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可见的学习 豆瓣
所属 作品: 可见的学习
作者: (新西兰)约翰·哈蒂(John Hattie) 译者: 彭正梅 邓莉 / 高原 方补课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 - 6
这本独特的、具有突破意义的书是作者经过15年时间,对800多项关于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元分析的综合研究结果。它向我们讲述了教师和反馈对学生的影响力量,建立了一个学习和理解的模式。
《可见的学习》提供了一份涉及数亿学生的研究报告。它基于有史以来**量的证据,探索实际是什么因素对改善学习起作用。它将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归类到六个领域当中:学生、家庭、学校、教师、课程和教学策略。它在“可见的教和可见的学”的理念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教和学的新模式。
这本书有挑战性的目标,清楚地知道成功意味着什么,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以发展对教师和学生认知与理解的概念理解。
尽管当前这种以证据为基础的风尚,已转变成对考试分数的争论,但这本书尝试运用证据去建立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并为其辩护。本书对这个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它建立了一套令人惊叹的标准,用以比较教学和学校中各种改革及创新的成效。
2018年7月19日 已读
对了解影响“学业成就”有哪些因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书中不断强调的元分析是什么,不是什么,颇受益。而这份报告有怎样的参考价值,就要看自己所做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了,毕竟书中没有定义“学业成就”,我想很大程度上还是指各种考试成绩……
学习研究 教育
为什么长大? Eggplant.place 豆瓣
Why Grow Up? 所属 作品: 为什么长大?
8.7 (66 个评分) 作者: [美] 苏珊·奈曼 译者: 刘建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4
知名哲学家苏珊·奈曼在启蒙传统的脉络中,对成长与责任、从众随俗与个人自由展开思考,追问"哲学能否帮助我们找到一种与屈从妥协无关的成熟状态",讨论我们对世界本来是怎样与世界应该是怎样这两者的理解,是如何受到各种经验的深化或阻碍。成长本身就是一大理想--一个很难完全实现但绝对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豆瓣
所属 作品: 教育何为?
9.0 (6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周国平 译林出版社 2012 - 2
尼采在本书中批判了当时德国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扩大教育外延的倾向,大学和文科中学大规模扩招,模糊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种是缩小教育内涵的倾向,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和国家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大学和文科中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哲学悟性、艺术直觉和古典人文修养,为天才的诞生和文化的创造培育适宜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