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宗教改革(上下) 豆瓣
作者: 威尔·杜兰特 译者: 台湾幼狮文化 2010 - 7
《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从宗教战争的硝烟中燃起了一道教训:任何宗教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若不面临挑战显得至高无上,它就会趋向不宽容。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最大礼物就是提供这种信仰上的竞争,使得每种宗教奋力而为,提醒它们宽容大量,并且把自由的热望与尝试带给我们脆弱的心灵。
世界宗教简史 豆瓣
作者: 谢·亚·托卡列夫 译者: 魏庆征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 7
《世界宗教简史(注释插图版)》内容简介:宗教信仰萌生于何时?其萌生的景况如何?宗教信仰的初始情势及其演化状况如何?宗教礼仪的形成和演化状况怎样?宗教职业者(巫师、萨满、祭司等)集团是如何分离出来的?教会团体又是如何产生的宁您会在《世界宗教简史(注释插图版)》中找到答案。
《世界宗教简史(注释插图版)》对宗教演化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联作了深入的解读,是一本难得的了解世界各民族宗教的教科书。自问世以采,《世界宗教简史》已被翻译成西班牙文、匈牙利文、德文、罗马尼亚文、斯洛文尼亚文等欧洲文字。
宗教的本质 豆瓣 Goodreads
8.6 (7 个评分) 作者: [德]费尔巴哈 译者: 王太庆 商务印书馆 2010 - 10
《宗教的本质》是费尔巴哈的一本重要书籍,作者在《宗教的本质》中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基督教认为宗教是人生下来就有,自然而然地具有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对象,从根本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宗教思想史 豆瓣
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
作者: 米尔恰·伊利亚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 6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宗教思想史》,作者是美国的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晏可佳等翻译。该书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综合反映了20世纪西方宗教的研究成果。
《宗教思想史》讲述了米尔恰·伊利亚德1907年3月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特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格奥尔基·伊利亚德(Gheorghe Eliade)是一名上尉军官,是摩尔达维亚人,摩尔达维亚人生性忧郁、充满诗意、喜好玄想;母亲是奥尔特尼亚人,奥尔特尼亚人热爱冒险、精力充沛、性喜骑马。父母亲不同的性格给了伊利亚德双重的影响,伊利亚德好胜心强、敏感、诗意盎然,但有时却陷入绝望、忧郁。 中学时代的伊利亚德热衷于科普创作,梦想着“用文学形式来处理科学问题”,同时对于宗教、东方学和神秘主义的兴趣与日俱增。1925年高中毕业,就读于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和哲学系。1928年到1931年在印度学习印度瑜伽和奥义书,同时刻苦学习梵文,印度的三年经历成为他学术生涯中极其后重的一笔。伊利亚德在文学创作方面数量颇丰,作为学院派小说家,其学术重心始终在宗教研究上。
二战结束后到1955年,伊利亚德一直居住在法国巴黎,这一期间他的宗教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以法文的形式出版了一系列宗教著作:《比较宗教的范型》、《宇宙和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瑜伽:不死与自由以及《萨满教》。这几本著作几乎涵盖了20世纪所有宗教已经的重要领域,使他迅速崛起成为一名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宗教史家。1956年伊利亚德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应邀到美国芝加哥主持哈斯科尔讲座,次年任芝加哥大学宗教系主任和教授等职,与同事将芝加哥神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宗教史研究中心,从此伊利亚德与美国宗教史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1961年主编出版了《宗教史》创刊,成为美洲大陆宗教研究的一份重要刊物。80年代,伊利亚德的学术声名日盛,担任《宗教百科全书》的主编,不幸于1986年4月22日逝世。就在他去世一年之后,16卷本的《宗教百科全书》正式出版。这部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数以百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参与的著作的出版,为伊利亚德的学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宗教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要描绘历史上各种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更应该在空间上揭示宗教的结构以及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伊利亚德强调宗教学家不仅是一个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 现象学家。伊利亚德还特别重视“宗教史”研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本书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亚德强调任何宗教思想的创新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传统宗教思想为基础。伊利亚德在书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纪在专门宗教领域中其他大师级宗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视的宗教思想,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本书分为3卷,第1卷勾勒了旧石器时代、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希腊、小亚细亚、巴勒斯坦以及伊朗在内的古代文明的宗教观念;第二卷叙述了中国宗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展历程;第三卷讲叙了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基督教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激荡、中世纪犹太教神学思想的演进、中国西藏宗教的基本发展等。每一卷附有一个长篇“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罗列了相关宗教专题的已经书目和原始材料,并且做了精辟扼要的评论,既可供读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之用,又可以对西方20世纪宗教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写给无神论者 豆瓣
Religion for Atheists: 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
7.7 (42 个评分) 作者: (英)阿兰·德波顿 译者: 梅俊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5
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于一旦假设他不存在,人类将如何自处。《写给无神论者的宗教》主题在于一个人即使是一个无信仰者,但是他也能发现宗教是有用的、有趣的并且给人带来安慰的 。在这部刺激的完全属于作者首创的并且即将面临着争议的作品中,德波顿认为世俗的人们可以从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道德、艺术和教育等等领域中去学得一些东西。在这本书中,德尽力去淡化和消弥宗教中教条主义的一面,摄取了宗教中能够安慰怀疑论者当下思想的一面,让人们去感受美丽和睿智的东西。
2022年4月30日 已读
2018/总10th/休闲6th 看了这本书让我知道宗教除了超自然的部分意外,在诸多方面的确积累了很有意义的知识。忘了在哪里看到的,我D的传播就是学习了基督教的传教形式。【笔记待补】 @2018-03-11 16:42:39
宗教 随笔
神圣与世俗 豆瓣
Das Heilige und das Profane
8.9 (11 个评分) 作者: [罗马尼亚] 米尔恰·伊利亚德 译者: 王建光 华夏出版社 2002
在本書中,伊利亞德論證了神聖與世俗從本質上說即是人類生命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或者方式,他以神聖與世俗的樣式剪裁了古代社會中的一切行為和觀念、時間、空間、節目、勞動、生活、居住、婚育、人會式……,這種神聖與世俗的樣式在伊利亞德那裡幾乎成了一種方法論,用來說明歷史,也解讀神話 ,用來分析一切神聖的現象,也用來說明所有世俗的生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2-04 10:57:27
宗教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 豆瓣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and Related Subjects
作者: 伯特兰·罗素 译者: 徐奕春 商务 2010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主要内容简介:托马斯·潘恩的命运、正派人、新的一代、我们的性道德、自由与学院、上帝的存在——伯特兰·罗素与耶稣会F.C.科普尔斯顿神甫的辩论、宗教能医治我们的毛病吗?、宗教与道德等。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2-03 23:29:05
宗教
漫话圣经 豆瓣
作者: [美] 亨德里克·房龙 译者: 施旅 / 于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 2
《圣经》是世界上用多种文字出版发行的最广泛的书籍之一,房龙写的这本书却是一部通俗的历史读物,帮助读者探索人类早期文明的一个分支:犹太教产生、发展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就形成了这本书与一般圣经故事读物的不同之处。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8-28 09:31:01
宗教
婚姻的意义 豆瓣 Goodreads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Facing the Complexities of Commitment with the Wisdom of God
7.6 (10 个评分) 作者: 提摩太·凯勒 (Timothy Keller) / 凯西·凯勒 (Kathy Keller) 译者: 杨基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2
现代文化让人以为:每个人都有个灵魂伴侣;成功婚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浪漫爱情;配偶是为了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婚姻不过是暂时的,而非一生一世的;离婚后重新开始才是解开婚姻难题的最佳途径。这些现代假设完全是错误的。凯勒指出,婚姻是一种荣耀的关系,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和最神秘的关系;上帝创造婚姻的目的是使我们与上帝更加接近,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凯勒以圣经为基础,结合自己与妻子凯西三十六年的婚姻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婚姻的意义及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本书既适合已婚和单身的信徒,也可帮助非信徒认识幸福婚姻的福音根基。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7-21 11:16:37
宗教
宗教经验之种种 豆瓣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作者: [美] 威廉·詹姆士 译者: 唐钺 商务印书馆 2002 - 6
威廉·詹姆士(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本书是一部打破传统研究方式,主要从个人经验角度,或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生动翔实的事例对个体的种种宗教经验(如皈依、悔改等)及其本质进行探讨的著作,认为宗教经验在根本上是个体与更高的神秘力量进行交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09-24 18:21:57
宗教
人的宗教(修订版) 豆瓣
作者: [美] 休斯顿·史密斯 译者: 刘安云 海南出版社 2006 - 5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教、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
本书根据作者1991年再版的版本翻译完成。这一全新版本溶入了作者近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增加了新的面向,如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加强各宗教 的内在层面分析等 。并在藏传佛教、苏非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 方面作了重点补述,且有崭新的一章论及原初宗教——美、澳、非洲原住民的宗教传统。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5-11-30 10:35:00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