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育与美好生活 豆瓣
作者: [英] 伯特兰•罗素 译者: 张鑫毅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5
《教育与美好生活》这部教育名著篇幅不长,除一个简短的引言之外,总共十九章,分三篇。该书的前两章构成了第一篇,综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民主可以说是罗素教育思想的一条门槛式原则,他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所追求的未来的教育体制必须给每个孩子提供现有的最佳机会”,“如果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普及,我们就无法将其视为令人满意的”。正是基于这种精神,他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英国贵族式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公学制度多有反思和批评,希望采用蒙台梭利等现代教育家摸索出的理论和方法破旧立新。不过,他并未一概否定古典人文教育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是指出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方法上有所改良,“人类知识的总量和人类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不断增长,因此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了找时间学习新东西而改进其教育方法”。罗素推重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自由。他认为,绝不能像旧时那样通过恐吓、强迫甚或体罚来管束和训导儿童,而应该培养儿童的自律和主动。一方面要借助现代心理学知识来把握和利用儿童的心理特性,另一方面要传授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来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品性和美德的养成绝非依赖外在强制,也不能诉诸意志控制,而是取决于儿童早期确立的良好习惯,“好习惯几乎可以自动产生大部分美德”。在罗素看来,理想人格的基础是活力、勇敢、敏锐和理智等四种品性。他特别指出,传统教育的一大缺陷是轻视理智,而没有理智, “教育者们常常因为热衷于灌输所谓的正确信念而疏于对理智的训练”。即便时至今日,这样的提醒仍旧值得我们谨记。
第二篇包括十一章,考察的主题是品性教育,即道德教育。罗素对此所作的讨论是异常全面而具体的,他的许多见解尤其可以供中国的家长们借鉴。例如,他认为,道德训练应该在婴儿的出生之日就开始,这样最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律能力,“即便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要把他当作一个将会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的人来尊重。不能为了贪图一时便利或照料孩子的乐趣而牺牲他的未来”;例如,要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学习操作性或控制性的技能,而非通过跟他人进行身体竞争”;例如,父母的关爱是孩子应得的权利,而不是一种需要偿还的债务,父母对子女的回报“应该当作纯粹的额外收获而怀着感激之情去接受,就像春天里的好天气,而不应该将其作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来期盼”。
第三篇共六章,罗素探讨了智力教育。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要限制乃至排除道德因素对智力教育的影响,“在道德问题上花费大量时间或心思,应该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孩子所需的其他美德应该是纯粹的智力训练所自然产生的结果”,“所传授的知识应当是出于智力上的目的而传授,而不是为了证明某个道德或政治结论”。但他认为,智力教育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这些品质:好奇心、开放心态、相信知识难求却可得、耐心、勤奋、专注和精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素对精确的强调。他赞成将精确作为理智生活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因为“我们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的精确程度可以大体衡量我们对真理的忠实程度”。为了追求精确,值得忍受枯燥,“学习精确知识容易使人厌倦,但这是每一种卓越所必不可少的”。越是深入和高阶的教育越需要精确,关键在于领会那些枯燥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养成一种理智上的冒险意识。罗素还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等三个方面对智力教育展开了细致讨论。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8-06-17 13:06:29
教育
教育心理学(原书第12版) 豆瓣
Educational Psychology:Active Learning Edition
作者: 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 Woolfolk) 译者: 伍新春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9
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前主席伍尔福克代表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伍新春领衔翻译
教育心理学领域权威、经典教材
使用范围最广、最为畅销的心理学教材之一
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材
西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等百所美国高校采用教材
◆ 内容简介 ◆
自《教育心理学》(第1版)出版发行以来,这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振奋人心的发展成果。第12版继续沿用以往的风格,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有关儿童发展、认知科学、学习、动机、教学和评估等各方面研究中蕴含的教育启示和应用。你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和理念运用于解决日常的教学问题。为了有助于探索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课堂片段、个案研究和实践指南,甚至归纳了那些有经验的教师自己总结的教学法宝。当你认真阅读本书时,一定可以感受到教育心理学巨大的实用价值,它能够为那些热爱教学和热爱学习的人提供独到的见解和重要的知识。
同时,本书继续保留了原来版本中新颖、独特的自主学习形式。如果你掌握了这些自主学习的模块,就会变得更有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业。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7-03 02:42:46
教育
因为爱,所以节制 豆瓣
Love No Matter What:When Your Kids Make Decisions You Don't Agree With
作者: [美] 布伦达·加里森 / [美] 凯蒂·加里森 译者: 于应机 / 贾宇婷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2015
“我们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就是不听我们的。”
《因为爱,所以节制》是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布伦达•加里森教育孩子的心得,也是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她告诉我们:“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本书通过不同案例,讲述了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分析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必要性,因为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因为没有了与孩子的融洽关系,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要想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做父母的必须真诚,实实在在地关爱孩子,而不要想着怎么搞定他们,更不能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
如果只能对孩子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亲爱的孩子,我们都爱你。”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5 10:03:45
教育
慕课革命 豆瓣
作者: 汤敏 中信出版社 2015 - 1
《慕课革命》,国内唯一一本关于全方面了解慕课的权威著作,全面阐述慕课理念与中国实践。
林毅夫、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作序推。
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慕课革命大幕已经拉开,这是一场基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大变革。根据网易教育联合有道发起的《2013中国在线教育新趋势调查报告》揭示,中国在线教育正呈现出六大趋势,包括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常见渠道;移动端学习方式已经开始成为人们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在职教育获在职人士追捧,七成白领都有在线教育需求;父母为孩子在线教育的支付意愿和费用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等。
慕课(MOOC)就是一种大规模在线教育,但是,它和传统在线教育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受追捧,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全球包括中国顶尖的大学,以及中学小学都在开展慕课教学?慕课对小学、中学、大学和职教有哪些影响?它能否真的实现教育公平?对于无法回避教育问题的每个人来说,我们将从这个慕课中得到什么?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
这些就是本书探讨的问题。它将通过大量国内外的实践案例,告诉读者慕课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中国该如何应对,以及慕课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如何赚钱等。
2022年4月30日 已读
【作者简介】必须看,看了能够更好理解作者看待慕课的着眼点。下一本打算看可汗写的书,应该会有不同的视角。 @2016-12-08 22:41:03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