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 豆瓣
作者: 张鸣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 5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收入22篇文章,大致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论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各阶层与各时期国家权力的互动、乡村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以后者更为精彩。 中国农村政治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非走这一步?《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正是通过回顾1903—1953年之间的农村社会历史,试图彻底厘清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和文化结构变迁的内在线索和发展方向。理清这个脉络,对认识百年中国,尤其是大规模推进现代化的近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度改变中国 豆瓣
作者: 樊纲 中信出版社 2014 - 10
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
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
如何从经济学视角看待“公权”和进行反腐?为什么许多改革迟迟改不动?改革究竟触动了谁的利益?
《制度改变中国》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结合自身经历和学术生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全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力作。《制度改变中国》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革、国家职能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意识改变等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樊纲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制度改变中国》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解读,为改革2.0时代的新一轮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城市规划寻路 豆瓣
作者: 周一星 2013
作者从3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学术积累,根据保存的文字材料,精选从未发表过的、主要在各种规划评审会和相关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少量颇有价值的材料,反映作者在实践中的学术思考、信仰与坚持——学者的求真精神。
全书共47篇文章,时间跨度为1978-2011年。每篇文章均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文前有简短的“题注”,为背景介绍或心得体会,与正文彼此呼应,是本书最精彩之处。作者是国内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界“敢于说真话的学者”,本书对中青年学者、学生、实际工作者的“治学”、“求真”、“求实”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中国城市的死与生 豆瓣
作者: 童大焕 东方出版社 2014 - 8
中国最后也是规模最大、变化最快的一次城乡大变迁和财富大洗牌,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命运都将因这场城市化浪潮而改变。
中国的很多事情往往让大多数人看不懂,一边是实际城市化率才35%,很多人在抱怨城市高房价买不起房,另一边却出现大量的房屋过剩,甚至于出现几乎整座新城空置的空城、鬼城现象。
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划对于人口规模预判不准确,甚至根本无视“人聚财才聚、先有人后有城”的城市发 展规律,从政府到开发商,迷信政府力量,却不知道不符合城市和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规律无情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