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nalyst
海王星黎明的酒宴 豆瓣 Spotify
8.4 (57 个评分) Joysid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9月8日 出版发行: 兵马司唱片
《海王星黎明的酒宴》Joyside成立于2001年3月的北京。早期的风格为old school punk风格。2003年MIDI音乐节一夜走红北京摇滚乐界,乐队成员70年代摇滚乐特色的着装、不羁的生活作风和舞台上下酒鬼的形象引来无数青年争相模仿;同年签约摩登天空badhead厂牌。
瑞克和莫蒂 第五季 (2021) 豆瓣 TMDB Bangumi Eggplant.place
Rick and Morty Season 5 所属 : 瑞克和莫蒂
8.8 (544 个评分) 导演: 贾斯汀·罗兰 演员: 贾斯汀·罗兰 / 汤姆·肯尼
该剧主要围绕于愤世嫉俗的疯狂科学家瑞克·桑切斯和他容易受挫折的外孙莫蒂·史密斯在自己的生活和其他异空间穿梭的奇妙冒险。
绝叫 豆瓣 Goodreads
絕叫
8.7 (388 个评分) 作者: [日] 叶真中显 译者: 林佩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罗翔老师推荐!“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日本的社会问题,日本40多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
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推理·悬疑类top1!
怀才者的自怜是天鹅的挽歌, 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
-
★同名日剧位居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日本现象级社会派推理小说
★长达四十年的恶女编年史
★绝对现实,却超乎想象!
-
【内容简介】
铃木阳子死了,死在独居的公寓里。正确说来,是铃木阳 子几个月前死了。因为发现她时,不但遗体遭到屋内的十一只猫啃食,连猫也全数饿死了。铃木阳子显然是「孤独死」的最佳范例,但这名女子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哪里?她的人生轨迹又是如何?
-
【编辑推荐】
《绝叫》是日本新锐社会派推理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推理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平庸懦弱的表象之下,隐密的跌宕、罪恶人生。该书揭露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刻而引人深思,刻画人物思想的变化细腻而一针见血,以阳子的离奇经历,连缀了日本四十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是日本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推理小说。
该书在日本一经出版就引起极大反响,入围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36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27回“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 、第12回书店大奖、第11回启文堂大奖、周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说榜。
后《绝叫》繁体版问世,使国内推理小说爱好者得以一探究竟。《绝叫》繁体版在豆瓣获得8.6的高评分,是少有的在有简体中文版之前就广受好评的外国小说。
2019年,根据《绝叫》改编的同名日剧播出,又获得了豆瓣逾万人点评、8.4分的好成绩,并入围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2020年7月,《绝叫》简体中文版正式上市,以飨读者。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被嫌弃的阳子的一生……之绝地反击。看每一页都提醒自己这是小说,但是却又觉得这里的人生的下行,也许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的真实人生的一部分,不免寒意凛然。算上刑警,有一说一,全员烂人。另外读出了作为日本人的作者也在笔下透出的对虚伪日式奋斗鸡血的厌恶,我就顺便借读书一起抒发了类似的感情,汗……
dataanalyst 小说 推理 日本
波丽娜 豆瓣
Polina
8.6 (7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巴斯蒂安·维韦斯 译者: 张鑫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7
在人生的岔路口,面对重重的挫折和迷茫,怀揣最初梦想的我们该如何抉择?
法国2012年度漫画评论大奖作品,带给你关于跳舞、关于成长、关于抉择的心灵触动。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跳舞的故事,一个名叫波丽娜的小女孩,在追求舞蹈梦想的 道路上历经挫折和迷茫。追求艺术极致、 绝不放弃的她,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了自我。而她最想做的事情,是与她严苛的启蒙老师,再谱一段动人的舞蹈。
“除了画画,我什么都不会,《波丽娜》表达的其实就是我与绘画的事情。”——作者维韦斯如是说。而《波丽娜》讲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当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失败,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迷茫,可能需要做的,就是回望最初的追求和想法,并如启蒙老师所说:“在高处时,不要急。”
★ 天才漫画家最经典作品: 巴斯蒂安·维韦斯(Bastien Vivès),被称为“法国漫画未来”的天才漫画家。10岁开始练习素描,25岁的作品《氯的滋味》获世界最高级别漫画节——法国安古兰漫画节最佳新人奖。之后的作品《波丽娜》又入围2012年安古兰漫画节评审团大奖,《Last Man》获2015年最佳系列奖。改编自《波丽娜》,由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电影也即将上映。
★ 意味悠长的纸上电影:《波丽娜》以漫画的形式,描绘一个如法国文艺电影般细腻悠长的故事,抒发淡淡的、意犹未尽的诗意。
★ 深刻把捉舞蹈之美:维韦斯以简洁但灵动的线条,将舞蹈之美表现到了极致。寥寥几笔,就能深刻把捉人体舞动的美妙姿态。
★ 原型为著名舞蹈家:波丽娜的原型,波丽娜·塞米昂诺娃(Polina Semionova)是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现任ABT首席,曾为德国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曾任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客席艺术家,在全世界各大城市客座演出。
...................
※内容简介※
法国媒体评论漫画联会“2012年度漫画评论大奖” 。
一个名叫波丽娜的俄罗斯女孩,从小展现出过人的芭蕾舞天赋。六岁时,她进入一所著名的舞蹈学校,跟随博金斯基教授学习。博金斯基的教学方法非常严苛,年幼的波丽娜被他深深地影响。
之后,波丽娜在追寻舞蹈的路上历经挫折与迷茫,她离开学校进入剧院,又孑然一身地到柏林流浪……在那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多年以后,波丽娜功成名就,而她最想做的事情,是回到故乡,同启蒙老师博金斯基再跳一段舞。
...................
※名人推荐※
看完《波丽娜》这本描绘芭蕾舞者一生的故事绘本,我不只心弦被触动……我整个人被撼动到瞬时无法言语!舞蹈与人生一样,经常都要面对选择,一旦选了就要自己承担,结果好坏常常也不是一时之间可以论断的。就像波丽娜的朋友威廉为了要帮她下决定时说的:“舞蹈是一门艺术,在其中既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
——流浪舞蹈剧场艺术总监伍锦涛,感动推荐!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非常喜欢。丰沛这个词太好了,是人生经历,是情感,也是认知。我真是太喜欢了!ps谁不同意这男朋友就是个傻X呢……
dataanalyst 法国 漫画 绘本 艺术
When We Walked on the Moon 豆瓣
Wide Eyed Editions 2019 - 6
“When I first looked back at the Earth, stand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I cried.”
This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the Apollo Missions, when incredible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and bravery allowed humans to stand on the surface of something other than Earth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From the 1969 first moon landing to the amazing rescue of Apollo 13, each chapter tells the story of a different mission. Humorous details bring the astronauts to life: discover how the astronauts of Apollo 12 were so over-excited when they stepped onto the Moon that Mission Control had to tell them to quieten down, and Shepard (Apollo 14) somehow managed to smuggle a golf club onto his spacecraft! Published to celeb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moon landing, this is the perfect title for any child who has ever looked up at the moon and wondered what it might be like to go there.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现在的绘本介绍,十个里面十一个要说,对小孩早教,或者是适合“宝妈”。成年人也可以读,好的书当一本好好的书介绍不好吗。言归正传,这本书很有意思,阿波罗每一个登月mission都梳理了一遍,包括没登成的”Houston, we’ve had a problem here”。我很喜欢有一位宇航员在出发前做的梦,梦见他和另一位宇航员到达了月球以后,坐着月球小车车沿着一条地上的track一直一直开,直到遇见另外两个宇航员,对视后才发现,那两位宇航员就是他们自己,已经在月球上等了他们千年了。
dataanalyst salib 图书馆 漫画 绘本
平面国 豆瓣
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
9.0 (169 个评分) 作者: [英] 埃德温·A·艾勃特 译者: 鲁冬旭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8
很难简单概括《平面国》这本书。
它可以是:首次解释"维度"概念的科普读物、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煞有介事的数学童话、剑走偏锋的精神启蒙、辛辣讽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寓言。
这本一百年前横空出世的小书,通篇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散发着浓浓英式幽默,有趣、迷人,令人捧腹 。
它启发过无数大师,深刻影响了现当代科学。“平面国”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超级文化符号。
*********************************
作者在平面宇宙设定基础上,展开细节详实的“平面国”生活画卷。平面国的各形状居民操心自己的国家社会,就像我们操心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住在平面房子里,通过雾气和光线识别他人,靠彼此触摸识别“角度”区分地位。平面国史上还发生通过染色消除阶级而引发的大事件,比起空间世界的人类历史也不遑多让。
故事的主角,一位体面的正方形先生突然遇到了从三维国前来平面国传福音的“球”。他决定跟随这位导师向平面国传播立体空间的真理,却无法用平面国居民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高度和上(而不是北)。被人当做疯子后,他写出了这部传世的《平面国》。
作为读者的我们,将在这个故事中获得上帝视角,得以审视自身,以科学的态度,理解“科学的谦卑”
*************
*** 题 献 ***
写给所有空间中的居民
特别献给H·C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谦卑的平面国居民
他一开始只知道两二维的世界
后来才有幸被引入三维的空间
作者把这本书献给天空之国的臣民们
希望本书能激励你们不断立下更高的志向
去探索四维、五维、甚至六维的秘密
立体人,你们是比作者更高级的物种
愿探索能拓宽你们的想象
并孕育出最少见、最卓越的美德——谦虚
—— 本书作者正方形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平面国的设定真是妙啊,作者的几何一定不错。边数越多,等级越高,然后女性在社会的最底层🤫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处是两个等腰三角形要拼了命生出等边三角形实现阶级跃升,这不就一百五十年前的鸡娃原型么。
dataanalyst 小说 科幻 英国
八十年代中学生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任曙林 新星出版社 2011 - 11
本书是一本图文集。收录了摄影家任曙林的一百八十多张珍贵照片,也即他命名为“八十年代中学生”的照片集,同时与这些照片收录在一起的是十几位经历者、观察者的文字。
翻看这一张张照片,不论是黑白照还是彩色照,都透着浓浓的特属于八十年代的气息,完全不似如今数码照的鲜丽、精确,这些从胶片中诞生的照片似乎都有了生命,从快门按下,定格到暗房里的洗印、悬干以至日后的保存、展示,它们都像带着自己的故事,一路走来。
这一百八十多张照片,不仅是一个摄影师的一次漫长的记录,更是一代人对自己曾经历过的时代的一种记忆。照片中的这些“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如今大多已是年过四十的中年人,而他们的孩子现在又多在经历自己的中学生生涯。今夕比照,相信这照片中所展示的,已不仅是这些已为人父母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所经历的生活,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毫不客气地告诉我们,那过去的一切真的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的中学生还能想象他父母们的中学时代吗?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书间夹杂的评论多此一举啊。还有一位高喊“我们杀死一个什么时代”的,给我看笑了,谁,如何,能“杀死”时代?里面的大部分评论都觉得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从此不再而无比可惜,可哪个年代不是如此呢。我倒觉得,照片中的学生生活,和我的中学学生生活的重合部分的记忆,差不多嘛。虽然我记忆里,那要更明亮些吧,估计是像素高了些哈哈。
dataanalyst 中国 历史 摄影
闇夜嘉年華 豆瓣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
作者: 雷.布萊伯利 译者: 王瑞徽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07 - 9
◎專文導讀 英國利物浦大學科幻研究碩士/林翰昌
◎強力推薦 奇幻小說家/Div、奇幻小說家/星子
來吧,拿你的靈魂來交換永恆,加入這場沒有終點的嘉年華之旅……
十月某日,凌晨三點,魔幻遊藝團蒞臨了綠鎮,
他們帶來了:畸人秀、馬戲班、鏡子迷宮、旋轉木馬,
還有,讓人重拾年輕歲月和夢想的神秘承諾……
然而,兩個好奇的男孩──吉姆和威爾,
卻發現了隱藏在甜美汽笛風琴聲下的邪惡真相,
同時,也親眼目睹了永無止盡的黑暗夢魘……
這是一則關於恆久的友誼、恐懼和失落的寓言,
照亮了人性幽暗的長廊,巧妙地融合了懊悔和自我超越、虛幻與真實,
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震撼人心的傑作!
這本開啟布萊伯利奇幻系列的首部代表作,深刻描繪出每人童年時都曾經歷的,想像力與真實交錯的恐怖冒險。請準備好,當你打開書,一座色彩斑斕,熱鬧滾滾的馬戲世界,即將奔騰而來。
--奇幻小說家/Div
當我們在如掠境蝗蟲般的生活步調下奮力前行時,別急著皺眉,不妨試著可以敲敲故事之門、闖入神秘世界,體驗由布萊伯利精心建築的夢想國度。在憑空而降的神秘遊樂園裡,經歷一場驚心動魄、奇趣洋溢的奇幻旅程,或許,我們會在其中撿拾起某些遺失已久、而又彌足珍貴的東西。
--奇幻小說家/星子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同事小哥推荐的,感觉到后半部分更精彩些。我想起来奇风岁月,男孩,友情和父子之间的故事。描述有点spooky据说迪士尼以此拍了个更spooky的电影…… 有的人是夏天的人,有的人是秋天的人。我读出来书里变相吐槽,不要太晚生小孩啊,尤其是男人年纪很大生小男孩的话,他的成长会让男人自身感觉衰老加倍。我有点儿好奇,怎么鲜少有女人对孩子成长的这般微妙感受的描写呢。
dataanalyst 奇幻 小说 美国
尚气与十环传奇 (2021)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
6.3 (1098 个评分) 导演: 德斯汀·克里顿 演员: 刘思慕 / 梁朝伟
其它标题: Shang-Chi e la leggenda dei dieci anelli / 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
故事发生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事件之后,尚气(刘思慕 饰)卷入秘密的十环帮组织,被迫面对自己隐秘的过去经历。
2021年9月15日 看过
看见豆瓣上很多在骂挺摸不着头脑的,而且更多甚至都不是评价电影本身。这里面萌萌的神物,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大屁股脸!同事们作为marvel粉丝看的都比我早。至于我倒是很高兴第一次有机会说出这个理由,“我从来没在大银幕上见过亚洲/中国的超级英雄,当然要去看看”。我觉得很好看的娱乐片,制作方不是中国人,也不是拍中国文化的起源,另外没必要把之前的超英片抬多高,大家不都是娱乐吗?我说主演长得像那谁,物理大哥觉得牵强,问我“那你觉得我像梁朝伟不”。|不足的是,尚气到了妈妈的家乡,怎么忽然就下决心要弑父,很是突兀啊。不过说到底好莱坞也不会拍杀爹的吗,感觉这种冲突太西方了。希望这个电影能在中国上映啊!
dataanalyst withcytang 动作 电影 科幻
饮食的迷思 豆瓣
The Diet Myth: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What We Eat
8.2 (36 个评分) 作者: [英] 蒂姆·斯佩克特 译者: 李超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3
【专业全面,打破偏见】
拥有傲人发表量和超高引用率的“学霸”作者,为读者介绍、剖析几乎全部的饮食营养成分及常见的都市流行饮食方案,一书在手,熟悉饮食的方方面面,并对饮食及健康问题知其所以然,拒绝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解放被“减肥道德”绑架的你;
【授人以渔,“荟萃分析”各种健康类写作的写作】
健康领域的读物繁多芜杂,结论众说纷纭,读者何去何从?作者展示了横断面分析、小样本观察、对照组研究、长期跟踪、论文荟萃分析等等方法下的结论,评价其可信度,给予读者自己筛选信息的意识和方法,面对各种健康类内容的写作时不再迷惘;
【现身说法的拼劲,惊奇案例的启迪】
“科学家的身边人往往难逃为科学精神辐射的命运”,作者不但不放过自己,也拉着自己的儿子乃至实验室的同事一起做饮食试验,吃/不吃特定食物,控制口腹之欲,检测便样,汇报主观感受,行事极客,非常之拼;而作者接触的他人案例——300多公斤的女士,发育差别很大的同卵双胞胎姐妹,只吃批萨却无比健康的男子……蔚为大观之余,更刺激或启发作者不断深思,相信也能启发读者你!
当今都市流行各种所谓“健康”饮食法:生酮、轻断食、阿特金斯……各种营养成分也都受到过“健康”的追捧或“不健康”的指责: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健康/植物油伤脑、动物脂肪不易高温变性/动物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分给大脑快速供能/糖分扰乱分泌、红肉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2/红肉蛋白诱发癌症……关心健康的你,到底何去何从?
本书作者是遗传方面的专家,发表专业论文逾800篇、引用率排名全球前1%,并掌握全球最大的宝贵实验数据库之一:对13000对同卵双胞胎超过20年跟踪对比的数据。作者利用这些独特的数据,并梳理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旨在:
— 全面细致地剖析了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几乎每种营养元素乃至咖啡因、酒精等饮食成分,辨析关于各种成分的“迷思”,也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口味差别巨大,为什么有人怎么吃也不胖有人喝水都长肉,为什么单靠运动对减肥帮助不大,益生元的好处在哪里,吃什么、怎么吃可能更健康……书中很多介绍可能让你惊讶:计算卡路里这事没什么用,主要靠运动也很难长久减肥,无糖饮料并不比含糖饮料更健康,贸然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反而可能损害健康……
— 更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判断人体科学各种研究手段和成果的可靠性——比如横断面研究可信度弱于对照组研究,等等,力求做到“授人以渔”;并让读者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相同,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法及健康生活方式,不被海量的信息轰炸、营销推广牵着鼻子走。
— 作者尤其强调了肠道菌群对人体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通过饮食改善而非伤害它们,带领读者进入新兴的“微生物组学”世界。
获《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