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上下) 豆瓣
hsrthy
作者: 冰 心 1999 - 3
冰心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字活动,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冰心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儿童文字领域,她与叶圣陶先生是最早从事儿童文字创作的作家,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为了让一代代少年儿童和广大读者集中阅读和品味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编者编辑出版了这部《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全集分上下两卷。上卷收入散文,下卷收入诗歌和短篇小说。全集共75篇。
冰心的文字成就是多方面的。在选编中,我们经过认真阅读和鉴赏,把凡是写给少年儿童看的适合少年儿童看的作品,都收入本书。凡收入本书的作品,都保持原貌,只对个别字句做了订正,对一些内容做了注释。为使读者对冰心的贡献和成就有个全面的了解,还编了《冰心生平年表简编》,附于书后。
野草 豆瓣
9.5 (235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 3
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本书于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除个别字和标点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题辞》在本书最初的几次印刷都曾印入;后来被国民党政府书报检查机关抽去〔鲁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野草》的封面画系孙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题字署“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著”,鲁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谦信中曾提及此事。
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编成本书的时候,如《题辞》篇末所记,正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的稍后。
关于本书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为本书的英译本写过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说明,收在《二心集》中。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故事新编 豆瓣
9.4 (221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其中,《补天》写于1922年冬天,原题《不周山》,收录于《呐喊》初版,后改名《补天》并抽出;《奔月》、《铸剑》写于1926年和1927年,《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名《眉间尺》;《补天》、《理水》、《非攻》、《采薇》、《起死》写于1934至1935年。
有了快感你就喊 豆瓣
6.5 (8 个评分) 作者: 池莉 2003 - 1
有了快感你就喊! 这是一句军中流传的格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越战的美国大兵们,他们的行囊里面都有救生包,救生包里头必定有一盒火柴,这句格言,就印在火柴盒上。这是一句充满阳刚之气的格言。是男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我小说里的男人卞容大,其实骨子里头就充满了这种向往与追求。他是一个备受压抑的窝囊的阳刚男人。可是他一直在坚持着什么,一直在追求着什么。终于,他被迫开始了以逃离为形式的自我坚守与自我救赎。中国男人尤其需要这种精神,人性的、自由的、坚定的、革命的、悲壮的。这句格言非常上口,刺激性强,爆发力强。做这部男性小说的题目,再合适不过了!太好了!惟一的希望,只是希望不要被狭隘的理解和被庸俗者望文生义,以为“快感”是猥亵之词,上帝保佑!
朝花夕拾 豆瓣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朝花夕拾》(插图本)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朝花夕拾》(插图本),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朝花夕拾》(插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鲤·与书私奔 豆瓣
6.3 (17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
《鲤•与书私奔》,是鲤送给爱书人的一份礼物。
历时四个月,鲤编辑部《与书私奔》温情来袭。无论你是纸质书的拥护者,还是逆袭的电子文青;无论你喜欢菲茨杰拉德,还是波拉尼奥;无论你热衷图书馆,还是地铁站。
只要你是爱书人。
阅读或许就是一个安全出口。到书里去,那里有可以栖身的地方,让人暂时忘记了我是谁,我在哪里。
——张悦然
【观点•Opinion】
张佳玮:当一代又一代Ross们慢慢褪去对Rachel的爱,总会放弃纸阅读的第一视角。就像赞美纸阅读的人们,不会去为更古雅的竹简和刀笔做辩护。
严锋:Google正在计划把全人类所有的图书做成一个知识的终极数据库。贝佐斯也梦想把以往所有出版过的书都做成Kindle格式。人类会到最后只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Google吗?人类最后会只有一个书店,它的名字叫Amazon吗? 这样也挺好的,不是吗?
【沙龙 Salon】
止庵 × 张悦然
从伊根到卡波特,从耶茨到奥康纳。一次美国文学之旅。一次时间与梦想,纯真与感伤的造访。止庵,张悦然共同探寻,世界在作家眼中的色彩。
齐邦媛 × 职烨
战火让她逃亡过大半个中国。东北天津北平南京,长沙桂林重庆坪坝。她求学路坎坷,7所小学,周南女中与南开中学,武汉大学,从大陆到台湾,却一直没有废弃。《巨流河》里有整个悲伤的时代,而这里,只有齐邦媛的喃喃自语。
【小说 Novel】
路内最新小说。一群90年代的技校生,迷恋录像片、电子游戏、麻将、外烟。可没有人看书。为了一位女孩儿,男孩却甘愿成为偷书贼。
更有《百年孤独》新版译者范晔、专栏作家btr、乔纳森、建筑师唐克扬、新锐作家周嘉宁、老王子、李舒、陶立夏、包慧怡、绿妖、张楚、张冠仁、何曼庄的最新文字。以及摄影师陆杰、Miro Švolík的摄影作品。
2014年4月18日 已读
已经很久没有看书了。也已经很久没有看“鲤”系列了,但是我还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很多曾经对书的期待、喜爱、感悟都隐约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忽然让我又有了开始好好看书的动力。虽说选文质量参差不齐,且有不少略差,但是还是闲暇时光还是看看。
中国文学 张悦然 杂志
我的精神家园 豆瓣 Goodreads
9.2 (32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1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杂文作品的精选,这些作品内容深刻而幽默、思维独特,带给读者精神上极大的乐趣。
王小波以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思想渊源,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我们在他的精神家里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豆瓣
6.6 (17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9
本书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北大校园的男生宿舍床上、春天的北方城市街道边,一次次遭遇智慧或者青春的完成。初版于2001年,十年以来,比他更年轻的一代,生活在一个物质与信息丰沛、思想却匮乏的时代,个人声音轻易淹没在喧哗的众声中。人们相信体制、资本、统计数字,却不相信个人意志。大部分人要么放弃自己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要么躲入一个封闭、自溺的小世界。作者期待曾经历的迷惘与焦灼,也对年轻一代有所启发。
2017年2月27日 已读
看了两期“十三邀”的访谈,觉得有些无趣,于是就找来了这本书看。果然文如其人,他真的太过喜欢炫耀自己的博学,书中重复出现了太多的名人、名作、名句、观点,让人觉得浮夸、矫情、浅薄。
2011 中国 中国文学 北大 年轻人
幸存者 豆瓣
7.0 (28 个评分) 作者: 秦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5
法医勘察小组中的大宝终于要结婚了。新婚前夜,大宝的未婚妻却血染婚纱,倒在衣柜之中。诡异的是,几乎在同一天,在另一座城市里,也发生了同样的新娘被杀事件。现场线索稀缺,凶手遁入人海,法医秦明和他的团队一边照看着病危的宝嫂,一边死命寻找任何蛛丝马迹……两个几乎同时作案的连环杀手,到底是什么来历?唯一的幸存者宝嫂,是否能活到最后?
爱的地下教育 豆瓣 Goodreads
7.5 (57 个评分) 作者: 彭浩翔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 10
本书是2009年9月在彭浩翔博客开设的《爱的地下教育》答信专栏,专门解答读者各种奇难杂症。内容涉及爱情辅导、性教育、心理治疗等范围。
由于文字恶搞辛辣,推出后迅即于网络火热。每周数十万网民追捧转发,更被各大报刊杂志邀请开设《爱》的专栏,在《外滩画报》、《城市画报》、《男人装》等总发行量超过一百六十多万份的报刊杂志上连载。同时,该书已被网络媒体及电影公司洽购改编版权,计划以其内容改编成同名单元式网络感情节目及电影,足见此栏在答问界中风头的一时无两。
白鹿原 Goodreads 豆瓣
8.3 (17 个评分) 作者: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6
《白鹿原(1993年版)》是陈忠实的代表作,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娶六丧六,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急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
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真实而又有独创意义的中国农民形象。白嘉轩是其中的第一主人公,他是几千年中国宗法封建文化所造变的一个人格典型。在他身上包容了中国文化传统全部的价值——既有正面又有负面。他既是一个刚真的男子汉、富有远见的一家之长、仁义的族长,又是一个封建文化、封建制度的身体力行者。
写在人生边上 豆瓣
9.0 (50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2000 - 5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 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流溪 豆瓣 Goodreads
7.8 (108 个评分) 作者: 林棹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4
林棹的这部小说是我这些年读到的中文小说里尤为特殊的一部。她有点恍惚的叙述方式和她描写的茂密的内容甚至具有一种互文关系,气候、植物、气温这些都因为人物的行为和感受而具有一种官能性。这种相异于传统的常规的文学叙事的表现,这种异质性的力量,这种放任自己失常的勇气是值得珍视的。 ——孙甘露
林棹的小说值得推荐给阅读文学作品的年轻人。读者不必被她的语言狂欢的迷雾所困扰,《流溪》的写作就像是作者的一场又一场的内观,作者邀请我们进入她内在的丛林,她的写作呈现了诸多层面的现实——用的是迷人的当代汉语,尽管语言一次又一次害了我们。——棉棉
这是一份疑点重重的独白:很难说清叙述者是天真少女、狂人、骗子,抑或三者皆是。她周旋在浪荡的情人、破碎的母亲、暴戾的父亲之间,用泡沫和幻梦高筑起可疑的前半生,最终坠向不可挽回的结局。
这部处女作呈现细密画质地,携带着亚热带岭南独有的滋味、风景与记忆,讲述成长的歧途和可能的代价,纪念那些被随意折断与腐败在地的微弱者,和他们有过的爱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