣 Goodreads
8.6 (136 个评分) 作者: 吴军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 8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黑客与画家 豆瓣 谷歌图书
Hackers and Painters: 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
8.6 (238 个评分) 作者: 保罗·格雷厄姆 译者: 阮一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4
本书是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 的文集,主要介绍黑客即优秀程序员的爱好和动机,讨论黑客成长、黑客对世界的贡献以及编程语言和黑客工作方法等所有对计算机时代感兴趣的人的一些话题。书中的内容不但有助于了解计算机编程的本质、互联网行业的规则,还会帮助读者了解我们这个时代,迫使读者独立思考。
本书适合所有程序员和互联网创业者,也适合一切对计算机行业感兴趣的读者。
2012年12月22日 已读
很好看的呀…话说我好意思说我一点编程也不懂么…压力好大=_=
硕士 科普 美国 计算机
数学之美 豆瓣
8.5 (8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吴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5
几年前,“数学之美”系列文章原刊载于谷歌黑板报,获得上百万次点击,得到读者高度评价。读者说,读了“数学之美”,才发现大学时学的数学知识,比如马尔可夫链、矩阵计算,甚至余弦函数原来都如此亲切,并且栩栩如生,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
今年,作者吴军博士几乎把所有文章都重写了一遍,为的是把高深的数学原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读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学到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 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