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最后的武士 豆瓣
作者: [美] 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 / [美] 巴里‧沃茨(Barry Watts) 译者: 張露 / 王迎暉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8 - 2
2015年,美国珀修斯集团基础书局首次出版英文版。
201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首次出版中文版。
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是五角大楼的一个传奇。他任净评估办公室(五角大楼内部智库)主任一职逾40载,辅佐12任国防部长和8任总统,始终位居美国战略思想前沿。在兰德公司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马歇尔帮助确定了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赴五角大楼任职后,他又率先提出了“净评估”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构建了分析美国与苏联之间长期军事竞争的新的理论框架。冷战结束后,马歇尔通过“净评估”成功预测了军事方面新兴的颠覆性转变,包括新军事革命和中国作为美国重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崛起。
马歇尔之前的两位部下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和巴里‧沃茨(Barry Watts)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访了马歇尔本人,掌握大量一手史料,同时还得到史密斯基金会的资助,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本书首次通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关键的事件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来讲述马歇尔的故事。从大萧条时期在底特律的成长经历,到*终成为有影响力的美国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6-17 17:20:06
政治学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 豆瓣
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
9.2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丸山真男 译者: 陈力卫 商务印书馆 2018 - 3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是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的代表著作之一,收录了作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约十年间发表的有关政治学及现代政治问题的主要论文。丸山被称为日本战后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他对日本现实政治的分析和看法,基本构成了战后日本政治学的走向,也由此诞生出“丸山学派”。
本书初版1957年由日本未来社出版,1964年出版增补版,删去之前的两篇文章,第三卷增加了两章,并在旧版追记上增加了新的注解,更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增补版至今重印160多次,经久不衰。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6-03 10:56:27
政治学
Why Nations Fail 谷歌图书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7.7 (13 个评分) 作者: Daron Acemoglu / James Robinson Crown Business 2012 - 3
NEW YORK TIMES AND WALL STREET JOURNAL BESTSELLER • From two winners of the 2024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who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ocietal institutions for a country’s prosperity”

“A wildly ambitious work that hopscotches through history and around the world to answer the very big question of why some countries get rich and others don’t.”—The New York Times

FINALIST: Financial Times and Goldman Sach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 ONE OF THE BEST BOOKS OF THE YEAR: The Washington Post, 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st, BusinessWeek, Bloomber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Plain Dealer

Why are some nations rich and others poor, divided by wealth and poverty, health and sickness, food and famine? Is it culture, the weather, or geography that determines prosperity or poverty? As Why Nations Failshows, none of these factors is either definitive or destiny.
 
Drawing on fifteen years of original research, 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Robinson conclusively show that it is our man-mad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at underlie economic success (or the lack of it). Korea, to take just one example, is a remarkably homogenous nation, ye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mong the poorest on earth while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South Korea are among the riche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oreas is due to the politics that created those two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trajectories. Acemoglu and Robinson marshal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evidence from the Roman Empire, the Mayan city-states,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frica to build a new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great relevance for the big questions of today, among them:
 
• Will China’s economy continue to grow at such a high speed and ultimately overwhelm the West?
 
• Are America’s best days behind it? Are we creating a vicious cycle that enriches and empowers a small minority?

“This book will change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 . . as ambitious as Jared Diamond’s Guns, Germs, and Steel.”—BusinessWeek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5-04 19:36:14
政治学
政治学通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2 (73 个评分) 作者: 包刚升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5-04 19:33:15
政治学
威权政治 豆瓣
The Tyranny of Experts: Economists, Dictators, and the Forgotten Rights of the Poor
作者: 威廉•伊斯特利 译者: 冯宇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 - 9
· 荣获《华尔街日报》2014年年度好书。
·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畅销书《白种人的负担》作者倾力提供解决贫困问题的全球视角。
·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曼、哈佛政治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数位著名经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联名推荐。
2010年2月28日, 俄亥俄州西北部伍德县的2万名村民在一阵机枪扫射及纵火中被逐出家园,理由是某英国公司看中了这块土地,于是当地军队出面襄助。令人震惊的是,专司与全球贫穷做斗争的世界银行竟也赞助且促成了此次驱赶行动。但为何我们却搜索不到任何关于此事的报道呢?随后,本书作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经济学家伊斯特利话锋一转解释说,此事其实是发生在乌干达的穆本德地区,由此引出该书的核心议题:富人和穷人的权利。因为这个地理错位的假设有着两极分化的清晰表征:富国美国不可能发生这事,若是发生,便当举世震惊;但穷国发生了这事,又有谁知道和关心呢?
穷人的权利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纷争不断的议题,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和治国方针只有“专家”才懂。而在《威权政治》一书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专家治国论者”认为贫穷源于专家的缺失,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但贫穷实质是源于权利的缺失。用技术来解决问题,从而漠视民众权利,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道德悲剧。
书中还反驳了专家治国论者信奉的“白板论”,即一切均可重启炉灶,如有发展滞后的贫困现象就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重新来过。与“白板论”相反,作者支持更为温和的改良观点。只有站在尊重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赋予穷人充分的政治权利和经济自由,贫困问题才能得到全球性的解决。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5-04 19:24:50
政治学
霸权之后 豆瓣
作者: (美)罗伯特·基欧汉 译者: 苏长和 / 信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合作问题进行研究的最为全面、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在没有霸权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国际合作能够维持下去吗?为了回答当代世界政治中的这一紧迫问题,基欧汉教授分析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合作得以发生的国际制度(或者国际机制)的作用,以及随着美国霸权的衰落,这些国际机制的演变情况。基欧汉教授并不认为霸权的衰落会使国际合作变得不可能,相反,他认为国际制度的设计能够促进利己主义政府间的合作。
本书涉猎广泛,基欧汉教授借助档案研究、口头访记、国际政治理论、理性选择分析、微观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后霸权时代的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结论。本书因此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最权威、征引率最高的著作之一。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4-06 19:58:07
政治学
基层政权 豆瓣
作者: 张静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以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视角,讨论中国乡村社会的权力分布、角色性质及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并用此解释乡村冲突的结构来源和政治后果:一方面,基层权威道德的、管辖的合法性下降,以其为中心的社会整合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其离间社会和国家之联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一研究意在质疑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用“国家政权建设”解释中国基层秩序的理论框架。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3-06 09:40:56
政治学
分权的底限 豆瓣
作者: 王绍光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 - 1
本系留美学者关于国力与财政问题的学术专著,书中针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了集权与分权的利弊得失,指出分权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危及国家能力,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财政收入占GDP和中央财政占国家财政两个比例的适度底限。最后,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书中大量引用古今中外的实例与数据,内容扎实、文字流畅,可读性强。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3-06 09:40:14
政治学
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周飞舟 / 谭明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11
本书主要考察中央地方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变迁过程及其与城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联系。在大量经验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财政包干制和九十年代的分税制是理解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的关键要素。财政包干制为地方政府“大办企业”和快速的地方工业化提供了激励,而分税制则促使地方政府发生了由“经营企业”到“经营土地”和“经营城市”的转向。本书从土地指标获取和城镇化模式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央地方关系的变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深刻影响,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较有洞察力的视角。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3-06 09:39:54
政治学
国家的常识 豆瓣
Countries and Concepts: Politics, Geography, Culture
9.0 (27 个评分) 作者: [美]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 G. Roskin) 译者: 杨勇 / 夏维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 4
本书通过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世界的部分典型国家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选取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伊朗这9个国家作为分析的模型,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历史、制度、政治文化、现状、争论等5个方面讲述公民需要了解的“国家常识”。
作者将国家的历史、地理与当代的发展现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大量篇幅追溯各国的历史,穿插地图直接展现各国所处的地缘环境,并且着重阐述了历史源流与地理环境对政治文化的变迁、制度的变更与当代议题的发展的影响。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特性、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制度。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2-27 00:19:49
政治学
自然社会 豆瓣
7.7 (15 个评分) 作者: 李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3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研究的中心议题自然法问题。作者将之作为西方现代思想的原点,聚焦于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以此来论述西方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现代自然法学派,对于理解塑造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学说和道德思想具有关键意义,这一点早已为学界所知。无论是政府必须基于社会成员的同意和授权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还是经济生活中的财产与所有权的学说,大到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概念,小到自主的道德个体形象,以及个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平等的概念,所有这些现代人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领域中经常遭遇的观念和制度,其根源都是现代自然法学派的著作。然而,对现代自然法学派的广泛研究,却很少深入触及到这些常见理论背后隐含的现代政治道德思想对人性的真正理解。本书基于晚近国际学界对有关问题的最新文献,通过系统考察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格老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的主要著作,深入分析现代自然法学派讨论的基本主题,最终希望能够展现现代自然法学派构建的现代人性论的核心主张。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2-07 23:28:18
政治学
战争的原因 豆瓣
作者: 斯蒂芬·范·埃弗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现代社会的多场大战?在这些原因中,哪些是可以预防的呢?什么是可能引发未来战争的原因呢?而又怎样能更好地防止这些战争呢?本书重点研究与国家实力的性质及分布相关的战争原因。 本书将首先提出战争的近因,然后转向这些原因的远因。第二章指出了一种危险(错误的乐观主义),这部分是出自于第三章和第六章(抢先行动的利益和轻松的征服)所描绘的危险。在第三、第四和第五章(抢先行动的利益、窗口和资源的累积性)中所指出的危险部分也源于轻松的征服。 这种排列的原则并非是被严格地遵循的。有些早期提到的现象引起了后来提到的现象。但一般而言,本书是从近因转向远因,而关于轻松征服的问题被视为其他危险的一个首要原因。
东方编译所译丛之一。作者是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对战争的原因提出了五点假设,并分别进行分析和论证。(1)对危机和战争的结果持有错误的乐观主义情绪,或者低估战争所需要的成本,容易导致战争。(2)如果首先有所行动或发起攻击的一方占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战争就容易爆发。(3)相对权利(作者称为“窗口”,windows)的变化容易导致战争。(4)当对资源的控制使一个国家要去保护其他一些资源时,战争更容易爆发。(5)征服越容易,战争就容易爆发。在我们这个仍然存在战争和冲突的世界里,研究战争的原因不是为了宣扬战争,而是为了避免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战争。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10-10 18:44:46
政治学
统治与岁入 豆瓣
Of rule and revenue
作者: [美] 玛格利特·利瓦伊 译者: 周军华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7
《统治与岁入》通过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统治权力与国家岁入生产的历史,论证了如下假定:统治者使岁入增长最大化的目标受到如下因素的约束:相对议价能力、交易费用和贴现率。《统治与岁入》在大量丰富的历史统计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对上述假定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并将本研究的发现与其他理论和研究如理性选择学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10-07 12:05:03
政治学
利益、制度与信息 豆瓣
作者: [美]海伦·米尔纳 译者: 曲博 译 / 王正毅 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10
本书考察了影响国内政治中战略博弈的关键因素,内部博弈的结局最终导致了国际范围内博弈的终结,并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合作之势。作者通过对数个案例的研究,揭示了形成合作所需经过的若干阶段:推动阶段、国际层次的谈判阶段、国内最终批准阶段。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7-15 20:06:55
政治学
权力与繁荣 豆瓣 Goodreads
Power And Prosperity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曼瑟·奥尔森 译者: 苏长和 / 嵇飞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4
内容推荐
曼瑟·奥尔森在逝世前完成的《权力与繁荣》一书触及了他一生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有些经济体表现如此抢眼,能够提供令人瞩目的财富与繁荣,而有些经济体却不能做到这点?不同类型的政府是如何阻碍或者促进经济增长的?以及,随着苏联体制的崩溃,为什么市场经济没有能够在前苏联东欧国家繁荣起来?在本书中,奥尔森认为政府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私人契约与个人财产权利的可靠保护,取决于政府要足够强大以保证这些权利的实施,同时政府又要受到足够的限制以避免这些权利受到侵蚀。他在本书中提出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是分析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沿性概念,并且为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治理演变和经济政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7-15 20:06:36
政治学
国际政治理论 豆瓣 Goodreads
9.3 (9 个评分) 作者: (美)华尔兹(Waltz,K.N.) 译者: 信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本书通过缜密的逻辑演绎,将先前的国际关系学中散乱的术语整合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中,广泛借鉴了其他学科(包括科学哲学、社会学、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在书中,作者从排列原则、单元功能和权力分配三个角度界定了国际政治结构,认为结构是系统中的一系列约束条件,通过奖励一些行为、惩罚另一些行为而限制了国家的行为。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7-03 02:42:27
政治学
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 豆瓣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作者: [美] 达龙.阿塞莫格鲁 / [美] 詹姆士.A.罗宾逊 译者: 马春文 上海财经出版社 2008
如果一场政变的威胁是短暂的,那么,制定不那么亲多数派政策的承诺也许就不可信。令人信服地改变政策的唯一途径就是改变政治权力的分配,这只有通过制度变革——一场政变,或更为普遍地说,向一个较不民主的政体的转变——才能实现。本书的主要贡献是提供一种理解民主的创立和巩固的统一框架。特别是,这一框架强调为什么政治制度变革与在非民主政体背景下的政策让步有根本性的不同。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29 22:20:26
政治学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豆瓣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8.2 (65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朗西斯·福山 译者: 陈高华 译 / 孟凡礼 校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4)——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刘瑜专文导读“重读福山之一:历史的漫长终结”。
随着“冷战”结束,狂乱的二十世纪终于趔趔趄趄走到终点,福山重提过去几个世纪来伟大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人类历史是有方向的吗?如果是有方向的,它将通向什么样的终点?相对于“历史的终结”,我们正处身在哪儿?
在本书中,福山提出,有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一个是黑格尔—科耶夫所谓的“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驱使人类通过合理的经济过程满足无限扩张的欲望,后者则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股力量最终导致各种专制暴政倒台,推动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在“历史的终结处”,政治经济的自由平等,是否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社会,让生活在其内的人得到“完全的满足”,抑或,“最后的人”被剥夺了征服欲的出口,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冒险一试,让历史重返混乱与流血状态?
福山对这些终极问题的当代思考,既是引人入胜的历史哲学教育,又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命运这些最深刻问题的发人深思的探寻。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22 12:29:17
政治学
国家的视角 豆瓣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8.3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詹姆斯·C·斯科特 译者: 王晓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 11
19~20世纪是人类最为辉煌的时期,人类的能力被各种科学大大地扩张了,他们不仅不断地征服自然,也在不断地征服自己。但是到了20世纪末期人们突然发现,在那些引以为自豪的项目背后,居然是人类巨大的灾难。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中阐述了许多失败的项目,从德国的科学林业到苏联的农业;从巴西的城市到坦桑尼亚的村庄,每一个项目都很辉煌,但是带给人们的却是巨大的灾难。项目可能是一个很含糊的词汇,斯科特在书中用了另外一个术语——社会工程——更直接地传达了这些项目的特征。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10 06:33:25
政治学
无政府社会 豆瓣
作者: 赫德利·布尔 译者: 张小明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 11
本书从国家组成国际社会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世界秩序或国际秩序如何得以维持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该书作者认为,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和大国等国际社会的制度,同国际秩序的维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国著名学者赫德利·布尔撰写的《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被称为“英国学派”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之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本书从国家组成国际社会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世界秩序或国际秩序如何得以维持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该书作者认为,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和大国等国际社会的制度,同国际秩序的维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知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斯坦利·霍夫曼为该书第二版作序,对布尔的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认为该书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研究的英国方式同美国的主流方式有着重大区别。 阅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英国学派”。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6-10 06:32:35
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