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城市 豆瓣 苹果音乐
8.8 (412 个评分) 张悬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22日 出版发行: 索尼音樂
城市裡,愛的來臨當如是
所有浮生裡萬千的臉孔 ,讓我因你們而隆重
張懸 & Algae
四個人的力量 八個月的醞釀 十首歌的哼唱
一張 獻給 【城 市】的專輯
首波主打《Beautiful Woman》
在孤獨與美好的城市裡
讓我們一起擁抱,認同與愛的 大自由
【城 市】專輯概念
張懸 & Algae
四個人的力量 八個月的醞釀 十首歌的哼唱
一張 獻給 【城 市】的專輯
唱過溫暖人心的《寶貝》
也因為時光流逝寫下了《喜歡》
張懸第三張全創作專輯【城 市】,以「城市」為創作概念
用十首歌曲,把眼光還給你(妳)生命中的所有風景!
《Beautiful Woman》
老是被賦予嚴肅的性別認同議題,張懸&Algae用輕快搖滾曲風,唱著城市裡應該追逐的"認同與愛"的大自由。
《Selling》
重新填上中文歌詞,以簡單直接的字句說出城市中矛盾複雜的慾望追逐。在Algae全新編曲之後,張懸特有的口述式唱腔成了最大的驚喜。
《城市》
用歌詞描繪成的一幅風景畫。有城市中毫不掩飾暴露的現實,而張懸卻用她的眼光,塗上屬於她最浪漫自由的色彩!聽完你(妳)會發現,臉上始終帶著一抹被鼓舞之後的笑容。
「我時常感覺〝城〞中實體的建設,
其中人群聚集流動形成的〝市〞集,
交織無限的,我們抽象的感官經驗與思考 。」─張懸
我們在城市漫步流浪、又在城市落地生根 ;
我們在城市嬉戲玩笑、也在城市感受悲傷 ;
我們在城市裡追求、卻同樣在城市中失落…
如果你(妳)也認同「城市」散發出去的一切真實,那麼在多變的時代你(妳)更應該聽聽張懸!
【 屬於Algae 眼中的城市 】
「在這個巨大的城市裡,我們很難去隱藏所有情感,
就像這張專輯中,總會找到一首屬於自己的主題曲。」─杉特
「台北,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嚴格講起來我不算「住」在台北,反而比較像寄居蟹一樣從這個殼流動到另一個殼,唯一不同之處是寄居蟹的選擇還比我多一些。每隔一段時間便重覆地打包、搬運、拆封、整理……,在城市裡(間)流動的生活讓我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地,不屬於台北,同時也因離開太久的陌生感而不屬於自己的故鄉台中。這張專輯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種游離的狀態。」─凱同
「我喜歡自由的漫步在城市中,以及靜靜看著城市裡的人們,藉此聆聽城市裡多樣的聲音。在這張【城 市】裡頭,有我們對音樂的執著與這些日子的感受,有值得歡欣鼓掌慶祝的,也有日後仍需努力進步的,但希望未來的哪一天有很多人一起聽這樣的聲音。」─雞毛
纽约,我爱你 (2009)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New York, I Love You
7.4 (310 个评分) 导演: 法提赫·阿金 / 伊万·阿达勒 演员: 海登·克里斯滕森 / 娜塔莉·波特曼
其它标题: New York, I Love You / 纽约我爱你
数不尽的摩天大楼,看不完的车水马龙,这里便是不可思议的纽约。怀揣各种梦想的人们,来自不同地域,处于不同境遇,他们巧遇在街头的小酒馆,邂逅在街角的路灯下,因为好奇而交谈,因为寂寞而吸引,在那个充满巧合的城市,演泽着别样的风情与不同浪漫。
本片由12个小短片混剪而成,是继《巴黎我爱你》之后的第二部“爱情城市”系列电影。十二位导演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造访这座城市,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对于纽约的原创性看法。制片埃曼纽班毕伊表示此系列电影还将继续推出,2010年他们的目标锁定里约热内卢和上海两座城市。
明日的田园城市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 译者: 金经元 商务印书馆 2000
《英美文化基础教程》是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城市研究领域内,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但又常遭曲解的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兼具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的田园城市的新型居住形式。并针对当时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用逐步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逐步消灭土地私有制.....
城市九章 豆瓣
作者: 陈冠中 / 陳冠中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5
《城市九章》系知名作家陈冠中所撰的一系列城市笔记,共有九篇,其中北京、台北、香港各占两篇,余下三篇里,《杂种城市与世界主义》分析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三城记:上海、香港、台北的流动盛宴》分析这三座城市的异同,《坎普·垃圾·刻奇》则是对于新兴城市文化的评论,另有附录题为“爱富族社交语言——英文关键词”,列出了约二百条时下流行的文化精神的英文词汇及中文解释,饶有趣味。作者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有六年的时间以台北为家,现在则定居北京。如此“精彩”的经历,使作者把香港、台北、北京、上海的本质、灵魂“参透”,以文化人的敏感触觉和独特的眼光审视都市前卫现象与观念意识,对这几座城市作出精彩生动的比较、品评,勾勒出一份异彩纷呈、令人颇有“目不暇接”之感且无形有神的城市印象地图,将每座城市的灵魂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N城 豆瓣
作者: 新周刊杂志社编 2004
2004年出的一套合集
包括:
《第N城:一座城市和它承载的价值》
《向中产看齐:一个阶层和它引领的生活》
《左岸在右手页:一种时尚和它张扬的趣味》
2015年10月12日 已读
在图书馆大致翻了一下,里面的故事观点基本上都是新周刊过去的这些年出现过的,如果没看过新周刊倒是可以翻翻,看过的话就算了。
城市 新周刊 杂谈 生活 第n城
城市规划寻路 豆瓣
作者: 周一星 2013
作者从3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学术积累,根据保存的文字材料,精选从未发表过的、主要在各种规划评审会和相关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少量颇有价值的材料,反映作者在实践中的学术思考、信仰与坚持——学者的求真精神。
全书共47篇文章,时间跨度为1978-2011年。每篇文章均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文前有简短的“题注”,为背景介绍或心得体会,与正文彼此呼应,是本书最精彩之处。作者是国内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界“敢于说真话的学者”,本书对中青年学者、学生、实际工作者的“治学”、“求真”、“求实”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 豆瓣
作者: 牛强 2012 - 2
《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面向城市规划设计和研究的一线人员,详细介绍了约40种GIS规划应用方法和100多种GIS技术工具。这些技术方法涵盖了城市规划GIS应用的主要方面,例如:用地适宜性评价、三维场景模拟、地形分析、景观视域分析、设施服务区分析、设施优化布局分析、交通可达性分析、空间句法、空间格局分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等。这些技术方法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城市规划分析的技术水平。《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适用于广大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研究分析城市的科研人员,亦适用于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与管理 豆瓣
作者: 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 2011 - 8
《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与管理:香港》始于2006年,出版采用集体创作的性质。书内的文稿主要都是作者曾在其他国际学术或专业会议发表过的文章,经编辑汇集后予以出版。我们的构思是以四个范畴分类作为主线,分别为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建筑工程管理及建设工程经济,目的是期望为建筑及建设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提供一个较宏观的演绎。
2016年2月25日 已读
前几篇还可以,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后半本的内容太偏,和规划关系不大。
城市 建筑 香港
深圳城中村的空间演变与整合 豆瓣
作者: 马航//王耀武 2011 - 8
《深圳城中村的空间演变与整合》内容简介:在中国很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广州,都存在城中村现象。深圳城中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城中村由城市化进程中的多种因素综合促成,《深圳城中村的空间演变与整合》以深圳城中村的空间为研究切入点,多角度地综合分析了深圳传统村落向城中村演变的过程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社区全面发展的对策以及城中村与城市空间整合的设计理论和应用方法。
《深圳城中村的空间演变与整合》适合于从事城市规划、建筑学、社会学、人类学、公共政策学等高校教师与学生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城市决策与管理人员使用。
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 豆瓣
作者: 何明俊 2013 - 4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采用宪法与行政法理论,提出了空间宪政的理念,试图从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出发,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解释空间资源配置中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以探讨"美好城市"的制度构建,并作为政府介人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不仅关注空间平等和空间正义,而且对城市规划的立法模式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还对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与公众参与作了认真分析梳理。作者最后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城市规划的权利救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对拓展法学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视野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法学、城市规划、城市地理以及相关城市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同类研究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朝上的城市 豆瓣
作者: [美国] 王受之 2014 - 3
王受之专著的《朝上的城市》是建筑文化随笔集。从对杭州历史沉淀的感怀,探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从横向蔓延(郊区化城市发展),到后来西方所做的探索包括“第十小组”和“建筑电讯”;再到城市的竖向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对城市新陈代谢派的思考,并剖析了六本木丘、东京中城。再把目光自世界、从历史,转向今天的杭州以及百大绿城的西子国际项目。从项目的意义、项目的设计、项目老总的思考,解析了慢城慢客的生活理念,对西子国际项目赋予了“建造新杭州的轨迹”这一历史使命。最后以对城市发展未来的思考作为本书的总结。
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 豆瓣
作者: 黄亚平 编 2002 - 1
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在经济快速发展及大规模城市化的推动下,目前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着巨大的规模增长与空间增长,如何适应并积极应对,已成为城市学界、社会各界乃至政府决策层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城市空间问题的理论性专著,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上篇是关于各学科城市空间理论的系统综述与分析,基本勾画出国内外各种城市空间理论的基本脉络;中篇以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两种主要城市发展背
大国大城 豆瓣 Goodreads
8.9 (85 个评分) 作者: 陆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7
★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空间的力量 豆瓣
作者: 陆铭 格致出版社 2013 - 3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首先讨论了“地理”、“政治”和“全球化”这几个关键词,并引入问题。第二章讨论了中国城市化走过的道路和当前面临的困境,并总结了中国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的研究文献。第三章到第七章里,分别从个体和城市两个层面展开中国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的研究。其